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第2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故而,这一回跨海进攻朝鲜,战术目标控制朝鲜王城,振我大明声威,而战略目标便则会限于逼迫朝鲜重新服软,承认登基之上合法性的错误,彻底转回大明藩属国的体系中。”朱慈烺悠悠地道:“若是朝鲜不从,自然是打到他服从。但从目前的情报来说,只需要一战,朝鲜国内的投降派就会失势。”
“殿下,而今朝鲜为建奴藩属,建奴一向狡诈,不会不顾。”高名衡忧心道。
朱慈烺听此,顿时大笑道:“问得好!那我便告诉你,我只怕他不来!”
第八十八章:临时舰队
“老婆子还愣着干什么,快收摊儿啊!一会儿他们就要来了!”一个老汉跺着脚,连忙将摊位上的盆盆碗碗纷纷朝着街边的一个屋子里丢进去。他的身边,一个老婆子也是不由喘着粗气,扭着小脚不住地搬着桌椅。
屋内,一个还有几分姿色的女子面色凄惶:“李郎,他们来了会不会朝着我来?听说……听说……”
被换做李朗的男子看着娘子这般,也是跟着一跺脚,拉着娘子冲进了灶台,最后捧起灶灰就朝着女子的脸上抹过去。
女子忍着泪,左右看着,躲进了一堆柴禾里。
这时,外间一声凄厉的怪叫声响了起来:“他们来了!”
随后,仿佛是排练好了一样,家家户户纷纷将大门紧闭,纵然有外头还没收拾的东西此刻也一个个顾不得了,纷纷将门死死关上。
李老汉拖着桌椅,甚至将床榻都搬到了门口顶住,这才背对着大门重重地喘着粗气,双手合适不由地喃喃着道:“阿弥陀佛,无上仙尊,保佑我老李家过这一关啊……”
李老汉重新睁开眼,却见此刻自己的儿子微微支起身子,透着门缝朝着外头看过去。
见此,李老汉却是吓得魂飞魄散,死死扯着儿子,又拼命压低声音道:“小兔崽子,不要命了?”
“爹爹,莫急……有些不对劲。”那年轻男子却是不住地摇头起来:“莫出声……是真的来了!”
老汉闻言,也不由地透着门缝朝着外间看过去。
“大兵来了……”
……
齐远左右一看,却是不住地摇头了起来:“本地的拥军工作也做得太差了,这大白天里一片荒凉,处处都是关门,连一个商铺都不敢开。这是有多怕?”
这时,他的身边徐闻也走了过来,两人一身戎装,都是骑在一匹高头大马的身上:“还是殿下说的好啊。拥军拥军,说到底还是要让百姓信得过。明白咱们披了一身同胞们织的军装是为了保家卫国杀敌,而不是将屠刀朝着自己同胞们杀过去的。”
“秦军那边就是一群烂泥,都是些贼寇拉起来的竿子!”说起这事齐远也是咬牙了起来,看着眼前的情景也不由露出了几分理解的意味。
他们都是从皇家近卫军团出身的。此次在朱慈烺一声令下加入了新组建的海军之中。
只不过,比起有皇家近卫军团名号的6军,哪怕合并了登州、明州两部水师,但朱慈烺却依旧没有授予海军番号,而是以临时舰队代称。唯有拿了战功的星辰号包果得到了星辰号舰长的职司。成了唯一海军序列的军官。
虽然朱慈烺从不介意到处疯传的流言,说什么殿下有意组建北洋舰队,规制以皇家近卫军团比拟,最次亦有一个主力团的编制。但谁都清楚军中最重军功,这么久来就两个特殊营号营伍就可见一斑。
于是,每个人都鼓着劲,让这是临时舰队迅磨合挥战力。
眼下,朱慈烺新所组建的临时舰队虽然也有一镇的架势,合并了原来的登州水师、明州水师以及江南零零散散的水面力量,其本人更是亲自兼领了舰队提督。但海军的建立是一个特别花钱更是特别花时间的军种。眼下的海军实力抱团起来欺负一下海盗还可以,正面作战却连星辰号的战力都达不到只能作为运输护卫舰队的作用。这也是朱慈烺不愿意将北洋舰队这个神奇的名号出去的原因之一。
对此朱慈烺倒是没有坐视,他亦是精心从皇家近卫军团抽调了一批精干力量充实临时舰队的人才储备。为此,文化水平较高的齐远与徐闻都被抽调进来。其中,齐远进入了临时舰队担任一艘改建福船战舰的大副。至于另外一人徐闻,却是出人意料地进入了另外一个部门。
“海军6战队……”徐闻轻声道:“这便意味着是临时舰队在6上进攻的力量,这个拥民的工作我们得担起来。”
就当两人并肩带着身后的士兵们进入镇内时,却忽然听见镇内一阵吵闹与哭叫声响了起来。
徐闻与齐远都不是小兵崽子了,走南闯北跟着大军打来打去如何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当下,齐远就冷笑一声道:“每到乱世。还未见贼人为祸,就有那些地痞趁势作乱率先祸害良民,到后头,外来的人还要信重他们!”
“全体都有!”徐闻却是立马行动了起来:“冲进去。控制局势维护治安。有青皮无赖胆敢反抗者,一律当场格杀!”
“是!”一百二十名穿着浅蓝色军装,提着一干长火铳按上刺刀纷纷冲了上去。
……
“夫君……救我啊!”灶台内,满脸污灰的女子跌坐在地上,不住地朝着采柴房内退去。
很快,他便退到了墙壁上。再也无路可退。
一个穿着一身松松垮垮紧身袍服的男子见此,歪着脑袋,提着手中一桶水泼了过去,嘿笑道:“刘家娘子,别挣扎了。往日是不敢动你,可眼下来了大兵,还怕了县里那王县令不成。俺家哥哥可是在黄将军手底下当差,带着三千兵。今日说什么都要成全了好事!”
……
主屋内,两老一少流泪满面,被五六个身强体壮的壮汉按在地上,脑袋看着柴房,纷纷哭嚎着道:“这世道啊……”
嘭……
猛然间,十数个穿着浅蓝色军装的士卒冲了进来,为的士官扫了一眼屋内,愤怒道:“统统拿下!胆敢反抗,格杀勿论!”
……
半日后,朱慈烺踏进镇江港内,看着繁华的人流,笑道:“镇江的拥民拥军工作做得不错嘛。”
星辰号舰长包果作为靠着朱慈烺最近的海军军官,笑着道:“还得是咱们做些老百姓值得拥戴的事情,百姓这才愿意做这拥军之事。”
说完,朱慈烺指了指接口上挂着的几颗脑袋道:“这些人的罪孽都写上来,到县衙里,到南京各个报馆里。而今战时,在军队驻地内趁着军队驻扎试图泼脏水的,以军法处置。”
【是,搜索、大明最后一个太子都可支持。更恳请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刚刚了朱慈烺、崇祯皇帝、周皇后等人的画像照片,还有飞剪船的实物图片,爱心读者给朱慈烺的画像,玄武湖的配图,柳如是、钱谦益张溥的人物图像,以及还有很多和殿下以及这个故事相关的有趣内容~赶快来微信公众号关注我吧!】
第八十九章:郑氏父子
第九十章:上代国王
第九十章:上代国王
郑成功微微一顿,又道:“我等身上背着一个大明将官的身份在,那做事总是能够干系到大明朝廷身上去的。若是我等与荷兰人开战收复了台湾,这便是一处大功。以此报功于上,朝廷如何发落,便可以看出这位太子爷真正心中所想了。”
“七八分理了。但还差了一处……”郑芝龙背着手,看着东边大海,道:“台湾不是王化之地,在大陆上的****上国历代皇帝都不看重海外,所以太晚也算不得治权所在。一个前朝的澎湖巡检司更是只是个县乡机构。故而,只要咱们占了台湾,往后也可以不必死死盯着大明国内了。狡兔必有三窟,占台湾这事是应该做。只不过为父是没力气去做了。这未来的天下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朱慈烺能做出一番中兴大明的功业,我的孩儿亦是有那资格去做这般大事。”
说到这里,郑芝龙盯着郑成功的眼睛,轻声道:“相信在台湾的荷兰人也一定挡不住我儿!”
显然,郑芝龙并没有自己下定决心将力量都转移到台湾上去。毕竟,荷兰人在海上之强大他是深有感触的,与荷兰人掀翻脸未免会让自己的财源受到大大的波动。而且,他虽然不希望归顺朱慈烺,却不代表他打算离开明国国内。没有这么一个超级大市场与贸易地如何维系海上霸主的力量?
听完郑芝龙前头的话,郑成功脸上露出了微微一点失望的神情,但此刻听着郑芝龙殷切期许,他又顿时开心了起来:“父亲大人放心,那便我去做好了!孩儿定为父亲大人打出一片新天地!”
……
郑成功走后,郑芝龙脸上和蔼可亲的笑容缓缓收了起来,左右踱着步子,最终还是思绪落到了而今局势里。
荷兰人强大,郑成功亦是年幼,这便意味着成果遥远。太晚的事情只能算得上一个长远的布局。哪怕这个布局在如何英明果断却也解决不来当下的问题。
“朝堂……”
“太子……”
“建州……”
郑芝龙看着一副海图。忽然将指头划到了平壤上。
“没记错的话,朝鲜人亲清派的金自点是郑彩打过交道的。至于平壤,亦是在丁卯胡乱时被清军占据,眼下依旧是清人的势力范围。不管如何……先去看看。先看看……”这般想着,郑芝龙喃喃自语了起来:“只是先看看。毕竟老了,若是没那般严重,还是不打为好。”
郑芝虎一直沉默不语,此刻见了。不由道:“大哥,莫要多想了。不如让四弟鸿逵去一趟南京罢,先探探风声。再让彩侄看看殿下在南京如何景象?”
郑芝龙道:“也是。芝虎想的是,趁着殿下还没出海,先让鸿逵在南京看看。他考了武举人,也算是朝堂里面的一份子了,找些关系问问……也跟着买他一艘飞剪船!既然这飞剪船能卖给松江徐家这种私商,那又为何卖不得我们?大不了,多出一倍的价格!这也是试探啊!”
……
哗啦啦……
海浪声拍打在礁石上,声音清脆。
朱慈烺背着手。走到了济州岛的一处海边荒地上,看着一个隆起的小土包,不由失笑道:“这就是光海君李珲的坟墓?倒也真是够寒酸的。”
没有陵园,没有守兵,也没有壮观的屋舍,这就是曾经朝鲜国王李珲身死的地方了。
他的身边,隔着不远处的地方,几个身形矮小一张大饼脸的男子不住地解释道:“****上使容禀,我等本欲将光海君葬到杨州赤城洞松陵里,只是钱粮缺少。海船太少,以至于久久未能成行……实在是……实在是……”
朱慈烺扫了一眼这几个叽里咕噜的朝鲜人,微微有些不耐。
他对这个光海君的情况倒是有些了解,但正因为了解。所以才绝对不愿意为他出头。
尽管这一位也算得上有些能耐的一代国王了。
1575年,恭嫔金氏诞下光海君,是为朝鲜李昖的庶二子。李珲出生两年后生母金氏辞世,光海君与其大2岁的同母兄长临海君由嫡母懿仁王后抚养长大。由于懿仁王后不育,直到她在1600年过世前,宣祖没有任何嫡子。所以李珲也算得上儒家观念中继承权最正统的王子。被大臣们一再上书请求宣祖册立世子,只不过李昖却迟迟没有应许。直到壬辰倭乱爆发,丰臣秀吉领兵由釜山登陆大规模侵略朝鲜,来自大臣和各地儒生的奏折层出叠现,纷纷要求即刻立储,稳固国本,李昖在压迫下终于同意册封光海君为世子。
万历二十年,壬辰倭乱爆发,临海君李珒被俘,当时朝鲜国王李珲仓皇出奔平壤,命令十七岁的李珲摄国事。李珲收集流散的军队和义兵,号召通国勤王,以图恢复。李珲的这个举措振奋了朝鲜民心军心,对全国团结一致打击倭寇很有作用。万历二十一年,日本撤出汉城,退守釜山,并将虏获的临海君和顺和君两位王子送还,倭乱暂时告一段落。李珲也渐渐巩固了地位,万历三十六年,李珲病逝,世子光海君嗣位,也就是眼下的朝鲜前任国王。
只不过,继任朝鲜国王后李珲却算不得合格。李珲即位后,按照朝鲜仁祖后史书的说法,是“昏乱日甚,幽废母后,屠兄杀弟”。其后七庶狱事、废黜大妃等等都可以说黑历史满满。
其任下,国内矛盾日益突出,政治上上升渠道被关闭使得朝内**,经济上因为逃税越来越多使得财政不断匮乏。
最让朱慈烺知晓后恼火的当然就是对外关系了。1618年夏季,朝鲜收到3封来自辽东指挥使丘坦和广宁指挥使汪可受的信函,要求朝鲜出兵支援。大多数官员提议立刻出兵,光海君则表示反对,直到大明皇帝降诏书,朝鲜才勉强出兵。其后的战争之中,光海君李晖也是十分不看好明朝,出工不出力,阳奉阴违。
“行了,殿下正在静思,诸位都走吧。”这时,倪元璐开腔赶走了这几人。他明白了朱慈烺的胸中所想。
【是,搜索、大明最后一个太子都可支持。更恳请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刚刚发了朱慈烺、崇祯皇帝、周皇后等人的画像照片,还有飞剪船的实物图片,爱心读者给朱慈烺的画像,玄武湖的配图,柳如是、钱谦益张溥的人物图像,以及还有很多和殿下以及这个故事相关的有趣内容~赶快来微信公众号关注我吧!】
PS: 感谢~shanbeng56?投了?1?票
红色赞美诗?投了?2?票
书友nvlyUmqXRy3a088?投了?2?票
不灭の光冥?投了?1?票
雪的狂战士?投了?1?票
感谢~会稽山人007?打赏了?10?币
旧梦虐心???打赏了?100?币
会稽山人007?打赏了?10?币
第九十一章:北征朝鲜
待众人离去,倪元璐轻声道:“殿下,此辈背离宗主,得罪天下士绅,以至于掀起李倧发动政变死在此处,委实罪有应得。如此算起来,亦是天理循环,报应不爽了。”
“哈哈,汝玉总结得精辟啊。”朱慈烺听倪元璐的形容顿时笑了起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