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农场在非洲-第2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下去的。

    这下好了,从省道上下来的时候就要车震一下了。

    林全不由皱了皱眉。

    一辆奔驰的SUV放到哪儿都是很引人注目的,更不用说是在农村了。

    林全的车还很新,开的次数很少,林巧因为是个年轻的小姑娘的关系,所以对自己的车也很照顾,平时打扮的干干净净的,恨不得在车上面戴一朵花,于是他这车就显得十分的干净明亮,远远看起来闪闪发光的样子。

    省道旁边的一些村民看到了这辆车,一个个的都好奇的议论了起来。

    “这又是谁家的年轻人回来了啊?开这么好的车?在外面混出来了啊!”

    “是啊,这车怕不是要好几十万哦,这人看起来是要往林家村那边去,难道是林家的那个小子?”

    “有可能,听说他在国外开公司当老板呢,有钱买这样的好车也就不奇怪了!”

    ……

    这样的议论林全当然是听不到的,就算是听到了,多半也不会在意了。

    因为他现在正在小心翼翼的开着车!

    刚下车的这一段比较危险,旁边是一个水库,下面是一大片的农田,他们是在这个水库的埂上,左右两边的高度都有好几米高,这要是翻车了,那可要完蛋!

    林全很小心的控制好了速度,SUV的动力比小轿车大一点,但是比不上越野车,可操控性还算是不错,只要车技不是太烂的人,别猛打方向盘的话,一般都没事,只是SUV的地盘比轿车要高不少,这样的话,它们在越过一些障碍物的时候,重心是会不稳定的,这也是林全比较在意的一点。

    “那些都是油菜花吗?好漂亮啊!”

    因为是四月份,所以田冲里面的油菜地都开满了嫩黄色的油菜花,一大片一大片的,看起来非常的整齐好看。

    林全看到这些油菜田,心里面就是一阵感慨,小时候他们整天到处跑,这油菜田啊、豌豆田、黄豆田都是他们经常来的地方。

    油菜田里面有一种他叫不出名字的草,那种草一根根的,上面有细小的毛刺,喜欢生长在像油菜田这样肥力比较大,土地比较松的田里面,因为油菜的高度越长越高,加上密度没有小麦大,所以在油菜田里面,这种草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可以生长。

    这种草是牛和猪都比较喜欢吃的一种食物,农村以前养猪养牛需要给他们准备很多吃的,城里人可能并不清楚,在没有青草的冬天,猪和牛吃什么?

    答案是稻草和红薯!

    稻草的营养价值并不高,但是总归还是有点营养价值的,牛这种动物也不会冬眠,冬天是食物匮乏的时节,它们在野外生存的话,是会进行迁徙的,但是被圈养起来了就没办法迁徙了,于是它们就适应了一些营养价值不高的枯萎的草,比如说稻草这种东西。

    冬天的时候,有些田地还是需要进行翻一翻的,以前的时候,田里面种了庄稼还不算,山地上,一些不是很陡峭的坡地上,也会开垦出山地,种一些芝麻、花生、小麦这样比较耐干旱的作物,而一头牛对于农户的左右是绝对有必要的。

    而且养牛也不仅仅只是用来种田,牛也可以卖钱,农村的牛很少是年龄很大的老牛,基本上都是3…4岁的牛,再大一点的话都卖掉了。

    卖给了一些牛贩子,这些牛贩子大部分把牛卖给了屠宰场杀了吃肉,小部分把它们卖了给了需要耕牛的农户。

    说起来牛也真的是惨,任劳任怨一辈子,最终还是上了餐桌,跟它们比起来,猪简直是太享福了……

    一头牛可以说是一户农家最值钱的财物了,林全家以前卖了一头老牛,这是一头脾气很温顺,很听话的老母牛,在它的孩子长大到了一岁半左右的时候,为了筹集林全跟妹妹的学费,家里面把这头牛卖掉了,当时好像是卖了8000块钱,这是2004年的事情,林全记得很清楚,因为他放这头牛放了5年多,对它感情非常的深,那个时候他已经开始懂事了,知道这头牛被卖掉的话,绝对会被送进屠宰场,所以在卖了这头牛之后,还一直依依不舍的送了它很久,直到牛贩子牵着它赶上了车之后,才依依不舍的离开。

    北方的水塘比较少,所以养的牛大部分都是黄牛,而市场上的主要牛肉也基本上都是黄牛为主,当然了,养牛场林全没去过,是不是有专门的肉牛,这他就不知道了!

    南方的牛主要是水牛,水牛比黄牛要大,成年的水牛可以达到一千多斤甚至是超过2000斤的重量,按照现在的牛肉价格,这样的水牛至少是好几万块的价值,毕竟牛肉都卖到四五十块钱一斤了……

    不过实际上计算的时候,肯定是不能这么计算的,骨头、内脏、还有各种体液、血液等等、这些也是要计算重量的,而且,水牛的肉质比较结实,比起黄牛来说,水牛比不好吃,所以他家的一头成年老水牛才只卖了8000块,这个价钱已经很高了,一般一年左右的小牛犊子只能卖2500左右,养一头牛,每年等于是有这么多的收入了。


………………………………

581 税

    农民的收入一直都很低,自古以来都是这样的。

    历朝历代都是以农业为本,然后重农抑商,把商人的地位贬低的很低。

    之所以要这么做,是因为经商的话,来钱实在是太快了,而商人有了钱之后,就会谋求更高的地位,这样的话金钱就会流入权力系统,从而会腐蚀掉官僚机构,这就造成了国家的腐化,而重农抑商,贬低商人的地位,就是要让大众都树立起一种看不起商人的风气,然后抑制大家去经商。

    这样的话虽然没办法彻底的解决这个问题,却可以减缓其进程,历朝历代亡国的根本原因都是社会矛盾的激化导致的,而这里面土地兼并,阶级固化、贫富悬殊拉大,官僚系统崩坏等的都是总要的原因。

    不过本朝在改革开放之后并没有充裕的启动资金,而自己国内的农业人口有八九亿之多,这么多的农业人口,就成为了国家工业化的起步资金了!

    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家历程其实是对外财富的掠夺史,他们通过掠夺别的国家的财富,来累积了第一桶金,从而完成了早期的资本积累,进而才能建立起来自己的工业体系,任何穷国,在没有资金的情况之下,是没有可能建立起工业体系的,人们都说印度赶超中国,问题是印度有启动资金吗?

    嗯,好像是有,让国内数亿人口忍饥挨饿,然后成为世界最大粮食出口国,用粮食来换钱,好计谋啊好计谋,反正他们种田也不用化肥,也不打农药,纯天然的收成,就是浪费了一些两脚羊的时间和生命而已,根本就没有什么其他的成本,印度婆罗门表示:这样的生意咱们还可以做一万年!

    本朝没有地主阶层,在土改之后都被斗地主斗完了,在土地承包制之后,土地又重新的按照人口分到了每一户农户的手中了!

    林全小时候的时候,家里四口人,按照分配的话,每个人1。8亩地,他们家有7。2亩田地,当时村支书和村长都在担心,要是按照现在的人口增长速度的话,下一代出生了,那田地不够分怎么办啊?

    到时候一人一亩地都分不到岂不是要饿死?

    结果现在农村的田地都荒废了,没人种地了……

    之所以荒废了根本原因是因为种地没收入,浪费时间浪费体力还倒贴钱进去!

    本朝的启动资金一开始是卖一点石油,八十年代中国曾是世界石油主要出口国,从1977年到1985年这段时间,石油出口收入占到中国出口收入的三成还多,直到1993年,中国都还是石油的净出口国!

    不过,咱们国家的油田产量并不高,生产成本却比较高,跟海湾国家比起来没啥竞争力,之所以能够大规模的出口石油赚钱,主要是因为咱没啥好出口的,在工业体系没有健全之前,连低端的仿制品,玩具和各种轻工业品都没办法出口(改革开放之后,以港资为主要资本的外资企业在东南沿海建立了大量的纺织加工厂,这些都是半成品加工,一开始还没办法全产,后来技术和产业完善了之后,这才终于成了中国对外出口的一大支柱产业了,到1991年,纺织品和其他工业品的出口占到中国出口比例的3/4),而工业化需要的启动资金一方面需要借助外资的力量一点点的积累,一方面就要从自身找点潜力挖掘一下。

    于是,接近9亿农民就成了接盘侠,很多人可能并未听说过价格双轨制,这个东西其实就是一个剪刀,来剪羊毛的,操刀手是国家,对象是全国所有人,其中农民很受伤,国家为了给工业化积累资本,采取了很多的办法。

    在农业税没有取消的时候,农民要缴纳的税目数量不少,负担并不清楚,而且考虑到种田需要的时间、人力、化肥、农药、种子和其他的成本,算下来的话,除非是成规模的种植,不然的话农民种田就是倒贴钱进去,于是当南方的工厂起来了之后,各地的农村迅速的空了!

    大量的农村劳动力都进城了!

    人口的流动是有其根本原因的,之所以各地的农民都要南下去打工,是因为相对于他们辛辛苦苦的种田而言,南下打工获得的收入显然要比窝在家里种田要高很多!

    而中国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世界上少有民族能够比拟的,于是,一人带头全村走光,男人们都出去打工了,务农的主力从青壮年变成了妇女和老人,再后来,妇女们发现自己窝在农村里面也不划算,等到孩子上学或者是长大了之后,她们也开始尝试着走出农村了。

    于是农村的衰败就在所难免了!

    这里面有两个时间节点,一个是1995年前后,这个时间点是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规模开始向南方迁移的开始,尽管在这之前,也有不少人南下打工,但是那样的热潮显然没有这个时候的大,而妇女大规模离开农村要晚不少,大概在2006年前后。

    农业税是在2004年到2006年的是取消的,因为征税难度大,土地荒废趋势已经显现出来了,而且农业税占财政税收的比例已经下降到了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了,国家也终于取消了农业税,只是这个时候,大家还是没有什么种田的积极性,毕竟种田不赚钱,这是大家都具备的常识。

    而因为农村人口流失严重,城镇化速度加快,中国迎来了一大波人口红利时期,这段时期中国的经济发展非常迅猛,不过农村人口流失也带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粮食的安全难以保证了!

    除了北方的一些平原适合大规模机械作业之外,南方的梯田、丘陵地带并不适合大规模的机械作业,这里的农业成本很高,收益很低,因此土地荒废程度很严重!

    为此国家提出了新农村的建设,这个建设本质上是没错的,但是来的太晚了(早一点的话国家也没钱),新农村的建设帮助一些农村修建了新的基础设施,改善了公路,平整了田地,把一些不平整的梯田整饬为了大块的平地,方便机械化的作业,不过这样的效果其实并不好,适合整饬的田地不多,实际效果有限,林全这边基本上都是面子工程,靠近省道两边的农村都整理过了,但是往里面走的话,就没有了。


………………………………

582 回家了

    在颠簸的土路上开了十几分钟,总算是到家了。

    “小林回来了?你爷爷奶奶刚刚还在念叨着你呢!”

    村里没多少人了,都是一些老人在家,这个时候瞅见林全的车,一直不敢人,直到林全摇下车窗跟他们打招呼才敢跟林全说话。

    “村里没多少人了,怪冷清的!”

    林全也都跟他们打了招呼,还专门给每人送了一个红包和一些礼品,红包里面钱不多,只有200块,送红包其实是跟他们搞好关系,让他们在林全不在的时候,多帮他爷爷奶奶一下,毕竟远亲不如近邻,林全实在是鞭长莫及了点。

    “爷爷,奶奶,我们回来了!”

    看着两个身形都有些佝偻的老人在门口翘首期盼的样子,林全的眼泪一下子就不争气的涌了出来,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哎,好,回来了就好!”

    奶奶拉着林全的手,不住的点头。

    “爷爷奶奶,快回去屋里去吧,外面的风大!”

    丹尼丝这个时候也抱着孩子下车了,见两位老人还在外面站着,于是连忙说道。

    “好,进屋坐,进屋坐!”

    老人高兴的拉着他们两个进了屋,而一进了屋,爷爷奶奶的目光就没有从小思华的身上挪开过,很显然,在他们的心中,小思华的地位显然是比林全他的地位高很多的。

    “孩子睡着了吗?”

    看到小家伙没有发出哭闹声,奶奶很关心的问了一句。

    “没呢,小家伙正在好奇的看她的家呢!”

    丹尼丝笑着说道,怀中的小家伙这个时候很乖巧,不哭也不闹,似乎是知道自己回家了,此时正在好奇的打量着周围的人和东西。

    “可以给我抱一下吗?”奶奶犹犹豫豫的说了一句,这句话在她看到孩子的时候,就想说了,只是洋媳妇跟一般人家的媳妇不太一样,之前回来的时候,她们之间的交流都需要靠一个女儿的翻译才能实现呢!

    而现在林巧又没回来,丹尼丝说的中文并不标准,奶奶只能听懂一半,她自己的普通话是不会的,说的都是方言,丹尼丝的中文也不咋地,听力虽然比口语稍稍的强了那么一点,但是这么地道的方言,她也是听不太懂的,两人之间的交流其实是靠眼神和动作的!

    不过好在很多都看得出来,很容易明白,所以两人的交流虽然有点困难,但是也不是没办法进行下去的。

    “哦对了,爷爷奶奶,这是我从美国过来的朋友,她的名字叫做泰勒,泰勒,这是我爷爷奶奶,我小时候是他们抚养长大的!”

    看着婆媳间的这一幕,林全陡然间想起了自己似乎还带了一个人回来了,于是这个时候立刻介绍了起来。

    差点就把泰勒给忘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