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希望与图腾-第2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魔。”黄桂蓉讲解道。

    一行人到了古屯堡边,导游黄桂蓉指着古屯堡介绍道:

    “公元一五五三年,兰氏家族在兰正徳的带领下由福建逃往今贵州省石阡县中坝镇青岩村河口,见地势显要,易守难攻,便在此定居下来,并带领兰氏家族修建城墙,用以抵御明王朝军队的追击,求得弹丸生存之地。古屯堡城墙高达六米,宽一米。清朝雍正年间在土司地区实行“改土归流”,在苗疆内推行武力开疆扩土,在铜仁设里苗同知。后因满、汉地主大肆掠夺土地,苗民无法生存,不得不再次‘勇自绝’,掀起了乾嘉苗民大反抗,清庭进一步加强对苗疆地区征剿。于是河口苗疆被征服。

    “清王朝在河口设驿道站,并屯军,筑堡四座,以河口苗寨为中心另在其周围的西边地根山、东边马桑坪、南面的干河坝修设三座碉堡。苗寨边墙以堡为中心两边各设两道门卡,门全用石块砌成。堡的周围另设有哨所。

    “民国二十三年,红军一部首长带领工农红军于此整编部队,并组织当地群众整修城墙和碉堡,粉碎了敌人的围追堵截,使红军主力长征在此顺利通过。

    “解放以后,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成为各民族共同心愿。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当地村民将河口苗疆边墙大部分拆下山用以建造粮田,至今仅保存近一百五十米城墙。为此,今天我们见到的河口苗疆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所见的碉堡已有上百年历史。”

    由于游览缓慢,很快便到了中午时分。一行人在一家农家乐餐馆吃了中饭。

    吃中饭时,导游黄桂蓉征求吴总等一行人的意见,说接下来将去凯峡河景区,凯峡河有漂流,不知大家去不去漂流?

    吴总用征询的眼光看了看大家,问道:“我们既然来了,就去漂一漂怎么样?”

    田理麦不待别人答话,抢先笑着说道:“旅游本来就是一种体验,为什么不去漂呢?”

    蒋副会长劝道:“既然来了,我劝大家都去漂一漂,凯峡河漂流也还是够刺激的!”

    导游黄桂蓉说道:“如果我们要去参与漂流的话,就要抓紧时间,因为凯峡河漂流有十二公里长,很要一点时间。”

    听说要漂十二公里,蒋雯雯、朱丽雯和金玉耽心自己的体力不支,便都有些犹豫。吴总见了说道:“算了,我们都不要犹豫,既然来了,就漂一漂!”

    听说要参与漂流,导游黄桂蓉说道:“那好,我们都去漂流,体验一下那份刺激和冲击力!由于漂流时不可能给大家进行讲解,那我刚才就将凯峡河的相关情况作个介绍!”

    导游黄桂蓉于是介绍起了凯峡河的相关情况。

    她说,凯峡河温泉漂流长十二公里,植被完好,峡谷幽深,滩多水急,瀑布水帘随处可见。沿河两岸,奇花异草,古树密茂,阿娜多姿,是保存较完好的自然生态盆景园。至上而下,时儿是急流险滩,时而是幽静峡谷,河水清澈见底,鱼翔浅底,蝶戏水面,山色倒影,全程漂流结束后,你一定会觉得美不胜收。

    凯峡河沿岸保存着完好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中华文木,这些文木,有的树干全部伸向河面,有的则干脆生长在一块大石头上,千姿百态,处处是美景。乘船从树枝下慢慢的漂过,欣赏着自然生态盆景园的美丽,让人赏心悦目,恍若置身世外桃园。

    凯峡河漂流风景最为优美的地方是高桥瀑布风光。

    高桥,是贵州省最高的古代石拱桥,建于清朝道光年间,相传,有一大户人家,没有子女,为积公德,造福当地群众,拿出所有的家产后,还到四面八方去挂公德(民间用于慈善活动的一种筹款方式),经过三年多的时间修建了此石桥。

    古人没有先进的建筑设施,是怎么修建这么高的桥呢?据老人们说,在修建高桥的过程中,先是把两岸的参天大树砍倒,让大树的树干横跨在河面的上方,然后站在横着的树干上进行施工,施工用的原材料全是石块和石灰。石块经石匠凿成长方形,和着石灰,一块一块的用人工进行搭建。

    高桥南岸的斜上方,有一个溶洞,地下水从溶泂中奔涌而出,从桥的两边流入河里,其中的一边可以乘漂流船从秀丽的瀑布下面经过,三百六十度的欣赏瀑布,还可以让瀑布的水流从头顶上直冲下来,另一边则是形成漂亮的溪流。

    过了高桥后,就进入各种各样的险滩了。

    高桥出口的第一个滩,滩长十五米,翻船指数较高,翻船往往是由于游客的轻心大意而造成的,特别是对于那些会游泳的游客,心里面觉得没什么了不起的,不按要求事项进行漂流,结果,一不留神,就在这里翻船。不过,在这里翻船充其量只能是被吓倒而已,不会出多大问题的。

    这个滩过后,经过一个五十米长的平水塘,立即就到了王家石险滩,王家石险滩长二十米,水流急,并且容易翻船,如果翻船,可能要被卷入水里约五秒钟左右,五秒钟不算长,也没有什么危险,但对于漂流的人而言,在被卷入水里的情况下,感觉是非常漫长的,胆量小一点的人,脸色往往会被吓成白色。

    王家石险滩和高桥出口险滩,都有护航员重点监控的。

    过了王家石险滩,欣赏完漂亮的滴水塘风光,经过大大小小刺激好玩的滩,就到了跳鱼塘险滩,顾名思义,跳鱼塘的鱼儿是最多的,经常可以看见鱼儿跃出水面。游客必须下到漂流艇步行一百米左右,要绕过跳鱼塘险滩,因为此滩水流非常的急,落差有六米,接近垂直九十度的角度,容易发生意外,所以,不允许乘漂流船而下。这里也有护航员重点监控。

    紧接着有三百米长的一个地方,是杉木塘的上入水口,此处是经常翻船的地方,滩长三十米,落差八米,还有四道弯,水流非常湍急,必须特别小心,以防翻船。

    如果翻船了,也千万不要害怕,要保持冷静,护航员会在极短的时间内赶来帮助你,再说,只会被水冲入杉木塘里,有救生衣的保护,不会让人沉入水里的。所以,在漂流的过程中,必须全程穿着救生衣,以确保安全。

    在杉木塘里,慢慢欣赏两岸的风光,这里的风光非常的秀丽,生态非常的原始,最好是调整一下紧张的情绪,接下来,就到了杉木塘出口了。

    杉木塘出口,滩长二十米,落差八米,水流也是非常湍急,但没有前面那么的危险了,因为,这个滩只有一个弯,所以很少翻船,但不等于不翻船,但也还得注意,最好不要翻船。这个滩是游客评价最好的一个滩,够刺激,够爽,但又相对安全。

    过了杉木塘出口险滩后,经过两岔河,就是老鹰塘险滩。老鹰塘险滩长五十米,落差九米,比较刺激,这里的鱼儿非常的多,一群群的,随处可见。过了老鹰塘后,就没有太大的险滩了,顺流而下,然后就上岸了,上岸之后可以在木渡水吃烧烤,边吃边欣赏着如画的风光,最后到终点后,再到地下热河去泡一泡温泉,之后快乐的漂流之旅就告结束。

    导游黄桂蓉介绍完毕之后,蒋副会长说道:“那我们抓紧时间!”

    一行人来到漂流起点,办理了相关的票务手续,穿上救身衣,便准备登上漂流艇漂流了。那漂流船是两人一船的,蒋会长陪着吴总坐了一只漂流艇,导游黄桂蓉看了看其他的人说道:“我们最好是男女搭配!”她说着与王总乘坐了一只漂流艇。

    “田理麦,我俩坐一只吧?”蒋雯雯说道。

    田理麦答应道:“好!”

    其实朱丽雯和金玉都想与田理麦乘坐一只漂流艇,但蒋雯雯先开了口,没有办法。

    朱丽雯与张清文乘坐一只漂流艇,金玉则与邱师傅乘坐一只漂流艇。田理麦走过去对金玉说道:“金玉,你别紧张,不会有什么事的!”之后田理麦又对邱师傅说道:“邱师傅,多照顾一点金玉!”

    “放心吧,田主任,英雄救美的事是每个男人都愿意做的!”邱师傳笑着说道。

    田理麦与蒋雯雯坐上漂流艇,便漂着走了。刚开始水流比较平缓,田理麦看着蒋雯雯说道:“雯雯,你别紧张,一切有我呢!”

    蒋雯雯说道:“麦,跟你在一起,我根本不紧张!”

    “那就好,雯雯,如果遇到翻船了,千万别乱抓乱扯,保持身体平衡,因为有救身衣,一会儿自然社会浮出水面!”田理麦说道。

    “麦,你以往漂过这么长的距离吗?”蒋雯雯问道。

    “没有,雯雯,这是我漂得最长的一次了。我们黑洞的‘中国地心第一漂’也才六公里多,仅是这里的一半!”田理麦说道。

    
………………………………

第三五五章 留下王总(一)

    “麦,我们黑洞旅游区的‘地心第一漂’,我每次在穿过那三公里的地下暗河时,心里总禁不住紧张兮兮的!”蒋雯雯说道。

    田理麦和蒋雯雯两人说着

    山水风光无限

    石阡境内峰林谷地、河流纵横,山、水、林、洞融为一体,自然生态环境优美,旅游资源组合条件好,品位高。具有“山峡之幽、溪河之秀、温泉之古、历史之久、民俗之纯”的总体特征。全县有285座大小山峰,其中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有127座,已命名的溶洞60余个,主要有佛顶山、大顶山、五峰山等。佛顶山为景内第一峰,与大顶山、梵净山并称为“姊妹山”,三座山峰遥遥相望。具有代表性的河流有凯峡河峡谷、乌江峡谷、洋溪河峡谷、包溪河峡谷等。凯峡河峡幽壁峭、乌江峡谷水急滩险、包溪河峡谷水清流缓,两岸景致清新秀美。太虚洞、仡沟、风洞、三佛洞等溶洞万奇内蕴,尽显溶洞世界的千姿百态。

    佛顶山:佛顶山自然保护区位于石阡县甘溪乡南端,与施秉、余庆两县交界,方圆500余华里,总面积14032m2,最高峰海拔1869。3米,距县城30公里,有公路直达。它是贵州东部仅次于梵净山的第二大高山,有“梵净山的姊妹山”之称,与梵净山相同,历史上曾是黔东佛教圣地,并且佛顶山自然保护区也是黔东北除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外,保存较好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佛顶山区太阳辐射值低。因佛顶山地处低纬度,太阳高度角较大,理应获得较强的太阳辐射,但因云雾多,加之山体遮蔽严重,降低和减少了太阳辐射的强度和到达地面的数量,年总辐射为79。6callm2。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少,处于全国日照低值区,平均气温在海拔600m、1100m、1500m处分别为16。4℃、14。1℃、12。3℃,佛顶山受海洋气候影响较大,雨水丰沛,相对湿度大于80%;年均降水量1100~1350mm,为全县多雨区。由于具有明显的中亚热带季风山地湿润气候特征,温暖湿润,雨量充沛,为生物繁衍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山内现有原始植被2万多亩。

    佛顶山自然保护区中拥有植物1069种,列为国家珍稀、濒危重点保护植物的有16种,属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珙桐、红豆杉,二级植物鹅掌楸、香果树……三级保护植物有穗花杉、白辛树、天麻等。由于高大的山体、复杂的地形、保存较好的森林植被,为森林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栖息环境。自然保护区动物资源丰富,已鉴定命名的脊椎动物与昆虫有119科417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2种,其中,一级重点保护动物1种,二级重点保护动物31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豹,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猕猴、穿山甲、大灵猫、小灵猫等。佛顶山自然保护区旅游景观类型多样,包括山地、河谷、森林植被、宗教文化、自然及人文景观类型,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是一处集科考探险与登高览胜的好去处,2005年被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五峰山:亦称五老山、五老屏山,历史上亦称知府山、镇东山,以中峰为镇山。五峰山是石阡县城正东后背的城市后花园,处石阡县中心旅游开发区,距县城2。5公里,平均海拔700米,最高峰海拔1064米,规划面积约8平方公里。五峰山因五个山峰得名,分别是龙峰、青冥峰、元宝峰、白岩峰、龙尾峰。五峰山背面的云台山有历史悠久的云台寺,清幽的伴云寺、三昧禅院等寺庙掩映在松林之中,长年香火袅袅,游人不断。云台山的山巅、山腰和山脚分布有大小不等的石林,这些石林形状各异,造型独特逼真,尤其是山腰处石林中的石壁题字“出岫无心”,气势恢宏,雄浑有力。五峰山森林公园面积4亩,是距县城最近且保存完好的绿地。山上峰峦连绵,松林如海,四季苍翠,主要有松、杉、柏及各种落叶乔木十多种,村寨座落于丛林深处,古朴宁静,在林间小道漫步,只见朴素的农舍隐现林中,令人有置身“世外桃源”之感。五峰山森林公园以优美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人文景观而著称,是休闲、游玩的好去处。

    凯峡河峡谷:主段河流全长约15公里,河道所经多为幽深峡谷、急滩与深潭相间,两岸杂草丛生,树木葱郁,雀鸟声喧;船行开阔之处,可看到烟村田耕的景象,别具特色的“吊角楼”隐现于袅袅炊烟中,就象一幅幅美丽的山水画展现于眼前。特别是沿岸几处地热泉最为幽静壮观。

    洋溪河峡谷:位于石阡县城北,距县城5公里,为“凯峡河风光”的组成部分。石阡城东的凯峡河至此出于峡谷,流经两岸田庄之间,约1公里至浮桥口,汇龙川河而北去,这一段河面宽广,沙滩流水,故名洋溪。洋溪深处,山崖陡峻、水石清幽与外间的开阔景象形成鲜明的对照。洋溪谷口,左有高耸入云、斜崖垂麓的风帽顶,燕子岩,右有壁削千仞、石乳倒悬的黄家垴、大偏岩。有如石门洞开,风光俏丽。洋溪峡谷以溶洞著称,谷口崖间洞穴成群,古为修仙慕道者隐居的地方,人迹罕至。据旧志载,明末清初,有可南睢阳“东华道人”常住洋溪岩穴,以修炼“梅子金丹”,相传他曾住过的风神洞,每逢天气骤变,洞内吼声如雷,洞口黑烟喷出,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