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农场在非洲-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穿着雨衣,打着雨伞,走在林间小道上,十几天过去之后,最开始种植的那些树苗这个时候已经基本上都活了下来,当然也有一些没有活下来的,但是它们基本上已经被移走了,种下了新的树苗,所以这里看上去有些参差不齐,高低错落。

    不过看着这些正在雨水之中抽芽的树苗,每个人的脸上都会露出笑脸,一个人做一份工作,挣钱是很重要的,但是能够取得成绩,能够取得看得到的成绩,这样是很重要的,这能够证明自己的劳动的价值,证明自己的工作不是徒劳无功的。

    林全看着这些存活下来的树苗心里面很高兴,也很自豪,而工人们看到这些树苗则更加的高兴,北部的沙漠地区贫瘠而荒凉,他们没有太多的耕地,而如果所有的沙漠都能够像这样被治理的话,那么他们即便是自己这一代没有足够的土地,自己的子孙那一代,却能够拥有土地,等于是他们现在的工作是为了子子孙孙的未来为努力的。

    外国人心中原本是没有这个观点的,他们或者主要是为了自己活着的,一般都不会考虑自己的后代,在他们看来,那是他们下一代自己需要考虑的事情,不关他们的事情。

    思维方式跟中国人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但是林全却跟他们讲起了道理。

    “你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是你们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你们的祖先世世代代都生长在这里,正是因为他们都像你们这样想,没有考虑太多,只顾着自己活得好一点,多砍点树,多养些牛羊,结果硬生生的把这里的土地都给破坏了!”

    “你们脚下的土地不是一开始就是这样的沙漠的,这里以前也是良田,是平坦肥沃的大草原,这里适合耕种,适合放牧,能够养活很多人,丰衣足食,一点都不用担心生计问题。但是因为他们也都是你们今天这样的思想,所以才会导致这片土地变成今天这个样子!如果我们今天还是这样做,对这片正在恶化的土地不管不顾的话,那将来留给你们子子孙孙的将会是一块更加荒芜,更加没有生机的土地,而到时候,他们就会失去安身立命的地方,他们没有办法耕种,没有地方放牧,甚至都没有水源让自己生存下去,你们希望他们将来面临这样的绝境吗?”

    林全一双眼睛在工人中间扫来扫去,工人们一个个都陷入了沉思,他们之前或许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但是他们不能永远都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林全要让他们知道自己工作的意义,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工作是在为自己的子孙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这样才能够让他们摆脱只靠钱财才能够驱动的动力。

    “你们不愿意是不是?那就行动起来,从自己做起,从一件小事做起,认认真真的种好每一棵树,用自己的努力开改造这一片沙漠,为你们的子孙创造一片能够安身立命的地方!你们说好不好?”

    工人们一个个都十分的激动,一起吼道:“好!”

    “老板,我们会努力工作的!”

    “老板,我们不要奖金了,我们要延长工作时间,多植树,种好树!”

    “对,我们不是为了钱而工作的!”

    林全一阵窃喜,哼哼,你们的道行还是低了一些,毕竟这样的思想工作以前没有经历过吧?

    省下了一笔奖金了,开心很!
………………………………

第七十四章 意外的游客

    想到自己之前的那一番思想工作,林全就感觉有些得意,工人们最近的工作状态明显是比以前要好不少了,他们工作的更加积极一些,主要是态度更加的认真,对于种树这件事情不再是当做一件差事来应付,而是真正的投入了心思,全心全意的投入了进去,这跟被动的劳动区别很大,这叫做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效率提高不说,质量也会提高,而且还能够集思广益,发挥出众人的智慧。

    其中一个工人的建议就很不错,他建议在种树的时候可以把坑稍微挖大一些,种树的时候进行填土的时候,让树苗的位置更低一些,这样的话会形成一个高度差,浇水的时候受到太阳照射的面积会少一些,而且水流下去之后,扩散的方向也不会太大,能够节省很多的水资源。

    这个提议让林全有些意外,他并没有想过这样的办法,也不知道可不可行,但是既然有人提了出来,那他们就现场试验就好了,反正目前还有很多死掉的树苗需要更换。

    “你叫什么名字?是哪里人?”

    林全对这提出意见的人有了一些的看法,如果这个人的意见真的可行的话,自己可以给他一笔奖励,就像是自己当初在TSNY的时候对尼维尔奖励的那样,给别人树立一个榜样的作用,让大家能够都开动脑筋,想出更多的办法,发挥出群体的智慧,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他们这里这么多人,要是都能开动脑筋,能够做成的事情肯定比自己一个人要多。

    “老板,我叫费萨尔伊本阿卜杜勒阿齐兹伊本阿卜杜勒拉赫曼阿扎克!”

    “……”

    “嗯,我叫你阿扎克吧!没问题吧?”

    阿扎克点了点头,名字是有点长。

    “阿扎克,你提出的这个意见很好,我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你了,给你十天的时间,你可以做一些实验,看看这些措施是不是真的有效果,对了,你会识字写字吗?”

    林全准备运用统计学的办法来进行对比和参照,这样的话得出来的结果更具有可信度一些,而这要求做实验的人会读写,不然的话这件事情就要他自己动手了,林全很忙的,显然是没有那么多的时间。

    由于现在种树到了第二个阶段,前期的整批整批的种植已经结束了,现在都是将之前没有成活的树木铲掉,然后重新种植,这项任务并不算是很繁重,但是这只是对于一般的工人而言的,对于林全而言,现在的工作很显然是更累一些,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这些新种的树木不是集中在一起,在整个八万株树木的林区里面分散的到处都是,于是他就需要到处寻找,找一找哪一处地方的树苗是新种下去的,虽说一晚上需要照射的树苗数量没有以前那么多,但是林全感觉自己的工作量简直是成倍增加了,每天都累得跟条狗似的。。。。

    不过一份耕耘一分收获,五月很快就过去了,经过工人们的不懈努力,这八万棵树苗基本上都种下去了,而且存活率还真的不错,目前至少有六万五千多棵树苗是活着的,其中靠近内圈的这些树苗这个时候已经长了起来,它们生长的位置距离水源最近,地下水位比较高,加上林全进出的时候古玉照射的时间最长,所以这些树苗的成长速度惊人,从外面看隐隐已经有了一片片绿油油的树林的感觉了。

    而因为后面的几批树苗种下去的位置越来越靠近11号公路,所以现在从11号公路上开车的时候,也能够看到这沙漠滩上的一片片树林,在一望无垠的沙漠之中行车,人的视觉会感到很疲劳,因为到处看到的景色都差不多,而陡然间在一片沙漠之中看到一些成片的绿色树林,大家的心情都会变得好起来。

    沙漠之中的绿洲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有重要的意义,而农场到11号公路上还有一条简单的土路,这是之前为了方便运输物资,林全向施泰格和尼日尔政府申请修建的,这条路修建起来还真是简单,政府只是派了压土车,来来回回的碾压了几遍之后,这就算是修成功了,林全看的直翻白眼,但是也拿他们没有办法。

    这种简单修成的路,可以用,但是用的时间不会很长,随着沙子的松软和流失,这条路以后还要再处理一次,不过现在他也没办法,修路是要钱的,尼日尔的政府是很穷的,估计修路的这一笔钱是拿不出来了,而且他们的技术也不行,修路还要请海外的公司。

    不过土路也算是路,很多人在都是从首都尼亚美过来的,从尼亚美到阿加德兹,这一路上他们都跑了十几个小时了,而越往北边去,沙漠化就越是严重,放眼望去满目苍凉,什么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样的景象都没有,只有黄沙漫天,遮天蔽日的末日般景象。

    为什么丧尸片都喜欢在戈壁、沙漠地区拍摄?因为这些地方本来就有末日般的景象,用来拍摄的话效果更好,还能省下一大笔的布景费。

    所以当他们看到了一大片的绿洲,虽然这个绿洲有些名不副实,树苗都是新种下的,但是他们的心情却依旧很开心,在沙漠里面看见绿洲寓意着希望和好运,因此很多人就在路边停了下来,开始拍照、野餐。

    有些人甚至是把车沿着这条小路开了进去,直接来到林全的农场了。

    “这是怎么回事?怎么这几天都有人把车开进来了?他们是政府的人吗?”

    “不太像,看着像是游客?”

    工人们摇了摇头,这些不像是政府的人。

    林全自己也有些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这是什么情况,这些人看起来很奇怪,拿着手机到处拍,有些人还向工人们问东问西,还有些人拿出什么东西写写画画,林全一开始以为他们是政府的人,还特地的交代工人们对这些人要和善一些,免得惹得他们不高兴,让政府把自己的经费砍了。

    可是后来发现不对劲,于是给施泰格打了个电话确认此事,施泰格也一脸懵逼,尼日尔是个小政府,阿加德兹的人口才七万多,哪有那么多的政府公务员,所以他否认了这件事。

    难道真的是游客?如果是游客的话?能不能从他们的身上挣钱?

    林全的脑袋中马上想到了一个东西――农家乐!

    PS:元旦快乐哦!
………………………………

第七十五章 农家乐

    农家乐,这种东西在中国是一项新兴产业,但是在国外,以乡村旅游为特色的产业已经有好几十年的历史了。

    一开始的时候林全是无论如何都没有想过要搞农家乐的,因为尼日尔是非常的贫穷的,这里到处都是农村,自然环境还很原始,农家乐是给城里面的有钱人看的玩的,而对于尼日尔这样的国家而言,这种产业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前途的。

    但是现在的情况让他改变了主意,11号公路是尼日尔贯穿南北的一条大动脉,而是连接尼日尔和阿尔及利亚的唯一一条道路,11号公路向南到达首都尼亚美之后,还能连接上尼日利亚的高速公路,让这些非洲内陆的国家可以连成一片。

    尼日尔的GDP在世界上排名倒数,但是它的两个邻国却是比较富裕的。

    北边的阿尔及利亚是非洲第一大国,这个第一是面积第一,因为国家大部分地区都是沙漠,所以人口不是很多,只有4000万左右,是尼日尔的两倍,但是阿尔及利亚北边直抵地中海,漫长的海岸线加上国内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使得他们和邻国利比亚一样,成为了坐在油桶上的国家。

    人均GDP达到4美元,是邻国尼日尔的十几倍,而阿尔及利亚的交通非常的发达,摊开地图,看看北边靠近地中海那犹如蜘蛛网一样的高速公路线路就可见一斑,不过因为南边是沙漠地区,所以交通线路稍稍的少一些,但是在阿尔及利亚的南部,在撒哈拉的中心位置,却有两个著名的旅游景点,一个是伊利奇省的

    阿杰尔高原国家公园,一个是塔曼拉塞特省的塔曼拉塞特河遗迹。

    而这两个地方距离尼日尔都不是很远,从尼日尔的国境线出去,向北就能抵达这里。

    而每年的冬天,从欧洲,尤其是北欧和中欧过来过冬的游客,都喜欢去非洲度假,和寒冷的欧洲冬季不同,北非国家的冬季非常的温暖,气温在20摄氏度以上,而南部的这些公园和历史遗迹也能吸引到不少的游客。

    更有人喜欢驾车穿越整个撒哈拉,直达南部的尼日利亚,再从尼日利亚搭乘飞机离开非洲。

    北部的是沙漠,旅游的景点是沙漠绿洲,而南部的是黄金海滩,尼日利亚大草原,这些都是难得的景点,但是在这两个国家的中间还有另外一个穷国,那就是尼日尔。

    大家一般都不会在尼日尔逗留,只是开车经过尼日尔而已。

    但是这些人都是有钱的旅客,如果有办法让他们停下脚步,能够掏出口袋的钱进行消费的话,那对于尼日尔的经济发展自然是有非常多的好处的。

    林全他们的农场距离这交通主干道不远,所以如果能够利用自己的绿洲吸引到游客的话,那对于农场的收益多元化来说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的。

    但是农家乐要挣钱,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必须要想出吸引人的办法。

    林全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于是他打电话叫来了丹尼丝,这个家伙把自己带到这片不毛之地之后就闪人了,好多天都没有看到她了,也不知道在忙些什么。

    “林,你知道吗?我们的考古挖掘在伊费鲁安的山脉下面发现了一个古罗马的遗迹,如果这个遗迹真的可能给真实是古罗马的建筑和文化的话,那我们将会创造历史!”

    丹尼丝一见面就迫不及待的要向林全分享自己的成果,心中的高兴简直是像装满了水的杯子一样直接溢出来了。

    “等等,古罗马的遗迹?你是说真的吗?罗马不是在意大利吗?怎么跑到非洲来了?”

    林全一个头两个大,丹尼丝说的东西已经超出了他的认知了,尼日尔虽然位于北非,但是距离意大利最起码有两千公里吧!而且这中间是撒哈拉沙漠啊!罗马帝国是很牛,但是也没有牛到能够穿越整个沙漠跑到尼日尔来的这种程度吧!

    “是啊,这就是问题的所在啊!罗马在打败迦太基之后,便掌控了整个地中海沿岸的非洲海岸,而罗马帝国的国力也到达了顶峰,但是没有任何一本史书记载过,罗马帝国的军队向南穿越了撒哈拉沙漠,而我们在伊费鲁安的发现,如果能够证实是罗马文明的遗迹的话,就能彻底的推翻这个说法了!罗马帝国的军队曾经深入到非洲内陆!这是多么伟大的壮举啊!强大的罗马帝国!”

    林全有些无语,整个欧洲历史上最强大的国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