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秦宠婢-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届时,李园的下场便会与那春申君无异。
    只是放大舆论的过程漫长,有资格政变夺权的公子也需要时间丰其羽翼。不过秦国倒是可以秘密派人帮他一帮,让他快速成长。
    赵政自是明了梁儿之意,笑眸睨向她那双玲珑剔透的眼,伸出手指点了一下她的额间,点得她不自觉向后仰了一下头。
    “你这丫头,蠢了许久,总算又灵光起来了。”
    梁儿以手抚额,低了头抿嘴偷笑。
    赵政说她灵光了,她倒觉得自己是越来越笨了。
    人家骂她蠢,她竟然还这么高兴,不是笨又是什么呢?

  ☆、第七十九章 《吕览》入库

?    李园只用几句话就解了秦魏之围,为楚国立下一计大功,世人皆称赞他的智慧,亦将他的人生推上了巅峰。
    可物极必反是世间定律,在赵政的谋划之下,他已是命不久矣。
    年末之时,十四岁的赵迁终于结束了守孝,继了赵国第十代国君位。
    继位大典上,各国使臣皆惊叹于他美艳绝伦的相貌。
    只是男子生得如此狐媚之相,又身为国君,于一国而言,不知是福是祸……
    案前,赵政扫了一眼堆积如山的奏章,轻轻一叹。
    “寡人有些乏了,奏章暂且先放一下,去拿部书来看吧。”
    内侍躬身上前。
    “大王想看哪一部?”
    “《吕览》”
    内侍一怔,本能的抬头看向赵政。
    大王怎么会突然想看《吕览》?那不是吕不韦著的书吗?自从吕不韦被逐身死,宫里便再无人敢提起他了。
    赵高是此刻殿中正在抄写批注的十个尚书卒吏之一,听闻大王要看《吕览》,亦是不自觉的笔下一顿。
    身为尚书卒吏,他无召不得抬头,却也在心里暗自猜测着大王的心思。
    赵政没听到答话,便抬了眼。
    内侍与赵政四目相对,心里一惊,暗骂自己好端端的抬头作何?
    他立即敛头,躬身应“诺”,速速退出殿门,直奔览阁典库。
    为了方便秦王阅读,收藏书籍的览阁距离昭阳殿极近,内侍很快便返回了殿中,却是意外的两手空空。
    见他未将书卷带回,赵政面色冷淡,低声问道:
    “怎么回事?”
    内侍略有慌张。
    “回大王,览阁之中……并无《吕览》。”
    “你说什么?”
    见赵政提了一个音调,内侍便知道大王动了气,心下更加惊慌,连手都已经抖了起来。
    “……览阁之中,并无……”
    “让御史中丞前来见寡人。”
    没等他说完,赵政就出言打断,面色已是冷若冰霜。
    内侍倒吸了一口凉气。
    “大王,御史中丞知道大王会召他问话,已在殿外侯着了。”
    “哼,他倒是真聪明!”
    见赵政怒气有越来越胜的趋势,内侍连忙缩着脖子快步退出去传话,心中直道这御史中丞此番可是要大祸临头了。
    不久,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便屈膝跪于赵政面前。
    “御史中丞李楚拜见大王。”
    此人尖脸,长眼,明眸,小鼻,一副典型的精明之相。
    赵政垂眸。
    “李楚,你应是已经知罪了吧?”
    “臣……知罪……”
    赵政起身,负手缓步走向李楚。
    “说来听听。”
    “臣办事不利,竟疏忽到在览阁中漏放了书籍……”
    “漏放?疏忽?你当真以为能骗得了寡人不成?”
    赵政双眼微眯,冷言反问。
    李楚是聪明人,感觉到大王今日之怒不同寻常,立刻叩首谢罪,不敢再有隐瞒。
    “大王息怒!臣知罪!臣是……是因为《吕览》为罪臣所著,臣不想让大王心烦,才有意漏放了《吕览》。”
    赵政瞥他一眼便不再看他,显然怒气未减。
    “你觉得寡人会是如此无器量之人?竟连一部书也容不下吗?”
    李楚见状,更是不敢起身,就只维持着以头点地的姿势。
    “臣不敢!大王器量可纳百川,是臣思虑不当才有此过,望大王……降罪……”
    “哼,你刚说完寡人器量可容百川,就又认为寡人会因这等小事便降罪于你吗?”
    赵政身形奇长,就那样笔挺的立于李楚身边,那份王者之气压得他几乎透不过气来。
    “大王!臣……”
    赵政拂袖,示意无需再说。
    他侧目斜向趴在地上、身形微颤的李楚。
    “李楚,你身为御史中丞,掌管文库近十年,却未再升过官职,你可想过这是为何?”
    “还望大王提点……”
    赵政转身面对着他,正色道:
    “你小聪明太多,却并无大智。投机并非不可,但也要先将手中的事做好。若是你的那些心思再影响到政务,寡人便不会再容你。”
    李楚不自觉的吞了一下口水,心中大石总算落下,看来今日这关他算是安然过去了。
    “臣……明白了,多谢大王。”
    “快去将《吕览》重新放回典库,不许耽搁。”
    “诺。”
    李楚退出昭阳殿。
    赵政亦转身坐回案边,如此一闹,他已没了看书的兴致,继续批阅起奏章来。
    在他身侧,梁儿默默望向他俊毅的侧颜。
    赵政没有因为憎恨吕不韦而迁怒于他所著的书,反而承认书的价值,下令收入典库。
    这样爱书又大度的他,又怎会是史书上那个焚书坑儒的暴君?
    梁儿猜想,秦始皇焚书,一定有他的不得已,就如他摔死赵姬的两个幼子那般。
    毕竟,他是她所熟识的赵政,是她日复一日亲眼看着成长起来的秦王政。
    她懂他,更信他。
    殿内风波平息,赵高停下手中动作,大着胆子抬头,偷偷看向梁儿的方向,却刚好见到梁儿唇角挂着一抹浅笑,痴痴望着大王,眼中尽是爱慕。
    他忙将头再次低下,想要继续抄写,却不记得写到了何处,只悬着那管刀笔于半空,定定不动。
    自从他被大王提任到尚书卒吏的最前排,至今已是一年有余。
    他日日都能见到梁儿,可却从无机会与她多说一句话。
    梁儿姑娘心悦大王,大王亦待她极好。
    除了大王临幸后宫之时,二人几乎都是形影不离。
    人人都说,她身份虽然只是一个侍婢,可实际早就是大王的榻上之人,就连住处也非普通宫婢之地,而是直接住进了大王的寝殿。
    所有人都羡煞她所得之恩宠,甚至称大王对她,胜过对待后宫所有美人。
    可若当真如此,大王又怎会只让她一直做一个低贱的侍婢?
    就算有朝一日大王给了她名份,可一国之王,又怎会一生只珍爱一个女人呢?
    待到大王的宠爱尽消,那时,梁儿姑娘当如何?
    凤凰池边琴音缭绕,宛若缕缕丝线,悄悄牵住了赵高的心。
    他躲在远处,痴望着梧木亭中的那抹雪白。
    梁儿姑娘只有两处是远离大王的。
    一处便是在这凤凰池边抚琴之时。
    可凤凰池大王早已明令不得任何人靠近。
    还有就是大王去其他宫室临幸美人之时。
    不过那时梁儿姑娘不是身边还有其他宫人,便是独自待在昭阳殿。
    若无公事,仍是无法靠近她。
    想要离她更近一些,便只有离大王更近一些。
    若能做得大王的近臣,就有机会能与梁儿姑娘说上几句话了。

  ☆、第八十章 晚辈辈出

?    秦王政十三年,秦国开始面对天下广纳客卿。
    但凡有识之士,都可入秦来一展才华,谋求官爵。
    称霸七国的秦王招贤,至使各国学士全都蜂拥而至。
    偌大的咸阳城,一下子变得拥挤许多,越发热闹了。
    冀阙大殿上,赵政冠冕加身,端坐于王位之上。
    “近日是三年一度的狱官大考,寡人听闻,有人年仅十五便被破格录取,能有如此少年俊杰,实为我大秦之傲!”
    闻言,殿中众臣皆面目含笑、颔首称赞,对于此事,他们也都早有耳闻。
    “蒙武。”
    蒙武起身出列,恭敬一礼。
    “大王。”
    “那位少年可是你蒙家后辈?”
    “回大王,正是小儿蒙恬。”
    话落,赵政面上难得浮现出一丝笑意。
    “不愧为蒙老将军的后人,果然能人辈出。”
    “大王谬赞了,小儿不过是运气好些罢了。”
    赵政笑意又深了几分。
    “蒙卿无需谦虚。寡人早就听说你这儿子天资聪颖,不止善文、善乐、甚至还更善武。”
    话到此处,蒙武作为蒙恬之父,终是忍不住露出欣慰之色。
    “是,小儿生来便有一副绝佳的筋骨,极适于练武。先父早年也曾悉心嘱咐,绝不能浪费了这孩子的天份。”
    说到这,他又转而无奈一叹。
    “只不过他不知何时起迷上了研习狱法,竟背着臣……偷跑去参加了狱官考试……”
    赵政轻笑。
    “呵呵,听你如此说,寡人对他真是愈发有兴趣了。明日听事之时,你将他一同带来让寡人见见吧。”
    蒙武稍作迟疑,却也只得应了声“诺”。
    儿子年仅舞勺便能得到大王的赏识,前途自然不可限量,光耀蒙家亦是指日可待。
    可自古祸福同出。
    他这般惹眼,恐怕也会招致不少人的嫉恨,就如当年的神童甘罗……
    第二日一早,冀阙之中果然多了一位紫衣少年。
    他玉冠束发,品貌非凡,玉树临风,丰采高雅。
    第一次见到蒙恬,梁儿没想到,他的形象竟全然是个文里文气的翩翩公子,与她心目中那个抗击匈奴的大秦名将形象相去甚远。
    赵政兴致极好,叫人试探了他的武艺,他不蛮斗,很擅于取巧,会快速分析对手的弱点,选取捷径,集中攻之。
    他满目英俊,天生神力,功法又漂亮,看他武斗竟很是养眼。
    赵政又对他提出了诸多问题,无论是有关治国、为臣,还是为家,他都能一一作答,并且颇有建树。
    梁儿不禁暗叹,蒙恬不愧是后世人人皆赞的著名秦将,果然在少年时代,就已是文治武功样样精通。
    因为蒙恬的琴艺在咸阳颇有名气,赵政还命他当众抚琴一曲。
    给他那张琴甚是普通,他竟也能抚出气势如虹、扣人心弦的曲子,实属难得。
    就连梁儿,也并无把握能将一张如此平凡的琴奏出那般张力,这与蒙恬自身的武学之气也是分不开的。
    曲毕,赵政大喜,一张口便令四下皆惊。
    “蒙恬,寡人对你很是欣赏。长公子如今已有五岁,就由你来做他的老师吧。”
    此言一出,惊得最厉害的便是蒙武。
    “大王!这怎么使得?小儿才刚满十五岁,怎会有资格做长公子的老师?只怕会耽误了长公子了啊!”
    “大王,蒙恬可以胜任!”
    岂料蒙武话音还为落,蒙恬就决然应了下来。
    气得蒙武心中直骂这熊孩子年轻气盛、不分轻重。
    “恬儿!休得胡闹!”
    赵政挑眉,唇角勾起。
    他对这样既有胆有识又自信的蒙恬很是满意。
    “好!寡人拭目以待。”
    “大王……”
    蒙武见大王与蒙恬二人一唱一和甚为合拍,便更加有些急。
    而赵政却轻轻一笑,劝道:
    “蒙武,你无需担忧。难道对于你儿子的能力脾性,你还不够了解吗?至于此事是否合乎情理,寡人都不甚在意,你又有何在意的?”
    蒙武一叹。
    大王做事,一向都是不问常理的,而恬儿文武全才,确有过人之处,做长公子的老师也并非全然不可。
    于是,他敛头一礼。
    “大王所言极是,臣定会勤加督促小儿,不会辜负大王的期望。”
    昭阳殿中,赵政仍是意犹未尽,跟梁儿反复叨念着蒙家之事。
    “多年以前,寡人就曾见过这蒙恬。那时他还是个小娃娃,他与他弟弟蒙毅,皆是不同于寻常孩童。寡人当初就料定了他二人将来会是我大秦的栋梁之才,却未想到他竟这么早就展露了头角,真是令寡人分外惊喜!”
    梁儿见一向极少多话的赵政今日竟那般欣喜,一口气说了这么多夸赞蒙恬的话,可知他有多么看重蒙恬之才。
    同时,他也一直对蒙家心怀愧疚,打从心底盼着蒙家可以人才辈出,永伴君侧,屹立不倒。
    无论如何,赵政开心,梁儿便陪着他一同开心。
    “若如大王所说,蒙家兄弟皆才智过人,那岂不是在蒙恬之后,蒙毅迟早也会一鸣惊人?”
    赵政笑意甚深。
    “蒙毅如今还小,往后会不会一鸣惊人寡人还说不准,但寡人将来定是会寻个机会将他引为近臣。蒙家两代忠良,到这第三代,也绝不会差了。”
    梁儿点头,在心中默默附和,赵政没有看错。
    未来的大秦帝国之中,这蒙氏兄弟一文一武,蒙恬统兵在外,蒙毅辅政在内,是秦始皇最为信任的两位忠臣。
    正当殿内赵政与梁儿二人心情大好之际,忽有内侍入内通报。
    “大王,已故长安君的夫人带了府上的小公子前来,说是小公子如今已年满七岁,希望大王能为其赐名。”
    成蛟的妻子和儿子来了。
    赵政面上笑意瞬间烟消云散,梁儿亦是伤怀之情骤起。
    是啊,赵政的长公子已经五岁,那成蛟的孩子自然也到了该正式取名的年纪。
    赵政许久未语,内侍便也只得杵在那里低头等着,不敢催促。
    梁儿缓缓转头看向赵政,见他神色复杂,不动不语,便轻声唤他:
    “大王……”
    “那个孩子……寡人今日不想见他……”
    梁儿心中一痛,她知道,赵政不想见那孩子,不是因为讨厌,而是因为他太在乎成蛟,至今仍接受不了成蛟的逝去。
    “至于名字……”
    赵政顿了片刻,方又缓缓开口:
    “他的名字,成蛟曾叫他子婴,往后他便继续叫这个名字吧……”
    内侍应“诺”,打算退出复命,却被赵政叫住。
    “此事不需你去。”
    他转头看向梁儿,眼中隐有悲戚。
    “梁儿,去待寡人见见子婴,可好?”
    赵政这样的神色,总是会让梁儿胸闷难耐。
    “大王宽心,奴婢这便去。”
    梁儿起身步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