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希望与图腾-第3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歌唱完,天也差不多亮了,姑娘们拿出油茶招呼小伙子,大家吃完才散去。临行前,姑娘们将小伙子们送到寨门,唱着歌送小伙子远去。

    “六月六,这个日子对于每个民族来说,它都有一个节日的来历,这或许与六这个数字有关,因为‘六六’两字表示着大顺的意思。”罗叔叔说道。

    “罗叔叔,还有些什么节日传说和它的来历,特别是少数民数的,请你都给我们讲一讲!”田理麦说道。

    “田理麦,要都讲,恐怕有些困难,我还讲两个节日,那就是中秋节和三月三这两个节日,别的今后有时间了再讲。”罗叔叔说道。

    “爸爸,你先讲中秋节吧,我们小时候常听人们讲,八月十五开天门,这中秋节与开天门是怎样的一个传说?”罗思思说道。

    “思儿,八月十五开天门也是传说。据说,农历八月十五的晚上,天门要开。天门开的时候,要是看到办喜事的话,你的运气就好。要是看到办丧事的话,你一定要背时。

    “从前,有弟兄俩,哥哥是个老好人,弟弟则奸猾些。弟兄俩分家各过各的。这天,哥哥去算八字。八字先生见他老实巴交,就说:‘你这八字不好哦!你看嘛,你这里犯煞,这里也犯煞,好几重煞!常言说,七煞八煞,疙疙瘩瘩,牛事不发马事发。今年你做事不顺,病痛也不少,可要小心点!’哥哥听了八字先生的话吓坏了。回去后,一天到晚都提心吊胆的。

    “弟弟也去找那个先生算八字。先生见他精灵,尽说好听的,说他八字好,红运当头,要是去做生意,一定赚大钱。弟弟听了欢喜极了,丢了庄稼去做生意。

    “八月十五那天晚上,哥哥在床上睡着了,恍恍惚惚的,有个老婆婆喊他起来。那老婆婆对他说:‘你生气做什么,八字先生说的话信不得,他算得不准!你快点来,看你的命到底好还是坏,像不像八字先生说的那样。’哥哥赶忙爬起来,跟老婆婆跑出门。老婆婆朝天上一指,叫哥哥看。哥哥抬起脑壳朝老婆婆指的方向一看:嗨哟,天门大大开着,一串串人从里头走出来,抬着大红花轿,吹吹打打好不热闹,是在接新媳妇!哥哥弄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就问老婆婆。老婆婆对他说:‘今天是八月十五,八月十五南天门要开。你不是看到了吗?你看到的是在办喜事,看到办喜事运气就好。你切莫相信八字先生的鬼话,你只要多谢谢南天门的土地,多给他烧炷香,多敬他好酒好菜,保你往后年年八月十五天门开的时候,都看到办喜事。’

    “原来,那老婆婆是南天门上的土地公公的老婆,也就是土地婆婆。说起南天门的土地公公,他虽然管得宽,殊不知个个菩萨都有人敬,唯独他没得人敬。他见一点油水都捞不到,就想了个办法,八月十五晚上,悄悄把南天门打开,弄得热热闹闹的。又叫土地婆婆下凡来,把哥哥引出门看。哥哥听了土地婆婆的话,欢喜得很,弄了不少好吃的东西招待她。事后,他又照土地婆婆说的那样,经常弄些好酒好菜,烧香点烛敬南天门土地公公。南天门土地公公受了香火,也就经常帮哥哥的忙。这样一来,那年哥哥确实平平安安地过去了。

    “弟弟从来没做过生意,一做就蚀本。弟弟心想,狗儿八字先生胡猜瞎算!他说哥哥做事不顺遂,病痛多,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他说我有运气,怎么我这么倒霉?想来想去想不明白,就跑去问哥哥,哥哥把遇到的土地婆婆和自己烧香点烛用好酒好菜敬南天门土地公公的事情全告诉了弟弟。弟弟听后,也学着象哥哥那样去做。而此时的南天门土地公公由于私开天门,哄凡间人的香火供奉违犯了天条,玉帝知道后,便派人把南天土地公公抓去打了五百大棍。一顿棍子打完,土地公公奄奄一息,早断了气,被打死了!

    “南天门土地公公被打死后,玉帝就命人用棺材把他装起抬出南天门。那天,也正好是八月十五晚上,弟弟去看的时候,恰恰看到那些抬着土地公公的人走出南天门发丧。因此,后来就传说是天门开时看到办喜事就有好运,看到办丧事就要走背运。”罗叔叔讲述道。

    “爸爸,关于中秋节除了这开天门的故事外,还有许多的神话故事,你是不是一并也讲讲?”罗思思又说道。

    “思儿,你不说,爸爸也是要讲的,既然田理麦和你雯雯姐需要,我就讲出来!”罗叔叔说道。

    “谢谢罗叔叔。”田理麦和蒋雯雯几乎是同时说道。

    罗叔叔说道:“关于中秋节的故事我知道的一共有六则,下面我就一个一个地讲。”

    于是罗叔叔又开始讲述:

    故事一:嫦娥奔月

    相传,嫦娥偷吃了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儿讨来的不死之药后,飞到月宫。但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所谓“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正是她倍感孤寂之心情的写照。后来,嫦娥向丈夫倾诉,十分懊悔地说:“明天乃月圆之候,你用面粉作丸,团团如圆月形状,放在屋子的西北方向,然后再连续呼唤我的名字。三更时分,我就可以回家来了。”翌日,照妻子的吩咐去做,届时嫦娥果由月中飞来,夫妻重圆。中秋节做月饼供嫦娥的风俗,也就是由此形成。

    故事二:吴刚伐桂

    传说月中有桂树,《淮南子》已言“月中有桂树”,后来的传说更加具体,桂树旁又添了一个伐桂之人吴刚。月中之桂树与吴刚的传说,以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一《天咫》所载最为具体,其云:“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意思是说吴刚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发配到月亮,命令他砍伐不死之树……月桂。月桂高达五百丈,随砍即合,仙人就是利用这种永无休止的劳动作为对吴刚的惩罚。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故事三:玉兔捣药

    此传说最早见于《汉乐府·董逃行》:“玉兔长跪捣药蛤蟆丸,奉上陛下一玉盘,服此药可得神仙。”相传月亮之中有一只兔子,浑身洁白如玉,所以称作“玉兔”。这种白兔拿着玉杵,跪地捣药,成蛤蟆丸,服用此等药丸可以长生成仙。玉兔恐怕是嫦娥在广寒宫中最早的玩伴吧。

    罗叔叔讲完前三个故事之后说道:“刚才我讲的三个中秋故事处处带有神话传说的影子,关于三者之间的联系,也有这样的传说,说是后羿从西王母那里得到了不死药,交给姮娥也就是嫦娥保管。羿的学生逢蒙听说后前去偷窃,偷窃不成就要加害姮娥。情急之下,姮娥吞下不死药飞到了天上。由于不忍心离开羿,姮娥滞留在月亮广寒宫。广寒宫里寂寥难耐,于是就催促吴刚砍伐桂树,让玉兔捣药,想配成飞升之药,好早日回到人间与羿团聚。”

    罗叔叔停顿了一下,看了看田理麦和蒋雯雯继续说道:“接下来,我要讲的三个传说则有着一定的历史原型,与知名历史人物和史料记载紧密联系。”接着,罗叔叔讲了下面三则传说。

    故事四:玄宗游月

    相传唐玄宗与申天师及道士鸿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兴起游月宫之念,于是天师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云,漫游月宫。但月宫前有守卫森严,无法进入,只能在外俯瞰长安皇城。在此之际,忽闻仙声阵阵,清丽奇绝,宛转动人!唐玄宗素来熟通音律,于是默记心中。这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日后玄宗回忆月宫仙娥的音乐歌声,自己又谱曲编舞,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故事五:貂蝉拜月

    貂蝉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国色天香,有倾国倾城之貌。传说貂蝉降生人世,三年间当地桃杏花开即凋;貂蝉午夜拜月,月里嫦娥自愧不如,匆匆隐入云中;貂蝉身姿俏美,细耳碧环,行时风摆杨柳,静时文雅有余,貂蝉之美,蔚为大观。正是因了这种美貌,让弄权作威的董卓、勇而无谋的吕布反目成仇,使得动乱不堪的朝野稍有安宁之象。

    故事六:月下独酌

    诗人李白写自己在花间月下独酌的情景。“对影成三人”句构思奇妙,表现了他孤独而豪放的情怀。《李诗直解》:“此对月独饮,放怀达观以自乐也。”诗人上场时,背景是花间,道具是一壶酒,登场角色只是他自己一个人,动作是独酌,加上“无相亲”三个字,场面单调得很。于是诗人忽发奇想,把天边的明月,和月光下自己的影子,拉了过来,连自己在内,化成了三个人,举杯共酌,冷清清的场面,就热闹起来了。

    罗叔叔讲完了中秋节的故事,罗思思故伎重演,看了看田理麦说道:“哥,你和雯雯姐是不是听爸讲传说故事累了,我们还是讲几则笑话后再请我爸爸继续,如何?”
………………………………

第四六二章 节日传说(二)

    “好啊,那你先讲一个,罗思思!”田理麦说道。

    罗思思笑了笑说道:“我讲的不一定好笑。小明洗澡时不小心吞下一小块肥皂,他的妈妈慌慌张张地打电话给家庭医生求助。

    医生说:‘我现在还有几个病人在,可能要半小时后才能赶过去。’

    小明妈妈说:‘在你来之前,我该做什么?’

    医生说:‘给小明喝一杯白开水,然后用力跳一跳,你就可以让小明用嘴巴吹泡泡消磨时间了。’”

    罗思思笑话果然没有人笑。

    田理麦说道:“我来讲个,据说这个笑话曾排世界第一。笑话的名叫做《大家都要活下去》。在一个有众多名流出席的晚会上,鬓发斑白的巴基斯坦影坛老将雷利拄着枴杖,蹒跚地走上台来就座。

    主持人开口问道:

    ‘您还经常去看医生?’

    ‘是的,常去看。’雷利回答。

    ‘为什么?’主持人又问。

    ‘因为病人必须常去看医生,医生才能活下去。’雷利笑着回答道。

    台下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人们为老人的乐观精神和机智语言喝彩。

    主持人接着问:

    ‘您常请教医院的药师有关药物的服用方法吗?’

    ‘是的,我常请教药师,有关药物的服用方法,因为药师也得赚钱活下去。’

    台下又是一阵掌声。

    ‘您常吃药吗?’主持人继续问。

    ‘不,我常把药扔掉。因为我也要活下去。’雷利笑了笑。

    台下更是哄堂大笑。

    主持人最后说:

    ‘谢谢您接受我的访问!’

    ‘别客气,我知道你也要活下去。’

    台下继续哄堂大笑。”

    田理麦讲完,蒋雯雯和罗思思两人笑了,但罗叔叔和高孃孃却没有笑。

    蒋雯雯说道:“我也来讲一个关于‘一不做二不休的来由’的来历。至于说这是不是笑话,你们听了就知道了。从前有两座山,一座山上住着“一休”和尚,另一座山上住着‘二休’和尚。

    “两座山上都没有水。每天一休与二休都需要到山下来挑水,两人很快成为好朋友。某一天,二休去挑水时,发现一休竟然没出现。他想,或许一休生病了。第二天,二休再去挑水,一休还是没出现,二休就开始担心了,决定去探望一休。二休来到一休山上,他发现一休正在大树下打太极拳。二休很惊讶地问道:‘一休,为什么你没有去挑水还有水喝呢?’一休回答说:‘这三年来,我每天挑完水,都会利用零碎时间来挖井。现在我已经挖好一口井,井水源源不绝地涌出,从今以后,我再也不用下山挑水了!我还可以省下很多时间,做我喜欢的事。’因此,一休从此不用再挑水,二休却依然不能休息。这就是‘一不做二不休’。”

    蒋雯雯讲完之后,罗叔叔看了看堂屋门外,说道:“时间不早了,我们不再闲聊了。我把‘三月三’这个节日给你们讲之后,田理麦你就可以去跟你师傅学唱山民歌了。”

    “好,罗叔叔,我只是怕时间太晚了,师傅和师娘他们等着!”田理麦说道。

    “那我就只讲这三月三了,免得时间拖晚了。这三月三它不是哪一个民族的节日,而是许多民族的节日。特别是对于壮、汉、瑶、苗、侗等民族,更是一个的重要节日,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不亚于春节。下面我来一一为你们介绍。”罗叔叔说完便接着介绍起来。

    第一是汉族。三月三,汉族人古称上巳节,是一个纪念黄帝的节日。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汉族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

    汉族,有吃地(荠)菜花煮鸡蛋的习俗。当天民间有流杯、流卵、流枣、乞子和戴柳圈、探春、踏青、吃清精饭以及歌会等活动。汉族过三月三,除了祭祀之外,后期陆续发展为河畔嬉戏、男女相会、插柳赏花等民俗活动。

    三月三可推到追念伏羲氏。伏羲和其妹女娲抟'tuán'土造人,繁衍后代,豫东一带尊称伏羲为“人祖爷”,在淮阳(伏羲建都地)建起太昊陵古庙,由农历二月二到三月三为太昊陵庙会,善男信女,南船北马,都云集陵区,朝拜人祖。

    农历三月三,还是传说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的日子。晚清《都门杂咏》里有一首七言诗是这样描写当年庙会之盛况的:“三月初三春正长,蟠桃宫里看烧香;沿河一带风微起,十丈红尘匝地扬。”传说西王母原是我国西部一个原始部落的保护神。她有两个法宝:一是吃了可以长生不老的仙丹,二是吃了能延年益寿的仙桃——蟠桃。神话传说中的嫦娥,就是偷吃了丈夫后羿弄来的西王母仙丹后飞上月宫的。此后,在一些志怪小说中,又把西王母说成是福寿之神。

    农历三月三日,也是道教真武大帝的寿诞。真武大帝全称“北镇天真武玄天大帝”,又称玄天上帝,玄武,真武真君。生于上古轩辕之世,华历三月三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