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后宫:勤妃传-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上笑道:“雅俗共赏,各位今晚好好歇息,明日要去做一件极雅的事。”
☆、第九十四章 巡游河堤
第九十四章 巡游河堤
皇上所谓的极雅的事,原来就是去看黄河。
德州处于山东北部,为黄河下游。黄河经过西面的河南之后,水势转缓,到了此处已经没有什么看头了。
皇上领众人登上了一道堤坝,初春时节,堤上野花盛开。
陈文心身着汉人女子的春装,橘红色绣仙鹤对襟,靛蓝大摆襦裙。她梳着简单的朝天髻,只戴几叶细碎的珠花,面上覆着一层白纱。
她看向脚下宽阔的河面,黄沙滚滚的河水平静地向下流淌,偶尔卷起一点小小的漩涡。
初春雪化,连着泥沙也冲化下来了,河水较平时更为污浊。
这可实在不是什么雅事。
黄河是不能看水的,因为水过于浑浊。
但可以看势,黄河的第二段流经陕晋地带,由于落差大水流速度快,会形成十分澎湃的撞击之势。
那般气势,才显中原大河风范。
皇上看那花草茂盛的程度,便道:“德州这段堤坝,想来是稳固了几年了。”
“正是前年河南巡抚靳辅,领旨修堤时所造。”
王熙蹲身细看花草覆盖下的堤坝,“这一二年来,德州此地并无大型水患了。”
堤坝浇筑坚固,距离河面足有六七丈高,这种程度在沿河地区而言,已经算得上是很安全了。
河南巡抚靳辅,是皇上极为倚重的河官,主持修建了多地的堤坝。
先是挑下游清江浦至云梯关河身淤土,用“川字沟”法挖深河底。就河心取土筑两岸大堤,用束水刷沙法治理下游,引导黄、淮入海。
又疏浚自云梯关至海口百里河道,把浚、筑两事统一起来。后又于砀山毛城,徐州王家山,睢宁峰山、龙虎山等多处建减水闸坝。
皇上对他的束水刷沙法深以为然。
所谓束水刷沙法,就是平日闭闸束流,遇大涨则启闸分泄,分引黄水注洪泽湖。
陈文心听了也很赞叹,此人确实有治河之才,疏与堵结合,因地制宜。
黄机上前道:“夫人有所不知,这靳辅……他原是河道总督,受命治理黄河。谁料康熙十九年,洪峰暴涨,靳辅的束水之策更是加大了洪水流量,黄河决堤冲毁了明祖陵。”
她惊讶道:“那前明遗老,岂能放的过他?”
皇上重用汉臣,对前明遗留的臣公皆有抚恤善待。这些人要是闹起来,那也是不小的风波。
王熙笑道:“的确放不过他。这不,靳辅如今只是河南巡抚,而非治河总督了。”
陈文心默默翻了一个白眼,不是总督,还不是在干着总督的事儿吗?
不过如今看德州的情景,靳辅这一二年来,一定吸取了教训,做得比从前更好了。
“实际上,康熙十九年雨水连绵,洪峰暴涨也是人意难以预料之事。”
皇上是替靳辅说公道话,他的治河思路是皇上听过以后,和臣公们反复商讨才首肯的。
照理说不会出错,谁料天有不测风云。
皇上四下看了一番,又道:“要是沿河各地,都能像德州的堤坝修得这样好就好了。”
三藩作乱之事已经平定,皇上现在最关心的政务无疑就是治河了。
治河,不但是为了沿河百姓的生命和财产,更重要的是疏通河运。
康熙十六年,皇上派出十万大军在南方与三藩叛军大战,胜负未卜。谁知黄河大涨,四处决口,险些误了粮草输送。
皇上自那刻起才明白,河运若不保障,南方的土地就很难掌控了。
众人心知皇上心系治河,可是靳辅治河的时间不过短短三四年。要想做到处处堤坝严整,黄河不溃,还需要时间。
陈文心知道众人不好开口,只好由她来安慰皇上。
“夫君莫急,心急吃不着热豆腐。只要方法用对了,河运畅通指日可待。”
陈文心忽然冒出一句里语来,皇上的心思被她打了岔,笑道:“那今儿晚膳就吃豆腐。”
众人听了都发笑,皇上问道:“李德全,你昨儿说那席面是哪里叫来的,什么酒楼?”
“回老爷,叫做孔家酒楼。”
皇上道:“那晚膳就去孔家酒楼用吧,过过百姓的生活瞧瞧。”
李德全神色一凛,暗道不好,声音却一如往常。
“是。”
到外头吃饭,他得提起十二万分的小心来注意皇上的饮食。这要是有什么不干净东西,把皇上吃出个好歹来,他万死莫赎啊……
陈文心没有注意到李德全的神色,“想来这酒楼老板,是孔老夫子的本家,又正巧都是山东人氏。”
她笑着,忽然想到孔子有个孔老二的诨名,盖因他是家中排行第二儿子。
“二哥!”
她唤陈文义。
众人不由得想起昨儿那卖饼的汉子他们说的,大哥王八二哥龟,就数三哥是好人。
此刻再听二哥这两个字,怎么听怎么别扭。
陈文义迅速反应过来陈文心叫他的意图,他的薄唇嘴角一抽,说不出话来。
皇上发现,陈文义有一点和陈文心很像。
他们都不喜欢在外人面前多话。
陈文心这一路活泼得很,和宫里大不相同,大约是因为微服出巡无拘无束的缘故。
她和王熙、黄机等人也能说得上话,就连皇上不太待见的吕宗也是如此。
陈文义就没有什么变化,只有在面对陈文心的时候,会露出笑容来。
王熙和黄机是当朝重臣,二品大学士,他们似乎对陈文心颇有好感。皇上心中暗喜,一切都在他意料之中。
德州河段的河堤坚固,皇上心情愉悦,下了河堤众人就直奔孔家酒楼。
小李子先行一步,回到他们住的小院取皇上在外用膳的一应用具。
马车行过街面,昨日那卖易头饼的粗壮汉子却不在了,只有卖包子的小贩还在叫卖。
“豹子馒头斗傻宝!”
马车行到一处两层铺面的酒楼,上头挂着高大的酒招子,正中一张乌木色匾额写着四个行书大字——
孔家酒楼。
这酒楼名儿起得真不怎么样,按照他这起名的格式,古董锅就应该叫陈家涮羊肉。
陈文心想起电视剧里最常用的酒楼名字,悦来客栈。这孔家酒楼,还真不如叫悦来酒楼呢。
京城中最有名的一家酒楼,叫做福隆堂,这名字就大气多了。
小李子先进去,不多时,一个头戴瓜皮帽的掌柜模样的人出来相迎,对着皇上拱手作揖。
“京城来的贵客,里面请,里面请。”
酒楼做的就是迎来送往的生意,掌柜的什么人没见过?只看被众人簇拥在中间的这对夫妻,气度不凡,龙章凤姿,便知非富即贵。
再看这一行人的穿戴打扮,就连婢女的衣裳都朴而不拙,暗藏奢华。
这是真正的贵人。
等闲的富人是穿金戴银的,越贵重越好,只差没把金锭子戴在脑袋上了。
面戴白纱的女子由两个婢女搀扶着,婢女头戴精致的赤金钗,她却只戴珠花。
可见那珠花是绝不会比赤金廉价的材质。
“有劳掌柜。”
皇上笑着回应,看起来倒真像个八面玲珑的商人。
掌柜直接把众人送上了二楼,楼下是大堂,二楼是雅间。这一行人可不像是坐大堂的身份,况且还带着一位风华绝代的夫人。
一个不露脸都美得令人心摇的女子,若是摘了面纱,当不知是何等美貌?
在楼下大堂坐着的食客见着进来的这一行人,个个青袍男子身躯高大矫健,一看便知是武艺超群之人。
他们簇拥着当中一对华服男女,让人看不清他们的模样。
陈文义跟在最后,他将部分人手安排在酒楼的周围查看,以免有歹人袭击,措手不及。
待陈文义一踏进那酒楼,大堂下的食客开始骚动起来。
“我说,那个小哥是不是女扮男装?怎会生得这样俊美?”
“瞎说,哪有女子生的这样高大的,分明是个男子!”
陈文义跟陈文心一样,皮肤白得晃眼,叫人难以忽略。
所以陈文心很有自知之明地戴了面纱,可陈文义是个男子,总不能让他也戴面纱吧?
“咱们德州何时出了这样一个人物?快去打听打听,这是谁家的儿郎?”
陈文义听到这句话,登时停下了脚步。
叫这些人胡乱打听,影响到皇上的安全,倒是不美。
他目光转向声音的来处,看见两个身着绫罗绸缎、大腹便便的男子,一派脑满肠肥的模样。
那两个正肆无忌惮说话的男子见着他看过来,一时有些惊讶。
陈文义唇角勾起,一手提起手中的剑,在眼前示意了一下。
另一手五指并拢,对着自己的脖子,做了一个割喉的动作。
两个男子后背一阵发寒,连忙低头噤声。
这个人佩剑的,他们可惹不起。
☆、第九十五章 孔家酒楼
第九十五章 孔家酒楼
靠窗的雅间视角甚好,正好能看到下头热闹的街道。
陈文心在那看了好一会儿,这才恋恋不舍地入席用膳。街面上的一切都让她觉得很有意思,两位大学士还就风土人情和她聊起来了。
先是陈文心说看街上小贩叫卖的物品,此地真是物产丰富。不但有各色当地特产水果,还有河水中产的鱼虾及海中的虾蟹贝类。
“此地如此物产,也算得是风水宝地了。”
陈文心的观察点叫他们心生佩服,原以为少年女子只爱脂粉钗环,爱看热闹罢了。没想到,这位勤嫔娘娘在窗边看了许久,竟然是看这些。
黄机忙接话,“此地山地起伏,最宜果木种植。京城里多半的苹果,都是山东省运输过去的。”
“况且有黄河流经,入海口又不远,所以淡水和海水产物兼而有之。”
王熙道:“此地贩卖海货,也说明了河运治理初步见效,否则海上商船也不敢驶入此处。”
他们谈着谈着,又从货物谈到了当地人的饮食习惯。
皇上道:“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孔圣人的话在此地影响极深。据昨儿个晚膳看,的确是切得十分齐整。”
是的,除了那整只扒鸡。
“口味上倒和京里差不离,就是海鲜更多了些。”
对于吃陈文心是观察得最仔细的。
皇上和她解释道:“并非京中少食海鲜,只是家里。”
“家中恐怕海鲜一物伤身,故而少食,以求养身罢了。”
两位大学士捻须点头,看来所言不假。
陈文心入宫之前,陈家是因为家贫而吃不上。
后来陈家吃得上了,陈文心已经到宫里去了,也没吃上。
所以,陈文心一直以为,京城里和皇宫中是一样的,海鲜很少。
原来不是海鲜少,是宫里不给吃啊?
怪不得呢,她吃来吃去也就是虾,和几种常见的鱼和贝类。
皇上竟然说海鲜伤身?是可忍,孰不可忍?
陈文心忙道:“海鲜岂会伤身呢,夫君瞧瞧外头这些本地百姓,他们怎么都生的粗壮高大的?”
吕宗不识时务地接话道:“夫人所言有理,医书对此早有记载,海鲜中许多种类,对于壮体健骨都是有好处的。”
皇上白了他一眼,一副就你话多的表情。
陈文心瞧瞧一脸委屈的吕宗,这人也实在可怜。好端端的一个太医院左院判,被皇上带出来各种嫌弃。
嫌弃他就别带他嘛,又想用人家的医术,又嫌人家丑……
陈文心忽然发现了一个问题。
皇上他……该不会是颜控吧?
难道皇上说她真诚,单纯,善良,那些都是假的?难道他宠爱自己的根本原因,是因为脸吗……
陈文心的所有性格特质都是她自己的,她从未刻意去模仿过原来那个陈文心。
唯独这张脸。
想到这里,她也无心再和皇上说海鲜这回事了。
皇上见她忽然情绪低落起来,便哄她道:“好了好了,回到家里,朕吩咐膳房多进些你喜欢的海鲜便是了。”
陈文心狐疑地盯了皇上一眼。
她得找个机会验证一下,皇上到底是不是就看中她的脸而已……
掌柜的亲自跟着小二来上菜,他对于贵客,一向是这样亲自招待的。
见着桌上摆放着的整套整套精致的银餐具,他越发确信眼前这些人的身份必然非同寻常。
李德全将银针插入每一道菜品之中,然后观察银针的色泽。针不变色,他就检查下一道菜。
然后小李子将李德全用银针查过的菜肴试吃过,待一会子身体无恙,这才能夹到皇上的银碗中。
碗筷皆不变色,皇上才能将菜送入口中。
掌柜的看了这一套做法,眼睛都直了。
他可从来没见过什么人,用膳是这样小心仔细的。
饶是他知道饭菜中不可能有毒,还是看得额上沁出了汗。
等到李德全他们检查过所有菜肴的安全性,众人已是饥肠辘辘。掌柜和小二在旁边伺候,他们也不便多礼,和皇上告了罪就开始用膳了。
掌柜的站在一旁伺候,一边给众人介绍桌上的菜品。
“此菜名汤爆双脆,请众位老爷夫人先尝这道,猪肚头和鸡胗久烫可就不脆了。”
皇上对李德全点点头。
等李德全给皇上夹了一筷子后,众人也都夹了这道菜。
“这碟子里的是什么酱?闻着倒有些鲜味儿。”
陈文心夹起一朵切得和花儿似的猪肚头,在那碟子里沾了一下。
她进了雅间已经褪下了面纱,叫掌柜的不敢看,眼睛都垂到了鞋底去了。
“回夫人,这是本地特产,名叫卤虾油。是取鲜虾虾油与卤汁儿兑的,味道咸鲜。也不知几位贵客从京城来,吃不吃得惯这个。”
陈文心把沾着卤虾油的猪肚头放入口中,咀嚼了一番。口中爽脆咸鲜,真叫人吃不出这竟然是普普通通的猪肚头。
“这味道甚好。”
陈文心一面夸赞,一面看皇上。
只见皇上的面色有些古怪,似乎吃到了什么异样的东西。
皇上犹豫不决,他嘴里这个是什么东西,该不该吐出来?
当着众人的面,吐出来好像有些不雅。不吐出来的话,万一吃到什么怪物怎么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