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乱世有空间-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184章,突厥退守幽州府,设宫宴嘉奖众臣
吴国骠骑大将军使计拿下洛阳城后,一路挥军北上,于六月初赶至冀州府。因突厥兵将残暴,倒是给吴军夺取冀州添了助力,被困于冀州各县乡村的百姓,自发组织起来,帮着吴军击杀胡虏。
突劂兵力不足,力所不敌,又缺少粮草,不得以连战连退,可也将整个冀州毁得面目全非,所退之处城无完守,屋无整瓦,甚至连俘虏来的壮丁,几乎都被杀戮殆尽。而所过之村,鸡豚无存,米粮不见,甚至连妇女幼子都被其抓捕去当了奴隶或配给兵丁将士。整个冀州不说是生灵涂炭,浮尸千里,可也差不了多少。
端木玄此次随父出征,一路跟着前峰营,且战且走,看尽了生死,可这人间炼狱图,还是令他五内翻腾,几欲做呕。
七皇子早在入冀州五日时,就已经被这惨像吓退,直接带着随侍回守司州,不愿再入冀州一步。
从五月末至闰六月初,苦战一月有余,吴军总算将突厥兵赶出冀州。吴皇守信,念其攻打魏国时,与突厥可汗曾有过盟约,所以并未继续向北拿下幽州,而将整个幽州留给了突厥人。
八百里加急捷报传至京城时,朝野上下一片欢腾。吴皇更是高兴,下旨除留兵将戍守边城外,着令骠骑大将军平南侯端木漓亲帅众将士于闰六月十五日返回京城洛阳,并于十六日立秋设宴嘉奖众位臣功。
回京的路上,端木玄一直一语不发,七皇子穆奕知其心里难受,试着找话开解,“子恒,这次灭魏夺冀,大舅父可说是功不可没,不说连升三级,可这嘉奖定是少不了的。”
“嘉奖,可这却是用数万人的血肉添堆出来的,有何可喜?”
“攻城夺地,死伤再所难免。”
“子楚,你也曾入冀,亲眼所见,那帮胡虏,全无一丝慈悲,甚至连手无缚鸡之力的妇孺稚童都不肯放过。如果不是皇上下旨,我一定将这帮人赶尽杀绝,也让他们尝尝被人欺辱虐待之苦。”
“子恒,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父皇此意,也是连番大战,想休养生息后,再将这群连畜牲都不如的人赶出幽州,不会任其逍遥。”
“也罢,再不甘我也不敢抗旨不遵,行了还是先赶路吧!再不紧着点儿,怕是十五那天赶不回洛阳了。”二人不再说话,一蹬马腹,加紧赶路。
而赶到河南县城的忠仆吴过,这会子正站在城内最大的客栈前抹着眼泪。他是今天下晌才进的河南县城,怎么也没想到真的在这客栈基石上看到了大小姐留刻的标记。直到这一刻他才敢相信,大小姐是真的还活着,而且人已平安到了河南县城,只是今儿虽是赶大集日,可这会儿已过了约定的时辰,他只好先找了间小客栈住了下来。
要等到下次赶大集,也就是闰六月十五那天才能见到大小姐。吴过这一呆就是十天,人虽然在河南县城住下,可每天除了午时,会守在标记前等候,其它时辰就满城的跟人打听,却始终没有司徒嫣的消息。
其实这些日子司徒嫣得了空儿也会进城,只是都是和李大郎一起跑跑衙门,查看店铺,或是交待丁满几人些事情,没想过要去看看标记处是否有人等在那里,其实也是她太大意了,没想到吴谨会真的出事儿。
而且福祥村种子已经下地,因下地前浸过种,所以这会儿都已经发芽长出幼苗。而且屋子也已经搭建好,司徒嫣的屋院正房和在李家村时一样,一堂屋,东西各一次间。司徒嫣还建了东西厢房各四间屋子。连院门两边的倒座房都不再是木草的,而全都盖成了泥坯房。屋里都用草席做了吊顶,前院用板石铺路,整个屋院占地有近一亩半,可比李家村那会儿还大气、完善得多。
李大郎几个原还不同意把屋子起的这般好,还是司徒嫣劝说,“如今大哥已是一村之正,自家屋舍不能过于寒酸,不然会让外村的人耻笑。”听了这话,李大郎才同意。而且村民们都上赶着来村正家帮忙,虽然司徒嫣的屋子起的多,可却比李阿牛他们建的更快,没用半个月,整个屋院即已经搭建完工。
当然这半个月司徒嫣这个厨娘兼掌勺,也没少做好吃好喝的犒劳村民,倒给李大郎赢得了不少名声。
司徒嫣这次起了东西厢房,主要还是想到李大郎已年过17,二郎都已经成丁,娶亲怕也就是这两年的事儿,而且李家四兄弟决不分家,这屋子早晚都是要再盖的,不如现在就盖起来,四兄弟年纪大了,总要留些**。其实司徒嫣多少还是以现代人的思维眼光在看待这些古人,所以才急着起了东西厢房。
二郎几个倒很高兴,他们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屋子。司徒嫣还给每个屋子都放了桌椅炕柜,添买了新被褥,让四兄弟很是高兴了一阵。
且有了东西厢房后,连李大郎都住进了东厢房北间里,将整个正房让给了司徒嫣一个人。为着这,司徒嫣找过大郎多次,可四兄弟心齐的很,只说这正房西间不住人也无防,就留给她的亲大哥吴谨,司徒嫣屡劝无果,也就依了他们。
司徒嫣和李家四兄弟忙着给后院翻土种地,而吴国骠骑大将军帅领众将士总算在十五这天入夜之前赶回了京城洛阳。
先进宫缴旨谢恩,交了领兵虎符和骠骑大将军帅印,这才回到皇上临时分给的一处住所歇息。
第二天天还没亮,就带领一众将领和其子平南侯世子端木玄一起进宫面圣。
吴皇看着甲胄在身跪于朝堂之上的一众将领,内心甚安,吴国有此精兵强将,一统中原必将指日可待。其实冀州惨况,早在端木漓入冀首战告捷时,即已经从其奏报中知晓,想着赤壁千里的冀州,他又怎能不恨。可如果当时突厥不发兵南下,他也不可能一路北上的如此顺利。所以只能忍一时之气,先将幽州割让,可没想这突厥人不守信用,竟然挥军一路拿下了冀州。
吴皇也不是没想过一口气将突厥人赶出幽州府,可从去年十一月起至今,已经八月有余,经历连番大战,兵将劳困,国内空虚,急需休养生息,所以只能先按盟约夺取冀州后即退兵回朝。
朝堂上,文武百官看着满脸笑意的吴皇,都跟着恭维道贺,吴皇挥手示意众臣安静,“此番北进灭魏夺冀,收复凉州,众臣功不可没。特别是平南侯居功至伟,身体朕恭,甚至不伤一兵一卒,即拿下整个洛阳城,我吴国能得此骁勇良将,实乃朕之幸、国之幸。”
“皇上隆恩,臣不敢妄受,臣至出吴国一路北进,所过之处,百姓无不感念皇上隆恩,这才能夺取洛阳迫魏投降。”平南侯能坐到这个位置上,自然也不是省油的灯,攻高盖主这样的名头,他也不会妄受。
“平南侯不必过谦,传朕旨意,着平南侯,进封为凉仁公世袭罔替(从一品国公)封地凉州府,并兼太子太保(正一品文职),念其功绩无需驻守西北苦寒之地,于京城赐国公府一座,留京述职辅弼教化太子。”端木漓跪谢圣恩,自然也听出了皇上这个奖赏含义及深,他亲妹妹生了七皇子,可他却成了太子的师傅,这下他是两边皇子都不能帮,且封地为西北的凉州府,那里地广人稀,倒有些明升暗降之嫌。并且让他留守京城,也有被看守在皇上眼前之意。
而且为安其心,还嘉封其子端木玄做了定远将军(正五品上)驻守凉州西北边城,明里是升了儿子的职,可暗里却是将其派往西北直接断其一臂。
对这样的安排,凉仁公父子虽然吃惊,却也不意外,自古功臣名将,哪个不是被皇上猜忌,能功成身退者少之又少。所以二人倒是欣然领受。若干年后,端木玄每思及当年皇上因猜忌功臣而断其父一臂,将其派往西北,还多有感念。正是因为此行,他才能得遇佳人,万般庆幸当年他并没有假意生病躲旨不遵。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提。
凉国公府紧挨着皇城,是整个东坊区最好的位置,这里除了几个开府的皇子,也只有三公三师的府第坐落于此。甚至连朝中的几位尚书都只能住在洛水以南。
凉仁公端木漓领宴谢恩后即回到此处,看着修缮一新的府第心里清明,皇上怕是早在任他为帅时即已想到此处,不然也不会早早就将府第准备妥善,苦笑了一下,带着幕僚先进了书房议事。
而端木玄这会儿并没出宫,而是去了七皇子的宫殿,两人各执一酒壶,正豪饮不挫。
“子恒,父皇此番怕是我再无机会,以后我能否活命,可全指着你了。”
“以后在这皇城,你要处处小心,皇上此举虽有深意,可这机会并不全只凭意断,有时和打仗一样,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近来太子动作频频,皇上此番也有爱护你之意,你万不可妄自菲薄,而让他人得利。”
“也许吧?”七皇子郁结于胸,只回了一句,就低头喝酒。端木玄也不相劝,他人即将离开,就算穆奕真的出事,也是鞭长莫及。京城中的明争暗斗随着凉仁公缴帅任职越演越烈。而在福祥村的司徒嫣却过得很是平静。
185章,三郎四郎进县学,再建一个新祠堂
吴军忙着收复失地冀州时,司徒嫣的新家已然盖建完毕。这会儿她正忙着在村口南边建李家祠堂,这事儿自然是先由李大郎出面和杨老族长商量才定下的。
闰六月初祠堂即已建盖好,占地近三亩,前院正堂三间,中堂供奉福、禄、寿、观世音、伏羲、女娲、西王母、孔子等佛相及圣贤画像。东间刻有姓氏渊源、族人荣耀的匾额和祖先牌位及族谱。
西间供奉着李氏族人亡妻牌位,让这些嫁给李氏族人的女人也有了归属。另外司徒嫣还与李阿牛等人商议制定族规,并将其刻制成匾,挂于西间墙上,以供李氏族人遵守。
族规其实就是将李家家规略做改动而制,但李氏族人,男不纳妾,女不为妾却赫然成了族规第一条。李阿牛和李四是李家逃难之中年纪最长者,自然由二人和李大郎这个村正一起商定族长人选。
要不是司徒嫣并不姓李,又是个女娃,三人甚至直接就推其成为李家族长了。为着这,李阿牛在当上族长后,还在族规中加了一条,良女司徒嫣,乃李氏恩人,李氏族人无论老幼见其必恭、聆训,不得忤逆,后世子孙且当仅记不得有忘,否则轻者受罚,重者逐出宗祠,永不得入。并且李大郎还将司徒嫣如何救助他们,一路带他们从幽州辽东郡逃难至此的事写订成册,附在族规后,警醒后人。
为着这事司徒嫣找过李阿牛、李四、亮子商量多次,不想将事情记录在册。可这些人感其恩情,哪里能肯,没办法也只好任其所为。
李家祠堂整个前院占地一亩,不只兴建正堂,还建了东西两个厢堂,西厢堂共两间都做了族学,一间给男童读书识字用,一间留给女童,毕竟这是在古代,男女七岁不同席的规矩还是要守的。而东厢堂的两间,一间作为族长招集族人商议惩戒之所在(说白了就是族长办公室),一间作为库房,存放灯笼烛火,司徒嫣还在前院中间放了四个大水缸,也算是古代灭火器。
而祠堂后院,司徒嫣让李阿牛开荒种了两亩族田,并在后院墙处垒了鸡窝和猪圈,饲养牲畜。打算用这两亩地的出息和卖鸡蛋、猪肉的钱,供养祠堂香火、以及修缮屋舍。
祠堂建好当天,原还大雨磅礴的天空,骤然放晴,几息间已是万里无云,李大郎和李阿牛二人带着李家族人上香敬神,一一拜过后,这才将各家祖先牌位供奉其上。
开祠祭祖本不让妇女稚儿参加,可司徒嫣却是个例外,不只是李大郎,连李阿牛、李四和亮子硬是将她拉了来跟着一起拜神祭祖。
“小五,俺真的不知要说些啥好!俺这族长受之有愧,要不是你不愿改姓李,这族长俺宁愿由你来当。”李阿牛红着眼眶,今天虽说是他主持开祠祭祖,可他心里清楚,李氏家族能有今天,都是这个女娃儿的功劳,他却捡了个现成的族长,在司徒嫣面前哪里真的能把自己当成族长。
“阿牛叔,看你说的,俺们这些人里你年纪最长,别说俺是个外姓人,就算是改姓李,可还是个女娃子,这族长就是四叔来当,也不能由着俺乱来。而且俺只想跟着哥哥们好好过日子,这劳神费力的事儿,还得请您多帮趁着。”
“你呀,打从你进李家村,无论做过多少事,帮过多少人,也从不让别人觉得受恩于人,俺这心里明白。”李阿牛当了族长,说话还时不时的文绉绉的,倒也有了族长的模样。
“俺可没想这些,就是俺懒,受不得这份累。”司徒嫣的话逗得一屋子人哈哈大笑,祭了祖在东厢堂置了席,请全体村民来吃了饭,这李家祠堂就算在福祥村落了户生了根。
杨老族长因为李大郎抢了他孙子的村正,心里本还有芥蒂,可看着这李家逃难来的人家,个个都是好样的,地种的好不说,更是不忘本,连祠堂都盖的有模有样的。甚至还开了族学,让村里的娃子都能跟着启蒙。单这一点,他对李大郎的那点不自在也就放下了。
吃席的时候,趁着全村人都在,李大郎站起了身,先向村民行了个礼,“俺李智,从幽州辽东郡新昌县李家村一路逃难到了福祥村,敬谢众位乡邻不弃,予以收留,更要感谢杨老族长多方照抚,不只让俺们一行落了户,还建了这李家祠堂,为感念村民恩情,俺这李家祠堂将开族学,本村孩子不论男女都可进族学读书识字。本村男娃儿只要每天捡柴一小捆,女娃儿割猪草一篮即可,无需交束修。”
“村正,你这话可当真?这教书的夫子可不好找,咱们不教束修,拿啥钱请人?别到时孩子们真去读了,你再跟咱们拿钱?”一个杨姓村民站起来吵嚷着。实际上能有这好事儿,谁听了能不高兴,可他也有着自己的担心。
“大家伙儿只管放心,这夫子就由俺二弟来当,只是教孩子们启蒙识字的倒不用再另请了,所以李家族学永不收束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