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慕南枝-第5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件事很多人都不知道。
    董家二爷的声音就更低了,道:“我觉得我们还是像往年那样把东西往京城里送好了。我听珊瑚说,慎哥儿被郡主拘在家里读书。长公主府怕是不喜欢别人议论这件事。”
    这就和他得到的消息一样了。
    董重锦“哼”了一声,垂着眼帘,又开始喂鱼。
    董家二爷以为董重锦没什么话说,正要告辞,却见董重锦一直往鱼缸里丢食,那些不知道饱足的鱼儿就一直在吃食。
    这样下去这些鱼都会被撑死的!
    他这才惊觉自家的大哥不是在喂鱼而是在走神。
    董家二爷忙喊了一声“大哥”,道:“你在想什么呢?”
    “没什么。”董重锦道,回过神来,问自家的弟弟:“若是王爷战败怎么办?”
    他以为自己这个一直在自己羽翼下生活的弟弟会惊慌失措,谁知道董家二爷却洒脱地笑道:“要不举家迁往西域,要么在赵啸打进京城之前逃往辽东,凭着和李家的关系投靠镇国公府的世子爷。”
    董重锦不由挑了挑眉。
    董家二老爷笑道:“哥,我虽然不懂事,可有些道理我还是知道的。我是李家的人,依靠李家得势,就算是改弦易辙也不过是狗延残喘而已,我们这么大年纪了,该享受的都享受了,也没什么可惜了。孩子们生在董家,享受了董家供奉,自然也要接受董家失败,没有谁能怨谁。”
    董重锦不禁“哦”了一声,大感兴趣,道:“那您呢?”
    当初可是董重锦决定“投靠”李谦的,董家其他的房头就选择安于现状,到现在也不过是些普通的商贾。
    董家二老爷狡黠地道:“我和大哥一母同胞,能分得清楚吗?”
    董重锦哈哈地笑,第一次正视自己的这个胞弟。
    董家二老爷则不以为然嘿嘿直笑。
    董重锦突然间就有了万丈的豪情,高声道:“既然如此,那我们就不如做一次大的吧!”
    董家二老爷不明所以。
    董重锦道:“你现在就去收粮,越多越好,然后准备好挑夫,随时往南边送粮!”

☆、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后方

    董家二老爷讶然,想了想道:“北方这几年风调雨顺的,南方也没有听说过缺粮啊!”
    董重锦微微地笑,道:“你只管按照我的吩咐办事就行。现在不缺粮,不代表以后也不缺粮。何况这粮食什么时候还有多的不成?”
    自李谦奉旨南下,董重锦就一直在想这件事。
    按道理,李谦应该先联系上皇帝或是皇帝身边有自保之力时才应该发檄文才是。可按照刘冬月告诉他的一些事,皇帝身边的高岭和杨俊都死了,皇上如拔了獠牙的猛兽,手中根本没有兵权,李谦就这样打着“清君侧”旗号就挥兵南下,皇上的安危怎么办?
    他当时就觉得,也许李谦并不太在乎皇上的安危,而是要一个名正言顺南下的借口。
    后来李谦亲自领兵十万雄兵南征,他又仔细地推算了半天,这才恍然明白。
    刘冬月并不是个多嘴的人,俩人也算得上是忘年之交了,这么多年以来,刘冬月不该说的可一句也没有说过。如今却向他说起了京中的形势……他当时心里一动,觉得这其中肯定有深意。再后来,知道王瓒将儿子止哥儿送到李谦的军中,慎哥儿也跟李谦随行,董重锦心中陡然间豁然开朗。
    李谦,这是要一统天下吧?
    只是还没有一个很好的借口把自己推到幕前去。
    可不管怎样,这场仗肯定会打得很艰难,甚至会打个三、五年甚至是十来年。
    他们董家既然已经被贴上了李家的标签,何不再赌一次。
    董重锦决定拿出三分之二的家资,无偿地向李家提供粮草。
    所谓的买卖天下,也就如此!
    他笑意更深,对董家二老爷道:“你把几位帐房先生叫来,把家里的财产盘算盘算,能收多少粮食就收多少?”
    董家二老爷难掩惊讶之色,犹豫道:“难道还要拿出家中的积蓄不成?”
    董重锦说了自己的打算。
    董家二老爷闻言下巴都要掉下来了,磕磕巴巴地道:“难道,难道,临潼王……”接下来的话,就算当着自家的兄长,就算这里只有他们两个人,他也没有办法说出口来。
    董重锦这次却没有喝斥自家的兄弟,而是深深地看了他一眼,告诫般地道:“你自己心里有数就行了,不要在外面乱嚷嚷。”
    “我,我知道了!”董家二老爷结结巴巴地道,额头冒出冷汗来。
    京城那边,刘冬月正在和姜宪说话:“我已经跟董老爷私下里说了,至于董老爷有什么打算,我照着您的吩咐,什么也没有问。”
    姜宪“嗯”了一声,很满意刘冬月的办事能力。
    她问起了刘小满:“……他身体还好吧?毕竟是年事已高,你又不用长期在外面奔波了,要多看顾着点。原本在太皇太后身边服侍的也没有几个了!”
    刘冬月恭敬地应“是”。
    姜宪想起太皇太妃。
    几次劝她老人家出宫选个寺庙静修,就不必遵守那些宫规了。
    太皇太妃开始还有些犹豫,后来白愫进宫去劝了一回,她老人家就选了姑嫂寺。
    姜宪出手大方,干脆重新建了姑嫂寺。
    如今她和白愫不进宫了,倒时常去姑嫂寺里看看。
    再过几天是重阳节了,慎哥儿又不在家,她寻思着是不是明天去姑嫂寺看看太皇太妃和孟芳苓等人,阿吉急匆匆地走了进来,笑着禀道:“郡主,董家大奶奶过来了。”
    董家大奶奶,指的是董珊瑚。
    这么快!
    姜宪不由望了刘冬月一眼。
    刘冬月面上不显,心弦却提得紧紧的。
    不管怎么说,他和董重锦交往这么多年,两人也算得上是知交好友,特别是当董重锦知道他是个阉人时,不仅没有轻视厌恶他,他隐隐流露出很敬佩他的意思。就冲这一点,他就希望董家能平安顺利。所以他才建议姜宪给董家带个话,趁早让董家明白现在是个怎样的局势。董家也好早做打算。
    董珊瑚选了这个时候来拜访……但愿是董重锦懂了他的意思,派了女儿来向郡主投投名状的。
    他轻手轻脚地退了下去,耳朵却一直竖着,明明知道在郡主的治下,他不可能听到什么,却依旧不死心。
    好不容易等到董珊瑚告辞了,他忙去见姜宪。
    姜宪非常高兴,对刘冬月道:“董珊瑚对我说,他父亲已经命她二叔去买粮,而且是多多益善,准备运往王爷帐下。”
    李谦这么多年以来,虽没有再受军饷的困扰,但姜宪刚开始跟着李谦的时候,李谦是怎样辛苦的筹备粮草,又是怎样像土匪似的打劫邵家的,她全都看在眼里。在她看来,若是李谦粮草充足,就可以安安心心练兵,不会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事了。她若是能在这上面帮李谦一把就不如帮一把。
    好在是董家眼睛很亮,不仅很快就明白了她的意思,还全心全意地照着她的吩咐行事。
    刘冬月也松了一口气,觉得他和董重锦又可以像从前一样做个忘年之交了。
    虽然董重锦是得了刘冬月的暗示才明白这个道理的,其他商贾却是通过董重锦的举动明白过来了。特别是当赵玺下旨训斥李谦野心勃勃,是狼心贼子,拟造圣旨、冒充圣命,打着“清君侧”的名义实则要谋权窜位时,天下一片哗然,北方的那些商贾则恍然大悟,有观望的,更有学着董家开始在市面上收购粮食、棉絮等军需物资,想效仿董家的——董家这几年赚得盆满钵满,实在是让人眼红。如今有机会走这条路,风险再大,也有人愿意去赌。
    南方的朝堂则一分为二。高嚣着和李谦一决高低的占朝臣的一半,还有一半朝臣则保持了沉默,这其中就有以左以明为首的南籍官吏和以姚先知为首的北籍官吏。
    赵玺坐在高高的龙椅上,望着殿中一边沉默不语,一边义愤填膺的群臣,心里乱糟糟的,觉得自己大约真的做了一件错事。
    但姜宪不是一直都对他爱护有加,他也对姜宪恩宠不断的吗?姜宪怎么能背叛他?居然会利用他的衣带诏起事……或许,姜宪也像他似的自顾不暇了?
    他朝左以明望去。
    可惜左以明眼观鼻,鼻观心,垂着眼帘什么也看不出来。

☆、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无声

    赵玺难掩失望。
    顾朝却是看见左以明这样就有气。
    他思忖了片刻,索性上前几步高声道:“叛贼已兵临城下,臣等不能不战,只是不知道首辅大人为何从头到尾都没有一句话?”
    大殿里安静下来。
    左以明抬起头来,疲倦地道:“臣自然是听皇上的。”
    赵玺也一直没有说话。
    大殿里顿时比刚才还要安静。
    顾朝朝赵啸望去。
    赵啸淡淡地道:“大家兵部和内阁的留下来,其他人都散了吧!”
    这样越过赵玺直接做主,还是第一次。
    众臣你望望我,我望望你,最终一个个像鹌鹑似的埋着头鱼贯着走了出去。
    赵啸抬头,目光锐利地望着赵玺,道:“皇上,据臣所知,李谦已驻军淮安……”
    “不可能!”没等赵啸的话说完,赵玺已经站了起来,急急地道,“淮安是苏浙之地,李谦怎么可能无声无息就进驻了淮安?淮安知府呢?江苏巡抚呢?怎么一个奏折都没有?”
    淮安虽然属于长江以北,但苏浙一带湖河交错,交通便利,很多地方一日即到,在赵玺和很多朝臣的心里,淮安如同金陵的属城,和北方着有很大的区别。
    淮安若是沦陷,那扬州危矣!
    泾阳书院在扬州。
    顾家的产业和族人都在扬州。
    顾朝也急了起来,加之心里并没有把赵玺放在眼里,也就想不到殿前失仪之类的事了,没等赵啸回答赵玺的发问就已道:“侯爷,此话当真!?淮安、扬州等地都没有多少驻军,若淮安失守,整个江北都会落到李谦的手中。侯爷还是要快些拿个主意才是!”
    当初驻守扬州的杨俊可是赵啸坚持要杀的。
    顾朝此时有些后悔当初没有拦上赵啸一拦。
    左以明、姚先知等几位内阁辅臣也没有想到李谦无声无息的就攻占了淮安,全都目不转睛地盯着赵啸,仿佛要赵啸给他们一个交待才是。
    赵啸在心里冷笑,此时才不紧不慢地道:“臣一直关心战事,这才留了个心,和府中幕僚反复推测,觉得李谦若是想攻打金陵,最好是从扬州和镇江南下,这才派了斥侯在这两个地方探查。消息是我刚刚收到的,最多不过一日。李谦领大军南下,照如今的形势看来,李谦估计会驻守淮安,攻下扬州,从扬州渡江,进击金陵。
    “臣也不知道为何兵部、淮安知府和江苏巡抚都没有奏折或是军情上报!?臣不过是个武官,又只领着闽南的军力,朝中这等大事,皇上恐怕要问兵部和吏部的人才是。”
    李瑶是兵部尚书,却很久都没有上朝了。苏佩文掌管吏部,可自从汪几道死后,他就称病在家。朝中因政党纷争没有个结果,更希望李瑶和苏佩文把这两个位置占着,等他们分出个胜负来再动这两人也不迟。
    此时才出了这样的尴尬。
    出事了需要找人负责的时候,没有可追究之人。
    偏偏还有人不愿意放下朋党之争,道:“皇上,两位尚书不管事,可侍郎还在……”
    言下之意,追究侍郎的责任。
    赵啸一时间感到腻歪极了,撇了撇嘴角,没有说话。
    赵玺则是直接拿起用来压书的沉香木如意朝那位辅臣砸了过去,怒道:“先把你给拖出去斩了!”
    那辅臣忙缩到了姚先知的身后。
    姚先知皱了皱眉头。
    赵玺问赵啸:“那现在该怎么办?”
    赵啸道:“臣既然是靖海侯,又是福建两军都督,战事自然是要听兵部,听五军都督府的!”
    在场的人表情都变得微妙起来。
    如今江南名将能战的如杨俊,被抄了家;如李道,跑去投靠了李谦。只剩下了一个赵啸。就算朝中有人要推荐大将军,也没有办法越过赵啸。
    众臣仿佛这才看清楚赵啸的真实面目似的,心中一阵冰冷。
    赵玺的感觉则比其他人更深一些。
    赵啸这是在向他讨官啊!
    如果名不正言不顺,他是不会带兵到扬州和李谦较量的。
    可若封了赵啸大将军,领了将印,以后这兵权又怎么收回来呢?他若是有了反意又该如何呢?
    赵玺左右为难,只好装着听不懂的样子问左以明:“爱卿觉得应该如何?”
    左以明在心里问候着赵啸的祖宗,脸上的神色却严肃冷峻,道:“术业有专攻。打仗的事还是得请教靖海侯。但不管皇上是如何决定的,臣等一定做好粮草兵马供应之事,保证大军所到之处不缺粮,不少饷。”
    至于说最终会怎样,左家各房都有子弟去了北方,虽然家里严禁对外声张,但是未必一定就能一丝口风也没有透出去,好歹能拖一时是一时,他们这些受了左家供养的,又受了行帝恩惠的,以身殉国,正是为家族后代挣个名声,也没有什么好遗憾的了!
    他道:“只是世也和皇上一样不明白,临潼王怎么就能无声无息地进驻淮安的?靖海侯都知道了,怎么那边的官员却没有一个报信的?”
    大家的目光又重新盯上了赵啸。
    赵啸觉得他要想痛快,就得先把左以明弄得致仕或是闭嘴。
    “臣也正命斥侯在查。”他道,“估计下午就应该有信回来了。”
    很多人都松了口气。
    在他们看来,李谦这个人素来温和敦厚,对朝廷也是恭谦有加,并没有因为辖制北方几省而飞扬跋扈。虽说赵啸声称衣带诏是假的,可大家心里却已认定赵玺肯定写了诏书秘密送往北京,不然李谦不会无诏私自带兵南征,这得费多大的力气啊!因而在他们的心里,李谦完全是被赵啸给坑死了,若是想活命,想保全家族,无论如何也要打上几个胜仗,让赵啸没有办法,然后再由皇上出面,好好地安抚两边,权力均分,再一人南一人北,对峙平衡,也就完了。
    李谦就算是打到了金陵,不还是得像从前一样敬着皇帝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