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工-第3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个叫苏进的年轻人也不避开他,当着他的面打开了信封,一边回答他道:“是考试通知书,文物协会寄来的。”

    考试通知书?

    小向看着面前这些学生们脸上兴奋的表情,嘀咕道:“真不愧是京师大学的学霸啊,考试还这么高兴……”他这才注意到后面四个字,迅速把它跟前面的联系在了一起,“文物协会的?是定段考试?!”

    他看见苏进打开快递公司的制式信封,从里面倒出了另一个……信封。

    这一个跟前一个显然大不一样,它用一种特殊的纸制成,就算小向对此一窍不通,也看得出来,这纸颜色之润泽、纹理之细腻,远不是普通纸张能比得上的。

    那如同羊脂白玉一般柔和温润的纸的角落,用毛笔工工整整地写着一行字。

    小向喃喃念道:“君子……”第三个字他不太认得出来,停顿了一下,正犹豫着要不要继续念下去,就听见面前这个气质温和的年轻人,轻声缓言地把后面续了出来。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他一字一顿,声音里带着一种奇异的感觉,小向说不出来,却忍不住抬头看了他一眼。

    这年轻人眼眸深黑,内中却带着异样的神采,仿佛这一句话触动了他内心深处的某种东西,让他恍然间有些出神。

    小向忍不住回头,看见周围的其他学生也纷纷把信拆开了。

    每个制式信封里面,都是这样一个信封。

    每个信封的角落里,都写着这样一句话。

    三十一封信,三十一句话。每一句,全部都是亲笔书写;每一个字,都端端正正,宛然如初。

    “文物协会……”小向喃喃念了一遍。突然间,他对文物修复师这个职业,有了一些全新的、莫名的感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谢蒋熙棠(5500)的捧场,感谢fatfox911、北天冥河的天天支持!!

 0505 真伪薛涛笺

    显而易见,制式信封里面这些,才是文物协会正式的信函。

    这个信封由澄心堂纸制成,上面那行馆阁体小字写得极为工整,像是印刷上去的一样。苏进看着这行字,感受到里面的平和冲淡,心里也像是饮了一杯清茶一样,无比宁和。

    他又反复念了两遍那两行字,把“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在心里重复了两遍,才若有所悟地抬起头来,看向其他社员。

    可能,我对文物协会的某些看法,应该重新定义了。他这样想着。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啊?”旁边一个社员好奇地问道。

    他并非出身中文或者历史系,苏进也一直教导他们,有问题就直问,不要多想。所以他问得也很寻常,并不以此为耻。

    苏进道:“这是论语里的一句话。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他徐徐把这句话念出来,声音里自然而然带着一种动人的韵律,让人回味无穷。

    “文物协会把这句话写在上面,是什么意思啊?”又有人问道。

    苏进道:“这句话最常见的解释是:君子行事致力于根本,根本确立了,正确的道路就生发出来了。不过它还有很多种释义,具体哪一种才是正常的,说法一直不定。你大可以根据你自己的想法去解释,至于文物协会的……”

    他低头看了手中的信封一眼,摇头道,“我也不能确定。”

    他把信封翻过来看了一眼。封口处有一个红色的印章,上面是“华夏文物协会”六个篆体字,古朴而优雅。印章线条清晰,疏密有致,一看就是高手雕刻而成。印泥均匀滑腻,带着微微的香气,品质也很不凡。

    苏进打开信封,从里面掉出了一张笺纸,长四寸有余,宽约三寸。纸质轻薄,光洁细腻,被染成了一种浅青色。纸的右下角画着一张小画,画的是一根玉如意,纯用水墨勾成,却颇有意韵,似乎还带着一丝美玉的润泽之意。

    小画旁边用朱砂写了一个“定”字,字体跟左边的那两排一模一样。

    “苏进小友如晤。闻君将入吾辈,喜不自胜。二月初二惊龙抬头,请于南郊圜丘坛一会。吾当扫榻相迎,坐而论道,不亦快哉!”

    这话语亲切洒脱,仿佛一个和蔼可亲的老者当面在跟自己说话。但这楷书的笔触却是十足的锋锐,几乎有刀兵之意。

    这时,天工社团其他社员也纷纷打开了自己的信封,把里面的东西取了出来。

    全部都是这样的笺纸,大小差不多,颜色各不一样。有粉红、有明黄、有深青、有铜绿,数一数,一共有十种颜色。

    每一张笺纸上都画着一幅小画,用毛笔写着类似的邀请文字。很明显,这些书画不是一个人完成的,字体有行书、有楷书、有汉隶,笔迹各不一样,但每一份,都仿佛一件小而精美的艺术品,带着极其雅致的美感。

    徐英把这张纸翻来覆去地看,惊道:“全是手写的,不是印的!”他又扒着岳明的看,“你的也是!”

    旁边的社员也非常惊奇,相互传看。

    这些小画画的基本上都是文物,虽然只是写意,却完整地表达出了文物本身的气韵,让人望而忘形。

    天工社团的学生们跟着苏进磨练了这么久了,还是有些眼力的。岳明道:“这是大师手笔啊……文物协会出手真是不凡!”

    魏庆细细抚摸着信笺的表面,皱眉道:“这纸张,感觉跟平常的不太一样啊。”

    他所说的平常,可不是普通人寻常见到的胶版纸、道林纸之类,而是苏进专门提供给他们观察记忆的文物用纸。

    苏进微笑着向他点点头,问道:“你再看看,有什么不一样?”

    魏庆的五官非常敏感,以前也往往能通过手感发现一些别人留意不到的东西。他又抚摸了一阵子,还放到鼻端闻了闻,道:“这颜色是后面染上去的,好像是花香。而且这造纸方法感觉也很古老,我记得……应该是宋朝以前吧?”

    苏进向他嘉许地笑笑,点头道:“你观察得很对,这不是普通的纸,而是仿造的薛涛笺。贺家,你来给大家解释一下吧。”

    “薛涛,是唐朝时期的一名诗妓。”遇到这种时候,贺家绝不会像平时那样吝惜自己的语言。

    他面无表情地介绍道,“她也是一位相当出名的唐朝女诗人。她幼年丧父,16岁落入娼藉,居于蜀都浣花溪畔。她幼有诗才,之后容姿既丽,又通音律、善辩慧、工诗赋,与白居易、张籍、刘禹锡等诗人关系很好,常常举行诗会。她最出名的,还是制作了薛涛笺。”

    他果然像一个人形计算机一样,凡是看过的内容基本上都能过目不望。更何况,自从对文物修复产生兴趣,加入天工社团之后,他又专门阅读了很多这方面的典藉。苏进随便提个关键词,他就能朗朗上口,全部说出来。

    “当时的纸比较大,用来写律诗或者绝句,既不美观,也浪费纸。薛涛对纸张要求比较高,选择其中纸质细腻、融墨如意的,把大纸改成小纸,更加合用。后来,她出钱自赎之后,在浣花溪畔定居,雇工匠办起了造纸工坊,开始进行更多尝试。”

    “她根据前人染纸的原理,用芙蓉花为原料,制造彩色笺纸。之后还发明了涂刷加工方法,用红花中采取染料,加入胶料配成涂料。她制作的彩色笺纸十张一扎,一共有十种颜色,被称为薛涛笺,又叫松花笺。”

    他面无表情地向苏进一点头,表示自己已经说完了。

    苏进微笑着听着,说:“中间有些不太对的地方,但大致也就是这样了。”

    贺家一怔,抬头道:“书中所记,的确如此。”

    苏进摇摇头道:“那就是书上记错了。十色笺是蜀笺的一种制法,但蜀笺,可不止一种薛涛笺。有一种说法,十色笺是宋代谢景初受薛涛的启发,在四川益州加工而成的。”

    贺家似乎下意识地想要反驳,但他张了张嘴,好像又想到了什么,沉默了下去。

    苏进带着笑道:“笺,其实就是纸。古人一般把篇幅比较大的纸张叫纸,把制作精良、尺幅比较小的称为笺。大家都知道,纸是东汉时期蔡伦造的,制笺方法大致是从唐朝开始。薛涛把笺纸上加上了颜色和花纹,后来随着雕版、印刷技术的改进,花样越来越多。譬如北宋记载的一种‘砑光小本’,就是先用沉香木刻上山水花鸟兽等图像,然后把纸蒙在上面,用生蜡或者光滑硬物,反复碾磨纸面,沉香木版上的图像就会留在纸上了。”

    徐英眼睛一亮,插嘴道:“这种我小时候也玩过的!我拿纸蒙在硬币上,用铅笔涂啊涂啊涂,纸上就有硬币的花纹了!”

    苏进笑着向他点点头,说:“这其实也是一种拓碑的方法,跟砑光小本的制笺法,的确也是共通的。”

    岳明突然道:“古人玩的这些东西,其实就是纸张工艺吧?现在印刷也有的,烫金啊、镂空啊、击凸啊……之类的。”

    苏进点头:“你说得对,本来也是一样的,就是古代的制纸工艺,只是现在更机械化,更规范化了而已。”

    苏进和贺家侃侃而谈,包括旁边的快递员小向在内,所有人都听呆了。

    徐英举起手上的笺纸邀请函,对着光看了半天,道:“这就是仿造薛涛姑娘的手艺做的笺纸喽?”他把它凑到鼻子旁边,深深吸了口气,陶醉地道,“感觉好像还有薛姑娘的香气啊……”

    岳明在旁边凉凉地道:“没听老大说吗?这是仿的!也许做它的,是一个抠脚大汉也说不定呢。”

    徐英猛地把邀请函拿开,一脸见鬼的表情瞪着他:“你不要破坏少年纯洁的梦想!”

    岳明说:“当然没有,我破坏的只是少年愚蠢的梦想而已。”

    两人立刻掐成了一团。

    魏庆不为所动地轻抚着这张仿制薛涛笺,把上面的话念了两遍,道:“用这种方法送邀请函,感觉真风雅啊……”

    天工社团的其他社员纷纷点头,苏进看着信封上的那句话,也默然了下来。

    突然间,苏进的手机又响了起来。他有点走神,接起电话时,不小心按到了免提键。

    然后,他听见一个声音同时从人群里外两个方向传了过来。

    “苏进同学是吗?你有一个……”

    人群让开一个小口,苏进拿着电话,跟外面的另一个快递员面面相觑。

    那个快递员“呃”了一声,问道:“你就是苏进同学?你有一个快递。”

    很快,那个快递到了苏进的手上。虽然不同公司的设计不太一样,但很显然,这也是一个制式信封,用来装文件的那种。

    苏进有些迷惑。这个制式文件袋从重量到手感,都跟先前那个一模一样。

    苏进撕开文件袋,从里面拿出一个……信封。

    包括先前的快递员小向在内,所有人一起瞪大了眼睛,徐英更是快人快语地问道:“怎么又来一个?”

    这个信封的确也跟先前那个一模一样,右下角的那句馆阁体小字,以及背后红色的印章全部都毫无差别。

    苏进的手一顿,打开了那个信封。

    很快,一张红色的信笺到了他手上。

    徐英的声音在他旁边想起,疑惑地问道:“一样的?文物协会送错了吧?”

    但苏进翻过信笺,轻抚着上面的花瓣痕迹,却绝不会这样想。

    前面送来的那些笺纸,虽然非常相似也很精美,但他一看就知道,那只是仿制的薛涛笺。

    而他手上这张,却是货真价实的真品!

    一张正版薛涛笺,从唐代传下来的,历经了一千多年的文物!

    __________________

    感谢蒋熙棠、爱疯hiroco的捧场,感谢fatfox911、书中半日闲、北天冥河的天天支持!!

 0506 激励

    苏进坐在椅子上,比对着两张邀请函,反复细看。

    除了纸张的材质不同,以及右下角的那幅小画画的是个倾倒的玉印以外,两张似乎并没有什么区别。

    小画旁边同样有一个朱砂的“定”字,左边那两行竖排的文字也一模一样——

    “苏进小友如晤。闻君将入吾辈,喜不自胜。二月初二惊龙抬头,请于南郊圜丘坛一会。吾当扫榻相迎,坐而论道,不亦快哉!”

    但相比较而言,这一图一文,很明显出自不同的作者。

    仿制薛涛笺上的文字应该是习的欧体,楷书刚硬板正,笔锋间带了一丝锐意。这句话原本像是老友相邀,被他写出来却像是教导主任让学生到办公室做报告似的。

    旁边的画显然出自同一人之手。如意本来应该是线条流畅、圆融自如的东西,他的绘画结构却法度严谨,线条走向极有章法,与如意配合起来,难免让人感觉有些僵硬。

    但正版薛涛笺上的则完全不同。

    正版薛涛笺的作者习的也是楷书,却是诸遂良体。他一手诸体显然已入化境,灵逸生动,又带着一丝独有的妙趣横生。字与邀请的内容相配合,搭配得天衣无缝,有如浑然天成。

    旁边所画的小印也是,这方小印横卧于地,留了半个印痕在下方,笔锋圆润,恍然间让人仿佛看见了一尊弥勒坐在水边,对影自照,融融一团和气。

    这一字一画跟千余年的文物薛涛笺相比,竟然相得益彰,并没有逊色的感觉。

    苏进把这两张笺纸并排放在桌上,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

    左边仿笺是跟天工社团其他社员的一起送过来的,显然这才是定段考试的例行通知书。那右边这份是什么意思?文物协会为什么又单独送过来一张?

    还是用的正版薛涛笺,两者之间的重视程度,显然截然不同。

    苏进沉吟片刻,把它们全部装进了文件夹里。

    这时,他面前的电脑突然响了两下,他抬头一看,是有一封邮件到了。

    苏进点开邮件,有些意外地扬了扬眉。邮件的发件人是“一只昏鸦”,苏进记得她,那是枯藤社团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