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笑枕江山-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陆飞道:“那是李家雇的她?”

    戴恩一摊手:“谁知道,案子我不关心,你知道白娘子的命在江湖上值多少钱吗?”

    陆飞摇摇头。

    “一千贯!”戴恩伸出一根手指,“听说在运河上的漕帮已经放出了风,一千贯要她的命?”

    陆飞心中一紧,价钱这么高,江湖上的杀手还不抢破头,“大帅知道是因为什么事吗?”

    戴恩笑道:“江湖上的恩恩怨怨扯都扯不清,你我都身在官场,不去过问为好,将来你若有机会护得了她,就帮她一把,她人不坏,死在她剑下的人不是什么好东西,就算她不杀,也有别的杀手为钱卖命,对了,她在朔州做甚?”

    陆飞苦笑道:“刺杀辽国朔州节度使韩德让,我问她是谁出的钱,她不说。”

    戴恩道:“道上的规矩,她不说我也能猜到。”

    “谁?”

    戴恩皱眉道:“韩德让的先祖就在辽国为官,与中原素无往来,那就谈不上在大宋有仇家,白娘子又不会替辽国人卖命,那剩下的就只有一种人。”

    “蜀国人?”

    戴恩点头道:“很有可能,蜀国远在西南,不太可能与韩德让有什么私仇,那就只有一种可能,杀韩德让,嫁祸大宋,挑起两国纷争,蜀国坐收渔翁之利,换句话说,买通白娘子的人,很有可能是蜀国的一名大员,也有可能是蜀国国主或世子,反正来头很大,当然了,这只是我的猜测。”

    陆飞半信半疑,白娘子走的时候是说去蜀国,这到是对上了,也不知是真是假,但这些已经不重要了,眼下最重要的是戴恩,他若真的死的,自己就真的只能孤军作战了。

    陆飞道:“白娘子应该会照顾好自己的,大帅,您真的不想再博一博?只要你同意,我这就潜回汴梁,接出你的家小,咱俩一起逃出去,去哪都行,离开大宋国土。”

    戴恩无奈一笑:“没用的,再说你也不会甘心,你费了那么多心机就真的这么放弃了吗?别把时间浪费在我身上,你要做的就是守好延州,日后加官进爵,将来你若能入朝为官,记着两句话,第一,不要和任何朝臣结仇,也不与任何人走得太近,一个不小心你就会被人牵连,你连辩解的机会都没有。

    第二,心要硬,膝盖该软就得软,不知道求人的人永远都不会成为人上人,别给自己竖敌。”

    陆飞无言以对,看来戴恩是真的放弃了,医生永远都救不了一心求死的人。

    “大帅的话,陆飞铭记于心”

    戴恩经历了太多风浪,再大的事都不会显现在脸上,他淡淡一笑,拍拍陆飞的胳膊:“左厢第一军里有很多人是我的老部下(西征前,戴恩为第一军都虞侯,兼一二三四军都指挥使),沈从文是西征前临时调来的,他的死对你的上任没有影响,要想尽快掌控第一军,你得有自己人,你说,你想要谁?”

    陆飞也没得选,他没办法从官家手里救戴恩,当下便不假思索道:“我要四个人,亲兵都里的,罗成,张江,铁捶,还有曹克明,请大帅成全。”

    戴恩点点头,“好,一会你带他们走,其实你这是救了他们一命”

    “什么意思?”

    “主帅若有损,按军法,护卫皆斩”

    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0070章 掌兵

    是夜,陆飞没有一丝耽搁,只亲兵营房看了看诸位兄弟,他真的做不到戴恩那样处变不惊,看着眼前营房里这一个个刚刚熟悉不久就要消失的面孔,陆飞脸色黯然,有人问起,他只好推说是要调走后,舍不得兄弟们。

    叫上四名兄弟,陆飞与众人道别,还说好等将来打完仗回京后请大家吃酒。

    ‘主帅有失,护卫皆斩!’

    这话句真让陆飞一阵后怕,一百人要随戴恩去死,好险,若不是戴恩提前将自己调走,怕是连屠刀架在了脖子上都浑然不知,戴恩说的没错,不能和朝廷里的任何人走得太近,真的不知道谁将来出事会不会连累到自己,那样死也太冤枉了。

    入夜后,陆飞和四名兄弟从随军主簿那拿了第一军的花名册和印信,而后便径直去了第一军的军营,这里很安静,别的各营都忙得一团遭,他们明天就要开拔了,不知有多少人回不来。

    陆飞的上任没有任何交结,沈从文已经死了,陆飞只是走走过场,挨个和第一军的十几个小将认识一下,有几个人陆飞认识,怎么说在军中陆飞也是戴大帅的亲信,第一军又是戴恩的嫡系,大家平时也都客套的打过招呼。

    左厢第一军全军作战兵力为一千人,清一色步军,共分为五个指挥,加上后勤约有一千二百余人,陆飞领的只是一个临时军职,正式任命那还得官家亲自下旨,这个位子能不能坐稳还两说,不过就陆飞看来问题不大,禁军别说兵员不足,连军官都不足,就拿他这个第一军来说,除了军都指挥使外,下面应该还有指挥使,都虞侯,虞侯,如果把第一军比作一个团,就是说这个团只有团长,没有副团长,也没有政委或团参谋,团长一人兼了所有的职务,不是朝廷不派人,是真没人,这也难怪,连年征战,军一级和以下级的将领死亡率最高,根本来不及补充,很多都是刚刚上任就战死了。

    另外一个缺将的原因也是朝廷造成的,比如说戴恩原先以第一军的都指挥使兼任二三四军都指挥使,但实际戴恩只是名义上兼任,不掌实权,他号令不动其余三个军,真正的兵权归皇帝。

    举个很直观的例子,师长之下有三个团,其中一个团长空而不授,由另一个团长暂时兼任,这个团就无形中成了师长的直属团,更有利于集中兵权。

    陆飞没有在军中久留,大战前的一夜总是难捱的,他想见见没藏黑云,其实她才是最难的,大宋与党项开战,她怎么选边站都没有好下场。

    来到没藏黑云的屋外时,里面的灯光已经息了,外面站着四名守卫,陆飞没有进去,只是静静的靠在墙上,仰望满天星斗,这个时代的一切远远超过自己的想象,想要在这个时代真正立足,一己之力显得很苍白,这不是中国历史上的那个大宋,历史知识在这里起不了什么作用。

    陆飞感觉自己很像流落在外的白娘子,一个是在江湖上摸爬滚打,一个是在朝廷里挣扎,处处都要小心,一个不甚就是灭顶之灾。

    戴恩,多么风光,皇帝一句话,他就只能乖乖去死,连一点反抗的余地都没有,上百人陪葬,在皇权面前,再高的官位屁都不是,他似乎也理解了为什么白娘子没办法回头的原因,自己又何尝不是,一旦放弃了这仅有的权力,等待自己的只有死路一条,很多事只要迈出了第一步就没有回头的余地,要么死在半道,要么咬牙坚持下去,尽头在哪谁也不知道。

    天亮后,全城乱哄哄的,七万大军陆续开出了城,将士们斗志昂扬,这倒是真的,大军在城里窝了一个多月,早就不耐烦了,谁不想打完仗早些回家。

    陆飞和延州知州周宪在城楼上举目相送,看着那旌旗满天的队伍,陆飞竟然很想加入进去,再送戴大帅一程。

    人生最大的痛苦不是一无所有,而是曾经拥有过再又回到了一无所有,拼搏了大半辈子转眼是非转头空,不知道在这场变革中戴恩的家人会是什么样的下场,也不知道若是自己将来会不会也落得他的下场。

    城外白茫茫一片,阳光折射着雪地那耀眼的光芒,一直将大军掩映得消失的无影无踪。

    陆飞站在城头久久没有去,他真的不想戴恩死,这种毫无办法的痛苦一次次在挤压着他的内心,寒风中,衣甲冰冷,战刀寒彻骨,城楼上的战旗都冻得一动不动,只有他的心还如火一般热血沸腾,伸出手,抓起城垛上的那坚硬的冰锥,紧紧的攥在手里,水滴从拳头缝里滴答而下,戴恩永远消失了,如冰一样,消失在自己的眼前。

    城外的大军已经看不到影子了,只在雪地上留下一长串踩得乱七八遭的脚印,延州知州周宪晃了晃有些僵硬的脖子,来到陆飞身边,拱手笑道:“恭喜陆将军高升,城楼风大,请将军回衙,我已命人备下酒菜,喝几怀暖暖身子吧。”

    陆飞缓缓转过头看了他一眼,“军中禁令,守城部队严禁饮酒,周知州,从现在开始,延州驻军全由我指挥,让所有人轮流上城墙,严防敌军来袭。”

    周宪颔首微笑:“陆将军军纪严明,戴大帅真有识人之明,自今日起,周某将与您携手共渡,守卫延州城,不让大军有任何的后顾之忧。”

    陆飞笑道:“职责份内之事,理当如此,周知州,请问这延州城里可有什么高人隐士。”

    戴恩的事越发刺激了陆飞,他不能孤军作战,他得给自己找一群可靠的人,张江、罗成这些人一介武夫,没什么头脑,要找那种能治国安邦如诸葛亮一般的能人才行。

    周宪捋须笑道:“将军您不就是一位?”

    陆飞苦笑:“武夫而已,我初掌军旅,诸事不明,行军布阵更是少有涉猎,我真怕辜负了戴大帅的重托。”

    周宪以手示下城楼的台阶,边走边道:“将军请,回衙慢慢叙,如今天下初安,朝廷锐意革除前朝陋习,大有兴文之势,市井之中甚至有诗云: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就算有能人异士也都汇集京城求取功名去了,一朝龙虎榜,读书人终于有了出头之日。”

    下了城楼,陆飞正要上马,回头看了看周宪,笑道:“周知州这是看不起我们这些武将呀。”

    周宪忙笑道:“岂敢岂敢,文武相继才能使我朝长治久安。”

    陆飞上了马,说道:“周知州,你我奉命镇守延州,兵力加起来也不过六千人,为保万全,你能不能将城中的壮年先行登记在册,以备不时之需。”

    周宪拱手道:“陆将军所言甚是,我这就差人去办,将军你这是要去哪?”

    陆飞一扬马鞭,“视查城防。”

    **

    汴梁,皇城,崇政殿。

    京城也已是白雪盖地,今日是正月十五元宵节,这是太平兴国三年的头一次朝会。

    群臣山呼了一通万岁又挨个给赵炅上了一道道贺表,新年新气象,哪哪又出了什么祥瑞,哪哪迎来了大丰年的瑞雪,凡此种种,好像大宋国也没什么正经国事了。

    不一会各国使节陆续上殿,来的有高丽国、辽国、蜀国、大理、吐蕃、党项(未叛宋的李继捧部,叛军李继迁的胞兄),今天这些使者是来向大宋皇帝辞行的,在汴梁逗留了一个月,恭贺大宋新年也是历朝历代留下来的规矩,赵炅也大方,让礼部给这些使节都准备了大量的礼品带回。

    特别是蜀国使节,去年腊月,蜀国国主孟仁赞死了,新主孟玄喆继位,请求准予继位的奏疏赵炅也一概照准,封孟玄喆为蜀王,总领蜀国军政民生等等,总之是大封特封一通,反正圣旨又不要钱,蜀地还不归大宋,作个顺风人情既大方又以示恩宠。

    朝贺事毕,宋天子在宫中赐宴,并说等宴席结束之后,天子将与民同乐,出宫欣赏汴梁城的元宵灯会,杜皇后也在宫中宴请命妇和宗室女眷,这让整个宫城都显得其乐溶溶,一团和气。

    趁着百官酒宴正酣时,赵炅中途离席,又让内侍将几位宰执召了过去。

    一对粗犷的浓眉紧闭,略带几分酒意的赵炅斜倚在龙案之侧,边上两名宫女正小心翼翼的伺候着,捶肩捏背。

    没一会,三位宰执同时而入,有枢密使曹彬,参知政事薛居正,已及刚刚调入政事堂的另一位参加政事吕端,赵炅微微睁开眼,正直了身体对边上的宫女挥挥手。

    赵炅道:“曹彬,西北战事如何了?”

    曹彬折腰道:“最新军情,戴恩已于七日前全线出击,直扑龙州,不出意外,三五日之内战报必到!”

    赵炅微微点头,禁军主力倾出,李继迁的败北是必然的,但赵炅还不希望李继迁死,党项不能没有领头人,西征的目的只是以武力服人。

    赵炅看着薛居正道:“薛相,开战之前你曾力主招抚,如今大战很快就要结束,粮草千里转远困难,近十万将士不能长期在边境驻守,如何安抚善后,你们政事堂可以议一议了。”

    薛居正早就知道会是这样的结果,仗不能打一辈子,党项人又杀不尽,最后还是得落到议和上面来,只是胜而议和得到的利益更大一些。

    薛居正从怀里取出一本奏疏,高举过顶道:“启奏官家,臣已拟好安抚三策,请官家御览。”

    内侍大太监王继恩正要下去取。

    赵炅哈哈一笑:“薛卿总是能让朕刮目,疏就不看,你说与朕听听,正式成文也得等战事结束之后再定。”

    薛居正道:“诺,官家,按目前枢密院得到的军报可对党项人作以下安抚,其一,可让李继迁归顺,我朝封其为兴平王,依旧为大宋屯守西北,我朝于西北设置州郡,征收赋税;其二,不问首恶,但要剪除李继迁的羽翼,如没藏氏,野利氏等党项大族,让李继迁每年向我朝进献壮年劳力五千名,编入各地府军或从事边关劳役;其三,据悉,李继迁之子李德明的夫人被党项六古部掠走,官家可从皇室之内挑选一待嫁之女下嫁于他,同时,让延州将李继迁的孙子李元昊送往汴梁为质,若能如此,则西边即定。”

    赵炅微微点头,此三策倒是可行,尤其是和亲,如果党项人能同意那就最好不过了,和亲并不是什么坏事,这些年中原王朝一直想和周边异族连姻,耐何对方不允,还都想把她们的女儿嫁到汴梁来,这怎么能答应。

    如果让异族的女儿嫁到中原来,将来万一她生的儿子成了中原的皇帝,那后果不堪设想,怎么着也得让中原的女儿去你们那生孩子,生下的孩子多少也都心向中原不是。

    这才是和亲的利害得失之处。

    赵炅道:“薛相是用了心的,不过,封李继迁为兴平王他们接受吗?辽国可是已经封他为夏王。”

    薛居正微笑道:“这样的优待条件对城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