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农场在非洲-第2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事件被李二视为奇耻大辱,发誓一定要找突厥人报仇!

    结果唐朝的军队仅仅只用了四年的时间就把突厥人打的哭爹喊娘,彻底的分裂为了东突厥和西突厥,再也没有能力发动对唐朝的进攻。

    为什么唐军这么能打?唐朝的实力比汉朝强大吗?

    众皆以弱亡独汉以强亡,汉朝实行的是秦制,有一定的秦朝耕战制度,这就是一个战争机器,汉朝的军队规模和战斗力,是历朝历代最强大的,没有之一,北宋时期,宋朝组建了人数众多的禁军,但是禁军的战斗力……那就是个笑话。

    唐朝的军队肯定是可以打过汉朝的军队的,因为双方隔了好几百年,科技发展社会进步,连战争都改变了样貌,所以唐军可以击败汉军,但是为什么唐军可以这么快击败北方的游牧民族?

    主要的因素在于唐朝的骑兵强大,贞观年间的唐朝战马数量不太清楚,但是在贞观末期到麟德年间,唐朝的战马数量达到了76万匹,汉朝汉景帝末期的时候,大汉仅仅只有20万匹马,这不是战马,这只是马!

    汉武帝的时候,也不过才40万匹马而已!

    也就是之后不断的对匈奴出兵,打败了匈奴,掠夺了不少的战马然后抢回来了河套地区之后,汉朝的马匹数量这才快速的增加。

    而唐朝仅仅是战马就达到了76万匹,可想而知他们能够组建多么强大的骑兵!

    这也是唐朝前期吊打世界的原因了,除了在高句丽稍稍的遇到了一点挫折之外,不能是南边还是北边,唐军都无往不利。

    但是马匹牛羊这些牲畜太多了也是一个问题,那就是它们对草料的需求量大大提高。

    唐朝时期,阴山以南的地区已经不像是汉朝的时候那么的荒芜了,定居在这里的人很多,土地的负担急剧攀升,然后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土地迅速的沙漠化,其实从北魏建立起来之后,这个情况就已经出现了,游牧民族定居下来之后,人口快速的攀升,然后在靠近草原的地方带来了大量的破坏。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黄河的水开始渐渐的变黄,黄河开始变得充满了泥沙,然后不断的改道,不断的洪水泛滥,并且渐渐的成为了历朝历代的心腹大患。

    而现在,林全他们要做的,就是逆推历史,把这些被破坏掉的草原还原,倒不是说要完全把它们变成草原,那估计不像是,但是至少要把沙漠消灭掉,因为沙漠这东西对于这里的居民的生活已经构成极大的威胁了。

    而防沙治沙,就是他们生命之中的意义所在!
………………………………

第四百六十章 无法理解的老板

    “咳咳,那个我们的工作方式确实是跟别人不太一样,但是我们的工作方式也是有效的,而且更加的高效!”

    有些事情没法解释,林全也不打算解释那么多,难道告诉他们自己有金手指,哦不,是金象腿?

    就算是说出去了他们多半也不会相信,说不定还会用关爱智障的眼神看着自己,那就真的是尴尬了。

    “老板,我们接下来要做什么?还是像之前那样种树……吗?”

    林全看了这人一眼,他记得他的名字叫王兆文,是一个三十多岁的汉子,一个老工人了。

    王兆文比较的沉稳,是亿利集团介绍过来的,说他可以独当一面。

    林全在观察了一段时间之后,感觉也确实是如此,这个王兆文虽然不是这群工人之中年龄最大,资历最老的一个人,但是他在这些工人之中却很有威信,大家都比较的信服他,有时候他说的话会比老板的话更加的管用,尤其是在林全这个老板在这些工人的眼中是非常不靠谱的存在。

    “嗯,基本上就是这样了,不过我们接下来的目标是在西边,这边,也就是乌海的东边,这一块靠近黄河的岸堤,我们在这边种下去了之后,基本上只要这些种子发芽了,就没得跑,肯定可以存活下来了。”

    对于林全的这个说法,大家倒是不怎么反对,靠近黄河边上的沙地的地下水位会比较高,所以种植下来的树木很容易得到水分的补充,所以存活下来没有多大的问题,而事实上,就算是没有人工的种植,黄河两边也是有不少的野生树木的。

    “然后我们把这些树种上了之后,再一点点往里面种,这一块的土地我都已经规划好了,什么地方种树,什么地方种草,什么地方种植果树,大家可以看一下,这是我做的规划图!”

    回国工作有一点点好的地方就在于,这边的办公要方便多了。

    在尼日尔的沙漠之中的时候,虽然林全自己买了电脑,但是打印机、印刷机这些都没有,就算是有了也干不成多少事情,很多人不识字,看不懂规划图,与其费尽心思的做一些规划图出来,还不如直接告诉他们应该怎么怎么做,今天要干什么,明天要干什么,这样他们反而效率更高一些。

    不过在国内的话,就不存在这样的事情了,这些工人都是老工人,在亿利那边也工作过,经验比较丰富,很多东西说不定比林全还要懂。

    这样的话他就没有什么顾忌和担心了,在国内工作,你感觉不像是一个人在奋斗,你的身后有强大的力量在支持着你,做什么事情都是非常方便的。

    身处在一个欣欣向荣的社会里面的时候,那种感觉跟在那种老态龙钟或者是社会僵化看不见希望的国家里面完全不同。

    工人们拿到林全的规划图之后,脸上的表情变得精彩起来了。

    大家看了一会,有些难以置信,然后揉了揉眼睛再看了一下,还是难以置信,然后抬起头,茫然四顾,似乎是想要看一看同伴们的反应。

    结果他们发现自己同伴们的反应跟他们没有什么差别,大家都是一脸懵逼的状态。

    “老板,这个,你确定,这个是真的规划图,不是拿错了还是怎么的?”

    另外一名工人看了看大家的反应,见大家的反应跟自己差不多,于是便把大家的问题提了出来。

    林全看了他一眼,认识他的名字叫做刘明全,这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工人,年龄比王兆文还要大几岁,他没有王兆文那么稳重,自己家里的事情也比较多,家里有个不省心的女儿,让他愁白了一半边的头发,于是大家开玩笑的喊他刘半白。

    “就是啊,老板,你的这图我看明白了,只是您的意思我有点弄不不明白了!”

    另外一名叫做罗小林的年轻工人也站了出来,表达了自己的不解。

    “是啊,是啊!这样做的话等于是乱来嘛,从来没有人这样搞过!”

    “老板你是不是考虑一下啊,亿利那边给我们的参考意见本来是很不错的,如果按照他们的意见来的话,我们也是可以慢慢的把这一块沙地治好的,或许时间比亿利花的时间还要短!”

    工人们七嘴八舌,虽然他们是按天计价,把自己的事情做完了就可以拿到工资的,但是这个时候看到林全这样胡来,他们顿时都有些看不下去了,一些资历比较年轻的工人或许还没有开口,但是资历稍稍老一点的工人,这个时候都在开口劝说林全。

    “呵呵,大家不要劝了,我意已决,就按照这上面的来吧,只要大家按照我说的去办,到时候出来了结果,大家肯定会大吃一惊的!”

    林全看到这么多人劝说自己,心里一点都不生气,丝毫不以为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反而还有些高兴。

    下面的这些人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这并不是坏事,有的时候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多一种想法的话,事情就多了一种可能的解决办法。

    如果以后他遇到了什么问题解决不了的话,这些人说不定还能给他一些参考。

    但是在这件事情上,林全因为自己有不能说出口的秘密,所以并不打算听取大家的意见。

    他也没有过多的解释,交代完了这件事情之后,他就做了一些其他方面的分配和调整了。

    等到所有的事情交代下去之后,林全算是松了一口气了。

    接下来就是熬时间了,春天种下一颗种子,说不定秋天的时候就可以收获了。

    想到这里,林全的心里轻松了不少。

    不过他的心里倒是轻松了,而那些没有得到明确解释的工人们,则感到十分的费解。

    他们是真的很难搞懂自己的这个新老板的想法了,完全不知道他要做什么!

    “老王,你说我们这,这应该怎么办啊?”

    会议开完了之后,刘明全和其他几个老工人找到了王兆文,想要让他给参考参考,拿拿主意。

    “先照办吧,他毕竟刚来,还是我们的老板,我们就算是有意见也不能闹得太僵,那样的话双方的关系就会有裂隙了!”
………………………………

第四百六十一章 王兆文的想法

    其他人听王兆文都这样说了,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了。

    这个老板刚接手农场,时间还不长,所以他们并不是很了解这个老板的性格和人品,而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

    他这个老板这个时候刚刚上任,正是要树立自己权威的时候,这个时候没事找事的去挑战他的权威,那完全是自讨没趣的做法,遇到一些心胸比较狭隘的人,说不定还会比较记仇,那样的话就亏大了。

    毕竟这年头找到一份工作可不容易,而且乌海农场的工资开的可不低。

    林全对于员工的工资待遇方面给的很高,以前在非洲的时候那边没有很完善的职工福利体系,所以他只是提高了奖金而已。

    但是在国内的话,那就完全没问题了。

    国内的职工福利体系其实已经逐渐的健全起来了。

    不过拥有完善的福利体系的公司基本上都是大型公司,或者是像国有企业这样的单位。

    寻常的私营公司处于减少成本的原因,是很少搞什么五险一金的,这些东西他们要补助一半,等于是增加了很大的开支,资本都是逐利的,资本家都是贪婪的,谁也不想自己已经赚到手的钱再被捞回去一些,所以即便是几年之后,他们都不一定会给员工们建立健全五险一金的制度。

    几年之后国家开始强制推行这种政策,然而效果依旧不大,只有一些实在是地不过去,规模也稍稍有点大的私营企业才会给员工买,买的时候还要打个折扣,五险一金里面的公积金给扣掉了……

    而在2013年,这样的事情都不用想,别说是五险一金,五险都不一定给你。

    不过林全却很大方,他给职工们开的工资要比其他的农场高了15%,本来他打算直接开出高50%的工资的,因为这些员工的工资待遇其实并不高,一个有五年工作经验的沙民,每个月的工资不过才4500块钱左右,这笔工资比不上城市里面的建筑工,那些工人按天计价,一天的工资在200左右,月收入大概在5500左右。

    不过,建筑工的工作强度可能更大一些,而且要更加的危险一些。

    林全一开始来到这里的时候,比较了一下这边的工资跟尼日尔那边的工资。

    两边的工资水平当然是相差很大了,尼日尔是世界上最不发的国家,人均GDP才几百美元(现在发现了大油田,一下子翻身农奴把歌唱了),而国内的GDP虽然还够不上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但是也已经接近7000美元了。

    所以两边的工资差距肯定是有的。

    一开始的时候,林全记得在坦桑尼亚的时候,那个时候招募的工人给600块钱都有人愿意干,而到了尼日尔之后,他自己的心里过意不去,然后把这个标准提升到了1200块钱。

    这个工资待遇也不高,加上农场的福利、奖金和补贴,一个熟练的老工人,一个月的收入大概是有2200块左右。

    这在当地一件算是很大的一笔钱了,属于高收入人群了。

    因此当初阿扎克这个家伙才会在发了钱之后到处跑去鬼混。

    而国内的人均收入水平比尼日尔高好几倍,按照这个倍数来提升工资的话多少有点不靠谱,那样的话林全有点支撑不了。

    但是小范围的提升15%这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然后再给大家缴纳五险一金,这也是完全没问题。

    就拿王兆文来说,他以前在亿利的时候,工资是5600一个月。

    原本跳槽了之后,在新单位的工资是会下降的,毕竟在中国社会里面,资历是一个很重要的东西。

    你在别的公司积累的资历,换到另外一个地方,有的时候是有用的,有的时候也是没用的。

    不过不管有用没有,除非你是被别人重金挖过来的,不然的话你的工资肯定是要下降的。

    抱着这样想法过来的王兆文本来心里还有一点点的不情不愿!

    他觉得在亿利待着挺好的,毕竟工作的时间长了,习惯了,同时们也都非常的熟悉了,上上下下的脾气和性格都摸熟了,然后做事情的时候也更加的容易更加的舒服。

    但是陡然换到一个新的环境的话,那肯定会出现各种不适应的。

    人都是会念旧的,衣不如新人不如故,花心的男人都会念着前女友的好,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更何况他来的时候是抱着要降薪的觉悟的,心里自然是很不情愿了。

    只是来了之后,他发现自己预料之中的降薪情况没有出现,而且还涨了块钱的工资,然后老板还给他们买了五险一金,逢年过节还有奖励,夏天有降温费,虽然不多但是也有500块,五一和十一的时候都有2000块的过节费,中秋和元旦1000块,年终的时候还有绩效奖,虽然暂时还没有公布是多少,但是听说不会少于五位数!

    这样的福利待遇简直是让工人们都有些瞠目结舌,从来没有见到过老板会主动的发这么好的福利的。

    按照这个老板的这种做法,他这样搞的话他的农场完全挣不到钱好不好!

    王兆文给自己算了算,发现自己来到这里之后,明面上的工资涨了多,如果加上五险一金的话,那就长了1600,如果再把过节费、防暑降温费和年终奖计算进去的话,他的月工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