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智能工业帝国-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说了实话,谈判就处于劣势,价格起码得少上三分之一,要知道,这可是这卡马特第一次从苏联搞来的第一批人中最为精英的,如果不能卖个好价格,这不就白跑了一趟?

    亲兄弟都得明算账。这云非跟自己老板,再怎么看,都看不出有血缘关系来。

    “八级以上的钳工有多少?尤其是装配钳工!”云非再次喝了一口茶,对着梁柯认真地问道。

    “我说小云,你这么严肃干嘛,你把梁柯吓着了。你说你一个毛孩子,整天学那些老头子,一说到正事人就变得一本正经,难道非得一本正经。才能说出这些话来?”李璐一边小口地品味着茶老板换的新茶碗专程给她泡的茶,一边观察着两人的情况。

    喝到口中,才发现,这茶。连市面上最卖的最普通的茶叶的味道都比不上。正在思索着这样难喝的茶叶,为什么没有传说中的味道。云非这一问话,身上一股对于普通人来说的上位者的强势就散发了出来,吓着了从毕业到现在工作经验不到两个月的梁柯。

    9327厂里面。仅仅只有三名九级钳工,两名五十多岁,一名快要五十岁。云非对于搞设计。搞工艺的技术工程师的需求,远远没有对于钳工,尤其是装配钳工的需求来得迫切。

    机床的生产,最为重要,最为关键的一环,就是在于最后的装配环节。

    生产出来的零部件,不管生产它的机床有多先进,工人技术水平有多高,绝对无法达到绝对零限。这也是,不管要求有多高的零部件的设计,都会有一个公差范围。哪怕是it0级的精度等级的零件,至少都会有0。0001mm以上的公差范围。

    it5级以上的精度等级,这个年代的机床,除了欧美各国有少数的机床能够加工出来,这个年代的中国设备,根本就无法达到。即使在欧美有那样的设备的存在,还必须要最为优秀的技术工人才能利用超级精密等级的机床加工出来。

    加工等级越高,难度越大,使用的设备也就越精密。但是最高等级的精度,往往都是人工加工出来的。要达到it4级以上的公差等级,就需要精密研磨或者超级加工以上的人工手段。

    云非现在要生产的,虽然是普通等级的加工机床,精密程度比较高的零件的公差等级也就it5…it7级的范围,大多数的零件,都是在it8…it10级。但是,他要做机床,最为核心,精度等级最高的导轨,精密磨削的程度对于一般普通的加工机床是足够了,但是要想他们自己工厂用来生产机床的机床,精密等级就必须更高才行。

    因为那就是传说中抽象意义的工业母机。机床的批量生产中,高精度的加工机床,才会达到更好的效果。尤其是那些用来进行最后精加工的机床。

    钳工划分了好几个比较细的种类,钣金、维修、装配这三个大类。钣金钳工云非现在用不上,维修钳工9327厂的已经足够,但是用途更广、技术含量更高的装配钳工,需要的数量就大了。

    众所周知,一台机床的精度高低,不仅仅取决于组成机床的零部件加工精度,最为主要的就是各个零件的装配关系。每个零件在生产中,都不可能做到尺寸一致,尤其是在批量生成中,为了让零配件的使用寿命更长,维修更方便,就要求零件的互换性。

    所谓的互换性,不是指每个零件的所有精度一致,而是他们的精度以及尺寸误差根据装配关系以及精度等级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零部件有了良好的互换性,才能保证设备在装配的过程中提高生成效率。

    普通金属切削机床,属于绝对分类的第五级(机床绝对分类,从高到低一共有一到六个等级,等级的分类,主要取决于机床机床能够加工的精度范围。随着各种高级精密机床的不断出现,等级最高的机床,都在不断地变化)。虽然等级不高,但是对于装配的工人技术以及经验要求都相当高。

    可以说,装配精度,决定了机床的在小范围内的等级。

    一个装配钳工,得花好几天时间才能装配完一台车床或者铣床。如果是重型设备,得数名钳工合作搞好几天。

    “八级车工倒是有七八个,但是八级钳工并不多,只有二十不到。”梁柯看到云非那盯得心里发毛的眼神,一边把玩着手中崭新的茶碗,低着头小声地回答着云非的话。

    “你知足吧你,苏联的地盘太大了,工厂布局分布范围又广,在短时间内能够搞来二十多个八级以上的工人,已经不错了……”李璐见到云非一脸失望,鄙视这货,撅着嘴说道。

    云非的表情,明显就是对她工作能力的质疑。虽然她不是一个虚荣的女人,但是被自己有好感的男人看不起,哪能没有半分火气?

    “对不起,姐,是我急切了……”云非见到李璐发火,急忙道歉。

    他知道,在苏联没有宣布解体之前,苏联国内的局势并没有完全崩溃,虽然很多工厂都已经完全停工,但是大多数工人都由国家发放最基本的生活费养着。不到万不得已的时间,这些最基层的人员,接受过数十年洗脑教育,成为整个苏联重工业以及机械制造的脊梁的技术工人以及工程师们,谁都不愿意离开自己的祖国。

    如果不是一直以来中苏两国关系都比较好,又是同一意识形态的阵营,根本就没有人愿意到中国来。

    这也是苏联解体之后,无数苏联的熟练技工情愿过着最落魄的生活,也不愿意到欧美那些国家去拿高额的工资。

    这批工人,大多都是来自乌克兰以及白俄罗斯境内。苏联的主要资源,都是想着俄罗斯本土的各大研究所以及工厂倾斜。一直以来,苏联都是干着用联盟内的资源发展俄罗斯的勾当,所以,苏联的局势才会在国际局势逐渐平稳之后急剧恶化起来。

    “姐,通知你们那边的人,工程师方面的,可以缓一缓,但是八级以上的各种技术工人,尤其是装配钳工,有多少,我要多少。还有,材料方面的工程师,帮我搞一些过来……”云非见到李璐平静了下来,才对着李璐认真地说道。

    “小云,你要这么多苏联机械方面的高级工人,究竟想要干什么?”李璐很好奇,云非不过是打算成立一家机械工厂,有必要这么大费周章地跑到国外去搞这么多的高级技术工人么?虽然国内这样的人才也紧缺,但是他这么一个小厂,有那么几个在生产现成进行指点不也就行了?

    “我要生产机床!”云非对着李璐重重地说道。

    李璐站起来,走到云非身边,摸了摸云非的额头,然后摇了摇头,才自言自语地说道:“没发烧呀……”

    对于云非的话,李璐很是不以为然。生产机床,尤其是一点基础都没有,云非这不是找死么?国内生产机床的企业不少,东北第一机床厂、首都第一机床厂、齐齐哈尔第一机床厂这些历史悠久的企业就不说了,尤其是建国之后的国内在成立了无数的机床生产企业,现在大多都不是很景气。

    云非就凭着手中的一千多万,以及花数的那一点股份,这不是找死是干什么?(未完待续。。)



156 咱们不能让苏联人小看

    对于李璐的震惊与不可思议,云非并没有做过多的理会。

    李璐虽然因为从小接触的环境,使得她突破了女人本身的局限,眼光变得长远,但是她不管具有多么

    战略的眼光,都看不到来自二十年之后的云非体会到的东西。

    随着数百上千万熟练产业工人的出现,中国轻工业的迅速崛起,使得中国经济超过了德国,成为米国

    之后的第二经济强国。但是中国在工业方面,尤其的重工业以及尖端高科技方面,根本就没有办法与科技

    实力强悍的米国相比较。

    一个领地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人口十多亿的国家,在经济总量堪堪超过领土面积三十五点七万平方

    公里,人口不过八千万的小国,就引以自豪,云非都想不明白,这些人,自豪的个神马劲儿。德国在于高

    精尖端科技领域的实力,那是连一直生活在世界第一国荣誉里面的米国都不得不承认的事实。

    中国之所以超过德国,不是因为中国的技术上去了,而是人口总量堆积起来的。

    中国,缺乏的是,能够向各种高科技领域延伸的机床工业。

    所以,国家在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对于那些能够生产高精度机床的企业,不仅在各方面进行政策倾

    斜扶持,连属于国家的那些高端技术人才,都领着国家的工资免费帮那些企业干活。整个国家无数人员花

    费了无数精力研究出来的技术成果,任由那些企业免费取用,为什么?还不是为了让整个中国的机床工业

    能够赶上欧美帝国列强,甚至超过他们?

    云非原来那个世界的花数,就是最为成功的例子。压倒了众多国家自己的工厂,一跃成为华夏第一,

    每年的税收减免、财政拨款看得一众国营的机床企业都双眼发绿。要知道。花数当年能够生产的,也就仅

    仅是中档一下的数控系统,他们的机床,就别提了。除了系统还行,设备就是垃圾。

    云非带着李璐在宽窄巷子喝完茶之后,花了半个多小时才把锦里给逛完,最后带着两个美女在一个老

    旧但是拥挤不堪的火锅店里面吃了一顿最为正宗的麻辣烫。

    苏联的这些工程师以及技术工人,没有几个人会说汉语,还好,李璐这个卖家做得比较地道。配备了

    十多名懂技术会讲俄语的翻译人员。这些翻译,都是来自东北那些重工业工厂里面的,很多人的父辈都曾

    经到苏联学习过,再加上五六十年代苏联援助中国,帮着中国建设基础工业的时候,有不少的苏联老大哥

    留下了后人在中国……

    王庆丰就懂一些俄罗斯语,跟这些来自白俄以及乌克兰的老大哥们聊的很是投入。

    云非在第二天就跟这些苏联来的下属完成了见面,好些个苏联人对于如此年轻的老板感觉到无比的震

    惊。不过后来一想到他们国内的情况,也就不作任何反应。在红色帝国里面。十八九岁管理一个硕大的工

    厂,或者一个巨大的研究所,是很正常的事情,不是么?

    他们来中国。就是打工的,只要老板安排工作,他们都会去努力地完成。老板懂不懂,不重要。重要

    的是,他们的顶头上司能够懂就行了。那些苏联来的各方面的工程师已经做好了被什么都不懂的人来领导

    他们的准备,却没有想到。云非直接从他们中间指定了管理人员。

    萨瓦夫斯基:男,苏维埃联盟乌克兰某机械动力研究所主任工程师,51岁。这是卡马特到苏联境内,

    网络到的唯一一个专家级的机械方面的人才。云非任命他为这个厂房已经有了雏形的机床工厂的副总工程

    师,负责领导这些来自苏联的工程师们进行各种机械方面的设计工作。

    娜塔莉娅:女,47岁,苏维埃联盟白俄罗斯某电子研究所工程师。这是这批来到中国的苏联人中唯一

    的一个女人,丧夫,家中子女五人,年龄最大的儿子伊戈尔是一机械工厂的工艺技术人员,29岁,未婚。

    因为厌烦了国内贫困的生活,在卡马特到白俄境内招聘的时候,他得到消息之后的第一时间就报名了。娜

    塔莉娅是放心不下自己的儿子才跟着来的。再加上苏联的环境确实恶化,她每个月的工资根本就不够养活

    家中四个失业子女,就来中国碰运气。云非任命她为自己工厂电子电器方面的总工程师。

    维萨里昂洛维奇:男,35岁,苏联不多的计算机工程师之一。来自乌克兰某军事研究所。云非任命他

    为机床计算机控制事业部的总工程师,下属三个来自苏联的软硬件方面的计算机工程师,云非直接丢了一

    套自己他自己抄袭至后世的32位的工控芯片的图纸之后,就不管他们了。他需要这几个并不是搞单片机的

    家伙把这个芯片给搞出来,把现在负责采购的母文斌介绍他们认识之后就不再理会他们。

    现在的人民币依然非常值钱,云非给几个总工程师每人三万人民币的年薪,其它的工程师根据经验以

    及级别从六千到一万五不等,技术工人同样按级别,从五千到一万八不等。当然,这些只是最基本的工资

    ,奖金什么的,必须要等到这些人创造出了价值才会有。

    原本觉得云非给的工资太低的李璐,却没有想到,所有的苏联人对于云非给出的这份工资都表现出了

    惊喜的神情。在他们国内,他们每个月拿到的工资,也就只相当于一两百块钱的人民币,由于国内物价远

    远高于中国,他们拿到的工资的购买力就更加少了,这刚来中国,每个人就得到了如此的高薪,如何能够

    不兴奋?

    在见面之后。云非给每个苏联来的人预支了半个月的工资,给除了萨瓦夫斯基领导下的机械方面的工

    程师以及二十多名八级以上技术工人的其他一百多号人放了一个礼拜的假之后,就带着这些一来就被老板

    压榨的人包下了两辆32座的大巴车,向着大巴山的深处奔去。

    昏黄的灯光,嘈杂的噪音,大山深处的9327厂的各个车间,再次焕发了活力。虽然现在这些工人都是

    在进行技术提高的练习,不过每个人都很珍惜现在的工作机会。尤其是数十名苏联工人进入车间之后。

    谁都明白,云非并不是很在乎他们这些工人。这个阴险的家伙,估计一直就没有想过要自己这些工人

    。不然这些苏联来的工人来的没有这么快。这家伙肯定在几个月前就已经做好打算。不然他不会在一开始

    介入9327厂就表现得无比淡然,不管自己这些人怎么闹腾。

    “老赵,你说,咱们这些人,不会下岗吧?”9327的精加工车间的吸烟区,几个年龄四十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