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六零时光俏-第2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历史大潮她改变不了,可是她必须尽自己的一切努力去帮助工友们避免伤害,帮助刘厂长度过难关。
如果没有那几次严重的生产事故,如果钢厂的生产能力能再上新台阶,刘厂长的压力一定会小很多,他能有更多精力去应对危机,说不定就能熬过最艰难的这两年!
钢厂也不用在引进设备失败以后遭受重创,甚至整个沛州的经济都遭受重大影响。
周小安一边说一边想,最后手已经不抖了,心里升起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小叔,我必须把这个报告做好!”
周阅海笑了,“你肯定能做好!我告诉你个秘密,我最开始去做报告的时候,也特别紧张,好几次都差点儿忘词,后来我发现一个规律。”
周阅海拿过一张纸,给周小安画了一张简略的会场图。
“你看,你站在台上,对台下是俯视角,你们钢厂工人俱乐部的大礼堂是阶梯座位,主席台高一米二,你身高一米六五,按这个角度,再加上主席台和座位的距离,你平视的话目光是落在最后第六到八排的位置,稍微抬一点点头,就直接看到的是后面的墙了。如果实在太紧张,你就稍微抬起眼睛,对着墙说,进入状态就完全没问题了。”
然后又补充,“而且对台下听报告的人来说,你稍微扬起一点头,可以让他们觉得你更自信,让你的报告更有说服力。”
周小安思考了一下,觉得这个办法非常可行,只要不看人脸,不用跟人对视,她就不会那么紧张了。
不过还有一个问题,“可是,我身高一米六二,不是六五。”他的计算不精确!
周阅海笑了,把她拉起来站在自己面前,“鞋跟还有三厘米呢。你看,不穿鞋到我这儿,穿鞋到这儿。”
周小安看着他胸前的扣子有点不自在,感觉自己要被他宽厚的胸膛包围住了,热气直往脸上扑,想往后退两步,周阅海却拉住了她,笑着逗她,“对自己的身高不满意?想再长高一点?”
周小安是想长高一点,可她一向对自己的外形特别在乎,不满意那也是不许别人说的,狠狠瞪了周阅海一眼,“是对你的身高不满意!长那么高,跟你说话都要仰着头,累脖子!”
周阅海哈哈大笑,低身跟她平视,“那我以后都这么跟你说话,肯定不会让你累脖子,或者,咱们可以想个你不用累脖子我也不用弯腰的办法,肯定让你满意!”
周小安的脸一下红了,转身去写字台上胡乱整理图纸,好半天大耳朵上的红晕才消掉。
周阅海也不再逗她,“来,我们开始吧,把你的报告先跟我说一遍。”
周小安深吸一口气,昂首挺胸站好,“领导们!同志们!大家好!”
一个晚上,周小安在周阅海的帮助下把报告反复修改完善,又在他的指导下练习了好几遍,最后终于不那么害怕了。
周阅海很真诚地夸奖她,“你表现得比我第一次做报告还好,我当时漏了好大一段没说,前后跟本接不上,吓出一后背冷汗!”
周小安好奇极了,“真的呀!我还以为你从来不会紧张呢!”
周阅海笑了,“我当然会紧张,为了那次报告,我提前三、四天就开始紧张,脸都是木的。”
周小安咯咯笑,“你不紧张脸也是木的,都一样!”
周阅海看她红扑扑的脸,灵活水润的眸子,也笑了,“不一样,其实是有区别的。”
周小安一本正经地点头,“嗯嗯,我能看出来,你木着脸生气和木着脸高兴是不一样的。”
周阅海故意忽略她话里的调侃,非常高兴她能像以前一样跟自己谈笑风生,摸摸她的大耳朵,软乎乎的触感从手心传到心里,让他的声音都带上了柔软和醇厚,“我知道,只有你能看出来。”
周小安被他看得又不自在了,不知道好好的怎么气氛又变得让人脸上发热,扭过头慌乱地找话题,“那,那你第一次做报告是什么时候?”
周阅海并没有继续逗她,“十五岁,我刚进特战队,第一次出任务活捉了一个日本中队长。”
周小安顾不上脸红了,瞪大眼睛看着他,十五岁!你十五岁就立下大功,我十八岁还不敢站在台上做报告!你竟然还拿这个来鼓励我?
这哪是鼓励,这是打击好不好!这差距太大了!
周小安叹气,不能比,一比她就觉得自己更怂了!还是好好做好自己吧!
第二天一早,周小安穿上她修改了好几遍终于合身的蓝色劳动布工服,扎上两个麻花辫,把衬衫的白领子翻到毛衣外面,干净朴素又神清气爽地去作报告了!
周阅海也没穿军装,一身低调的黑色薄呢中山装,裤线笔直皮鞋锃亮,送她到厂门口竟然没停下,跟着她进去,“我去旁听,如果你实在太紧张,就看着我,当做我们还是在家里,你面前只有我一个人。”
“别怕,我会一直陪着你。”(未完待续。)
第五五八章 加油(当日月票满百加更1)
理想和现实永远都隔着一道鸿沟,大多时候我们都会高估自己。
这是周小安站上主席台上准备演讲的时候,脑子里唯一感想。
无论在家里准备得多充分,站在偌大的主席台上,面对台下上万人的注视,周小安都紧张得脑子一片空白。
在周小安上台之前,刘厂长和技术科的两位科长已经做完了动员报告,并且把成立技术革新小组的具体措施宣布下来。
看周小安这么紧张,刘厂长拿过话筒跟大家开了几句玩笑,让周小安平复一下情绪,“咱们小周可是厂委不可多得的人才,现在被技术科给抢去了,看来还是技术革新有吸引力,把厂里的有为青年都聚集过去了!”
人事科的卢科长也赶紧接话,“大家赶紧行动起来,争取早点把我们小周给换下来,要不她做不了人事统计,大家年终奖金都发不下来!”
全厂爆发出一阵大笑,话筒也传到了周小安手里。
周小安使劲儿咽了一下口水,刚要忐忑地开口,观众席上的灯忽然都熄灭了。
不知道是不是早有准备,刘厂长赶紧发话,“咱们专心听报告,为国家节约电力,台上的灯也关几盏。”
会务人员很快把主席台上的灯也关了,只留下两盏背景灯和周小安头登上的一盏大灯。
台下的骚动很快平息下来。
周小安却看到光线昏暗的观众席最后方,周阅海坐的位置竖起几道光柱,是手电调到散光状态放到椅子上的状态。
在光柱中,能清晰地看到周阅海端坐在最后面的样子。
隔着一段长长的黑暗,只有他们俩置身光线里。
周小安的心忽然就安静下来,周围那些看不见的视线和人都模糊了,好像不存在了。
黑暗让距离都模糊起来,她好像真的回到家里,坐在周阅海面前,把她精心准备烂熟于心的演讲稿讲给他听。
不用怕错,也不用怕出任何问题。她知道他一直就在她面前看着她,她说什么做什么他都会觉得好。
这种安全感太让人心安了,也最大限度地鼓舞了她的积极性。
周小安对着那么远又那么近的周阅海深吸一口气,声音稳稳地开口,“领导们!同志们!大家好!”
准备时间仓促,周小安的报告却做得非常全面,深入浅出,用所有工人都能听懂的话讲述了咬手机的改造原理和过程,中间还穿插着工作中的小故事和小笑话,第一次把一个技术报告做得全场大笑声和掌声持续不断。
周阅海一直坐在那里,跟着大家一起笑,一起给周小安鼓掌。
周小安看不见别人,只能看见一片漆黑之中的明亮的光柱,虽然看不见他具体的表情,可还是在他每一次鼓掌中获得力量和鼓励。
报告在一片掌声和笑声中圆满结束,灯光也随之亮了起来。
周小安鞠躬下台,马上被刘厂长叫住,不但对她表现给予了充分肯定,还很认真地提议,“小周,你把今天的演讲稿整理一下,等这次机械改造完成,就把稿子投到报纸上去,肯定是一篇非常优秀的长篇通讯!”
姜还是老的辣!周小安都没想到要利用这么好的时机宣传一下!
跟刘厂长谈完话,周小安顾不上听后面的总结发言,赶紧往出跑。
周阅海果然在大礼堂外面等着她,手里拿着一搪瓷茶缸冒着热气的糖水。
周小安捧着茶缸捂手,一时间不知道要对他说什么,只是隔着甜甜的水汽对着他笑。
周阅海也不开口,看着她在氤氲水汽下显得更加黑亮的瞳仁和卷翘的睫毛,眼里都是骄傲和欣喜,嘴角也控制不住地上翘起来。
两人对着看了好半天,周小安才觉得这样实在是有点傻,赶紧找话题,“灯是你让关的吗?跟刘厂长打过招呼了?我都不知道!”
周阅海笑着点了一下她的鼻尖儿,“小结巴,再不关灯你就吓傻了!不过只能这一次,下次可不能这么干了,你这么优秀,以后会有更大的舞台等着你,咱们不能每次都走后门关灯啊!”
周小安成功一次,自信心爆棚,“下次我肯定就不会害怕了!”
周阅海很相信她,“下次我还陪着你,你什么都不怕!肯定能表现得比今天还好!”
周小安的心噗通噗通地跳个不停,却第一次不排斥他带给她的这种心慌意乱的感觉,非常爽快地点头,“下次我带你去见大世面!到全市、全省、工人大礼堂做报告!咱们去人民大会堂!”
周阅海哈哈大笑,“好,那我可就等着跟你去见大世面了!”
周小安待会儿还要回技术科画图,周阅海更是军务缠身,两人只能就此告别。
分开之前,周阅海还是认真嘱咐周小安,“技术上的事你多问张工,其他的事听刘厂长的,他是个很通透又没有私心的人。”
周阅海因为周小安在钢厂,很是详细地调查过刘厂长,对他的评价非常高。听了今天的会议,对他的能力和为人更是敬佩。
这次动员大会本就是厂委和工会搭台,技术科唱戏,周小安的报告是重头中的重头,不得不说,刘厂长能提议让周小安做这个报告,真的是非常有魄力,也是真的非常相信她的能力。
周阅海很快就发现了刘厂长在这件事上的深谋远虑和周到细致,这真的是一个有眼光有魄力又有情怀的优秀干部。
对于这一点,周小安也非常认同。
技术革新小组采取项目制,大家自由立项,有了突破性进展就跟组委会报备,项目审核通过,厂里会在人力物力上给予大力支持。
甚至刘厂长还考虑到维护知识产权的问题。
现在人心纯朴,却并不代表没人见利忘义。一项重大技术革新会给技术人员带来一生的荣誉,在评职称、提干等等方面都会有重大影响。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竞争消耗,让大家把全副精力都放在努力工作上,更是为了避免发生恶性事件给厂里抹黑,刘厂长很明智地制订了项目责任制这个要在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后才会广泛应用的制度。
谁立项,谁参与,谁负责到底,当然,功劳也是最初立项人的。
而且刘厂长深谙堵不如疏的道理,项目负责制,技术透明,大家都知道技术进展,谁想从中做手脚都没用了。
这就杜绝了剽窃和不正当竞争。像昨天谢楠要看周小安的建模图纸这种事也就不怕了。
大家都知道项目进展,她看了也是白看,一直盯着人家的进度你也抢不来一点功劳,有精力还不如自己去找项目,努力做出成绩来。
这也无形中增加了竞争压力,平时大家都是技术科的,好事是大家的,坏事有领导顶着,别人太要求进步可能还有人说怪话,大家就混在一起不死不活地耗着。
现在就不同了,谁身上有什么项目,谁比谁的功劳多,一目了然,谁一无是处大家也都看在眼里。
想再混吃等死自己不努力也不让别人进步,那就不可能了。
大家都要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了!
周阅海也是这么认为的,走前给周小安整理一下衣领,摸摸她的小辫子,“周小安同志,你有好领导,好老师,我也会一直陪着你,你大展拳脚的时候到了!加油吧!”(未完待续。)
第五五九章 立场(当日月票满百加更2)
技术革新小组成立以后,厂里马上掀起了一股改造机械的浪潮,从工人到技术员,每个人都热情高涨,第三天就开始收到立项申请,一周之内就有三个项目成功立项。
周小安去翻看了一下,其中竟然有两个项目的思路非常准确,按她掌握的资料,很快就会取得很大进展。
果然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
现在周小安和张工再也不是厂里特立独行的人了,越来越多的工人开始注意自己的机器,所有技术员都下到基层,不用任何人催赶,大家都在给自己寻找着合适的机会。
这个年代的大学生是真正的天之骄子,几乎每一个都是真材实料地有真本事,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马上就见到了成效。
就是人品上让周小安诟病的谢楠,在学识上也很有建树,她和张彬是技术革新小组成立以后第一组立项成功的技术员。
当然,上海小姐的派头还是要讲的,她是绝不会满身油污地下车间跟工人们一起操作,一起研究的,这些都是张彬在干。
她还是穿着时髦的羊毛绒大衣踩着方跟皮鞋哒哒哒地来往于绘图室和资料之之间,看见周小安下巴一扬,狠狠地瞟她一眼扭头就走。
不过大多时候她瞟也白瞟,周小安脑子里都是机械图,看见有人冲她翻白眼儿也完全不走脑子,谢楠觉得自己是白眼儿翻给傻子看,郁闷了几次以后再看见周小安就头都不抬了。
厂里技术创新搞得如火如荼,沈峰也要积极投身到革命建设中去了。
走前来跟周小安告别。
周小安最近画图画得眼睛疼,被周阅海强行拉到军分区看战士们训练,让眼睛休息一下。
沈峰跟在一队越野拉练的战士后面气喘如牛地跑回来,棉衣不知道扔到哪去了,穿了一件军绿色厚涤纶秋衣,脸上好几道黑灰,头发上的汗都滴到衣服上,却还臭美地不住用手捯饬他那个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