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魁首-第2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押班御史不以为意,这两日正值京察尘埃落定的关键时刻,同僚们拼命挣些表现也是应有之义,心中还顾影自怜,为自己唏嘘了一把,作为监察人员,“勤”科目的考核倒是不虚,“德”科目倒是个大问题,得罪人太多啊,嘶嘶,得想辙。

  “哇哇,太阳从西边儿出来了这是……”

  “是啊是啊,怎么可能有这种事……”

  “太惊讶了……”

  “你们看,他的表情好提神啊……”

  “看这个造型,大事不妙矣,诸君且自求多福”

  “人死鸟朝天,怕个球球”

  ……

  押班御史走个神的功夫,队伍就开始骚动,各种各样的嘈杂吵闹声此起彼伏,让他老大没有面子,“肃静,肃静,仔细殿前失仪,本官弹,呃呃,弹劾你们”

  押班御史前面嗓门儿很羞愤,很高亢,到了后头,却像是突然被抽了耳巴子,软软糯糯,缠绵悱恻,中气全无,要是竖起个兰花指,就更应景了。

  顺着朝官们躁动的方向,他看到了暌违已久的林卓。

  林卓并没有单身而来,身后跟着些人马,大多数都是詹事府的同僚,威慑力却来自少数派,然的召集人于慎行,得力助手王家屏,御用喉舌沈一贯,还有铁面杀神王用汲,这个组合,任谁看到了都得缩卵子。

  林卓本人也是眉头紧锁,面目阴沉,像只饿极了的老鹰一般,眼神如电般到处扫射,溅起一阵阵火花。

  “林大人,看你神色萎靡,不良于行,显然身体尚未大好,你一颗忠心人尽皆知,怎么好如此摧折身体?要是病上加病岂不是家国之痛”这话说的,让满地的朝官齐齐打了个哆嗦,见过不要脸的,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林卓这副鹰视狼顾的架势,还神色萎靡?细看那人的出处,还是从第二排的大佬队列里越众而出的,倒要看看是谁这么不要脸,不顾身份。

  看清之后,众人也就砸吧砸吧嘴,没了词儿,这人不跟林卓亲热才不正常。

  这是新任的工部尚书何举,没错,就是原任蜀中巡抚,吏部右侍郎的清贵位子给了刘子淳,工部尚书的位子就分配给了他,平衡的产物。

  林卓摇头摆尾,气场全开,场子里的朝官们心中不得不犯嘀咕,尤其是弹劾了林大人的,更是惴惴不安,危乎哉,危矣,今日又不是个善了之局。

  那些没有赶上趟凑热闹弹劾的,心里不无幸灾乐祸,拿林大人冲业绩有风险呐,京察过不了,挨处分就是,最多革职,得罪猛男林大人,搞不好人头都给你挂起来。

  “何尚书,恭喜了”林卓扯扯嘴角,勉强绽出一丝笑容,冲何举拱手致意。

  “林大人,客气客气,还请善保贵体,以有用之身,造福大明百姓”何举孜孜以求,仍旧很关心林卓的身体,为他长达十几天的旷工背书。

  “承蒙关照,下官会的”林卓嘴角抽搐,好悬没绷住气势,他的修炼尚且不到家,不能做到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差点儿破功。

  等到两人寒暄完毕,又跟前排的诸位大佬眼神交流一番,林卓落位,站到郑振声身后,田义公公说了开场白,朝会拉开帷幕。

  一开始是冷场,气氛并不热烈,大家伙儿受够了林卓的压轴大戏,这次想让他开场就出招,免得弹劾的时候提心吊胆的。

  可惜,林卓没抢着麦。

  左都御史张瀚一马当先,泼下一大瓢冷水,“臣有本奏,京察渐至尾声,乱象频频,臣请严格尺度,建言空洞无物,弹劾不着边际、未或回复者,不予采纳,不予认定”

  话音刚落,全场哗然,连张居正都有些悚然而惊的意思,显然这事儿事先没有通过气。

  林卓看了看短短一个多月,老了足足十岁不止的左都御史,再看看面色红润,白白胖胖面团团的张四维,心里也有些微妙,张瀚虽说是张居正干将,阴损手段不少,终归节操尚在,掉进林卓刻意设下的拉仇恨陷阱,在朝官与廷议之间受尽夹板气,又有个不靠谱的老滑头搭档张四维,京察的漫天风霜,都是他一个人玩命儿死扛,越往后,逆风飞行的阻力越大,京察进行中虽然无人敢冒大不韪动他,京察一过,他势必就是众矢之的。

  “臣奉旨行京察事,依廷议章程,不敢紊乱,而有奸猾之辈投机取巧,致使都察院上下臣佐供职艰难,一日三惊,统计筹算有无效之虞,大大有损京察效力和朝廷威严,不狠刹歪风,无以整纲肃纪”张瀚语调缓慢,又很是坚定,眼里的血丝和脸上的皱褶,都在诉说着这个老臣的不容易,当朝自作主张,开这种得罪人的地图炮,显然也是心里有数,知道自己的前路可怜,反而放开了。

  “臣附议”林卓年轻,动作麻利,抢先一步,第一个站出来,表态支持。

  “臣等附议”站在前几排,有些责任感的,呼啦啦几乎都站了出来,都察院的人,不管根脚在哪边,这次也同声共气,声援他们的大头目。

  “张卿所言,老成谋国,准奏,即日起,内阁会同司礼监详加盘点京察以来奏折弹章,协助都察院严行考绩,不得怠慢”李太后出声了,表扬了张瀚,堵住了这个有点儿荒诞的漏洞。

  说起来,这事儿林卓也是有责任的,他的脸色也不大好看。

  “臣,叩谢太后娘娘”张瀚佝偻着腰,郑重谢恩,隐隐有些最终一搏的壮烈,“京察改制,自此而始,臣必将竭尽心血,完善各处关节,以为后来者戒”

  “张卿行事端方,大节不亏,本宫素来放心,朝野上下目光雪亮,张卿不必过于顾忌流言,朝廷寄望者甚多,还须善加振作”李太后温言抚慰。

  “多谢娘娘,臣在朝一日,绝不敢丝毫懈怠”张瀚跪地叩头,一丝不苟,起来后还特地看了林卓一眼,神色复杂。

  张居正把这些尽收眼底,脸色愈不好看,他瞥了一眼身后尚书队列里的叛徒张学颜,心中有种不美妙的预感,林卓这个孽畜会什么妖法不成,沾边儿就策反?

  这个时节,没人顾及辅大人的脸色,张瀚的一出悲情戏,一竿子打翻了至少半船的人,大家伙儿忙着把奏折塞回袖口,并不是所有人都大公无私,也不是所有人都怜惜张瀚,觉得他像一朵哭泣的百合花,被断了冲业绩的捷径,心中暗自咒骂的,不知凡几。

  

第三百二十八章 该弹还是得弹

?  “臣,林卓,有本启奏”林卓终于得到机会了,双臂前身,身形微躬,像是一只仙鹤,站在群臣正中央,他一开声,就起到了绝对的静音效果。WwW.⒉

  形形色色的视线聚集到林卓身上,有咬牙切齿痛恨的,有盲目崇拜的,有好奇的,也有紧张的,更多的是艳羡的,不一而足。

  不管态度如何,没人有胆量无视林卓放话,都得竖起耳朵,聚精会神,等待林卓大招。

  “张总宪杜绝考绩泡沫,严正务实,实在是高明之举,负责之举,让人敬佩”林卓先对张瀚大加赞扬,不管机会如何微小,他是不会轻易让他溜过去的,能种刺儿就种刺儿,能策反就策反,至于哭泣的百合花什么的,可以同情,可以掬一把辛酸泪,但是不能干扰政治盘算。

  “然而,被弹劾者却不能掉以轻心,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决不能趁机浑水摸鱼,妄图侥幸过关”这话就有意思了,引起了众人的警觉,毕竟天下谁不弹劾人,天下谁不被弹劾,莫不是这些被弹劾的人里头,有林大人的目标,他不想就这么被沉底儿?

  “臣不才,愿为前驱,臣被弹劾二事,一在内务府巡查,此事攸关廉政,只为彻查不法,弹劾者捕风捉影,纯属无妄,且内务府事务属皇家内政,外臣无权干涉,臣无以回应”林卓霸气侧漏,直接无视几十号人的弹劾。

  文武大臣们,倒是有些习惯林卓的路数,所做的事情都是有后手的,情绪尚且稳定,也没人急赤白脸出来反驳。

  只是李太后高坐在御座之上,脸色不好看,她本心是想借这个由头,让林卓熄了去皇店皇庄里面搞事儿的心思,没想到林卓这厮偏偏犯了犟脾气。

  “二是中央军招募儒生,此事确实有不妥,臣等商议之初,并未想到士子投笔从戎会如此踊跃,以至于标准设置过于草率,招募人数只有下限,而上不封顶,大明武风不减,源于海6两军战功赫赫,一切荣耀归于太后娘娘和皇帝陛下”林卓先是承认了错误,又大咧咧地拍了一通马屁,最后才曲里拐弯儿的提出了意图,“臣请命前往通州,视察中央军宪兵纵队教导团建设事宜,裨补缺漏,戴罪立功”

  林卓说完了,就弯腰躬身站在原地。

  完了?这就完了?这么短,这么单调的姿势,对得起你来时的阵仗,对得起你曾经摆过的pose么?

  朝官们都被溅了满脸血,颇有些无语。

  这两件事事实上都是无谓之事,弹劾也是似真似假,可有可无,谁也不会拿来跟林卓较真,李太后虽然心中有所不忿,但也不想拧着他,“准奏,内务府巡查事宜,务必严密行事,可与锦衣卫刘都督协商”

  “臣领旨”刘守有出班领命。

  “至于去通州嘛,去一下也好,十万大军在通州窝着,好生训练是必须的,但是也要管好,整顿整顿风纪,不要出了什么岔子”李太后淡淡吩咐,兴致不是很高。

  “臣领旨,谢娘娘成全”林卓也知道自己违逆了李太后的一番好意,更加地小心翼翼。

  “唔……晓得本宫苦心就好,好生办差”李御姐见林卓的鹌鹑样儿,不快也去了大半。

  皇极门外一派君臣和睦,其乐融融的景象,秀了一脸,众臣工都以为林大人的表演大概就到此为止了。

  太年轻,太简单,某些时候还很天真。

  “臣,翰林院掌院学士于慎行,因督管藏书阁不利遭弹劾,自省自查之后,确有其事,藏书保管事关经义传承,若任由毁坏,危害尤重,愿限期整改”于慎行蹿出列拉开了自我检讨的大幕。

  “臣,都察院京畿道掌道御史沈一贯,近日三省吾身,颇觉行事不足,立身不谨,现具折自劾,愿接受监督”沈一贯本身是言官,没人跟他打嘴仗,只好自娱自乐。

  “臣,户部右侍郎王家屏,因察事不严,分管的河南清吏司账目有差错遭弹劾,自省自查之后,确无其事,然暗自警醒,交叉管制设置不全,痕迹管理仍有瑕疵,愿厉行完善”王家屏是个没有窟窿的男人,弹劾他的也都是误伤,只好搞个工作计划出来充数,表达个态度。

  “臣,刑科都给事中王用汲,自劾处事过于苛刻,言语如刀,有损同僚情谊,愿加强情绪管理,改进工作方式,转变工作作风”王用汲是个不揉沙子的爆碳性子,平素不找别人茬儿人家就得烧香拜佛,更别提有人主动挑衅他了,料来他的这番表态,也只是应个景,让他改脾气,不比母猪上树容易。

  ……

  一连十几个人,带起了一波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好节奏,下面的青皮朝官固然有些懵懂,但是大佬们却是不费思量,闻弦歌而知雅意,这是要矫正风气的,为了冲业绩,朝中有同年反目的,有师生变成寇仇的,也有人阴私的,乱象横生,大大降低了朝廷的整体格调,长此以往,大家都没朋友,朝将不朝。

  明白了是明白了,第二个反应就是捶胸顿足,这么好的一个刷威望机会就那么白白溜走了,力挽狂澜,再造朝纲啊,咋就没抓住呢?后悔得挖心挠肺的。

  看那个捡走机会的人,就格外不顺眼,谁捡走不行,偏偏还是个时不时旷工的懒货,丑陋,到哪里说理去?

  “臣,吏部尚书张四维,因履职不谨,推诿卸责遭弹劾,主要是年岁渐大,精力不济之故,日后愿善加保养,规范作息,吃好喝好,更好为太后、陛下服务”张四维个老不要脸的也钻出来了,格式倒是跟别人都保持了一致,只不过内容就太下作了,别人自查自省,属实就整改,他却直接找理由搪塞,日后的做法也很坑爹,保养?谁特么费心费力弹劾你是为了提醒你保养的?

  ……

  这一波节奏耗时持久,有人是真心,有人是假意,有人是动真格,有人是踩假水,终归朝堂气氛从互相攻讦变成了自我检讨,非常和谐。

  “咳咳,臣也有所不足,近日晚上加班到深夜,比起以往一直到凌晨,是懒惰了些,要改正”张居正最后出来总结,说是检讨,更像是表功,作为重臣之,虽然这事儿没他什么彩头,也得唱个赞歌表示表示,“众位朝官同心协力,勇于剖白,局面大好,可喜可贺,是个奋进的朝廷,是个前途光明的朝廷,臣为太后、陛下贺”

  “臣等,为太后、陛下贺”满地朝官全都跪地上,表示这一切都是两位封建统治者的功劳。

  “众爱卿平身,人无完人,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本宫不为己甚,不咎既往,还望诸位言行如一,纠偏扶正,共谋大业”李御姐软中带硬,打了总结。

  “娘娘圣明,陛下圣明”群臣再度化作磕头虫。

  这时候,一个声音破空而来,打破了来之不易的和谐局面。

  “娘娘,陛下,臣,这会儿弹个劾,您看合适不?”

  众人定睛看去,原来是上吊自杀未遂的鸿胪寺卿,这个节骨眼儿又要搞弹劾,这厮莫不是换了个姿势,又想不开了?

  


第三百二十九章 越南生事

  ??  正在欣欣向荣,歌功颂德的当口儿,大家伙儿都嗨着呢,你要弹个劾?

  不管鸿胪寺卿要弹劾的是啥,眼力见儿反正不咋样,满朝文武都没啥好脸色。

  “你还要弹劾?”李太后略微诧异地反问道。

  “微臣职责所在,不弹劾,不成活”鸿胪寺卿被众多异样的眼神激起了不美妙的记忆,说话更加硬邦邦,充满了死气,他想起了那条打了死扣儿的深绿色绳索,那是他把老妻赠与的便帽,撕成布条,编织而成的。

  “粟炳山,冷静,冷静”张四维钻出头来,一边警告,一边张着双手往后退,煞有介事,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