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古代小贫农的逆袭之路-第1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丛善一看宋子洲皱起了眉头,就知道他大概是没有带粮食来,叹了一口气,安慰他,“你也别着急,皇上让你带人来增援,一定会考虑到粮草的事情的,许是过几天就送来了。咱们现在赶紧休书一封,送往京城,也还来得及。”
    就在信刚送出去的第二天,粮食就送来了,但是奇怪的是,押送粮草的却不是侍卫,而是龙门镖局的人。
    宋子洲听了之后,连忙迎了出来,这还用说?这整个京城除了峥嵘,还有谁有这么大的手笔?
    他连忙喜出望外的迎了出来,一问之下,果然是峥嵘派人送了粮食过来,还真是即使及时啊,简直就是人刚犯困了,就有人给送了枕头来。
    丛善也连连点头,这外甥媳妇儿还真是个不错的。
    跟着一同来送粮食的伙计是麸麦堂的人,见了宋子洲,连忙传了话,“小的见过太子爷,我们是中与城麸麦堂的人,得了我们东家的令,就紧赶慢赶的给您送来了。我们东家说了,这粮食是分批往这里调的,我们离的近许是到的早一些,还有些别的离的远的城池,大概会晚些到。”
    宋子洲听了这话,也是一愣,原先他还以为峥嵘是同原先一般,捐了一部分的粮草来,如今看着阵势,峥嵘这难不成将自己的全部家底儿都送来了,那她的麸麦堂怎么办?
    得了空可是要好好问问她了!
    接下来陆续几天,一直不停的有麸麦堂的粮食送来,将士们也逐渐可以吃饱饭了。
    而京中的征粮,因为有了峥嵘的牵头,也进行的很是顺利。
    朝堂之上,孙右相也提了出来,“京中的各大粮商都开始捐粮了,咱么这些个读圣贤书的,怎么也不能落在了他们后边,臣提议,大伙儿也每人捐些银两吧。”
    此言一出,大家伙儿的眼珠子乱转,却也没有一人反驳,孙右相这话的说,岂不是说,他们若是不捐,就连商户都比不上?“
    可是这捐也麻烦,捐多少合适呢?若捐的少了,显得自己不爱国,可是若是捐的多了,那不摆明说他们这是贪吗?
    一时间大家伙儿都犯了难,赵彦一看这样,走了出来,对着景孝帝说道,“臣愿意捐银一百两。”
    景孝帝点了点头,算是允了,而其余大臣们一看,乐了,一百两?呵呵,那他们就比着这一百两捐就好了,官职高的多捐一些,官职低的少捐一些。
    这么下来,他们整个朝堂之上,这么多官员竟然捐了不到七万两,尚不足李家捐的百分之一。
    景孝帝黑着一张脸,一挥衣袖,转身出了太和殿,朝着自己的乾清宫方向走去。
    文武百官虽然知道皇上生气了,但是也不担心,有道是法不责众,皇上就是生气,也不能将他们全都处置了不是?
    景孝帝回到乾清宫,窝了一肚子火,将桌上的折子全部丢在了地上,对着周宁富说道,“今日来上朝的五百余人,竟然才捐了七万两?!他们好意思拿的出手么?李峥嵘一人就捐了八百万两的粮食!”
    周宁富自然知道皇上生气,也知道皇上更生气的是自己不能将他们怎么样。只好压低了声音,劝道,“皇上,当务之急还是先将北疆的粮草解决了。。。。。。”
    景孝帝在屋子里来回走了一会儿,重重地吐出一口气,这才对着外边叫道,“明海!”
    明海应声而出,“属下在!”
    景孝帝眼神十分冷冽,几乎是咬牙切齿的说道,“明海,你去给朕查查,我就不信,他们真的一个个都穷成这样!这点银子是打发叫花子么?!”
    明海应了一声,退了下去。
色儿姐说
    感谢我是冰梓投的一枚月票!!

  ☆、第四百一十二章 捐银风波

有些精明的大臣一回到自己府中,就开始约束下人和家中晚辈,“这些天手捏紧一点,莫要被皇上逮到,我估摸着皇上是要杀鸡儆猴呢!”
    而有些蠢的,还在沾沾自喜,比如说齐国公,他祖上是跟着太祖打了江山的,这才得了这顶铁帽。齐国公本身没有什么本身,只是他命好,老齐国公夫人只生了他一个儿子,这不,这齐国公的封号,就名正言顺的落在他身上了。
    他高高兴兴的回了府,正巧遇见了要出门的齐也莫,齐也莫看着他爹这样子,好奇的问道,“爹,你今天是有什么喜事儿了?”
    齐国公平日里难得见他这儿子一面,此时听见他问,连忙显摆道,“你可是不知道,爹今天给咱们府上省了一大笔银子呢!”
    齐也莫惊讶地看了他爹一眼,都说了有其父必有其子,他爹平日里花钱大手大脚的,比他可是有过之无不及,他还不知道了,他爹什么时候学会省银子了?
    “爹,您快别吹,就您还省银子?”
    齐国公看齐也莫不相信他,连忙力证清白,“你这孩子,你咋还不信呢?!我跟你说啊。。。。。。”
    刚说了一半,就被齐也莫打断了,“爹,您崩说了,崔家少爷可还在红画馆等我呢,我走了啊!”
    第二天一早,齐国公去上朝的时候,就被景孝帝单独揪了出来,“齐国公!”
    齐国公正打着瞌睡,听见景孝帝叫他,连忙一个激灵走了出来,“臣在!”
    景孝帝看了肥头大耳的齐国公一眼,冷冷的问道,“齐国公,你且说说,你昨日捐了多少两银子啊?”
    齐国公不知道皇上问这话为何,连忙拽着袖摆擦了擦额头上的虚汗,“回皇上的话,臣捐了二百两。”
    说这话的时候,语气难免还又些沾沾自喜,这些官员中,他可是捐的最多的了。
    景孝帝冷笑一声,对着吏部侍郎崔成问道,“崔成,你且说说,你昨日捐了多少两啊?!”
    崔成也不明白皇上的用意,有些迷惑的从队列中走了出来,答道,“回皇上的话,臣捐了八十两。”
    景孝帝沉默了一会,幽幽的对着周宁富叫道,“周宁富!”
    周宁富走了出来,从袖袋中掏出一个信封,从中掏出信纸,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儿念了起来,“昨日酉时齐国公世子同吏部侍郎府三少爷在红画馆结账总计三千零四十一两。”
    齐国公同崔成听了这话都是脸色惨白,噗通一声跪了下去,“皇上,臣知罪,臣愿意再捐银一万两!”
    崔成听了也连忙说道,“臣愿捐银五千两!”
    景孝帝一听,嗤笑一声,“你们不都是没钱么?如今怎么又有了?!”
    齐国公擦了擦额头上的汗,不听的磕头,“还请皇上恕罪!”
    景孝帝看了他们一眼,沉默了片刻,在终于开了金口,“贬齐国公为三等伯,崔成就去翰林院编书吧!”
    众人听了这话俱是一惊,没有想到皇上会贬的这么狠,心中嗤笑这两家不识时务的同时,心中也在不停打鼓,自家该没有什么把柄落在皇上手中吧?!
    崔成自然是不服的,他一个三品大员,直接贬成了六品小官,他这一辈子不就白干了?
    他对着皇上说道,“皇上,臣不服,赵大人不也才捐了一百两?”
    他只提了赵彦,一则是他同赵彦不合,二则是这次捐银乃是赵彦牵的头,若不是他捐的那么少,大家也不会才捐这么一点儿。
    赵彦冷哼一声,蠢货,他这么做,可是将文武百官都得罪了,他今后不过是一个六品小官,大家想要找他的麻烦,可就是再简单不过了。
    不过赵彦怎么也得替自己辩解几句,“皇上,我赵家历代皆是御史,无不是两袖清风之辈,这一百两真的已经是臣的所有积蓄了!还请皇上明察!”
    关于赵家的事情皇上也是知道的,否则当初赵彦说要捐一百两的时候,他也就不会点头了。
    皇上看了崔成一眼,对着他说道,“你若是真不服气,那朕就好好查一查这件事儿。。。。。。”
    崔成一个激灵,他可是不经查啊,他借着职位之便,可是没少给家里谋福利,若是被皇上查出来那可还了得?!
    众位大臣们一听,纷纷将崔成骂了个狗血淋头,真是个蠢的,自己蠢不说,还拉了他们下水!
    他们现在再捐银子,肯定是来不及了,那可怎么办?
    满朝的文武自然也有聪明的,这捐不了银子了,还可以捐粮啊!皇上要的不就是粮食么?就算拿了银子去,也不是为了买粮么?
    礼部尚书第一个站了出来,“皇上,臣家中还有十石禄米,愿意捐出!”
    众人一见,纷纷骂道,这老狐狸!却也跟着说道,“皇上,臣家中还有十二石禄米,也愿意捐出!”
    “皇上,臣有八石!”
    “皇上,臣有十五石!”
    。。。。。。
    景孝帝看着整个朝堂跟菜市场一样嗡嗡,有些心烦的站了起来,大家立马安静了下来,就听景孝帝说道,“要捐粮的,都去找户部尚书登记!”
    说完就走出了太和殿,朝着自己的乾清宫走去,边走边对着周宁富说道,“这些大臣啊,也不想想朕要这粮是作何用?若是边关守不住,他们以为他们还能逍遥的在这京中畅快?”
    周宁富自然是皇上说什么都是对的,“正是这么个理儿。”
    就听景孝帝又接着说道,“看来,他们还真当朕老了,糊涂了,哼哼。。。。。。”
    而此时的京城,米价却是飞涨,峥嵘作为整个京中的粮商大户,即使她不做米市,但是对于这还是关心的。
    此时一件这么不同寻常,心中疑惑,就叫人出去打听,没想到却打听出来这么一个结果。
    她叹了口气,皇上这做法是对的,但是这么大臣们谁家会吃禄米呢?一般用作禄米的都是陈米,早就被他们拿出去换了钱,又买了新米回去。
    况且谁家会十几石的屯米?这若是储存不好,可是都要生虫的,如今这可不是满京城的买米?那些个粮商刚被皇上剥削了一番,趁着这机会,怎么能不狠狠的赚回来?

  ☆、第四百一十三章 帮出主意

只是再这么下去,到时候受苦的还是老百姓。
    峥嵘叹了口气,她如今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正如景孝帝所说,她捐出去了八百万两的粮食,现在又拿什么来救济这些百姓?
    不过显然这事儿不用她愁,自有人会想办法,这不,这天早上上早朝时,钱御史就说了,“启禀皇上,臣有事儿启奏!”
    景孝帝这两天陆陆续续的受到了上万石的粮食,心中甚是愉悦,以至于如今看见了这些个刺头,都难能可贵的没有发脾气,然而温和的问道,“爱卿,有何事儿启奏?”
    钱御史对着景孝帝行了一礼,忧心忡忡的说道,“回皇上的话,最近京中米价飞涨,百姓都怨气十足啊!”
    景孝帝听了一愣,“这风调雨顺的,怎么米价忽然大涨了?”
    钱御史犹豫了,“这。。。。。。”
    景孝帝见他犹豫了,再看着下边站着的众位大臣们一脸别扭的表情,哪里还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
    叹了一口气,“你们还没有交粮的,都不用交了。。。。。。”
    众位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些心中一喜,庆幸自己交粮交的早,有些则暗自担心,自己没有交粮,若是被皇上惦记了,该如何是好。
    景孝帝坐在上边看着下边的这些人,他自然是心中有数,有些人捐的钱少,但是清廉。有些人捐的虽然较多,但是比之他贪的银钱,这也不过是个小头。
    这么想着,他又叹了一口气,看来是时候换水了。。。。。。
    众位大臣听见皇上又叹了一口气,连忙都闭了嘴,就听见景孝帝的声音从上边传了下来,“都不用多说了,朕心中自有一杆秤,朕想来你们心中也都有数,真真正正为了大夏着想的,朕自然不会让他寒了心!”
    说完也不去管下边神色各异的众人,直接出了太和殿回了乾清宫之中。
    诸位大臣看着皇上只说了一句这么模棱两可的话,就直接走了,心中虽然忐忑,但是也不能让身边的这些大臣们看出什么端倪来,也都纷纷告退了。
    宋子洲带领的二十五万大军驻守着卞和渠,一连等了一个月,麸麦堂的粮食逐渐送到,但是却不见对面的女真族同达子有丝毫动静。
    大军的内部逐渐起了分歧,宋子洲同丛将军等人觉得敌人此时定然是留了什么陷阱,正等着他上钩。而镇南将军等人则不这么认为,在他们看来定是女真族同达子怕了,他们此时正是应该追击才对!
    宋子洲虽然明白行军打仗的,有分歧是在所难免的,但是心中也明白,他们这般一直守着也不是个办法,这二十五万人,一天的开销可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呢!
    这进攻还是要攻的,只是该如何进攻,还需要好好筹划一番。
    这天夜里宋子洲再次进了空间之中见到了峥嵘,就将自己为难之事告诉了峥嵘。峥嵘虽然是一介女流之辈,但是有时候她的出的主意可是比他的幕僚还要高明一些。
    峥嵘听了他这话,很明显想到当年自己在现代的时候看的电视剧,自古以来,草原上因为人们居住的比较分散,都是有很多部族的。这么看来他们女真族也不是铁板一块儿,总是有分歧的。
    这么想着,她就提了出来,“女真族难道就真的那么团结么?”
    听了她这么问,宋子洲忽然恍然大悟,“或许还真的有个人可以为我们一用!”
    峥嵘听自己随口的一句话,就给宋子洲带来了灵感,也很是高兴,就问道,“是谁?”
    宋子洲对着他笑了笑,薄唇轻启,说出了一个名字,“玉润公主!”
    峥嵘一愣,“她?她能有什么用?她最近似乎是受了刺激,魔怔了。”
    宋子洲冲着峥嵘神秘一笑,对着峥嵘说道,“魔怔了不要紧,只要她还活着,魔怔了,才更能引起女真族王后的恨意!”
    峥嵘听他说了这话,才恍然大悟,“女真族王后究竟是什么身份?”
    宋子洲近日在北疆闲来无事,早已经跟着丛大将军,将这些人的背景都打探了个清楚。
    听着峥嵘这么问,就对着她解释道,“女真族有两个大部族,女真族王后是另外一个部族的王者的亲妹妹,况且女真族王后这么些年来就这么一个女儿。你说,若是她得知自己的女儿魔怔了,能放过她男人吗?!”
    峥嵘点了点头,露出了了然的神色,也明白了宋子洲的真正用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