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韩警官-第2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吃完饭,收拾好桌子,就这么干坐着陪他们等待,一直等到检验结果出来。
“不是他,居然不是他,疑邻盗斧,邻人偷斧,邻人遗斧……想想就可笑,我韦国强竟然疑神疑鬼这么多年,我……”
“韦支队,您春节都没回家,一回来就直奔这儿,先回去陪嫂子,先回去看看孩子。”
“几千公里赶回来一定很累,先回去休息。”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韦国强失望到极点,一声不吭走出会议室,快走到大厅时突然回过头:“小韩,我等你消息,拜托了。”
第四百零一章 扑朔迷离
“韩支队,接下来怎么办?”
“老帅”一走,田国钢六神无主。
吴长城这个不速之客更尴尬,十一年前折腾大半年,搞得灰头土脸。十一年后的今天又因为同一个案子折腾大半夜,结果没什么两样,想告辞又不好意思开口。
看着两位老同志,想想刚消失在视线里的“老帅”,韩博发现上级关于办理案件时避嫌的规定有一定道理。同一起案件由不同人侦办是不一样的,与案件有关联的人侦办极可能感情用事,有利益关系的人侦办甚至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老帅”与旬丽案没直接利益关系,但具有太多关联。
他锲而不舍追查十一年,想抓获凶手还死者一个公道,想查明真相一洗前辱,想给曾经因此受波及的时任局领导一个交代,也想给包括眼前这两位在内的老同事老部下一个交代。
日思夜想,一有时间就想,脑子里全案情,整整想十一年什么概念,换作心理素质不好的人真能想出魔怔。所以在这个案子上他很难保持清醒,太容易感情用事,眼前这两位多多少少也有点。
韩博深吸口气,掏出手机看看时间:“今天有进展,而且进展不小。匕首上的指纹和DNA就算不是凶手的,也能指引我们找到凶手。”
“怎么指引?”田国钢急切问。
“我们正在建前科人员指纹库,当年摸排过的前科人员现在依然是前科人员,明天把名单交给我们支队陈文其副支队长,请他协调各分局优先采集那些前科人员的基础信息,指纹采集入库之后我们就能利用指纹自动识别系统进行比对,只要有相似的几秒钟就能比对出来。”
今晚确实有进展,韩博对能否破案充满信心。
回头看看搭档,接着道:“考虑到凶手有可能不在南…港,我们会把今晚提取到的指纹及DNA信息提交给省厅、东州市局、江城市局、东海市公安局乃至部刑侦局,请上级刑侦部门和兄弟公安局刑侦部门比对。”
现在不比以前,各地全在建指纹库,条件好的地区同南…港市局一样建DNA数据库,正在建公安三级网络,互联互通,马上能实现真正的“网上追逃”。
站在极具现代化气息的刑技中心大厅里,面对市局“刑事技术第一人”,田国钢猛然意识到办案模式跟自己当年已发生翻天覆地变化,以前办不了的案子,人家坐在电脑前点点鼠标就能破案。
长江后浪推前浪,不得不服气。
他点点头,又问道:“我们呢?”
“继续查海员俱乐部当时的工作人员,梁丽云要查,其他人一样要查。海冰同志和小徐明后天到家,回来之后跟你一起查。海员俱乐部当时有餐厅、客房、商店、录像厅甚至歌舞厅,相当于现在的高档酒店和高档娱乐场所,在那儿工作的人社会关系复杂,一定要查清楚。”
“是!”
“韩支队,我能不能参与侦查,我是刑警。”
现在要求干部年轻化,刑警队伍同样要年轻化,吴长城马上要调离分局刑警队,调到基层派出所当管段民警,不想错过这个侦破命案机会,目光中满是期待,声音里带着几分哀求。
他不是为立功,到这个岁数能不能立功受奖真无所谓。他之所以提出这个请求,完全是跟“老帅”一样不想给警察生涯留下遗憾。
大事办不了,小事没问题,他这个愿望可以满足。
韩博权衡一番,同意道:“可以,我明天一早给董局打电话。”
“谢谢韩支队。”
“不用谢,时间不早了,办最后一件事。”
妻子正在家里等呢,韩博不想让她等太久,敲敲值班室大玻璃窗:“海龙,再辛苦一下,叫上两个人,带上勘查箱,同老田老吴一起去向阳路停车场,勘查一辆停放在那里好几年的老爷车,重点勘查车内车外有没有血迹。
要是有,尽快能多采几个样回来与匕首上的血迹进行比对。夜里就算了,夜里主要勘查,实验留着明天做。总共才几个人,不能全耗在一个案子上,本职工作不能耽误。”
“好的,我吃完这两口就出现场。”
勘查多年前的血迹夜里比白天合适,万海龙一口答应下来。
包括技术侦察大队在内全支队14个科室,他是所有科室中最年轻的主任,确切地说是代主任。DNA实验室主任这个位置无人可取代,代一段时间顺理成章扶正,25岁前有望提副科级,小伙子工作热情高涨。
他三口两口吃完饭上楼叫人准备出现场,周素英糊涂了,忍不住问:“韩支队,张不是排除嫌疑了么,怎么还要勘查那辆车?”
大厅不是说话地方,韩博走进院子,靠在商务车上分析道:“从我们掌握的情况看,凶手极可能针对的不是旬丽,极可能认错人,杀错了人。但从留下作案使用的自制匕首上看,他显然想以此误导我们的侦查方向,试图伪装成财杀现场。”
“可自行车没带走!”
“这一点确实让人很难想通,但我们应该反过来想,他是不是打算带走的,却又不具备带走的条件,比如他本来就有交通工具。”
“轿车塞不下,夹在后备箱容易被发现!”
“完全有这个可能,不过问题又来了,他既然是有预谋的事先为什么没想到,既然想伪装成抢劫杀人现场,他事先不可能没准备。”
田国钢苦笑道:“韩支队,您把我说糊涂了,这凶手到底是怎么想的。”
“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不能因为指纹和DNA没比对上就排除张的嫌疑。”
“用别人的匕首作案?”
“真要是这样就麻烦了,除非他自己承认,否则我们拿他没任何办法。”
……
具体工作交给具体人去干,聊了一会儿,打道回府,顺路把搭档送回军分区干休所。
回到家已是深夜1点多,不能把母亲和岳母吵醒,蹑手蹑脚走上二楼,肚子越来越大的妻子睡得很香。
洗完澡,爬到床上,将她轻拥在怀里,抚摸着隆起的肚子,感受着小家伙在里面的动静,心中油然而生起一股歉意。怀胎十月,孕育一个宝宝太不容易,应该多陪陪她的,可惜工作太忙,实在没那么多时间。
一觉醒来,天色大亮。
怀里的妻子变成了枕头,房间里没人,隐隐约约能听见楼下的说话声。
9点了,先给开发区分局董局打电话,谈完把老吴暂时调入专案组的事,李晓蕾挺着大肚子笑眯眯走了进来。
“醒了。”
“嗯,来,让我听听动静。”
“刚才蹬我,这会儿消停了,”抱着丈夫贴在肚皮上的头,“李行长”幸福满满。
“太不乖了,敢欺负你妈妈,小心出来之后打你屁股。”
“打屁股,你舍得么。”
李晓蕾噗呲一笑,坐下道:“赵主任打电话说卢书记不愿呆市里,一早回思岗了,芦笋哥送他回去的。他也给我打过电话,不许我们追着去看,让我们该忙什么就忙什么,说他没事,说现在好得很。”
以前主要是医治,现在主要是修养,有没有一个舒心的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在市里一个不认识,话都听不懂,他哪呆得住。回思岗朋友多,说不定已经跑良庄去了,只要回到良庄,他的病就能好一半。
“回去也好,平时注意点,按时来复查就行。”
“反正我后天要回去,不说他了,快穿衣服,学文和佳琪来了,正在楼下跟妈说话呢。”
家里即将多一个小家伙,看见别人也认为人家应该有。
下楼一看,韩博心中充满同情。
韩妈李妈正给小两口做工作,早生孩子早得力,早要宝宝比晚要好,田学文连连点头,李佳琪被说得面红耳赤,估计再也不想来这儿做客了。
“田医生,今天不加班?”韩博跟老人打了招呼,坐下调侃起来。
医生这个职业比警察好不了多少,尤其刚参加工作的医生。
田硕士在技术大队帮忙时是专家,局领导真是以礼相待,在第一人民医院却没任何地位可言,住院医师,一报到就开始没玩没了值班。
田学文揉揉脸,唉声叹息说:“韩哥,嫂子,坐牢还能减刑呢,我们只有加班没减班。不过哪儿都一样,干我们这一行在BJ一样要从住院医师开始。”
“坐牢没钱,上班有钱。”
“是啊,坐牢虽然可以减刑,谁会给你发工资啊!”李晓蕾搂着李佳琪胳膊笑得花枝乱颤。
他父母离这太远,赵主任正好回来了,韩博正准备按照老婆大人的指示,摆出一副“长兄为父、长嫂为母”的架势,跟他们说说以老婆大人名义摆几桌,请李家亲戚和两个单位领导同事吃顿饭的事,政委突然打来电话。
“韩支队,我周素英,说话方不方便?”
“稍等,我出去接。”
韩博跟家人歉意的笑了笑,走进院子问:“政委,什么事?”
“案情越来越复杂了,小方他们在8号车里勘查出血迹,提取回来检验分析竟然与旬丽的DNA比对上了。韦支队没怀疑错,张具有重大作案嫌疑!”
凶器上没有,车上有。
要是在五六年前,光凭车里的血迹就能认定张是凶手。
可现在不是以前,检察院和法院对证据要求越来越高,光凭车里的血迹是远远不够的,何况这个证据与凶器证据自相矛盾。
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警察既不能放过一个坏人,更不能冤枉一个好人。
韩博不想办出冤假错案,沉吟道:“政委,这个情况先保密,暂时不要向韦支队汇报,也不要对老田老吴透露。我打电话问问后勤部门,我们的心理测试设备什么时候能到位。要是这几天能采购到位,请江城市局的心理测试人员过来帮帮忙。”
“测谎?”
“测谎结果虽然不能作为证据,但能协助我们侦破,至少能避免我们犯错误。”
第四百零二章 不能搬石头砸自己脚
下午2点,准时赶到古色古香、极具民国特色的长江分局参加案情分析会。
“老帅”精神抖擞,精神状态与昨晚判若两人。
他参加这个会议意味着将接手督办,毒案尤其涉及毒品、毒资和人员较多的毒案属于很严重的刑事案件,与爆炸、投毒、纵火及死亡多人的命案一样属刑警支队管辖范围。技侦支队长督办名不正言不顺,由他接手是韩博主动提出来的。
“截止昨日下午,我们已掌握小毒贩18人,其中长江区7名、港区5名、开发区3名、南州区2名,东港1名。大多为娱乐场所保安、服务生,再就是游手好闲的无业人员。”
“这个女人叫盛雨惠,今年28岁,南岗县人,初中毕业就去南方打工,说是打工,其实是在外当小姐,坐…台。老家许多人知道,名声不好。丈夫在南岗一个民营企业上班,比较懦弱,娶盛雨惠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二十多岁不能没老婆。
盛雨惠回南岗跟丈夫结婚之后,就同当地一个开饭店的有妇之夫鬼混,后来不知道怎么认识了蒋辉,来市区与蒋辉姘居。蒋辉妻子对此有所耳闻,可能之前负债累累的日子过怕了,只要有钱回家就视而不见……”
边耀新介绍的18个小毒贩其中包括贼猴子,照片贴在白黑板上,从关系图上看他在贩毒团伙中的地位还是比较高的。
公安机关使用特情不叫派人去卧底,通常称“贴靠”。
正常情况下时间很短,一两天、两三天,极少出现李固这样混进去这么长时间的。
看样子案件破获之后要跟检察院耐心解释,在确保对方不会泄密的前提下甚至要提供关于李固是特情的绝密材料,不然抓那么多小毒贩却不抓他这个“大毒贩”,负责审查材料的检察官会提出疑问。
韩博自然而然想到李固怎么脱身,“老帅”和钱晋龙心里则有那么点不是滋味儿。
光卖冰…毒的小毒贩就高达18人,算上已浮出水面的主犯蒋辉、盛雨惠,以及蒋辉背后的大毒枭,涉案人员高达20多人。这样的贩毒团伙别说在南…港,在全省也极为罕见。而这起毒案居然是分局侦办的,让专业缉毒的市局禁毒大队很尴尬。
边耀新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汇报道:“整个团伙层次分明、分工明确,小毒贩负责卖,盛雨惠和李固负责送货拿钱,负责管理在全市大小娱乐场所卖冰…毒的小毒贩。蒋辉是整个贩毒网络的组织者,他负责从上家进货,也在暗中掌控整个团伙运转。
他让盛雨惠出面租车,频频换车,盛雨惠及李固每次与小毒贩交易时他都在远处观察。发现不对劲,打电话通知二人撤,种种迹象表明他同样做好放弃二人独自潜逃的准备。”
……
案情不复杂。
下线全部掌握了,蒋辉和盛雨惠租住的小区已在监视中,从立案侦查到现在收集到的证据足以把他们送上法庭,甚至能将蒋辉和盛雨惠送上刑场。
现在的问题是蒋辉的上线在哪儿,他夸张到可以铺货的冰…毒从哪儿来的!
蒋辉已经这么狡猾了,他背后的毒枭只会更狡猾。
从他们的联系方式上看,要是立即收网,极可能有一个制毒工厂的毒枭会毫不犹豫切断与蒋辉的联系,想顺藤摸瓜抓到他及有可能存在的同行非常难。
好不容易遇到一起大毒案,邓局当然想把整个团伙一网打尽,不想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