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嫡妻不贤-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而,那个在朝臣们眼中弱不禁风,只凭皇帝宠信官至高位的女子,却没有弯下一分脊梁,也没有因为朝臣们咄咄的气势露出一丝胆怯。
  相比起男人,她身材矮小瘦弱,然而她站地笔直,脸上神情始终如一,面对朝臣们的一声声质问,她有条不紊地一一回应。她熟悉古礼,通晓诗书,礼部具体事务虽不熟悉但显然做好了功课,对答有条有理,逻辑分明。
  以她的年龄,以她的经历,能有这样的对答,足以证明她不是不学无术之辈。
  而更重要的,是她不卑不亢,重压之下依然面色如故的心理承受能力。
  临危不乱,处变不惊,这份镇定,就足以压过无数与她同龄的年轻官员。
  经过罗钰的一番清洗,朝臣中自然已经有了许多罗钰的支持者,此时便纷纷站出,夸奖新任礼部尚书才能兼备,堪当大任。
  而那些原本中立,或者真心只想看她是否有能力的朝臣,见她这表现,心里的天平也不由偏向她这一边。
  这时候,罗钰再出面,再次强硬地强调自己的决定。
  此时,剩下的那一小撮不服气的,也不得不服。
  新朝第一位女朝官,第一位女尚书,就这样顶着重重压力,重重质疑,在天下人面前亮相。
  可以定论的是,无论结果是成是败,作为第一位女性尚书,渠宜生这个名字势必会记在史册。
  作者有话要说:  二更~
  这章后半段我写地好尬……抱歉,希望你们能忍受QAQ 被尬到就零分留个言吧,我继续发红包以弥补下写得这么腊鸡的愧疚……
  后面应该都没什么具体的朝堂描写了,我就没那个本事……QAQ

  ☆、第149章 期待

  宜生的日子变得空前忙碌。
  她几乎已经没有时间再写书; 书坊数次催促催要新稿,然而宜生无暇顾及; 从决定要做朝官开始; 她的所有精力便放在了学习怎样为官上。
  这是她从未接触过的领域,虽然熟读诗书; 虽然谙熟礼制; 但纸上所得与躬身践行毕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她脱下柔软舒适的锦衣,穿上宽大厚重的朝服; 从官署到朝堂,背脊一直挺直,不让人看出一丝胆怯的模样。
  因为她知道,只要她露出一丝胆怯; 那些暗处窥探着的; 等待她犯错出糗的; 就会立刻跳出来,洋洋得意地将她的不安无限放大。
  她像大旱后龟裂的土地; 饥渴地吸收着一切能吸收的水分。她研读礼部案卷,向经验丰富的老大人求教; 与年轻的官员们交流经验互取长短; 她在勤政殿里与罗钰对坐夜谈,在朝会上与意见相左的朝臣针锋相对……
  她像一棵小树; 虽然还稚弱,但健康,蓬勃; 每一天都比前一天更加茁壮。
  这样的变化自然不会被无视。
  人们总是喜欢积极向上的,除了难以根除心中偏见的,越来越多的朝臣向她这个闯入者露出善意的笑,这个满是男人的朝堂,也终于渐渐有了她的立锥之地。
  朝堂上,宅院里,这位仅有的女国公、女尚书被频繁谈论,从愤怒不屑到习以为常,时间和努力会改变一切。
  文书铺子里,晋江先生的新书已经久久未上架,不时有人询问晋江先生何时有新作,铺子伙计只能无奈地摊手。
  沈问秋继续做着他的生意,只是兼着新帝耳目这个不太能见光的身份,虽然也是忙忙碌碌,但也比宜生清闲一些。
  宜生和七月已经搬进了新国公府,也就是原来的睿王府,其内里之奢华精巧果然不负盛名,宜生虽然没多少时间赏玩游园,好在七月倒是对新住处颇有兴趣,整日拉着阿幸探索新领地,当然少不了三天两头就跑来的渠偲和林涣。
  宜生搬到国公府第二日,距离国公府不到一条街的一个宅子便换了主人,沈问秋指使着伙计将家伙事儿一一在新住宅里摆放整齐,一边对听了消息前来的宜生抱怨:“这宅子也太小了些,小就小吧,还丑地不能看。周边有几处倒是好,偏主人家死活不卖,唉,我又不是那仗势欺人的恶霸,只得委屈委屈,暂且在这儿窝着了。”
  沈问秋的这处新宅子的确小,莫说两进了,进了大门正对着的就是堂屋,左右各一列厢房,中间一片空地就算是院子了,院子里没一棵草树,光秃秃的黄泥地被踩踏地高低不平,上面还堆满了各种杂物。
  以沈问秋的身价来看,住这宅子说委屈还真不为过。
  然而——这是他自找的啊。全京城那么多好宅子不住非住这个破宅子,还不是自找苦吃。
  宜生难得地在心里默默吐了个槽,但想想他自找苦吃的原因就是自个儿,也就不好把吐槽的意思露在脸上,还安慰他院子虽小还格局不错,收拾收拾就好了。
  可是虽然住地近了,两人见面的时间与机会依旧无可避免地减少。
  宜生在朝,沈问秋在野,宜生每日往返于国公府与朝堂官署之间,没了半点闲工夫,自然也就没空跟沈问秋闲谈。沈问秋经常去国公府,但往往见不到宜生,只能兀自对着空空的院落,或者陪七月等一群孩子玩儿。
  相比起来,宜生与罗钰的相处时间直线上升。
  罗钰要开恩科,要增加录取名额,还要对以前的科举出题模式进行改革,这都不是小事,而宜生这个负责科举的礼部尚书便不得不一次又一次与罗钰探讨,从朝堂到私下,可以说宜生每日见的最多的不是七月,而是罗钰。
  这样一日日地磨合,让两人的默契和情谊都飞速增长着,彼此心无隔阂,两心相通。
  朝臣们都知道新帝极为倚重信赖渠尚书,而新帝的心思,也只有渠尚书最能摸清楚。
  朝臣们知道的事沈问秋自然也知道。
  他还知道有次宜生与罗钰讨论地太晚,当晚便歇在了皇帝寝宫,次日罗钰为她准备了新朝服,才骗过朝臣让人以为她前日并未留宿。
  探讨朝政至深夜以致留宿皇宫,这对朝臣来说是荣誉,也是褒奖,是受帝王信任倚重的表现,哪个朝臣有这经历都是会被人羡慕的。但是,当这个朝臣的身份是女子,且是个貌美的女子时,这事仿佛就变了味儿。哪怕你说一百遍你是清白的,但能有几人会信?
  所以宜生不得不小心翼翼,好在终于还是遮掩了过去。
  然而,她骗得过朝臣,却骗不过沈问秋。次日下朝回来,宜生便听红绡说,沈问秋昨日等了她一夜。
  他白天就来了,见宜生还没回来也不急,就陪着七月玩儿,一直玩到晚饭时间,宜生还没来,七月想母亲,心情有些低落,他也就没回去,陪着七月用了晚饭。
  晚饭后,七月都睡了,他说都等这么久了,索性就再等等吧。然后他就在书房一边看书一边等宜生。
  然而宜生一直没回来。
  沈问秋就在书房待了一夜。
  红绡也等了半夜,时不时去大门口看看,时不时去书房看看,最后实在困地受不了了,就在书房旁边的厢房歇下了,她睡之前书房里还亮着灯,也不知道沈问秋何时睡下,亦或是一夜未眠。
  早上起来,书房油灯里的油少了大半盏,而沈问秋已经走了。
  听红绡说完,宜生的眉头拧了起来。
  她心中是坦荡的,昨夜虽然留宿皇宫,但她和罗钰绝对没有一丝暧昧,他们讨论科举试题都要讨论地头晕眼花了,哪里还有心思想什么风花雪月。也是看她实在太累,罗钰才让她留宿,留宿的地方与罗钰的寝殿还隔了一座宫殿呢。
  可即便自己心中坦荡,不知为什么,听到红绡说沈问秋等了一夜,知道了她在皇宫留宿后,她的心里便莫名有些焦灼。
  她脱下朝服,换上日常的衣裳,本想把昨夜和今晨朝堂上讨论的东西整理下来的,转了几圈儿后,那股焦灼感却依旧没有褪去。
  就在她正认真考虑要不要去找沈问秋,向他解释清楚时,沈问秋却来了。
  从她回府到沈问秋来,也不过一炷香的时间,显然他是一听到消息便来了。
  “你回来了。”他说道。
  眼里有淡淡的笑,神情不激动亦不低落,就只是平平常常的一句。
  这一句,让宜生忽然就心定了下来。那股挥之不去的焦灼也随之散去。
  没见时怕他误会,怕他怨愤生怒,但一见了,就发现自己的担心仿佛全是多余的。他的眼神他的声音他的面容,他身上的每一处,都散发着让人心安的信号。
  “是啊,回来了。”她说道。
  然而,不知出于什么心理,她终究还是解释了一句:“昨日跟陛下谈科举的事,谈到很晚,便在宝泉殿歇下了。”
  宝泉殿离皇帝寝宫隔了一座宫殿,这个沈问秋自然是知道的。
  她话声方落,沈问秋眼里便漾出遮掩不住的笑意来。
  仿佛春风催开百花,苍穹星子洒落,繁密而热烈地迸发,让每一个看到他眼睛的人都知晓他此时的开心。
  一点都不遮掩的开心。
  她能跟他解释,真的让他很开心。
  他笑着,柔声道:“我知道。”
  被他那毫不遮掩的灼热目光注视着,宜生有些羞恼,此时听他这样说,不禁瞪他一眼:“你连我歇在宝泉殿都知道了?这么神通广大,昨晚怎么还傻等了一宿?”
  沈问秋道:“我不知道你歇在哪里,但我知道,你一定是因为正事才没回来。”
  顿了下,又挑着眉补充了一句,“——与罗钰无关。”
  最后五个字,简直是得意洋洋的口吻。
  宜生好气又好笑,对他这是不是显得幼稚的举动却也习以为常了。
  得意洋洋地暗暗打击了一下罗钰,沈问秋又正颜道:“不过,夜宿皇宫总是不好的。”
  “不说万一被人发现,被人说嘴不说,昨天你没回来,七月很失落。”
  他这话说的没一点虚假,不说旁人的说嘴,七月也的确不习惯睡觉前看到母亲。因为七月的特殊,母女俩相处比普通母女更亲密许多,即便七月如今是十四岁的大姑娘了,临睡前却依旧要跟宜生亲亲抱抱,说一声晚安。宜生可以想象,昨夜她没回来,七月心里有多失落。
  她当然是心疼的。
  可是,一来她的确忙碌,如今恩科开考在即,她承担重任,却又毫无经验,不得不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半点错都不敢犯。如此,不可避免地就减少了陪伴七月的时间。
  二来,她也想渐渐让七月习惯,习惯没有她陪伴的生活。
  在她活着时,她可以一直陪着七月,但当她离开人世后呢?父母注定只能陪伴孩子走过半程,却无法陪她走完全部的人生路。
  因为七月特殊,所以她总是尽可能地陪伴七月,但也正因为七月特殊,她就更要让七月习惯没有她的日子。
  不然,等她百年之后,她无法想象孤身一人的七月怎样生活。
  哪怕那时七月身边或许已经有了丈夫子女陪伴,但她知道,她在七月心中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她的七月,是个认死理的孩子。
  想到这里,宜生眼中酸涩。
  柔软的面巾擦上眼角,她才发现泪水已经不受控制地滚落。
  “抱歉,让你伤心了。”沈问秋的声音里有着懊恼。
  宜生按着他递过来的面巾,竭力忍住泪,摇了摇头,“不、不管你的事,我只是……”
  沈问秋静静的看着她,那双眼睛里只有她一个人。
  仿佛是泪水的怂恿,她看着他,没有忍住,将心里关于七月的种种忧思全部对他和盘托出。
  她心底最柔软的地方,一直留给了七月,关于七月的种种,也是她最珍视最隐秘的秘密。或许是因为他的眼神,或许是因为他同样疼爱七月,又或许是别的什么原因,总归,宜生向他袒露了这最柔软最隐秘的一面。
  她断断续续地说着,沈问秋便安静地听,不插话,不打断她,只是静静的聆听。
  等到她终于发泄一般地说完,他又递来一张干净柔软的面巾,轻轻擦拭着她的眼角。
  宜生有些不适应这样的亲昵,微微偏头,伸手去接面巾。沈问秋笑,也不强求,将面巾放到她手里。
  “你说得对。”他徐声说道,“七月的确应该学会独处,学会没有你陪伴的生活。”
  “但是七月情况特殊,所以要慢慢来,反正日子还长,我们慢慢教她,好不好?”
  宜生点头,又觉得他的用词有些别扭,“我们”……
  沈问秋却完全没觉得自己用词有什么不妥似的,他笑地露出了牙齿:“所以忙过这段之后,还是要多陪陪七月。”
  宜生便又点了点头。
  沈问秋又道:“而且,你不是还想要开书院么?如今在朝为官固然好,但难免陷入繁杂事务中,可以历练心性,增长阅历,却于治学无太大益处,我的想法是,你若还想办书院,这礼部尚书之职,还是帮罗钰渡过这段交接时期后,尽早辞了为好。”
  “到时候,你专心治学,书院杂物我来理,后盾罗钰来当,甚至七月还可以在书院上学。啧,这么一说,我都有些迫不及待了呢。”他露出悠然神往的模样来。
  宜生“噗”地笑了。
  管个书院而已,对他来说算什么迫不及待的好事吗?
  然而,想想他描述的场景,她心里却也忍不住期待起来。
  期待不是因为办书院本身,而是因为,想到那时会有的温馨生活。
  似乎的确有些迫不及待啊。
  “好,待我当够了官,就向陛下请辞来开书院,到时书院杂物你来理,可不许耍赖?”宜生眼神亮亮地看着他,目光里有一丝狡黠。
  “好。”沈问秋却一口应承。
  答地快速,却也郑重。
  作者有话要说:  这章感觉写地比较顺,所以厚脸帮基友求一下收藏嘿嘿
  文名《探墓丽人之青铜铠甲》,很冷门的题材,但基友很用心在写的,预计是个100万左右的长篇,现在已经0万字了,还没入V,但再冷她也会写完的,因为她跟我一样,坑品超棒哒!
  感兴趣的姑娘麻烦收藏一下么么哒~
  文案:
  苏华南和小伙伴们好不容易才从天坑里逃了出来,
  但噩梦并没有结束。
  神秘的天坑;诡异的妖树;莫名消失的青铜左手;以及他们的身体都在一夜之间突然长出了神秘文字的纹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