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我为书狂-第3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3岁就开始接受幼儿教育,难道,这个启蒙教育还不够吗?
  对于这样的质问,明面上看起来有道理。
  从3岁就开始受教育,怎么能受教育不够。
  但是,仔细研究之后,大家或许便会发现其问题。
  笔者不禁要问,我们3岁受教育,受的是什么教育?
  认识AD。
  认识数字。
  讲童话故事。
  唱儿歌。
  背一些简单的古诗。
  当然,我认为这一些都很有必要。
  但是,这一些却并没有很系统的将语文启蒙教育给普及。
  听了童话故事朋友们就会写童话故事吗?
  背了古诗,朋友们就会写诗吗?
  不会。
  是的。
  不朋友们不会,哪怕是大人也不会。
  而既然不会,为什么还要教这一些内容?
  专家会,教了这一些内容,到时候朋友们自然而然就会了。
  我认为这简直是摧残花朵。
  或许有一些天赋不错的朋友的确在未来的学习当中能够自悟,在这一些知识的帮助下成材。
  但大多的却并不会。
  不是他们笨,而是我们没有教他方法,他们也不懂得怎么做。
  所以,在我看来。我们的幼儿教育,学前教育,甚至是学教育,初中教育,在语文这一块,应该多下功夫,推出一系列对幼儿话与写作有帮助的启蒙教材,并做出相应的一个更为完善的启蒙教育。
  一篇文章,黄一凡写好,直接发给了青年报。
  而对于这种事关教育的文章,青年报亦很是喜欢,第二天就将黄一凡这一篇文章发布了出去。
  不知道是因为黄一凡的名气,亦或是因为蒙学关系无数家长,更或是这一篇评批教育的文章引来了眼球。当天,黄一凡这一篇《蒙学》却是吸引了无数人的注意。
  “黄教授得好,我就对现在的幼儿教育,学前教育,乃至九年义务教育有很大的看法。特别是语文,真不知道为什么我的孩子读了这么多的书,连写篇作文都写得这么差。”
  “黄教授果然是专家,一语点醒了很多人。我想,语文教育应该改革了。要不然,堂堂我们所用的母语,竟然写篇文章都不会,那真是笑死人了。”
  “黄教授您这篇文章让我都泪流满面,堂堂30多岁的人了,写篇作文都写不好。现在回想起来,也不知道是自己太笨,还是当年的语文老师没有教好。”
  “蒙学这个法太好了,我建议国家应该推出更为系统完善能够帮助孩子启蒙的蒙学作品。而不是单纯的只是往孩子脑海里面灌入什么童话故事,什么古诗之类。正如黄教授所的,这一些当然也是要传授,但应该用一个更为好的方法传授,而不是填鸭式的传授。”
  “哈哈哈,我怎么感觉这场景好熟悉呀。当年的秋水先生,好像也大战过教育制度。”
  “666,没想到,多年过去,黄教授接起了秋水先生的班。”
  “我能建议让黄教授去当教育部部长吗?”
  “顶楼上,我强烈赞同黄教授当教育部部长。”
  “哈哈哈,我也赞同。不过,若是黄教授当了教育部部长,会不会几十年之后,我们华国十几亿人都成为了作家。”
  “妹呀,如果是这样,那我们还要制造枪支火炮做什么,用文章就可以征服天下啦,这叫不战而屈人之兵,天下绝学。”
  “好啦,各位别YY了,还是希望教育部门能够重视黄教授的这篇文章。就像语文,话与写作,如果这两样一样也没有做到,那语文教育就是一件很讽刺的事了。”


第七百三十四章教育部有请
  “各位,水木大学黄一凡黄教授的那一篇给我们的一封信,大家怎么看?”
  黄一凡的一封信,掀起了很大的影响力。
  这一日,华国教育部却是为这一封信件开起了一个型会议。
  “李副部长,我认为我们教育部大可以不要去管那个叫黄一凡写的文章。他的给我们教育部的一封信,但事实上他这一封信寄给了我们吗?他只是利用媒体对我们施加压力罢了。”
  台下教育办公厅主任“袁石权”道。
  “我也认同袁厅长的意见。黄一凡完全是站着话不腰疼,他是教高等汉语言的教授,又不是教幼儿教育,初级教育的,他怎么知道幼儿教育以及初级教育在语文方面的难处。”
  基础教育司司长“王国松”发表意见道:“我负责基础教育这一块多年,汉语虽然是我们的母语,但母语并不代表好学,事实上各类学科里面,也就汉语言最为难学,也最为有艺术性。不像数学,化学,有公式,也有答案。而语文这种东西,即没标准的答案,也没有什么公式。要想语文学得好,要想作文写得好,只能靠平时的积累,多读,多写,别无他法。”
  完,王国松又补充了一句:“其实这与上那些民吐槽一样,总是指着别人怎么怎么样,但要让他上,他也没办法。”
  “我倒是觉得黄一凡黄教授得有道理。”
  这时,教育部研究室主任“郭磊”却是道:“黄教授不是我们教育部的人,但也是我们教育体系的教授。而且黄教授对于写作,对于汉语言也很有研究,自然有发表建议的资格。而且,我认为,身为一个华国人竟然不知道怎么用中文更好的话与写作,这本身上就已经证明我们语文教育不过关。”
  “呵呵,郭主任,你不能因为你是水木大学出身的,就对黄一凡另眼相看呀。”
  王国松冷冷地道。
  “王司长,我郭磊一向就事论事。李副部长,我认为,应该请黄教授一起探讨论一下初级语文教育问题。”
  “我反对,黄一凡虽然写作能力很强,对汉语言文学有一定的研究,当然也很有天赋。但有天赋并不代表他是教育体制方面的专家,让一个门外汉插手我们华国教育,这本身就是一种讽刺。”
  “那堂堂教育部门一些官员连开个会个话都要秘书打草稿,这是否更是一种讽刺?”
  郭磊也是道。
  “郭主任,你谁?”
  “我谁你心知肚名,难道要我直接你的名字吗?”
  “哟,郭主任,你以为你有一手好笔杆子就很了不起呀,我跟你,就你们这一些舞文弄墨的,都是纸上谈兵之辈,在实际当中根本一点用处也没有。”
  “那也好比某人连纸上谈兵的能力也没有。”
  只是一会,办公室里就已吵了起来。
  “好了,别吵了。”
  拍了拍桌子,坐在主位的副部长李升辉道:“不管黄一凡怎么样,既然这一篇文章已经引起了大众的关注,我们教育部若不做一些回应,那就太失职了。这样,郭磊,你与水木大学也熟,你去跟黄一凡一下,问问他有没有时间,来教育部我们一起探讨探讨。”
  “好的,李副部长。”
  郭磊站起来点头道。
  ……
  “唉,黄教授,你那一篇文章在发表之前应该给我看看嘛。你看看,你的文章一发表,现在上一大堆吐槽的声音出现。若你真想建议,不给我看也行,也可以直接写信给教育部嘛,没必要在媒体上写这样的文章。”
  刑艺一肚子的苦水,向黄一凡道。
  “刑主任,我知道。不过,如果是我单独写信的话,那这封信恐怕一点影响力也没有。最多,派一位官员找你聊聊,聊完之后……”
  “聊完之后什么?”
  “聊完之后就没有之后了。”
  “好吧。”
  刑艺哭笑不得。
  “不你了,虽然你那一封公开信我并不是很支持,但我也不反对。也许,我们的教育机制的确需要一股强有力的力量去寻找一个突破口。走吧,去教育部一趟。”
  “去教育部做什么?”
  “这还要问,你的那一封信影响这么大,教育部副部长准备找你喝茶呢。”
  “呵呵,那敢情好呀。”
  黄一凡一笑。
  看来借助媒体的力量就是不一样,这也达到了黄一凡要的效果。
  很是高兴的与刑艺一起前往教育部。
  ……
  “我来介绍一下,这是教育部李副部长,这是基础教育司的王国松王司长,这是教育办公厅袁石权袁主任,我嘛,郭磊,教育部下属研究室研究员。”
  一个多时之后,刑艺和黄一凡来到了华国教育部。
  接待黄一凡两人的是郭磊,此时郭磊却是向黄一凡两人介绍着在坐众人。
  “还什么研究员,郭主任真是谦虚。”
  刚刚介绍完,边上王国松却是阴阳怪气的了一句。
  黄一凡接过话,与郭磊亲切握手道:“郭教授,你可是我们水木的偶像。”
  “是呀,郭主任,话我们可是好几年没见了。”
  刑艺与郭磊也是熟人,笑着打起了招呼。
  “果然是一伙的。”
  袁石松地道。
  大家分别入座,这时,李副部长开始话:“黄教授,您之前在青年报上发表的给我们教育部的一封信,我们都看了,对于您提出的批评我们也认真研究过。今天找您来,是想谈谈您对我们初级语文教育的看法以及建议。”
  “黄教授。语文教育也是我们国家最为重要的教育之一,只是目前初级语文教育方面的确碰到比较多的困难。一方面低年龄的学生对于初级语文课本的理解能力有限,另一方面也是初级语文教育没有公式可寻,不知道您有什么好的建议?”
  “李部长,您是教育系统里的专家,之前那封信在众位专家面前,也是班门弄斧了。”
  黄一凡一向是高调做事,低调做人。既然那封信达到了效果,黄一凡便很是谦虚地道。
  “看来黄教授有自知之明呀。”
  王国松突然插了一句话道。
  “这个王国松是什么意思?”
  看着边上的王国松,黄一凡皱了皱眉头,不过,也没与他争锋相对,便道:“起来,我当时写这一封信的目的,只是为了引起贵部的重视。也希望贵部能够对于我提到的问题,能够想出有效的解决办法。”
  “也就是,黄教授也没什么解决的办法了?”
  王国松继续插话道。
  黄一凡又是皱了皱眉,正要开口,刑艺却是轻轻拉了拉黄一凡,道:“想必各位对于黄教授有些了解,黄教授在汉语言方面的研究一向很有心得,初级语文教育的确是目前教育系统里面的一个难点,所以黄教授也就写了这一篇文章。”
  “的确是这样。”
  郭磊也是点头:“这方面我们教育部门也有研究,不过,正如李副部长所的,初级语文教育确实存在两大关键性的难题。而这两大关键性的难题解决不了,那么,我们就无法彻底解决初级语文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李副部长,郭主任,你们的很有道理,语文课本没有公式如寻,低年龄的同学也很难理解比较深刻的语言艺术。不过……”
  黄一凡话还没完,又再一次被王国松打断:“既然黄教授知道,那写这一文章做什么,是为了出风头,还是想来刁难我们教育部门?”
  “王司长,看来您对我很有成见呀。”
  连续三次被这个王国松冷嘲热讽,黄一凡不再退让,转头看向了王国松道。
  “哪能呢,黄教授可是全华国最年轻的教授,又是上了百家讲坛的大家,我怎么敢对你有成见呢。不过,奉劝黄教授一句。既然上天给了你这么好的天份,你就应该埋头多研究学术。而不是像上一帮没文化的友一样,尽写一些吐槽的文章。”
  “吐槽。”
  黄一凡笑道:“在王司长眼里,可能普通老百姓的声音都是吐槽吧。不过也是,身为教育部高官,哪能体会到普通老百姓的是怎么想的。”
  “黄一凡,你讽刺我?算了,不与你计较。或许在你们眼里,我们这一些教育部的官员都是天天坐在办公室,整天就知道喝茶看报。我也不与你这一些,俗话得好,纸上谈兵谁人都会,只知道一味的吐槽没有任何一丝的解决办法,也等于没。”
  “谁我没有解决办法?”
  黄一凡有些怒了,拿出一份早就准备好的资料:“这便是我的解决办法,请各位过目。”


第七百三十五章你便是我眼中的那位先生
  “黄教授,您的意思是希望教育部能够推出一套初学儿童的教材,也就是你这一份材料当中所的蒙学。”
  看着这一份材料,教育部副部长李升辉神情严肃的问道。
  “是的。”
  黄一凡点头:“蒙学也就是启蒙之学,为的是启发儿童的智慧,并且在蒙学的带动之下,能够熟练的掌握话与写作,甚至是思考。”
  黄一凡解释道。
  “呵呵,黄教授,你这个蒙学得好听,但与我们基础教育的课外读本又有什么不同。哦对了,如果要不同,那就是名字上的不同。黄教授的汉语言的确研究得很高名,竟然给初学儿童的课外书取了一个这么高雅的名字。”
  王国松继续冷笑道。对于这个黄一凡,他并没有太多的好感。特别是了解过黄一凡当年为了出名,为了赚钱,竟然写了一部黑社会题材之后,他就更不喜欢黄一凡了。虽然他知道,黄一凡后来改邪归正,但这也无法抹去他去黄一凡的反感。
  “王司长,你可错了。”
  黄一凡盯着王国松:“我的这一份建议可不仅仅只是名字的不一样,虽然看起来我的建议与现在的课外读本计划一样,但我们目前的课外读本普遍没有一套指引方法。就如现在初级教育与学教育推荐的一系列中外名著一样,王主任,我倒很想问一问,你们是以什么样的依据推荐这一些中外名著的。”
  “还要依据吗,中外名著能成为名著本身就有一定的道理,学子们看得多了,自然也懂了。”
  “呵呵,这与之前我所的不都一样嘛。反正大家懂不懂我不知道,我只要将这一些东西塞到你脑袋里,到时候你自然就懂了。但可惜,几年过去,甚至几十年过去,不懂的还是不懂,这与当年有位先生提出的填鸭式教育有什么区别?”
  “填鸭式教育,黄教授,我敬你一声教授,你有什么资格我们的教育是填鸭式教育?”
  当年填鸭式教育大战,王国松可是记忆犹新。而为什么记得这么清楚,在王国松眼里,那一场大战简直就是对他们教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