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采桑娘子:夫君有点甜-第1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够的确比她想的要好上许多了,所以跟两位老婆婆讨论的话,古青娅还是很乐意的。
她在藏书阁里头有学习,而后来接触的人并不那么多,陈文悦几人本身的闺阁教育并不差,也几乎不提及相关的话题,自然没聊过,当然是没有经验。
看着两位老婆婆拘谨的样子,古青娅朝她们笑了笑,又是请喝茶和蜜饯,闲话了几句,她才切入正题。
“刚大人已跟我说了,婆婆们可是有什想法?”
“夫人哪,承蒙大人瞧得起我们两个老婆子,都是半个身子入土的人了,也没识得两个字,又怎能给人讲课说道理呢?”
“就是啊,且不知会有多少人来听,这还未开始呢,我心里就直打鼓了。”
见老人忧愁的样子,古青娅不由笑道,“婆婆,您们年纪大,平日里也很有威望,时常劝解人,许多道理啊,其实您们平常都在做着呢,只是您们不晓得那就是而已。”
“夫人,您说的是真的?”
“让您们去讲,不是要说什么大道理,而是生活中的一些小经验,您们也别紧张,就到当是分享您们人生的经验,给其他人指明一个方向。”
见两位婆婆若有所思,古青娅笑着问道:“既然大人分了三个年龄段,那么您们觉得像您们这样已经当了奶奶的该如何做呢?”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不能偏心,做到一视同仁,赏罚分明。”一位婆婆说道,她家中有三个儿子,三个儿媳妇性子各不同又没分家,可不是要调和家庭关系,他们家是有名的和气人家,都没见他们红过脸的,也是让人啧啧称奇。
另一位婆婆却是只有一个儿子,她想了想说道,“关键还是说话问题,不能挑刺,有什么不对的可以教而不是胡乱指责。还有偏心问题,的确是,闺女和儿媳不同,这个如何对待要把握好分寸。”
“还有,掌家大权慢慢地放手,我想这也是关键。……”
有了开头,两位老人就你一句我一语地说起来,都是先谈的自己人生的经验,说她们是如何做婆婆的,如何当祖母的,聊得相当的热闹。
古青娅在一旁笑看着,其实只需要点名一下,两位老人就能说得头头是道了。
最后两人总结起来,无非就是慈爱、公正、放权、宽容等特点,而且还能举数个例子来说明。
“两位婆婆的身体一直很好吧。”古青娅用的肯定的语气,别看两人都瘦瘦小小的,可是身上绝对没什么大毛病。
“夫人懂得看?”三个儿子的婆婆说道,“我身体一直很好,没啥大毛病。”
“对的,我也一样,吃得下睡得香走得动。”另一位婆婆对自己的健康也很是满意。
“对啊,其实你们发现了没有,同你们一般年纪家里闹腾腾的人,是不是总有这样那样的毛病?”
两位婆婆仔细一想,还真是这样,觉得很奇怪,“夫人这有什关系吗?”
“其实很简单啊,举个例子,一个老人因为偏心,儿子儿媳妇心里肯定不舒服,不舒服就对着干,被忤逆了,心里那口气能顺不,这久了当然就得病了,这叫情志不畅导致的。”
古青娅想了想,抓住这一点跟两位婆婆进行深入地探讨。生病的原因有很多,而妇人尤其得情志之类的疾病,而疾病除了身体不舒服还伴随着巨额的医药费,是很多人都忌惮的。
第388章 新开始
每个年龄段以及每个身份,都有对应的职责和态度,若是不符合,最后往往有许多矛盾发生,而致家庭不和。
跟两位老婆婆聊了许久,临走的时候,古青娅准备了不少的赠礼,欢迎她们有空常来坐坐聊一聊。
晚上,古青娅跟姜荣安聊起白天的事,都觉得事情要比想象中来得难,教化一事跟兴修水利这些不同,可以强迫去做。
“这事即使没有多少人支持,也是要坚持办下去的。”姜荣安很肯定地说道,教化百姓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关键是肯不肯用心。
“我觉得也不一定非要请婆婆来讲,毕竟口才一般,说服力不够,要不要试着去请下那些得到高僧或是道士来讲?”
古青娅觉得出家人对于这一方面即使没有研究,但要讲起来也是头头是道,加上他们本身的身份,要比普通人跟家有说服力。
姜荣安想了想,觉得古青娅说的也很有道理,“这个可以考虑,我抽个时间去寺里拜访下两位师傅。”
日子一日一日过去,眨眼就到了立春,这一日大家都行动了起来,姜荣安领着府衙一干人等还有周边百姓到城东郊外迎春,并举行祭祀仪式。
完后,为了立春而早就准备好的一应食物都行动起来,有送春牛图,也有游春的,或是亲朋邻里互送一些泥牛或是纸牛,总之很是热闹。
这会儿还没有过年,但不代表不重视这些节日了,立春到了也就意味着冬天就要过去,即使现在雪还没融化冰还没解冻,其实速度非常快的,也就十天左右的时间。
过年的时候已经快到雨水节气了,天阴阴的,有些地方下起了小雨,有些湿冷,但是大家都非常的高兴,这意味着繁忙的春耕就要到来了。
跟南方会到过了初九十五才下地不同,这才过了初二,大家就坐不住了,纷纷到地里看情况,这会正是越冬作物需要水的时候,雨水往往下得不够,一直到惊蛰后的一个月时间,要多加注意,适时挑水灌溉,否则很是影响之后的收。
此时还不不到最繁忙的时候,天气不像之前冷,街上热闹了许多,货郎走街串巷的吆喝声,小孩们的玩闹声,还有大人们的谈笑声等等,整个县城就像是瞬间清醒了过来一般,充满了生气。
姜荣安请了两位师傅过来,就在土地庙那边,讲经说法,这个消息传出去,倒是许多人闻声而来,挤得那叫一个密密麻麻的。
见此情景,姜荣安也不由感慨,幸好中途改了主意,否则就两位婆婆上去讲,也不知会是否会被人诟病了。
两位师傅年纪都不小,在隔壁县很是有名,平南县百姓们早就有所耳闻,很是信服。
姜荣安已经跟两位师傅沟通过,会待多少天,会主要讲哪些方面的内容,以及两位婆婆会有于师傅的对话答疑。而两位婆婆对于不能主讲一点也不生气,能跟大师傅面对面谈话,多大的福气啊!
两位师傅在平南县待了十天,每日土地庙都是爆满的,他们讲的也很贴近百姓,行善断恶,长辈慈爱、夫妻和睦、儿女良善等,而最后的三日,就着重讲了如何做姑娘、妇人、婆婆的道理,说的人语重心长,听的人若有所思。
姜荣安甚是恭敬地把两位师傅给送走,同时让人去收集百姓们对这次讲经说法的看法,是否还会期待下一次。
当然这次都讲经说法的影响短时间内是看不出来的,需长远观察,只要有一个人或一个家庭因此而得到改变,一切努力也算没付诸东流。
有了去年的收成对比,整个平南县几乎家家户户都都做了肥料,差别在于多还是少而已,毕竟才开始,原材料准备不充足,无法大规模制作,但坚持下去,三五年之后,一切也都稳定下来了。
惊蛰过后,姜荣安就一直在担心,害怕上头的调令太早下来,几乎是将能处理的事都给处理了,以后的也做了大致的安排,只要风调雨顺,又没出什么错,今年绝对是平平稳稳地过去的。
古青娅在收拾东西,在这边住了三年,置办下来的东西并不少,若是不提前整理,到时一定是手忙脚乱的。
一些厨具用具什么的,可以留下来以待下一任县令使用,若是县令家眷嫌弃,就搬到衙门所属的厨房中,断无扔掉的道理。
将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先收拾出来,就先让姜松晚送回京城的宅子里,也足足有三大车,现在就只剩下一些必要的衣物以及用具了,届时离开也不用太费心。
接到调任公函的时候,姜荣安还有些恍惚,时间在端午后,那会芒种刚过,能见到丰收也是一大欣慰之事。
姜荣安要调走并不是一件秘密的事,很快的苏家等几个家族就联合起来宴请了姜荣安和古青娅夫妇,感谢他们为平南县做的事。
席中,几位家主都虽没明说,但都暗示了即使新一任县令上任,也会努力让平南县的一切事物都按着原来的框架发展。
说句不客气的话,姜荣安已经将平南县的根基和框架打好,后面接受的人只要不作死,轻轻松松地就能享受成果,完美地度过三年任期。
姜荣安明白他们的意思,心里感激的同时,却也让他们不要跟心来的县令对着干,这并没有任何的好处,而且太过于强调自己在任的光芒,怕是会让新县令觉得自己的威严受到了挑战,因此而做出什么决定就得不偿失了。
“大人,……”主簿欲言又止,说真的姜荣安真的是个非常好相处的县令,他有自己的原则,从来不会让县衙里的人做无用功,且对于县衙一行人私底下的收入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过分,收取适当的报酬是允许的。
有的县令自己清廉也要求所有人都跟他一样,这是不现实的,水至清则无鱼,有时候稍稍放一点水,大家都好过,办起事来配合度也高。
姜荣安抬头看了这个主簿一眼,知道他想说什么,“我只希望你们记住我平时说的一些话,在收人好处前先考虑事情是否值得及其后果能否承担,一旦收下就要尽心尽力,做人要无愧于心。”
第389章 回京
主簿连连称是,县令常换,主簿常在,说实话,这么多个县令中,唯有姜荣安最让他佩服了,若是能再多留几年,那一定是整个平南县的福气啊!
“麦收的大概能估计出来了吗?”姜荣安将处理好的文件一一归档,这般下一任县令来的时候,取阅也简便。
“明日就能有结果,绝对不会太差了去。”
姜荣安点头,城东那个庄子要如何处置是一个问题,是在他的名下没错,但这明显是为了改良种子而设的,是否收回去并不清楚。
所以在没有说明之下,姜荣安只能委托人处理,思来想去,苏家人是比较适合的了。
庄子上的收入,扣除佃户的还要交税收,剩下的准备分成几份,分别送予慈善堂、寺庙等几处。虽说把粮食卖出去也是一笔银子,但为此让人大老远来处理,还不如以这样的方式处理。
当税收收齐,又另外资助了贫寒家庭之后,朝廷派人收税的人离开之后,姜荣安将文件账目等处理好,于一个清晨,带着家人悄悄地离开,没有惊动任何一个人。
或许有百姓夹道欢送是很长面子的一事,但姜荣安和古青娅觉得这样子太兴师动众,怎样来就怎样去,轻轻松松的好。
主簿到县衙转了几圈,看小吏衙役们都有些无精打采的,他不由摇了摇头,谁也不知道下一个县令是不是如姜荣安这么好相处,心里都忐忑着呢。
他转到典史所在的地方,见他正在奋笔疾书,仔细一看,却是写在县志上的,主要记载姜荣安在任三年的功绩。
看到主簿过来,典史老脸一红,因为县志目前是由他管理,私自在上头增添内容,还被人发现,的确是一件很尴尬的事。
“写得好,尤其是着重描述绒布以及肥料一事。”主簿点头称赞,而后又道:“大人走得静悄悄的,还不知百姓们知晓后是怎样的情况?”
结果是当地几户大户人家敲锣打鼓地准备送锦旗的时候,发现姜荣安早就悄悄离开,心里那些失落啊。
百姓们都觉得可惜以及遗憾,难得碰上一个好县令,怎不等等他们呢?而受过姜荣安一系列政策实惠的人,更是当场飙泪,哭得不能自已,直说要给姜荣安立长生牌位。
苏家想了想,左右去过京城,知道姜平岁的所在,到时候再去京城,就将锦旗送过去。
这个消息不知道怎么的传出去,结果好多百姓拿了自家做的东西,或是鞋子或是布料,更有酱菜什么的,托苏家人一道送去。
结果苏家整理一番,零零碎碎的既然也有一大马车,这还是推拒了很多的结果,这么多年来,也就姜荣安这么特殊能获得如此待遇了。
反观姜荣安和古青娅他们,并不晓得他们离开后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一路上并不赶时间,可以算是比较悠闲的。
实际上,姜荣安并不知道自己下一任职位是什么,公函上只是说让他回京城待命,具体并未描述,也是教人心里七上八下的。
天气越来越热,到京城之后已经快到小暑了,好在一路上都熬了不少凉茶喝,没中暑气,只是因为长途旅程,身体劳累所以精神不好。
姜荣安一到京城,没顾得上休息就去复命,古青娅带着两个孩子很是狠狠地休息了两天才缓过劲来。
“怎么样,可是有结果了?”古青娅有些担忧地问道。
姜荣安摇摇头,“陛下没任命,就肥料一事嘉奖了我,除了金银古董等物,我们在向阳府城有数顷田地和山头了。”
古青娅听了不由面露喜色,毕竟是家乡的田产,谁会不喜欢,“那这倒是好。陛下没任命,想必是还没适合你的位子,这些天你好好歇歇,而后逐次拜访长辈。”
“都听娘子安排。”
“你去休息罢,我去把东西收拾下,顺道把礼物给整理出来。”古青娅也是心疼姜荣安,别看有陛下的赏赐看着风光,谁又知道这会引起多少人的不喜呢?
萧老家,朱家,还有呢,古青娅将名单拿出来,仔细对照了下,然后按照关系的远近来安排东西。
只是三年不见,萧老以及萧老夫人变化还真是大,看着苍老许多,远不如以前来得精神。
“几年不见,你又有一个孩子了,看着真是乖巧。”萧老夫人在椅子上坐下,“哎,人不服老不行啊,走几步路就迈不动了。”
古青娅听得心酸,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她嘴速来不甜,说不来那些让人心花怒放的词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