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我为书狂-第3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怎么你们的笔名都听起来很怪,怎么不用真名当笔名,是不好意思用真名吗?还是怕读者知道真名之后,会有什么麻烦来找各位。”
  “杨先生,您什么意思?”
  江城以南是除了黄一凡之外最为年轻的一位。本来见到一位传统作家过来打招呼,正想和他好好聊聊文学呢。而且,在来作协开会的时候,总编34也跟他们,希望这一次会能让他们认识更多的传统作家朋友,这对于未来他们的写作发展更为有利。可没想到,这仅仅只是刚开口,瞬间就被打击了。
  什么不用真名当笔名,弄得好像络作者写的文章见不得人似的。
  “抱歉,抱歉,我只是随便的,大家不要见怪,因为你们的笔名在我们传统作家圈内看起来很怪,一般我们都不会用这样随意的笔名当笔名。”
  虽然杨如风看起来是道歉,但是在道歉当中又鄙视了三十二等人的笔名太过于随意:“其实这一次过来就是想与大家聊聊,毕竟,未来络作者与我们传统作者都是一家人了。只是,我有一些不了解的是。好像,据我所,你们络作者写的文章大部分是不赚钱的,是不是?”
  “确实是这样。”
  三十二倒是实话实:“络写作这一块竞争压力很大,看起来有很多作者都在写作,但获得稿费的却没有几个。”
  “那这样看来与媒体上所的也差不多了,络写作其实也赚不了多少钱,大部分的络作品也没有太多的价值。”
  “这个……”
  三十二等人有一些尴尬。
  这句话看起来没有什么问题,但听起来怎么越来越像讽刺自己这一些人呢?
  只是,一时半会三十二也不知道怎么反驳。
  看到几人一点反驳的也没有,杨如风笑得很开心:“其实呢,我觉得这一次作协将大家召集过来,除了扶植你们络作家。更多的,应该是想让各位往传统文学创作这一块发展。毕竟,现在的主流还是传统文学,在上写那些神呀鬼呀仙呀的实在是没有什么意义。而且,看起来也很假,更为重要的是可能会教坏一些朋友,误了他人的三观。”
  “杨先生,真不敢相信你们为何对络作家如此的偏见。”
  之前一直不话的黄一凡,这会儿终于忍不下去了。
  其实他之前对于这一些作家都是不怎么搭理的,他也知道这一些家伙的2逼个性。可是,当自己这一边平白无故的受了他一顿污辱,不将他给骂回来,实在是心情大是不爽。
  “这位是,刚才似乎这位兄弟没有介绍自己呢。不过,我并不是对络作家有偏见。”
  “我就不必介绍了,介绍了反正你也不认得我。当然,我也不想认识你。既然你你没有偏见,那么,我很想问一下,络作家取这一些笔名怎么了,我就觉得这样的笔名很好玩,也很人个性。难道,笔名一定就要真名?不用真名,那就写得作品见不得人,不用真名,那就不好意思自己写了哪部?我很想问一下,杨如风先生,杨如风是您的笔名对吧。”
  “当然,你不觉得我的笔名与你们络作家的笔名很不一样吗?”
  杨如风点头。
  “的确很不一样,不过,我想问的是,请问,您的真名是什么。”
  着,黄一凡盯着杨如风。
  “我的真名……”
  瞬间,杨如风脸色一红。
  用了十几年杨如风的名字,杨如风都差一点忘了自己的真名。
  是的。杨如风并不是杨如风的真实名字,而是他的笔名。虽然杨如风也姓杨,但杨如风的真名并不是叫杨如风,而是叫“杨仆穷”。一直以来,杨如风都觉得自己的名字“杨仆穷”实在是取得太过于丢人,于是,他就将他的笔名命名为杨如风。
  对于这个名字,杨如风很满意,并且,这一用就用了十几年。
  特别是杨如风这个笔名名气越来越响之后,杨如风都差一些忘了自己其实是叫杨仆穷的。
  “这么看来,杨如风其实也是杨先生的笔名了。”
  看到杨如风脸色一变,黄一凡已经猜到了什么:“既然杨先生也不是用真名当笔名,而是用了一个看起来很有风度的笔名,真不敢相信,您不用真名是怕自己写的作品被您的家人知道了呢,还是怕写了真名怕你的读者找你报复?更或是,您觉得您长辈给您取的名字太过于难听,最后连自己的真名也不想用了,直接就用了笔名。”
  黄一凡自然不知道杨如风的真名是叫杨仆穷,但是,大凡将笔名取得无比优雅的作者,其实他们的真实姓名真的很一般。当然,对于这一点黄一凡也不想什么,这是个人的想法,无所谓对错,也无关道德于否。可是,黄一凡恨就恨在这丫的自己不用真名当笔名,却反而那些络作家不敢用真名是因为作品太过于难看,不好意思告诉家人,这就相当的无耻了。
  而且,不用真名当笔名这种传统可不是络作家这一块先来的,恰恰是他们传统作家带得头。
  就像前世的鲁迅,难道他姓鲁?
  还有茅盾,难道姓矛了?
  难道,他们不用真名,直接用笔名是因为写的文章不好意思给家人看?
  此时,黄一凡连续喝问,杨如风却是额头背后一凉,内心胆怯,不由自主的后退了一步。
  不过,黄一凡可不会就此放过这家伙。妹的,这家伙不仅打扰了自己与好兄弟们续旧,更污辱了黄一凡视为神圣的络写作,今天不将他打残,我就不叫黄一凡。


第五百八十八章关于“鬼谷子”的问题
  “呵,杨先生,如果很难回答就不用回答了,我们可不会追着你不放。不过,对于你所的络作家赚不赚钱的问题。你们不是一直都有评价文学不能用金钱来横量吗?”
  黄一凡问道。
  “虽然不能用金钱,但金钱也是横量文学是否有价值的一个重要标准。”
  见黄一凡不追着这一个问题问下去,杨如风松了一口气。
  他还真怕这个家伙一直问自己的真名,若到时候直接自己叫杨仆穷,恐怕会被他们笑死。
  “这句话可是你的。”
  打了个响指。
  黄一凡再问道:“那么,我想请问,华国有多少写传统作品的作者。”
  “有很多,如果真要计算的话,可能达到几个亿。”
  “几个亿,真是全民写作呀。”
  黄一凡笑道:“那么,我想问,这几个亿的人群当中,拿到稿费的有多少?”
  “呃……”
  咯噔一声,杨如风发现自己又中了黄一凡的圈套。
  “不能这样算,大部分的作者其实都是写着玩的,所以拿不到稿费也正常。”
  “噢,那你认为上写作的人全都是靠写作为生的呀?”
  “这个……”
  被黄一凡一,杨如风又是脸红。
  “什么这个,那个,杨先生,难道您连这一些道理都不懂吗?”
  到这里,黄一凡却是声音提高了几分:“你明明知道一般笔名都不会用真名,但放在你们传统作家圈,你就觉得这是正常,放在络作者圈,你就觉得这是络作者无脸示人。你明明知道其实写作当中有很多都是业余爱好,不是真正的作者,拿不到稿费也正常。可放在你们传统写作圈,你就认为也是正常,放在络圈,你就认为络作者写的都是不值钱的玩意。呵呵,这双重标准,真够可以的。”
  黄一凡本来只是对杨如风所,但因为激动声音加了几分,连其他人也给吸引了过来。
  虽然其他一些作家并不知道这里发生了什么事,但当黄一凡连连两个喝问之下,其他一些作家却是明白过来。
  这还要问发生了什么事吗?
  一看就知道了。
  还不是杨如风没事跑去嘲笑那几个络作者,只是不想,被反击打脸了罢了。
  参加华国作协大会的虽然以传统作家基多,但并不是所有的传统作家都鄙视络作者。在这里在面,也有一些比较开明的。而哪怕有一些不是特别开明的,但当碰到是非对错之时,他们也能理解。这场纷争,不用,肯定是杨如风的错了。
  有和事佬却在这里走了上前,道:“大家都是同行,算了,算了,一会还要开会呢,免得伤了和气。”
  只是,黄一凡却不想收手。
  此前一味的忍让,此前一味的宽容淡定,黄一凡觉得,这对于争取络合法地位没有什么好处。
  要想让络成为主流。
  要想让络文学被大众接受。
  光是潜移默化还不够,还得靠拼,靠打。
  拼出络文学的地位。
  打出络的地位。
  这个杨如风,不好意思,今天,你撞枪口上了。
  “杨先生,之前您络没有多少意义,写出来也是教会朋友,甚至是误了他人的三观。对于这一点是否如此,有待细。但是,关于你们传统作家写的作品,我倒很想和你讨论讨论。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杨先生最近发布了一部名为战国志的历史作品是吧。”
  虽然脑海里装有前世五千多年的文化,但是,也因为这个世界与前世稍有一些不同。所以,黄一凡在这个世界仍然一直都在阅读吸收这个世界的文学作品。加之最近黄一凡也有上有关于战国方面的课,所以,黄一凡便买了一些描写战国方面的作品。其中杨如风的书,黄一凡也买了一部,并且看了一下。
  “是又如何?”
  “没如何,我只是想和你讨论一下你的作品。我看了一下你的作品战国志,其实写得还不错。但可惜呀可惜,作为一部记史作品,杨先生,我觉得,您对历史的考察工作做得实在是太差太差了。”
  “哼,这种瞎评论别人的作品,我也会。”
  吸收此前教训,杨如风并不上黄一凡的当。
  不过,黄一凡这一次还真不是要他上当,继续道:“我瞎评论吗?我来问你,在你的作品里面,你有写到战国时期有两位客,其中之一是苏秦,另一位是张仪。问题来了,我只想问一下,苏秦与张仪他们认识吗?”
  “他们同是鬼谷子的弟子,怎么会不认识了呢?”
  “呵呵,谁他们同是鬼谷子的弟子?”
  “哼,你以为这就能考得到我吗,东汉时期思想家王充的《论衡》便有写鬼谷子收四徒,分别是张仪,苏秦,孙膑,庞涓。”
  “咦,论衡有写这个?”
  黄一凡有些奇怪。
  他一直以为鬼谷子四徒的法来自前世《东周列国志》这一本呢。
  没想到,东汉时期的王充在《论衡》里面也有提到。
  这翻惊奇的表情,终于让一直被压着骂的杨如风回过神来。
  “这位少年,我觉得,你应该多查资料才对。”
  罢,杨如风也是笑意吟吟看着黄一凡。
  你跟我什么不好,偏偏要跟我PK最为拿手的东西,你不是找死吗?
  只是,虽然如此,但黄一凡却一点儿也不担心。
  “各位,失误而已,不必再意这一些细节。杨先生,虽然你查资料查得很细致,但我却想,你恐怕查错资料了吧。”
  清了清嗓子,黄一凡道:“论衡明明是一部解释世俗道理的文学作品,你怎么将他当成了史书?况且,王充也不是什么史官。难道一部即不是一位史官司写的,又不是史书的作品上面写一句鬼谷子收了四个徒弟,分别是什么什么,你就信了。若是这样,我现在也写一部鬼谷子根本就没有收这四徒弟,未来000年之后,难道我们的后人就相信我了?”
  这一句,杨如风再度哑口无言。
  其他群众亦是张了张口,感觉有一些不可思议。
  刚才明明感觉这家伙要输的样子,怎么这么快又打脸打上来了。
  难道,这就是传中的神转折?
  剧情变化的太快,让一众人都有一些看戏一样。
  此前杨如风还嘲笑黄一凡,结果,哪怕黄一凡没有看所谓的论衡,但照样将杨如风给踩了下去。
  “所以,杨先生,我就是想问一下,从来就没有哪个历史学家过鬼谷子收过张仪他们为徒弟,你怎么就在你的作品里面写了。你这是在写,还是在写史料呀。写的话,我觉得你也不必要写了,反正你也写不过四大名著的战国演义。而若是写史料,你这也太欺骗读者了吧,还自己是揭秘历史。不知道,您这样写,算不算是误人子弟?”


第五百八十九章历史当中没有“鬼谷子”这个人
  在现场的都是一些知名的作家,虽然很多作家并不是研究历史的,但是,对于是非公断他们自然清楚。拿着一个不是史官写的一篇文章,就此作为是历史的证据,这未免也太有失偏薄。当然,如果仅仅只是这一点错误,或许还可以原谅。但不要命的是,这位自己就错误百出的杨如风反而作死的跑去找他人的麻烦。结果,这被逆袭打脸的热势,却是无比的精彩。
  只是,作死的杨如风似乎并没有完全醒悟。
  或者,被黄一凡打脸却是令杨如风失去了作为文人应有的风骨。
  在黄一凡挑出杨如风作品的毛病之后,杨如风不但没有认错,反而为自己辩解起来:“哼,就算你的有道理,但这也不能明什么。哪怕你认为我的是错的,但你也不是战国时期的人,你同样不能证明张仪不是鬼谷子的徒弟。”
  这般辩解一出,一些围观的作家暗叫一声可惜。
  之前一直觉得杨如风有些才华,而且为人也不错,但现在看来,却是名过其实。
  哪怕有一些也并不喜欢络作家的传统作者,这会儿对于杨如风的表现亦是大感到羞耻。之前还什么络作家怎么怎么样,现在两相比较,丢人的并不是络作家,而是他们传统作者。就如现在杨如风的解释,这简直跟耍赖有什么区别?
  “杨兄,算了,道个歉吧。”
  有看不下去的作家提醒杨如风。
  “道什么歉,刚才我已经了,除非这家伙能证明鬼谷子没收张仪苏秦两人。”
  现在杨如风也是骑虎难下,他写的作品不是,是真实的史料。如果暴出他写的真实史料的内容来源于杜撰,并不是真实的历史,那么,自己的作品卖不出是,自己的名气都要受到重大的损失。哪怕知道自己强词夺理,现在他也要继续争下去。
  “杨先生真性情,我喜欢。”
  看到杨如风双眼通红,黄一凡却是直乐:“刚才杨先生让我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