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魁首-第1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条鞭法”总算得以施行。
这些倒也没有什么,令人蛋疼的是,无论是张佳胤还是林卓,都认为户部尚书张学颜是负责新法推行的不二人选,把张居正弄得很蛋疼,怎么个意思,功劳你们领,黑锅我来背?想得也太美了。
文华殿里,有一场意味深长的对话。
“肖甫,一条鞭法,乃是你们师徒二人苦心孤诣而来,还应倍加珍惜才是,以老夫之见,可以由你领衔推进,阁部协同,效率更高,你以为然否?“张居正想让张佳胤亲自下场,染上一身泥巴。
“我以为不然,户部是主管部门,张学颜尚书也是人杰,执行力之强,远他人,是推动新法的最佳人选“张佳胤不动声色,自然不肯中招。
“肖甫,一条鞭法成功,可是一项大功,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不如让林卓转任户部,参与其事,想来可以一举两得,呵呵呵呵“张居正表情很奇异,又把主意达到了林卓头上。
“不可不可,林卓已经升迁太快,海军衙门还没有理顺,万万不能拔苗助长,不如把敬修调回来,让他去户部,此事包在老夫身上“张佳胤果断回击,让张居正唯一像个样的长子去趟浑水。
“敬修年资尚浅,不可“张居正硬邦邦拒绝,深吸一口气,浓眉跳动,“让户部主推此事,也可以,但是须有详细的部署规划,林卓对此事非常熟悉,不如让他来参赞,共谋大事?“
“唔…说得倒也是“张佳胤煞有介事点点头,“不如再听听前任辅高新郑的意见如何?“
“你…哼“张居正拂袖而起,“高新郑重回朝廷,可也没有你的好果子吃“
“下官追附辅大人行事,万万不敢当先“张佳胤笑了,这就是不冒头的好处所在,现在挨棍子了吧。
“不敢不敢,岂敢让你追附?只是本官马失前蹄而已“张居正刺了一句,又死死盯着张佳胤,“户部和张学颜执行一条鞭法,那么我与高新郑,肖甫应当并无立场?“
“本官并无立场,本官的知交好友也并没有立场“张佳胤答应得非常爽快。
“那就好,哼…“张居正急匆匆离去,看方向,应该是去司礼监,那里的冯保冯公公跟他最近恨有些共同语言。
朝堂上现任辅张居正与前任辅高拱的战斗越来越激烈。
微妙的是,李太后代表的皇家,这次未有旗帜鲜明的表明态度,表现得相当暧昧,今天恩赏张居正一条鱼,明天恩赏高拱一只猫,撩拨得两人********。
张佳胤倒是恪守承诺,顾左右而言他,不掺和这件事。
但是林卓手底下的大批量中层干部,可就不受限制了,起哄架秧子,眼看双方都要泄气的时候,马上煽风点火,为他们开辟战场,提供弹药,忙碌得不得了。
这些信号,让张居正的主场优势荡然无存,也让高拱的残余人手大受鼓舞,纷纷感觉高阁老复出在望,自家的好日子要来了,于是乎更加卖力的诋毁张居正,非议当局,言语里充满了若是我在那个位置上会如何如何,各种指点江山,让老张火冒三丈。
老张火冒三丈还是小事儿,这种级数的暗斗,遭遇池鱼之秧,被配,被砍头抄家的官员,直奔三位数而去,京师城外哭喊声不绝于耳。
林卓苦苦等候的战略机遇期就这么没有防备的来到了他面前,白热化的争斗中,张佳胤闷声大财,林卓串联奔走,在拜上帝教的帮助下,收拢关键位置上的人心,收获很是不菲。
第二百零三章 目标中央军
? 在这个重大的战略机遇期,林卓自然不可能闲着,一条鞭法已经落在了张佳胤头上,那是流传千古的加持光环,论起改革功绩,将无人能出其右。WwW.⒉
当然,还需要做些事情,不让歪嘴和尚念歪了经。
“林大人,尚书大人传见,请随我来“
“有劳参事“林卓在吏部参事厅管事亲自引领下,往吏部尚书杨博的办公室走去。
“林大人,尚书大人已经连续几日宿在此地,还请您多劝劝“管事边躬身引路,边隐晦传递消息,声音微不可察。
“晚辈林卓,见过大人“
杨博正背着手看窗外的风景,春日冒头,幽幽绿意又回来了,但却并不能让他开怀,侧头打量了林卓好半晌,才出声,“林卓啊,坐吧“
“据闻尚书大人近几日通宵达旦在官廨为公事操劳,还请保重身体,如今形势,您的身体健康,应是最大的功绩“林卓见对方眼窝深深,倦意朦胧,出言规劝。
“唔…倒也是,老夫不在这个位子上,在如今左支右绌的关节上,只怕辅大人的京察运动早就祭起了,这可是个大杀器啊“杨博毫不掩饰,透露了内幕。
林卓眼睛蓦地瞪大,又很快恢复正常,张居正显然已经爆豆了,连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京察都打算启用,这可是双方不停兑子的狠招。
“你不必忧虑,老夫主管吏部,如今几日几夜不眠不休,处置罪臣,配勾决都还是忙活得来不及,朝政动荡不安,群臣一日三惊,老夫是断然不会允许他火上浇油的“杨博往椅子上深深一靠,揉了揉太阳穴。
“都是晚辈之过“林卓讷讷认错。
杨博又看了他一阵,摆了摆手,“哎…老夫虽然年迈,还是看得出来,你倒是一片公心,有些事,总归要有人做,别人做,不如你去做,只是人老多情,眼见这么许多同僚卷入漩涡,锒铛入狱,还是不忍“
林卓默然,政治斗争,从来都是刺刀见红,现在倒下的这大批人,都有自己的取死之道,小胳膊小腿,不老老实实待着,愣头愣脑的瞎掺和,死了怪谁?
“好啦…“杨博收拾了下情怀,“你可以说是我眼看着成长起来的,哎…太快了点儿,如今正是要紧的时候,你也没时间闲逛,有什么事,说吧?“
林卓正色说道,“尚书大人,一条鞭法推行,有利于百姓,而有委屈在士林勋贵,必须严整官风,不然,恐有苟且妥协的隐忧,满朝上下,一番辛苦,在执事官吏的手中,付诸流水“
“确有可能,地方官员牵牵连连,千丝万缕,相互勾结,总是难免“杨博有些唏嘘,他虽然享有清正大名,却也是老官僚,一路摸爬滚打,对地方的事情非常清楚。
“因此,对官吏的考核,对地方的目标管理势在必行“林卓顺势说出了自己的意图。
“想来你已有成算?“杨博追问。
“晚辈草拟了一份考成法,还请老大人斧正“林卓拿出自己的私货,很诚恳的说道,“内中详细拟定了对官员个人和对地方政府的考核,也有些针对性的赏罚举措,林卓深知朝政举步维艰,对现状的影响已经尽力降低“
“你的苦心,老夫了然,我会仔细斟酌,尽快上奏“杨博接过,意味深长地点头,林卓趁乱火中取栗的意图,自然瞒不过他。
林卓脸上红润,赧然一笑,“多谢老大人“
见到林卓做态,杨博开怀不已,“哈哈哈,哈哈哈哈“
林卓走出吏部,跨鞍上马,沿着千步廊往自己的海军衙门行去,沿路一长串的罪囚,由锦衣卫押解着缓缓蠕动。每人都穿着粗布囚衣,伤痕遍布,戴着手铐脚镣,旁边的妻妾子女闻讯前来,声声呼喊,哭天抢地,凄惨至极。
“奸佞,奸佞,林卓,你这个奸佞“林卓骑马而过,突然有个罪囚冲上来拉扯,把靴子都给林卓扯掉了一只。
“放肆“马千乘大怒,从马上腾空而起,一脚把那个犯官踹飞了十余步,司命卫队的特种兵飞快把他重重围起。
锦衣卫的押解人员也蜂拥而来,挥舞着绣春刀,用刀柄重重殴打,把那犯官暴揍得吐了一地鲜血。
那犯官的妻女冲上前来求饶求救,拉拉扯扯一阵混乱。
“林大人,卑职北镇抚司百户冷清秋,您受惊了“有个锦衣卫头目来到林卓驾前跪拜请罪。
“冷清秋?名字不错“林卓涩然苦笑,“无妨,你去处置吧,不必太过“
“是,林大人宅心仁厚“冷清秋百户拍马屁。
林卓点头,策马前行。
“灵竹郎君,怎会如此?我的灵竹郎君,怎会如此?“身后突然传来一阵撕心裂肺的嚎啕。
林卓没有回头,听上去,是个年轻女子,想来应该是那犯官的女儿,林卓在她闺房梦中,温柔体贴,才华横溢,俊美无比,却不应冷血残酷,放纵杀伐。
“混蛋,给老子把这小****嘴巴堵上,一并抓到北镇抚司,老子要让她生不如死,你们几个,给我看紧了她,再惊扰了林大人,我摘了你们脑袋“冷清秋的声音果然很冷。
嚎啕声戛然而止,林卓游目四顾,逼仄的千步廊,所有犯官和家眷,无不瑟瑟缩缩,不敢对视。
“不错嘛,混了那么久,总算有点儿净街虎的风范了“林卓悠悠自嘲。
“哐哐哐“齐整的脚步声响起,海军衙门的大批兵丁如同出海猛龙,杀了出来,他们都是陈哲带出来的6战队精锐,专程派遣到京师供林卓差遣的。
林卓回到海军衙门,直奔会客厅,邓子龙、刘显还有几家勋贵赫然在列,林卓要跟他们商议的,是中央军训练的事情,等西南的东风到了,就要靠他们出力了。
林卓在海军衙门嘀嘀咕咕,酝酿着大行动,他却不知,张居正已经将罪恶的黑手伸向了他,林卓和他那群中下层官员的瞎***乱打战术,搞得他非常难受,再说,他也不想让张佳胤太过轻松。
严格说起来,这只是个试探,但却是重量级的试探,张居正安排了王国光出手,这位挂着户部尚书虚衔,一直被都察院勘问的大佬。
王国光也是倒霉,贺岁朝会上,在武清伯晋升爵位的事情上作梗,被李御姐弄去都察院,连年都没有过好,主管的左副都御史曾省吾开启老年痴呆模式,一点点儿的磨蹭,都快勘问了近一个月了,还没有个眉目,王国光也一直都是戴罪之身。
王国光的奏疏非常凶狠,弹劾林卓积蓄势力,暗中插手兵权,图谋不轨,奏疏给张居正看过了,他很满意,就是这个味儿。
岂料,奏疏一上去,李御姐当场飙,不仅没有搭理弹劾,反倒下令曾省吾严加勘问王国光,曾省吾又开启了二愣子模式,飞快就把一大堆有的没的捕风捉影的罪名,全部扣在王国光脑门儿上,跌跌撞撞的飞跑着送给李御姐。
李御姐收到了这些弹药,顿时作,转手就下令让吏部处置,杨博搁下手中繁忙的工作,暂停对考成法的研究,最优先处理了王国光,给出了罢官除籍的严厉处分。
王国光上午上的奏疏,晚上就被押解上了回老家的路,一刻未曾停顿。
张居正哑火了,所有人都看清楚了,林卓这厮金刚不坏不说,还有蚂蜂窝属性。
但是,他哑火了,不代表别人也哑火,张居正刺王杀驾的恶劣行为,惹毛了林卓那帮青年军,他们撕下中立伪装,一拥而上,帮着高拱找张居正人马的各种麻烦,把他搞得焦头烂额。
与此同时,四川巡抚何举、总兵董一元和黔国公沐睿联名上奏,滇南宣慰使下辖兵马在协助安南阮氏的战斗中立下大功,认为这种军制和训练之法应予扩大推广,尤其是在京畿要冲之地。
这份奏折一出,关于军制编练的议论甚嚣尘上,谭论作为兵部老大,也觉得京营、团营积弊已久,需要砥砺锐气。刘显也上折子附和,认为拱卫京畿实力不足,不是内外相维之道。
这几封奏折出现,造成巨大的影响,但是却没人闹腾。
只有个把御史言官哼哼唧唧,老调重弹,有的认为太祖兵备已至极矣,四方宁静,论兵不祥,有的认为林卓练兵之法适用于一地,不必然适用于全国,练兵会滋扰地方,引起不便,兵员扩张,粮不敷用。
作为编练新法的当事人,同时也是兵部负责演训的职方司郎中,林卓也上奏折喊了一嗓子,他的话倒是简约而不简单,直接将战术问题上升到战略问题,狠狠的给了这些自高自大的文人一个大大的耳光。
“…朱雀特务营,土司兵马之训,盖以严明军纪、畅达军令、激励血勇,然以家**事,非仅此可竟全功。臣闻,君权天授,中央集权,兵者,国之大事,动兵如山林水火,纵万里之外,朝令夕达,用兵如挥臂使指,纵赴汤蹈海,见令即行。北方边患由来已久,唯有一日杀贼,未闻有千日防贼之理,有载之昔日,有蒙元之据中国,可见之今日,边虏干戈不停,亡我之心不死,未知之明日,国朝千虑,敢无一失乎?文武之道一张一弛,非此即彼未见其可,厚此薄彼亦难兼顾,文贵武贱则武备必驰,文贱武贵则文风必颓。以武士壮我民气,强我国防,以文官监察行迹,涵养节义。以国家之幅员辽阔,民情之繁冗复杂,地方有从权之武力自在度中,然要隘险关务必操于中央之手…“
林卓逐条批驳了大臣们的谬论,这也是林卓第一次火力全开在朝堂上声,在朝堂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第二百零四章 御驾临幸
? 林卓上书改革军制,非但没有触及传统武臣勋贵们的地盘儿,还为他们正名,对于渐渐沦为摆设的他们来说,这个肯定弥足珍贵,再加上林卓开通海贸带着他们一起挣钱,对林卓好感倍增,虽然这些爷们儿普遍大字不识一箩筐,还是不知道从哪里弄了一堆奏折来声援。WwW.⒉
文臣当中也有很多人认为林卓勇于任事,见识广博,是一员难得的干臣。
养心殿中,李御姐也在读这个奏折,其中滋味又很不一样。
每一个字都像是在为她做打算,不像那些老东西,每个人都算计着自家利益,只有自己这个冤家是为自己着想,她满心的感激和心动。
看一份奏折看得如此入迷,隐约都看出了情书的味道,杏仁眼儿里雾蒙蒙水灵灵,圆润的大腿也不自觉越夹越拢。
瞄了一眼上面内阁的票拟,是张居正的笔迹,不疼不痒,“所言有理,似可详察“八个字,进可攻退可守,跟林卓保持了距离。
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