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铸梦-第5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孙华没走得开,欧阳靖带着人来接机。来到伊拉克之后,泽字系的第一笔正儿八经的开销,就是买车:中东的确很常见的丰田霸道中东版,皮实耐操,上面驾着机枪就能去打仗,越野能力强悍,爬坡涉水能力好,在炎热干燥的气温下依旧能保持正常运转。

    五辆丰田霸道,其中领头的一辆,是伊拉克政府军的军车,拍成一字长蛇阵,并排离开机场。

    行驶在战后巴格达的大街上,并没有感受到太多的战争气氛,街上车来车往,人流密集,道路两边随处可见各种摊贩小店,整个城市高楼林立,道路交通便捷,不乏特色性的标志建筑物,和印象之中的贫穷混乱完全不是一回事,俨然就是一个中等发达国家。

    事实上,伊拉克的石油储量是世界第四,天然气储量第二,巴格达数千年来从来都是经济政治中心,作为四大文明古国的发源地之一,在大唐时期,甚至可以和长安媲美。

    这里,从来就是一片富饶、美好的土地。

    然而,细心的话,还是可以发现战乱为这里带来的创伤,街边不时的出现一小队荷枪实弹巡逻的政府军士兵,道路两边建筑物随处可见的弹孔,以及路面上大大小小的弹坑,来往行人眼神里不安紧张的目光,都在无声的诉说着这里曾经遭遇过什么。

    “巴格达的治安其实已经算不错了,只要不是特别倒霉遇到人肉炸弹。”欧阳靖有些心有余悸的说:“我来的第二天,总统府外就发生了一起爆炸,当时我在总统府客房里,感觉窗户都在震动。”

    “任何时候,安全第一,尤其是你的安全。”赵泽君点点头,然后好奇的问:“怎么住到总统府去了?”

    这次赵泽君过来,伊拉克官方安排,也是先在总统府住一夜,然后由商务部的‘重要人士’陪同,去厂址选址的地方现场调研,最后洽谈,没有问题就签合约。

    “赵总,伊拉克这个地方……”欧阳靖忍不住摇头笑笑,说:“其实挺好客的,尤其是我们这种没有任何政治目的、宗教倾向,纯粹来投资的外国人,非常受欢迎。”

    问了下才知道,住在总统府,并不意味着要和总统见面。事实上,由于总统府安全性比较高,凡是外国来的重要人物,包括比较大的投资商人、著名媒体的记者,甚至是明星、运动员,在巴格达的首选,都是住在总统府招待所………当然,伊拉克本地人叫‘总统府客房’,只不过条件太差,被戏称为‘招待所’。

    真正的国家元首、重要领导人访问,反而不住在总统府招待所。

    伊拉克总统府的外形,让赵泽君很是震撼。

    历数世界的总统府、皇宫等元首居住办公的地方,要么美轮美奂,比如凡尔赛宫,要么庄严大气,比如紫禁城,至少也是优雅别致,比如岛国天皇那小院子。

    可是从来没有哪一家,把总统府修成一个军事要塞的模样。

    不错,伊拉克总统府从外面看来,就是一个标准的军事要塞,四面厚实的高墙之中,有一座充满着古巴比伦风格的梯形石料建筑物,看上去像是从中被削平的金字塔,巨大的条石组成了总统府的主体,墙体上的房间窗户看上去更像是碉堡的射击孔。

    在领头军车的带领下,开进了总统府的院子:与其说这里是一个院子,倒不如说是一个小型的阅兵场,场地空阔巨大,随处可见荷枪实弹的军人岗哨和重型武器,两加高射机枪在院子的两侧,炮衣早就拉开,指向天空。

    中国人门口放石狮子,人家伊拉克院子里放大炮。

    进入总统府大门,一路上人来人往,本地人和西方人居多,偶尔也能看见几个黄皮肤黑眼睛的东方人,其中有几个看到赵泽君一行人,迎面走来都微微点头示意,露出很友好的表情,看起来是同胞。

    通往‘招待所’的两侧走廊上,挂满了伊拉克执政府推翻萨达姆政权之后,这些年取得的‘成绩’,宣传未来的‘执政纲领’。

    赵泽君愕然发现,有几幅女性为主的照片被作为‘妇女解放地位提升运动’的宣传照。

    那是几张黑白照片,照片中,几个70年代的伊拉克少女穿着连体紧身的蕾丝芭蕾服装在跳舞,旁边的一副照片中,几个伊拉克女人穿着当时很流行的泳衣,露出大片的胳膊、后背和大腿的皮肤在海滩上晒太阳。

    不得不说,文明并非一直进步。几十年前,中东妇女的地位和生活气氛,比现在宽松的多,就从穿着而言,如今的伊拉克妇女,包括中东绝大多数区域的女性,走在街上必须围着厚厚的围巾,遮挡住大部分脸庞,甚至不允许露出脚踝。女人出门,必须在丈夫或者直系亲属的陪同之下,否则任何人都可以当众责打。

    “要不说伊拉克人羡慕中国呢。”欧阳靖笑道:“来到这里我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做上邦大国,别看西方人有钱,可伊拉克人不喜欢西方人,在当地人眼里,中国安全、富饶,每个人都能吃饱饭过着舒适的生活,简直就是天堂。”

    充当翻译的一名伊拉克外交部公务员诚恳的说:“平和是最大的幸福,中国人享受着这种令人羡慕的幸福。”

    “仓廪足而知礼节,所以中国人都很善良。”赵泽君笑了笑:“但愿这次来,我们也能将这种幸福,带给伊拉克的朋友们。”

    欧阳靖用英语大致解释了下‘仓廪足而知礼节’的意思,翻译眼睛一亮,用力的点了点头:“很深刻的东方谚语,充满了人生的智慧和社会治理的真意。赵先生,我可以保留这句话,并且在适当的时候,向我的上级汇报吗?”

    “当然可以。”赵泽君觉得这个叫做‘曼努尔’的翻译挺可爱的,说:“曼努尔先生,东方的文化还有很多不错的内容,将来我们也会不停和你们分享的。”

    “但愿真的有一种文化或者思想,可以拯救我们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家!”曼努尔微微躬身致意,然后停住了脚步:“赵先生,你们的住处到了。”

    推开房门,赵泽君顿时就是一皱眉。


………………………………

第九十三章 未来总理

    第九十三章 未来总理

    房间很大,采光也不错,但是,扑面而来一股浓浓的‘腐朽’气味。

    不是说发霉或者有什么东西腐烂了,事实上,房间里的陈设看上去都还不错,但有一种说不上来的感觉:这间房间像是就这么空置了一百年没有人住过一样。

    “很抱歉,目前总统府人手不够,所以……”翻译曼努尔抱歉的笑了笑:“好在只住一个晚上,明天就会有军人送我们去巴士拉,商务部的一名专职长官会随行。”

    这次选址地点,就在巴士拉。

    “好的,谢谢。”赵泽君想了想,忽然问:“曼努尔先生,贵国有一位海德尔先生,你认识吗?”

    “海尔德是一个很常见,也很高贵的姓氏,在伊拉克内姓海尔德的人太多了,身居要职的也有很多,不知道您说的是哪一位?”曼努尔说。

    “嗯……”赵泽君沉吟了片刻,说:“海尔德。阿巴迪先生,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他应该是国会议员。”

    “阿巴迪主席担任国会的议会经济、投资和建设委员会主席,和商务部、外交部都有重要而密切的往来。”曼努尔点头示意认识这个人。

    “曼努尔先生,明天我一早就要离开巴格达,前往巴士拉,如果你能帮我安排一次和阿巴迪先生的见面,我会非常感激的。”赵泽君说着,向欧阳靖使了一个颜色。

    欧阳靖不动声色的掏出一个长方形的小黑布包,塞到曼努尔手里。

    包包不大,大约只有三分之一个铅笔盒大小,曼努尔入手却感觉沉甸甸的,飞快揭开黑布一角,见到那一抹金灿灿的颜色,曼努尔脸上为难的表情立刻变成了喜悦,“赵先生,我一定尽全力安排。虽然不敢保证,但我想阿巴迪先生既然担任相关职务,如果没有其他要事的话,一定会乐于和中国来的大商人聊一聊的。毕竟,都是为了我们祖国的复苏。”

    “对,一切为了伊拉克的复苏。”赵泽君笑道。

    曼努尔屁颠儿闪人之后,欧阳靖才好奇的问赵泽君,为什么专门要见这个阿巴迪。

    别看他身上有着主席的头衔,可‘议会委员会’只是负责审议和提案,并没有决定权,所以他的权力不小,却也不至于太大。

    孙华和欧阳靖在伊拉克这段时间,结实了很多实权人士,不乏部长级别的。

    “伊拉克学资本主义的那一套,所以不要小看了国会议员,部长们就是办事和背黑锅的,资深的国会议员,暗中影响力,完全要超过他们。”赵泽君呵呵一笑:“再说了,你也听到曼努尔说的,阿巴迪先生是经济、建设和投资委员会主席,正好和我们此行目的对口嘛。”

    欧阳靖有些疑惑,曼努尔是说了,可赵泽君要找这个人,和曼努尔说这个人的身份,是一前一后的,换而言之,赵泽君来之前就已经想好了要联系阿巴迪。

    不过赵泽君说得也有道理,他们来投资搞建设,找国会里负责投资建设经济的委员会主席交流沟通,当然没有任何问题,锦上添花。

    赵泽君有些话没有向欧阳靖明说。

    这位阿巴迪先生,不仅是资深国会议员,未来,还讲成为伊拉克主管经济的一把手,之后2014,将成为伊拉克总理。

    伊拉克施行总理内阁制,总统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但组阁和国家的行政权力,掌握在总理手里,总理是国家军队总司令,实际掌握着国家的军政大权。

    此外,这人还担任过伊拉克的通讯部长。

    做互联网,能绕过通讯部吗?显然不可能。

    在伊拉克这种地方,或者说在海外,特别是局势比较混乱的海外,想要站住脚,不仅要有自身实力,同时还要有当地可靠的盟友或者代理人。这趟来,赵泽君是以民间商人身份,不可能和真正的高管明着联系,至于总统、总理这一级别的,更是不会有实质性的联络往来。

    一方面,泽字系目前还不够格;另一方面,现任总统总理位置太高,过于显眼和‘烫手’。

    不过,提前烧一烧阿巴迪这位未来总理的冷灶,想必是有益无害的。

    也不知道是那抹金灿灿发挥了作用,还是阿巴迪正巧真的有空,或者其他原因,总之,休息了不到两个小时,曼努尔就兴冲冲的回来了。

    阿巴迪议员希望邀请东方来的赵先生共进晚餐。

    共进晚餐这个词,如果用在一个妙龄女郎身上是非常美妙的,不过对面坐着的,却是一个光头却有着花白胡子,无论从哪方面看都是标准西方白人的阿拉伯人。

    阿巴迪,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电力工程博士,萨达姆执政期间流亡英国,萨达姆倒台后,回国积极参与伊拉克管理事务,可以说是临时政府组建以来,资历最老的一批政客。

    此时美军刚撤军,伊拉克政府对于国家的掌控力其实相对比较薄弱,所以政府官员的架子没那么大,阿巴迪虽然是国会资深议员,可在中国来的大商人面前并没有太多的优越感。

    赵泽君想烧他的冷灶,他同样希望赵泽君能够来伊拉克进行投资,改善民生,进行战后重建,为他积累政治资本。

    所以这顿饭双方倒是以平等身份对话的,一番例行交谈,颇为愉快。

    “阿巴迪先生,我听说您是伊拉克临时政府首任通信部长?”快结束的时候,赵泽君说。

    “哈哈哈,国家百废待兴,我有这方面的专业知识,略尽薄力。”阿巴迪很谦虚,但神情之中掩饰不住的得意,他多年流亡海外,可03年刚回国,就立刻被任命为临时政府的通讯部部长,部长级高官,可以算是人生履历中一个大大的亮点。

    “这次我们前来建设工厂,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手机。现代化社会,手机是人人都需要的通信工具。”赵泽君说。

    “是的,道路和通讯,是民生和军事的两大基础。伊拉克百废待兴,第一步就要加大这两方面的投入!”阿巴迪点头,“西方的手机价格过于高昂,而且存在泄密的可能,大多伊拉克民众难以负担,上层不愿意使用,所以,我们很欢迎来自中国的厂商。”

    赵泽君点点头,拿出一只精美的盒子,“这是我的一份小小礼物:一台样机,它的功能、性能可以和国际一流手机媲美,但价钱只有它们的三分之一。当然,这是试用版,我想向您管辖的委员会办公室,捐助一百台。当然,我希望在使用后,您和其他使用者,能向我们进行意见反馈,以便于我们研发更适合伊拉克国情的产品。”

    一台手机小礼物,一百台捐助,不是什么大数字,在资本主义政党中‘捐助’也不算违法行为,又被赵泽君安了一个‘使用反馈’的高帽子,阿巴迪微微一笑:“感谢您的慷慨。赵先生,不知道你去巴士拉考察,有没有选定导游?”

    赵泽君心念一动,道:“如果有阿巴迪先生这样的专家陪同,我求之不得。”

    阿巴迪哈哈一笑:“非常巧,我接下来的一周都没有特别重要的公务,和乐意陪同你一起前往。”




………………………………

第九十四章 绝佳的位置

    第九十四章 绝佳的位置

    第二天一早,翻译官曼努尔用一种见了鬼似的眼神,看着赵泽君和阿巴迪钻进一辆有国会标志的商务车,一侧,还有两辆全员的装甲车保驾护航。

    翻译官先生怎么也没想到,一顿饭之后,在国会有很大影响力,代表着伊拉克中阿拉伯人利益的资深国会议员先生,几个重要委员会的主席,居然和中国来的赵先生成为了‘亲密伙伴’,甚至调用军队亲自陪同。

    至于一个国会议员,是否有权调用军队的问题?这种事在伊拉克不是问题。

    阿巴迪先生,可不是仅仅用黄金,就能买得动的人,这是一位真正的大人物!

    “赵先生真是一个厉害的角色!”曼努尔一脸钦佩的对欧阳靖说。

    “一切都为了伊拉克的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