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魁首-第1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呼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这个技能属于终结技,谁都没招儿,只能跟着节奏走。

  “陛下,若士林困于享乐,毫无远见,不如乾纲独断,若士林落后大局,困守窠臼,无助益,而成累赘,何如一介布衣?沈大人所言,臣附议,附议,附议”王家屏高亢附议沈一贯,喊得动情动性,万分激昂,一头磕在地上,甚至带出了一丝哽咽。

  好演员。

  “臣等附议”哗啦啦出来一大片,看上去都是年轻面孔,虽然多了一些中立人士,但是饱受林卓摧残的隆庆二年进士,还有江南开化地带的官员,依然是主力。

  “臣以为,林大人,咳咳,沈大人忧国忧民之心,天日可鉴,然而,未免有些杞人忧天危言耸听,九边重镇自宣宗年间就已肇始,岂不是历代祖宗都是守户之辈?”

  “臣以为,海上风高浪大,处处杀机,大明国土广大,也不差那仨瓜俩枣的,总是要去海贸的,才会觉得有人抢岛屿抢海路吧,不出去不就成了?”

  “臣以为,京察之事可以从长计议,沈大人之意,也可以细细斟酌”

  ……

  万历皇帝听着听着,突地咯咯笑了出来。

  笑声在空旷的大殿里格外刺耳。

  “皇儿休要失礼”李御姐呵斥了一声。

  “母后,林伴读教我反证举例法,他们几个就是这样哎,沈大人士林因循、怯弱、拖延,他们几个为了反驳,就出来验证了,你看是不是?”万历皇帝乐不可支。

  大殿再次一静,张居正闭了闭眼,让林卓给万历上课,是个巨大的错误。

  李御姐嘴角噙笑,眼睛里却寒光闪烁,“来人,也不用等京察了,这几个庸碌无能之辈,立即黜出京师”

  一股脑六七个人,斗志昂扬出来,灰头土脸出去。

  “臣东阁大学士申时行,有本启奏,臣以为,沈大人之意人深省,九边靡费巨亿,仍是守势,然而关于大海之争,臣平心而论,并无了解,愿向沈大人求教,待廓清事实之后,再行定夺”申时行很坦荡,持论中平,不偏不倚,他瞟了张居正一眼,“至于京察,既然张尚书已有动议,那就开弓没有回头箭,理当执行,只是督查科目,暂且待定”

  “申先生所议甚是,就照此办理,沈大人,关于大海,你可是有所心得?”李御姐强势定调,又把问题抛给了沈一贯。

  “这个,臣所知不多,都是来自一本书,林大人新出的,,不读此书,不知天下之大,不知海权之重”沈一贯暗自捏了把汗,祈祷着林大人的新书可得按点儿出,要不然老沈可就要犯下欺君之罪了。

  “?咳咳,他都吐血三升了,还惦记着写书呢”李御姐揶揄了一句,顺手打了个广告,带着今天表现很棒的儿子,翩然而去,“今儿个就先散了,回去都买这本书看看,三日后朝议,定下京察科目”

  “是,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众人一头雾水,这戏法怎么变得,明明是张尚书抽冷子下手要搞运动,怎么着,林大人面儿都没露就赢了的样子,看张尚书那张青脸,啧啧,跟个鬼一样。

  哎,不对,咱还领了个买书的差事,这朝政,水真特么深,完全搞不懂啊。


第二百九十一章 人心易变

  “啪”

  一本厚厚的书被重重拍在桌面上。

  这本书装帧精美,显然千锤百炼,书的封面上,印着三个隶书大字,海权论,封面插画是一艘新型的远洋福船,庞大威武,踏浪凌风,逼人而来,船十二门新型连体火炮依稀可见。

  最出彩的,在于这艘战船的旗号,不是南洋,也不是北洋,而是明晃晃地巢湖。

  巢湖水师是大明水师力量的祖先,是朱元璋横扫天下的两大主力之一,干掉张士诚的太湖,干掉陈友谅的鄱阳湖,巢湖水师未尝一败。

  “林卓儿,惯会使这等下作手段,巢湖,哼,只怕那些勋贵武将、文脉老臣又要嗷嗷叫着为他奔走卖命了吧……”丢书的是李幼滋大胖子,他肚子虽大,度量却不尽然。

  “这本书,这本书,真是大开眼界”张学颜捧着书,看着卷的长幅地图,感慨不已,“大洋大6,尽是无主之地,尽是蛮荒无礼之辈,大明开化,居世界嫡长,舍我其谁,舍我其谁?”

  激动起来的张学颜拍拍扶手,站起身来,走动踱步,难以自制,浑没注意到书房的主人张居正已经脸黑似锅底。

  “咳咳,张大人,莫要激动,不过是一画饼,大明昔日征战安南劳心劳力,犹自不能成功,何况如此之多的国度,如此之远?”张瀚赶紧出来给张学颜泼冷水,让他淡定,没看到大哥大都已经要气急羽化了么?

  “张瀚大人慎言,不是安南,是越南,现在你且让他动上一动试试?”张学颜没有淡定,反倒更激动,“如今秦邦屏一支偏师,镇得越南上下不敢仰视,大批西南商贾,蜂拥而入,他若胆敢异动,顷刻间王权不稳,这本书中的海军锚地和垄断贸易两节,林大人已经先行先试,有理有据,张瀚大人可曾详读?”

  张瀚哑口无言。

  “辅大人,请恕学颜放肆,这本书事实胜于雄辩,我愿以此比拟林卓,纵观他上下行止,步步有章有法,处处为国为民,是朝中有志向有远见有才华有能力的第一人,绝不为过”张学颜并非没有注意到张居正的脸色,只是他变心了,不在乎了。

  从一条鞭法开始,他已经渐渐在张居正阵营中变成了透明,原因就在于他现一条鞭法是善政,是好事,再到林卓先后以王大臣、以高拱挟制张居正,推行了军改、海贸和考成法,眼前这本长达十万余字的海权论,何尝不是林卓借着张居正和张四维的京察大巴掌,要洗刷士林吏治?

  张学颜担任户部尚书四年,有三年在林卓的阴影笼罩之下,一路走,一路服,林卓已经彻底征服了他,已经不能为了反对而反对了。

  张居正的书房里安静的针落可闻,几个老男人的喘息声都不稳定了,张瀚看着眼前他连翻都没有翻过的书,眼中惊异,真有那么大的魔力?

  “张学颜……”李幼滋大胖子站起身来怒声呵斥。

  “哎,都莫要动火气”张居正已经调整了状态,从阴鸷的阴谋家变成了睿智的引导者,“林卓人才难得,我又如何不知?只不过形格势禁,他这是为难于我啊,京察若真按他所,恐怕京中会有大动荡,操刀的张四维、张瀚,甚至老夫,都在他算计中,难以善了,学颜,你他为国为民,或许不假,但是他也从未忘记政治斗争”

  张居正苦口婆心,一副老夫很受伤,已经伤及肾脏的哀痛样儿,浑然忘记了京察的大招可是他自己先放出来的,始作俑者是他自己。

  “骑虎难下,骑虎难下啊”张瀚连连摇头。

  “或可将林卓引入局中?”旁边一直没开口的庞尚鹏话了,他也是一个透明。

  “林大人?他刚刚请假半月,上奏又是借沈一贯之口,不沾半点因果,如何引入?”话的是接替申时行担任吏部左侍郎的潘晟。

  “嘶嘶……”

  ……

  张居正的书房好一阵咂舌,这事儿办得,还真是严丝合缝。

  “……为今之计,只有大造舆论,京官群起反对,让林卓知难而退……”张居正人老成精,在无法硬抗的情况下,选择了动群众,毕竟他要做的京察,可要和缓传统得多,有了对比,挨刀子既然无法避免,京官肯定更乐意被温柔对待。

  “属下等这就去策动门生故旧……”李幼滋最积极,要是按林卓的京察,这位饱食终日的工部尚书,很大概率得让贤。

  “属下告退”张学颜和庞尚鹏也告辞了,他们没有做任何承诺,即便林卓兼顾政治斗争的猜测是真,那也是站在了正义一方。

  张居正看着干将们的背影,拿起手边的海权论,眉宇深皱,“准备得这么充足,游七,你,会是谁,走漏了风声?”

  “的不知,但是知情的本也不多”游七的很含蓄。

  “哎,游七啊,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啊”张居正叹息。

  要京察了,林大人不仅不阻挠,还给京察加码了。

  快去买海权论呐。

  京师官场鸡飞狗跳,太后娘娘的广告很给力,铺货在京师的海权论,接连售罄售罄再售罄。

  京师,湖广山色餐馆,一片骂声。

  “……这林卓就是他娘的吃饱了撑的,他去搞他的海军,玩儿他的海贸,干咱们屁事?”

  “……林卓是不是失心疯了,张四维要京察,他给递刀子,还是,这俩人有什么猫腻?”

  “……九边?九边怎么了?没有九边,就没了京师呢,还大明之耻,有本事他去把鞑靼瓦剌什么的剿灭了去,省得在京师找咱爷儿们麻烦……”

  ……

  京师,食无竹餐馆,一片歌功颂德。

  “……林大人远见卓识,一书惊醒梦中人,大明远未到独孤求败的地步,不能沉沦自闭,还是得并力向外……”

  “……林大人得对,我等不取外人会取,我等不进步,外人会进步,过不了多久,天朝上国只会是个笑话……”

  “……林大人一心为国,士林再多饮醇酒,多溺美色,别人秣马厉兵,就没有明天了……”

  “……好,好一个猛回头,大明士子猛回头,代代因循,年年照旧,何曾有过继往开来,何曾有过开拓进取,扯皮窝里斗罢了,可耻可鄙……”

  ……

  林卓的青年军们,隆庆二年和万历二年的大部分进士,全都欢欣鼓舞,打了鸡血一样斗志昂扬,年轻人不怕事儿,就怕没事儿,江南的士子和文官们,更加倾心,他们的进步情怀飘零太久,已经快要消磨殆尽,总算找到组织了。

  然而张佳胤的老班底,跟张居正一样,生了分裂。

  “……还应慎重啊……”

  “……不宜操切啊……”

  “……可否暂且设置权宜之法……”

  声声都是反对声。

  张佳胤默不作声,领头羊万士和也默不作声,曾省吾横眉立目。

  新来的刑部尚书卿鹘,冷笑一声,拂袖而去。

  他来错了地方,应该去于慎行府上的,于慎行作为翰林院掌院学士,又是林卓的乡试座师,那里才是林卓嫡系的大本营。


第二百九十二章 群殴事件

  有明一季,京师乃至顺天府,都是官员的地盘儿,士子举子们在外地不管怎么浪,到了京师都得把尾巴夹起来,没有太多挥的余地,京师本地的,更不用,已经夹习惯了。

  但是在今天,京师官场暗流涌动的时刻,被看做是熊孩子拎不起来的士子们,总算实现了在京师搞大新闻的愿望。

  京师西郊,白塔寺,松鹤延年棋坊,今天迎来了一大堆大头巾。

  “贺兄台,听闻您和您的朋友们,最近很忙啊……”一个年轻士子白衣飘飘,举着白色棋子缓缓落下,口中淡淡话。

  “不敢不敢,那位大人物,巴蜀灵竹曾经过,士子要有担当,要有锐气,在下只是路见不平,激扬文字罢了,比不上冷兄,更比不上天择学社,又是讲经理,又是出书画画,愣要把个捧成万世经典”姓贺的士子啪的一声把棋子按在棋坪上,冷嘲热讽。

  “贺兄台,对海权论颇多不以为然?”姓冷的士子淡淡一笑,并不激动。

  “海权海权,满纸都是占领,满纸都是利益,毫无仁恕之风,不见君子气度,大大可耻”贺兄台气咻咻大放厥词。

  “哦?那依贺兄台的意思,就该束手待毙,放任那些西夷来占领,来谈利益不成?”冷兄台收起了笑脸,反问。

  “有何不可?我大明幅员辽阔,地大物博,何须海外些许土产?昔年郑和七下西洋,广传仁德,尚且一无所获,何况驱使坚船利炮,用兵戈金银,试图服人,必然血本无归,大明就该幡然悔悟,重新禁海锁国”贺兄台把棋子一丢,越越是激动。

  “贺兄台,嘉靖年间禁海,区区倭寇,就能糜烂大明东南六省,若是西夷群聚而来,占据大明周边海域岛屿,不知您所言禁海,可能禁得住?您锁国,西夷就不会叩关?”冷兄台涵养甚佳,慢慢捡起棋子,试图讲道理。

  “大明兵马数百万,怕得谁来?”贺兄台色厉内荏,打得还是让武夫去送死的主意。

  冷兄台沉默片刻,再度开口,“九边竖起藩篱,大明采取守势,海岸也竖起藩篱,继续采取守势,我等困守在其中,不与外界通消息,西夷通行海上,博采众长,此消彼长,大明纵有雄兵千万,能守得住么?”

  “耸人听闻,大明以仁义早就铁桶江山,名教儒家独步天下,谁敢轻易为敌?”贺兄台很自信。

  “君不闻,桃花源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乎?世道必进,后胜于今,坐井观天,不通世事,怎能永葆长青,领袖群伦?”冷兄台感觉沟通很吃力,但是他依旧坚持了下来。

  “妄言”贺兄台大声驳斥,底气十足,“我名教传承千年,一字不易,何曾被越?”

  “至圣先师周游列国,激流勇进,开拓国门,以直报怨,厄于陈蔡,犹自愤著书,访求贤者,兼收并蓄,广纳英才,年逾古稀仍求上进”冷兄台念叨着,直视贺兄台,“您千年一字不易,这些,贺兄台为何不?”

  “你,你……时移世易,大明早已一统,何须开拓?”贺兄台结巴了一下,强找理由。

  “好一个时移世易,这便是林兄海权论所,与时俱进吧”冷兄台声音悲凉,越越伤心,这些人不是冥顽不化,也不是读不懂林卓的书,而是不愿意懂,不想懂,本能的抗拒,“大明固然早已一统,然而天下之大,并非只有大明一国,大洋大6异彩纷呈,若不放眼占据先机,如何图谋将来,如何造福子孙?”

  “哼……那些蛮夷,与我等何干?子子孙孙自有大明千里沃土,还能短了衣食不成?”贺兄台有些不耐烦了。

  “贺兄台,南洋水师装备的新式远洋福船,已经可以远行数万里,中央军装备的新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