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六零时光俏-第2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要让所有人都看看,部队到底是怎么对待烈士家属的!
而组织上绝对不会允许这样的丑闻发生!
最后营长迫于压力,只能扔下已经定下婚期的未婚妻,以照顾战友遗孤的名义娶了那个女人,还把战友的父母都接来供养。
这件事还曾经上过某军区报纸的《战友情深》版面,用一篇金光闪闪的报道将这件丑闻彻底压了下去。
那位营长也在一年后转业回乡,再也没有了消息。而他被退婚的未婚妻,跟他相恋多年,感情笃深,据说因为太过愤恨,竟然精神失常。
所以说,张苦菜事件周阅海调任沛州军分区以来遭遇的最严重的一次危机并不为过。
他的处理稍有犹豫,或者出现一点差池,他现在就是千夫所指。
而危机的始作俑者却懵懵懂懂完全不知道她给人带来了多大的麻烦。
张苦菜到了政工部门就一直哭,哭她死了男人日子过得有多苦,哭她已经病死的大丫头,哭她伺候公婆还要被指责说是她克死了男人……
部队只好打电话找到她家乡的政府部门,拥军拥属是地方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竟然出现了烈属跑到部队冒认军婚,哭诉活不下去的事,这是对方工作多大的污点!
地方政府赶紧派相关人员来部队接人。
而从当地干部口中打听到,当地农村方言中,管父亲叫大,管叔叔叫爸,张苦菜让两个孩子管周阅海叫爸并没有错。
不知道她是故意为之,还是一个误会,这只能等政工部门的进一步询问了。
张苦菜被带到军区大院外专门的安置点,由专人陪护询问,与周阅海暂时隔离,再想见他就不容易了。
而部队对待带着张苦菜进门,又签下保证书的孔月兰就没那么温和了。
政工部门的干部严厉地批评了她,并让她深刻检讨,好好交代动机和目的,不许有一点敷衍和隐瞒。
专业的政工干部当然很有一套,轻而易举就把孔月兰那点小心思全部挖了个干干净净。
当谈话结果出来,拿给孙长庚看的时候,他暴跳如雷,冲进政工科将孔月兰暴揍一顿,当场扬言要跟孔月兰离婚!
孔月兰这才发现她一时的嫉妒给自己带来了多大的麻烦。
她这份谈话记录是要记录在案一直跟着她和孙长庚的,以后孙长庚要升迁或者任何审查,这份记录都将会作为她政治思想不过关的一个污点被翻出来,而孙长庚也将受到牵连。
而且,最重要的是,她这样的思想觉悟,就是孙长庚真的向组织提出离婚,组织都会批准!
如果离婚,她就会被遣送回农村,到时候她生活不能自理的母亲和年幼的孩子怎么办?
孔月兰吓傻了。抱着孙长庚的腿跪地求饶,声泪俱下,让他看在孩子和老人的份上饶自己一次。
甚至还要跑到周阅海的办公室去跪地磕头求饶。
孙长庚揍完她出了气,还是不能真的跟她离婚。别的不说,他最宝贝的小儿子不能没娘。
周阅海并没有让他多么为难,很痛快地原谅了孔月兰。事后还在给上级部门的报告里为他做了澄清,尽量将他撇清出来。
虽然还是影响了孙长庚当年的评优和后来的几次升迁机会,但好在没有给他带来更多的麻烦。
孙长庚感动异常,再次认定周阅海是个值得相交的朋友。
几年以后,在那场波诡云谲的混乱里,无论多么凶险的情况,孙长庚都一直坚定地跟周阅海站在了一起。
因为他知道,这是一个心胸宽广光明磊落的男人,任何时候都可以放心地将自己的后背交付给他。
所以对孔月兰的态度就更加坚决,让她辞职回家带孩子,轻易不许出门,敢再说别人一句闲话就暴揍一顿!敢再惹祸就把她送回农村!
而周阅海从来没有把孔月兰这个人放在眼里,他在意的是张苦菜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找上门来。
这么多年了,她怎么会忽然想起来找他?是什么原因让她决定要来的?又是谁策划了这场看似误会重重,实则巧合得太过巧妙的误会?
ps:今天还会有四更!五更!如果票票给力,可能还会有六更哦!(未完待续。)
第四四六章 要求(四更 求月票)
张苦菜家乡的拥军人员用最快的速度来到了沛州,表现得非常愧疚,地方拥军工作没有做好,给部队添了麻烦,他们简直无地自容。
一番道歉和保证之后,他们打算把张苦菜带走,却被她寻死觅活地拒绝,撒泼打滚就是不肯回去,她要求要见周阅海。
即使她不这样要求,周阅海也是要见她的。
他已经将部队所有可能参与这件事的人员排查一遍,并没有发现明显的蛛丝马迹,现在只能先从张苦菜身上下手。
在地方拥军人员和部队政工科的陪同下,周阅海见了张苦菜母子三人。
张苦菜见到周阅海就带着两个孩子扑通一声跪了下来,按住两个孩子的头就往地上磕,“老周!你可怜可怜俩娃吧!跟我回去他俩就得饿死!你那么大干部,不差这一口吃的,你救救他们吧!”
两个孩子被母亲疯了一样的行为吓得哇哇大哭,挣扎着往她身上扑,张苦菜狠下心来狠狠给了他们两巴掌,“没用地玩意儿!咋教你的的?还不赶紧去叫干大(干爹)!”
小的已经吓得只知道哭了,大的懂了一点事儿,犹犹豫豫地叫了周阅海一声“干大”,又想往母亲身边去,被张苦菜一把推到周阅海脚边结结实实地摔了个狗啃泥。
大家都被张苦菜忽然来的这出给弄傻了,地方拥军人员反应过来脸腾地就红了,赶紧抱起孩子去劝张苦菜。
“张苦菜同志,你说得这是什么话?该给你们的烈属补助粮一斤没少地都给了,你在生产队放两只羊就拿最高工分,比一个大男人挣得还多,你家一年分的粮食在队里算头等户,怎么就能把孩子饿死了?”
张苦菜根本不听他们的,拍着大腿哭死去的赵强根,“……你死了,我们孤儿寡母就没人管了……”
归根结底还是想让周阅海管他们。
周阅海任拥军人员苦口婆心地劝着张苦菜,一直一句话没说,看了一会儿找了把椅子面无表情地坐了下来。
他这样一副完全置身事外的样子连政工科的大姐都觉得尴尬了,也过去劝张苦菜,“你有什么困难可以跟地方政府提,只要是合理的,都会尽量帮你解决,你快别这样,有话好好说,再吓着孩子。”
张苦菜哭了半天刘强根,看周阅海一直无动于衷,也慢慢停了下来,“我就是想让俩娃认老周当个干大,以后也好有个依靠。没爹的娃可怜咧……”
想有个依靠,更是想让周阅海承担起养育两个孩子甚至他们全家的责任,这谁都看得出来。
周阅海看她不哭了,才说了进屋以来的第一句话,“不行。”
坚决而冷淡,没有任何转圜的余地。
张苦菜长大嘴,已经忘了哭了,“你咋恁心狠咧!强根当初也是你手下的兵,他走了你就不能照看照看这俩苦命的娃?他俩能吃你多少?你的良心咧?”
照顾战友遗孤,这是这个特殊年代的军人最常做的事,甚至把战友的孩子接到身边当自己孩子养,比对待自己孩子还好的现象都很普遍,可周阅海却坚决地回绝了张苦菜,“不行。”
只有这两个字,连理由都没有。
这本来就是他私人的事,不行就是不行,他并不觉得他有义务跟谁解释什么。
难道他要对所有的无理要求负责不成?
也许因为所有人都觉得拒绝本身就是错误,所以才会让那些提无理要求的人这么理直气壮。
反正要求提了,不答应的人会愧疚,看热闹的人会和稀泥,最后总能得到点好处,这样无本的买卖,特别是作为弱者这一方不用付出任何成本,当然会理直气壮地提了!
张苦菜再哭再闹都没用,周阅海铁石一般坐在那里,脸上的表情纹丝不动,不行就是不行!
眼看真的没了希望,张苦菜在大家的劝说下终于不再执着于把两个孩子留下来给周阅海养,而又向周阅海提出了一个要求。
“强根在世的时候每个月拿回家好几十块钱咧!一家子老老小小就靠这钱才活得像个人样儿,现在政府一年只给那点粮食,孩子好几年吃不上一块糖,我大丫头就是这么病死了……”
拥军人员吓得赶紧反驳她,“张苦菜,你家大丫头是发高烧你不肯让大夫给打针,非要找神婆烧纸才给耽误了病死的,你可不能胡说!”
张苦菜激烈反驳,“有钱给我大丫头吃好的穿好的,她能得病吗?还不是她大(爹)死了没钱闹的!”
周阅海还是面无表情地看着她,一点接话的意思都没有。
张苦菜看他一直没说话,只好自己接着提要求,“我也不要多了,强根不在了,也不能像他在时那样好好养活几个娃,也不求让他们吃好穿好,一个月给俺们三十、五十地够活着就行……”
拥军人员一听就炸了,“张苦菜!你这是狮子大开口……”
张苦菜脸涨得通红,激动地指向周阅海,“我都听说了!他一个月得开一百多块呢!俺家强根死了就那点抚恤金,啥都没给!他们现在享福还不都是俺家强根拿命换来的!咋就不能分俺们点儿?俺又没多要!”
说着又哭闹起来,这次谁说什么都没用,不按月给她钱,她就是不回去,死也死在部队了!
拥军人员把周阅海请出去商量,“能不能一个月给她个三、五块,这钱对首长来说不算啥,他们孤儿寡母在农村就够活了……”
即使没有明说,他的意思也是这钱对周阅海来说不算事儿,拿出来也算救济战友了。
周阅海没有答复他,而是转身回到屋里。
张苦菜也不哭了,眼神热烈地看着周阅海,就等着他说出个数目来。
谁都以为周阅海会多少给她一些钱了。
周阅海一开口就让所有人失望了,“嫁给军人,他活着你享受他的津贴和政府的照顾;他牺牲了,你也得承担起一个烈属的责任!想躺在他的功劳簿上一辈子混吃混喝,你这是在给所有的烈属抹黑!”
这话别人绝对不敢说,烈属无上光荣,牺牲了的烈士就是家里的功劳簿,这是大家心里公认的事实。
可周阅海是拥有六次特等战功的英雄,他没成为烈士比那些烈士更光荣,也只有他才有底气有资格将这话说得响当当,没人敢反驳。
周阅海走到桌子边坐下,平静地看着张苦菜,“我不会给你一分钱,但你可以从我这赚点钱。”
说着从兜里掏出一沓五块钱的纸币放到桌子上,“我问你话,你老实回答,说一句假话我就扣除一张。”
张苦菜看着那沓钱咽了咽口水,她还从没没见过这么多钱,至少得有一百多块吧?
周阅海已经开始问了,“谁提醒你来找我的?”
张苦菜条件反射地摇头,“没人。”
周阅海拿起一张纸币收起来,“假话。”(未完待续。)
第四四七章 背后(五更 求票票~)
周阅海只要不笑,就给人很严肃很冷硬的印象,如果他把身上的气势故意外放,很少有人能扛得住。
对张苦菜来说更是如此。
周阅海即使一直厌恶她,也从来没有故意用气势压过她,直到此刻。
周阅海身上巨大的气势让他每说一句话,每做一个动作,都像重重敲在张苦菜心上的石头,而他手里的那一沓钱更像一根根提线,牵到哪里她就动到哪里,再没有一丝反抗。
没用两下,张苦菜就老实了。
周阅海请所有随行人员都出去,一个人听完了张苦菜交代的事。
刘强根的战友不止一个给她写过慰问信,但其中官儿最大的就是周阅海,所以他的这封信对张苦菜来说意义非同一般,经常要拿出来显摆一下。
去生产队要轻省活计拿着周阅海的信,去大队要救济粮拿着周阅海的信,去公社多要补助也拿着周阅海的信,甚至跟邻居吵架撒泼,也把周阅海的信拿出来。
幸亏周阅海给当地拥军部门写过一封信,请他们善待烈属,但更要严格遵循国家政策。
他写给张苦菜的信也让大家看过,只是告诉她,如果遭遇不公平待遇了可以找他,别的并没有多说,才不至于让他这封信造成更大的影响。
周阅海早年做侦察营营长的时候多次深入敌后,跟各色人等都打过交到,处事比绝大多数的军官都周到,当然不会让他这封信留下什么话柄给别人,更不会给人拿着这封信狐假虎威的机会。
但给张苦菜一家撑腰,保证不会有人亏待他们的作用肯定是达到了。
这封信被张苦菜一家珍之重之地保留至今,刘家老爷子甚至计划着,等孙子们大了,拿着这封信去找周阅海,让他给安排当兵,以后留在部队出人投地。
实际上,如果刘强根的孩子长大,真的拿着信去找周阅海,他肯定会尽力帮忙,好好培养。
可谁都没想到这封信会在这个时候用到这种地方。
事情还得从十多天前开始说起,张苦菜在放羊的时候遇见邻村的桂花婶,两人说着说着,话题就提到了烈属和部队上来,张苦菜就又一次拿部队的大首长给他们家写信的事显摆。
桂花婶就扯着张苦菜打着补丁的衣襟感叹,有这么大的干部给他们撑腰,她的日子过得还这么苦,真是不应该,要是那脑子活泛的,早就巴上去给自己捞点好处了!
听说人家那大首长一个月就能挣一百多块钱!手指缝露出来一点,就够他们一家子吃香的喝辣的了!
再说了,人家谁对战友遗孤不是尽力照顾!
多少部队上的都给接去身边养活,要是他们家两个小子从小生活在首长身边,跟城里孩子一样,以后不更得出息?
桂花婶感叹一番就走了,张苦菜的心也开始活动起来。
她也觉得自己怎么这么傻!刘强根有这么厉害的战友,他们娘儿仨凭啥还窝屈在这个穷乡僻壤受苦受累?
把孩子给他送去!不要也得要!人家别人都这么养活战友遗孤的!他一个大首长能敢说不养活?到时候唾沫星子就能淹死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