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华娱之黄金年代-第1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且我还有一个想法。”他又说道,“迪士尼在华夏那边一直缺乏合作密切的导演,如果这部电影能够像他之前的电影那般成功,那沈临在商业电影方面的潜力无可估量,我们可以在合约上签订优先投资的条约。即使市场反应不理想,我们还可以放弃他!”

  “罗伯特,你是想参与华夏那边的电影市场吗?

  “整个好莱坞,谁不知道华夏的电影市场才是未来,我们必须提前布局!沈临绝对是一个很好的钥匙!”

  第二天,沈临、李晓萍还有打酱油赵莉颖构成的三人组,按照双方的约定,走进了迪斯尼影视所在的大楼。

  接待他们的,是迪斯尼主管电影制作业务的迪克·库克。

  “你好,沈临我们又见面了。”

  当初沈临的系列在兜售版权的时候,迪斯尼派出了迪克·库克来跟他交流。

  只是沈临提出的条件实在有点苛刻,也就是狮门那种没见过世面的独立制片厂能答应!

  不仅要求百分之八的股份,还要求周边收入的百分之二十!

  当然,沈临同时奉上了两部电视剧的剧本,这也是吸引狮门的重要资本。

  靠着沈临的剧本还有饥饿游戏系列电影,狮门的市值至少疯涨了两倍!

  可是,如果对方是六大,他们会答应这样的条件?

  洗洗睡吧,就算杰克罗琳也不行!

  坐在长条会议桌的两侧,这个戴着金丝眼镜看上去像个老好人的犹太裔直接说道,“最近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想,如果当初我们能够好好聊聊,这个系列绝对会属于迪斯尼。”

  沈临微微笑了笑,太扯淡了。

  哪怕让自己说到天荒地老,他们也不可能同意自己的条件!

  当初的自己压根不太了解好莱坞的游戏规则,觉得光凭着剧本可以获得自己想要的一切。

  现在想想,太傻逼了。

  如果原创剧本那么重要,为什么六大制片厂每遇到难题的时候都会重启自己的系列呢?

  米高梅的007,二十世纪福克斯的X战警,这都拍了多少部了?

  随便寒暄几句,双方间很快切入了主题。

  这是好莱坞最常见的商业电影合作,拉交情、攀关系全是虚的,迪斯尼之所以想跟沈临达成合作,是因为能从他身上看到盈利前景!

  而沈临有资格坐在这里,也是因为迪斯尼有意投资!

  双方心知肚明的事情!

  而且这次的接触只是初次谈判,距离真正签约,达成协议早着呢!

  谈判快要结束的时候,迪克·库克看似随意的问了个问题:“沈临,我看了下你的剧本,按照最基本的拍摄画面,这部电影的时长,你准备控制在多长时间?”

  “120分钟以内!我不可能拍出一部超过两小时的电影!即使真的有两小时,我也会将多余的画面剪辑!”

  迪克·库克满意的笑了笑。

  1。6亿的大投资,你还想玩艺术,想玩深度?

  你以为你是谁?

  当初彼得杰克逊的为什么会惨遭票房失利,将近2。5亿美元的成本,只换回5亿的票房,那可是执导了三部曲的彼得杰克逊!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电影太长,187分钟的时长,放映一场的时间足够放映两场其他电影!

  这也是前世的为什么创造了克里斯托弗诺兰票房新低的原因,169分钟的时长!

  单纯从投资角度来看,成本是1。69亿美元,全球票房5。5亿,回本是肯定的,但比起之前的好几部电影,无疑是垫底的存在!

  169分钟的电影长度意味着每天上映次数要少于标准长度电影的平均次数。

  这也是院线不太愿意给增加排场的主要原因!

  迪克·库克之所以问这个问题,他很想知道这个年轻的导演会不会像其他导演那样执拗。

  看来,他不是,他是个天生的商业片导演!

  这点,很符合迪克·库克的要求。

  他心里已经下定了决心,这个的项目必须投拍!

第九十七章 好莱坞的流程

  好莱坞没有不透风的墙,很快的迪士尼与沈临即将达成合作的消息就在六大制片厂内部疯传开传。

  这次的项目合作属于正常商业往来。

  之前考虑跟华纳方面合作,他们的诚意不够,所以更换了迪士尼。

  从表面上,其他人挑不出什么刺。

  但沈临很清楚,华纳兄弟的高层包括克里斯托弗心中必然不痛快。

  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跳出来反咬他一口!

  商人们哪有什么道德水准可言!

  如果的项目进展顺利,华纳兄弟可能会碍于迪士尼的面子选择旁观,但一旦遇到麻烦,比如导演跟演员之间爆发冲突之类的,他们肯定会跳出来落井下石。

  早就看透了!

  就好像上映的时候,爆发了枪击案,各大主流媒体纷纷报道这一新闻是一样的!

  时间一天天过去,就在赵莉颖准备回国的前夕,经过十余天拉锯式谈判,沈临这一方终于跟迪士尼影视达成了共识。

  沈临本人代表的拿到了影片五分之一即3000万美元的投资额,并且担任导演、编剧和执行制作人三个职务。

  总计个人薪酬350万美元。

  这些其实是谈判中最先敲定的内容,毕竟沈临也有执导长片的经验。

  最需要耗费谈判时间谈判的,自然是投资之后的收益分成。

  整个项目总共有三方投资:迪士尼影视、赵莉颖工作室和光线传媒。

  为了确保能够如期上映,迪士尼引入美国友邦保险公司投保。

  影片的第三方完工担保。

  所谓第三方担保,其实“pay or play”的环节。

  这是中国电影立项中最缺失的环节,也是导致开戏中间容易出现不诚信现象的原因之一。

  举个例子:假如制片人和投资人说,这个电影的主演是葛大爷,投资人当然高兴,给了一大笔钱。但是后来制片人又说葛大爷病了,换一个三线演员,投资方钱已经投进去了,还能怎么办?就这么被“绑架”了。

  还有就是演员被“绑架”,演员签了合同,钱没到,制片人拿着合同去外面忽悠钱,忽悠到了当然最好,没弄到钱,演员的档期就搭进去了。

  美国的保险公司类似支付宝,投资方把钱放到保险公司。

  由他们安排演员看剧本,同意后,钱从保险公司打到演员账户;不同意就从账上扣除看剧本几小时的劳务费,劳务费很贵,但不是骗钱。另外,一旦电影超支,保险公司会支付,所以一开始的预算审查非常严格。

  好莱坞纵向分成一、二、三线电影公司,产业分了经纪、制片和院线3块,极大地保障了所有人的利益。

  另外,保险公司会严格审查版权问题,剧里的音乐,即使是嘴上哼哼,也要付钱,唱片公司也要来审片。

  影片里露过脸的人,照片ID和合同都要送交给保险公司。

  就连群众演员也有超过几十张纸的合同。

  坦白说,只有新闻和天气预报,可以免费使用,因为这是“上帝”决定的事情。

  保险公司能保电影一直到上映,只要能上映,往后所有的诉讼都由他们承担。

  坦白地讲,沈临不喜欢引进第三方,因为拍摄时的很多东西都需要经过对方审核,但这是好莱坞最普遍的电影制作制度,不是个人就能对抗的。

  好莱坞电影的投资构成非常复杂,经常还涉及到预售,如果没有第三方保险公司作为担保,包括预付费用的海外发行商在内的投资方,为什么要相信电影一定可以完成上映,如果影片半途而废,他们的投资岂不是打了水漂?

  这样的例子绝不在少数,于是第三方保险制度应运而生。

  总之,这是一个非常复杂和完善的制度,也是好莱坞电影体系正常运转的重要保证。

  就算是如此,对于导演来说,有第三方审核卡在上面,感觉肯定不会特别舒服,但别说是现在的沈临了,就算是斯皮尔伯格和詹姆斯·卡梅隆,也要在这项制度下运作自己的电影。

  根据沈临得到的消息,时代华纳在的得知沈临跟迪士尼方面达成合作之后,大发雷霆,撤销了华纳兄弟的好几个高层!

  多么难得的机会,就这么被这群蠢货给搅合了!

  至于迪士尼方面如何应对,那就是商业秘密了,沈临也不关心,他只需要关注自己能拿到的收益就足够了。

  根据协议光线方面占据五分之二的投资,约莫六千万美元,理应享有影片五分之二的收益分成,从签署的分成协议的表面上来看,也确实如此。

  影片全球票房净收益的五分之二和电视与VCD版权转让费用的五分之二,这些就是光线方面可以获得的收益,对了,还有华夏那边的周边收益,迪士尼很大方的全部划给了光线——他们也知道在中国,想要赚取周边的难度!

  就像是沈临之前说过的那样,以上这些全部是可以看见的短线收益,合约升值规定了迪士尼方面必须在影片下档半年内付清。

  影片的其他周边收益,则与占据最大投资额度的光线方面无关。

  沈临则凭借编剧的、导演的身份享有百分之五的周边收益,这个时间是五年!

  同时他也以3000万美元的投资占据五分之一的短线收益。

  当然,五年时间一到沈临必须自动放弃相应版权,而迪士尼方面将拥有包括续集版权在内的影片的完整版权。

  外来投资商不可能获得全部版权,这是好莱坞最默认的规则。

  沈临当然可以提出反对,但这就触及到了迪士尼的底线!

  不仅仅是迪士尼,好莱坞的所有的电影公司也不会让单纯的投资商独享影片的版权。

  事实上,能够收获五年的周边收益,沈临已经很高兴了!

  至于版权,他压根就没想过可以保留!

  要知道,有些影片,仅仅看票房或者周边收入,完全就是赔钱货,比如,但只要宣布重启,绝对可以收获不少支持!

  所以。只要版权握在手中,电影公司就能获得长期的收益!

  传统的好莱坞六大之所以能成为巨头,不仅仅是拥有完善的发行渠道,还因为他们拥有数以千计的影片版权。

  六大之间可以分享版权,甚至好莱坞二线的电影公司也可以,但沈临就算了吧。

  他还没有资格!

  沈临原本也没打算在版权中插一脚,他要的就是票房和电视与VCD版权分成,如果影片能够获得预期的收益,这足够让光线还有赵莉颖工作室大赚一笔!

  当然,沈临也不会高估迪士尼方面的信誉,协议中自然少不了光线方面雇佣的会计师团队全程参与影片的筹备、拍摄、制作、宣发以及回款等过程。

  实际上沈临也付出了不少,不但主动压缩了自己的薪酬,还与迪士尼签订了一份1+2的协议,也就是说迪士尼方面拥有他后两部影片的优先投资和发行权。

  好在沈临也没打算在好莱坞多呆!

第九十八章 在此之前(第八更)

  合约签好,接下来应该是选择演员还有幕后班底,确定拍摄日期了!

  “迪克,这个项目能不能往后延迟一段时间,我需要很长的准备时间。”

  沈临有些为难的问道。

  一旁的李晓萍也有些诧异的看了看他。

  “当然,即使再怎么顺利,至少也需要3个月时间。”

  迪克·库克还以为沈临说的是正常的流程问题。

  “我是说我想先拍一部低成本的剧情片练练手,主要是为了熟悉下好莱坞的工作流程。”

  “沃特?”

  李晓萍直接愣住了,迪克·库克也是差不多的表情。

  “这是剧本,你要看看吗?”

  “Dallas Buyers Club?”

  “,这是根据Ron Woodroof的真实事迹改编的剧本,你应该听说过这个故事,Ron在1986年被诊断出感染AlDS病且被预言只能存活6个月,而当时美国市面只有一种治疗艾滋病却疗效甚微的药物。他偏不信邪,凭着顽强求生意志积极了解研究各种有关药物及治疗方法,开始自己调配组合药物以延续生命。”

  “1988年,Ron在别人帮助下创立了达拉斯买家俱乐部,进口、走私未经FDA批准的药物,并将其通过地下网络卖给美国和世界各地的HlV感染者。顶着FDA和其他有关部门的监管、阻挠和施压,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的事业"蓬勃发展",引起了社会对艾滋病的关注,让大量患者在当时的条件下得到了应有的救助,而Ron本人却无奈不敌病魔,于1992年9月12日逝世。他的传世名言:我就是自己的医生!”

  “我知道这个故事,很经典的美国式英雄,怎么,版权在你手里?”

  迪克看了眼沈临,心下有些意动。

  怎么说呢,好莱坞从10年之后,陷入了严重的剧本荒,近几年更是极少出现经典之作。

  市面上充斥的大都是超级英雄系列片。

  即使是入围奥斯卡提名的也都是些平庸之作。

  这个无论怎么看都是很不错的故事。

  “是的,早在三年前我就买好了原著版权,原本打算先拍这部,没想到诺兰突然跟我说他不拍了,那没办法,我只好亲自过来了。”

  沈临真心有点蛋疼。

  事情的发展完全不像自己想象的那般。

  一开始,他也没准备挑战这样的大制作,只想着拍一部,好歹捧个奥斯卡影帝,刷刷逼格也就够了。

  现在却成了自己的项目!

  可好莱坞的工作模式,他压根没有经历过!

  1。6亿美金的大项目绝不能玩砸了!

  “我们迪士尼可以帮忙出品这部电影。”

  迪克·库克笑了笑,一脸真诚的开口道。

  “你确定?这是一部R级的电影!”

  沈临有些戏虐的看了眼迪克·库克。

  众所周知,迪士尼出品的电影大都是合家欢系列,PG以下级别,大都是G级,也就是所有年龄均可观看的大众级别。

  “可以让试金石发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