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万岁约阿希姆-第4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呈送电报前来的参谋军官解释道:“电报说是我方驱逐舰的英勇冲锋击退了德国舰队。”
达德利…庞德加入英国海军已有42载,亲身经历了上一场战争中的多场重要海战,战后专注于研究德国海军各种战术策略,对这种解释自是嗤之以鼻:“狗屁!德国人要是有把握击沉‘复仇’号,别说几艘驱逐舰,就算有十几艘,也别想把它们轻易赶跑!这里面一定有问题!给‘复仇’号发报,询问他们之前是否观察到炮火击中敌舰的情况。”
威严之下,参谋军官不敢多说一字,连忙从命而去。
这时,庞德的另一位幕僚军官探问道:“将军,我们是直接赶去跟‘复仇’号会合,还是直接追击德国舰队?”
“如果你是德国舰队指挥官,在损失一定战斗力的情况下,会往哪个方向撤退?”庞德反问。
这名幕僚军官回答说:“如果是那样的情况,我会暂时向西撤退,前往弗洛里斯岛,德国人在那里有一座坚固的海防要塞和一处小型海军基地,只要损伤情况不是太严重,在那里应该可以得到较为妥善的处理。”
在刚刚发问之前,庞德显然已有决断,他毫不迟疑地吩咐道:“那我们向西,希望还有机会截击这支德国舰队。给坎宁安将军发报,让他往弗洛里斯岛方向赶,争取尽早跟我们会合。”
与此同时,在数十海里之外的海面上,以“提尔皮茨伯爵”号和“海因里希亲王”号为核心的德国舰队已将整体航速降低至10节左右。旗舰受损的消息很快传遍各舰,德军官兵们甚是意外,本来坚定无比的信心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好在“提尔皮茨伯爵”号的损伤比人们预想的要轻——敌舰打来的大口径穿甲弹在其近舷位置入水,这枚穿甲弹既没有触水即炸,也没有在水中发生了类似弹跳的偏转,而是借助巨大的动能继续前进,打在“提尔皮茨伯爵”号水线以下约3米位置并在那里发生了爆炸,一些偶然因素导致爆炸的破坏力超出了炮弹本身的威力,而爆炸位置处在战舰主装甲带下缘,其厚度仅有水线位置的一半,结果敌舰在这场短暂海战中唯一一发较具威胁的炮弹直接撕开了“提尔皮茨伯爵”号的外部装甲,击穿了一个储油舱,余下的冲击力被舰内纵隔壁的防破片装甲全数阻挡,仅造成两处水密舱渗漏,就算放任不管,也要好几个小时才会影响到这艘超级战巡的航行和作战状态。
由于舰上损管人员过分紧张和谨慎的心态造成了损伤评估的偏差,致使雄心勃勃的威廉…奥古斯特错过了绝杀“复仇”号的机会。尽管击沉一艘英国战列舰不足以改变当前的局势,至少能在精神上沉重打击参战的英国海军官兵。经过大约半个小时的检查维修,“提尔皮茨伯爵”号的损管部门终于纠正了他们之前的错误,而得知自己的旗舰眼下仍有百分之九十八的战斗力,出身德国皇室大家族的威廉…奥古斯特展现出了成大事者的宽容胸怀,他没有斥责任何人,也没有捶胸顿足、懊丧不已,而是沉着冷静地跟他的部属们讨论下一步行动。
“现在返身去追肯定还来得及,而且能打对手一个出其不意!”舰长施耐德上校表现出强烈的进取心和攻击性。
相较之下,参谋长罗尔斯的思维就要缜密和灵活许多:“那艘孤独的君权级战列舰是因中雷受损而落单,此前我们的侦察机发现的三艘战列舰现在应该已经回过头来救援它了,直接杀回去有可能抢在敌人援兵之前,也有可能正好撞上敌人的战列舰编队,我们可以利用航速优势从容撤离,但浪费了天明之前最后几个小时的宝贵时间。我个人的建议是,趁着敌人注意力转向孤独的君权级战列舰,全速杀回特塞尔岛,配合陆航部队攻击敌人的炮击舰队!”
而另一名参谋军官则提出了折中的建议:“从时间推算,等我们抵达特塞尔岛已是黎明,敌人的炮击舰队还会呆在那里等着被飞机轰炸么?这样的话,我们不仅扑了个空,还可能被攻击特塞尔岛的敌方舰载机群盯上,若是被迫进入英雄港躲避轰炸,就没办法及时策应我们留在海上的袭击编队和航空母舰了,所以最稳妥的办法就是暂时先退回弗洛里斯岛伺机行事。”
听取众人的意见之后,威廉…奥古斯特独自思量了一会儿,遂拍板道:“我们暂且撤回弗洛里斯岛海域待机。”
于是,各舰重新提速,迎着黎明前的清爽海风朝西南方驶去。德国大西洋分舰队这一晚虽未取得震惊世界的战果,但在美英主力舰队的眼皮底下击沉多艘轻舰艇,还重创了一艘敌方主力舰,己方仅损失驱逐舰一艘,多半舰员还被妥善转移,这样的战绩也足够让官兵们昂首撤离战场了。
两个多小时后,两艘提尔皮茨伯爵级战列巡洋舰及随行舰艇已经远离先前的交战海域,距离弗洛里斯岛还剩小半段航程,似乎没必要再以耗油量极大的全速状态航行了,此时天色微亮,视线利于海空警戒,于是威廉…奥古斯特下令舰队减速至22节的警戒巡弋航速,可是没过多久,殿后扫尾的驱逐舰突然发来警报:东方海面发现烟柱!
少顷,两架白色涂装的水上飞机不期而至,它们没有挂载炸弹,也没有做出对舰攻击的尝试,而是时近时远地观察这支德国舰队。探知敌方侦察机的无线电通讯频率,德舰立即采取了无线电干扰手段,但这已经不能阻止敌方舰队循迹而来了——没过多久,德国战舰装备的雷达设备便探测到了敌方舰只。
紧接着,拖后警戒的驱逐舰发来了更为详实的探察报告:敌方舰队有大型战舰两艘、中小型战舰七艘,航速30节左右。
大约十分钟后,这艘德国驱逐舰又发来了新的侦察报告:初步判断敌方两艘大型战舰均为英国的海军上将级战列巡洋舰。
威廉…奥古斯特和他麾下的军官们立即意识到,他们遇上了真正具有挑战性的对手。根据海军情报部门收集的信息,该级战巡的主装甲带采用14英寸厚的维克斯渗碳钢,炮塔正面装甲达到了16英寸,司令塔13英寸,防护水平大大超过了以往的英国战巡,某些数据甚至超过了君权级战列舰加上接近31节的测试极速和三座三联装45倍径16英寸舰炮的强悍武备,是足以匹敌德国提尔皮茨伯爵级的超级战巡。
如今敌方舰队全速袭来,若是硬拼航速,德国舰队不仅不落下风,还能把尾巴给甩掉,但对于视荣誉为生命的德国职业军人而言,被同等实力的敌人追得“抱头鼠串”是难以忍受的憋屈,甚至是是对个人名誉的极大羞辱,何况德国的提尔皮茨伯爵级和英国的海军上将级自定型建造以来就一直被人们反复比较,相互成为各种推演和操练中的头号假想敌,双方将士早就卯足了劲想要一较高下,如今的格局无疑是展开对决的理想机会。
威廉…奥古斯特谨慎地派出多架水上侦察机,一方面探察周边海域是否匿有未知的强敌,一方面也是为可能发生的激烈炮战做减损准备——位于烟囱之间的单薄机库可挡不住弹片的侵袭,若在战斗期间将水上飞机置于舰上,不但容易损坏,还徒增了易燃物。
与此同时,“提尔皮茨伯爵”号以无线电联络己方航母“卡尔皇帝”号前来支援,这艘中型航母按计划隐蔽于弗洛里斯岛东南方海域,夜间保持无线电静默,待天亮之后再为突击编队提供侦察和防空掩护。
………………………………
第688章 巅峰对决(中)
自从德皇胞弟海因里希亲王退役、德皇幼子约阿希姆殿下脱离德国海军之后,身为奥尔登堡大公国第二继承人的威廉…奥古斯特…冯…奥古斯特便被人们视为德国皇室成员在海军界的杰出代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这位骁勇善战的指挥官曾担任新式轻巡洋舰“格劳登兹”号舰长一职,并在第二次弗兰德斯海战期间一战成名,此后平步青云,战争结束时已经晋升海军准将军阶,由轻舰艇部队转入主力舰队服役,很快就任新式战列巡洋舰“兴登堡”号舰长,1926年晋升海军中将,任德国公海舰队第二侦察舰队指挥官,4年后专任德国大西洋分舰队司令,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在弗洛里斯岛东北方海域,意志坚定并且雄心勃勃的威廉…奥古斯特遇到了一位来自英国的劲敌,达德利…庞德海军中将,此君人赠雅号“狡猾的老獾”,上一场大战期间就是英国海军主力舰“巨人”号的舰长,说起来还跟威廉…奥古斯特有过战场上的交集。尽管英国输掉了战争,国家声望从巅峰直落谷底,达德利…庞德的表现依然可圈可点,而在杰利科、威姆斯、杰克逊、布洛克等一批老将退役之后,以查特菲尔德、庞德、巴克豪斯为代表的“70后”将领已然成为了皇家海军的新一代中流砥柱,他们出众的才干和谋略使得英**民对这场复仇之战寄予了无限厚望。
战后近二十年,军用航空技术的发展相较传统陆战和海战兵器更为迅猛,不少人意识到航空母舰和舰载航空兵在海军战略中的价值日益增加,但列强国家对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近乎疯狂的“痴迷”使得许多人依然将重炮战舰视为海战胜负的决定力量,所以每个国家的海军都有战舰派和航母派,不同之处在于哪一派相对占优势,在爱尔兰,航母派无疑是正统主流,而在德国、美国、英国、日本,航母派非常活跃,但总体而言还是战舰派更有市场。
就策略倾向而言,威廉…奥古斯特和达德利…庞德都属于战舰派,然而在这场一触即发的海战中,前者的优势在于他拥有一艘中型航母担当支援,后者则可以期待另一个小编队的两艘海军上将级战列巡洋舰在关键时刻抵达战场。
德国舰队航行在前,经验老道的威廉…奥古斯特知道如何将这种形势转化为战场上的主动权,做出迎战的决定后,他不是让舰队直接调头迎击对手,而是率领舰队急转向南,等到英国舰队相应调整航向,他令舰队连续转向,在海面上兜了个大圈子,为的就是在英国舰队面前抢占t字头——这是巨舰大炮时代最经典也是最有效的舰队战术,能够充分施展主炮火力的一方将在战斗中获得事半功倍的优势。
通过水上飞机的连续侦察,达德利…庞德对敌方舰队的动向保持着清楚的认知,他岂会让对手轻易抢占t字头?接敌之前,英国舰队四度转向,在追踪敌舰队的同时避免双方的距离突然拉近,从而保证了足够的战术回旋空间。
两支舰队犹如高手较量,一边在运动中寻找最佳契机,一边窥探对手的举动,德国人始终将自己置于可进可退的方位,英国人不急不忙地跟在后头,而除了舰载的水上侦察机之外,双方皆未派遣僚舰实施火力侦察。
在这种形势微妙的运动对峙中,双方官兵共同迎来了新一天的日出,但谁也没有心思赞叹大自然的美丽。如此僵持下去,对双方而言都是极大的冒险——英国人惧怕部署在弗洛里斯岛的德军航空兵以及尚未露面的德国航母,德国人忧心敌人的后援力量杀奔而来,所以随着时间的推延,双方指挥官的心态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两支舰队的距离缓缓拉近,从肉眼不及到遥遥相望,德国舰队猛然发力,各舰在高速状态下整体转向,等到英国舰队相应调整时,德国人已在两万米位置上摆开架势:两艘提尔皮茨伯爵级战列巡洋舰进入了标准的左舷接敌状态,两艘轻巡洋舰居于己方战巡左侧海域,以便在战斗中起到混淆敌方测距的效果,另外三艘驱逐舰紧跟在轻巡后方,随时可以利用高航速投入攻击或是防御。
此前的对峙,英国舰队见招拆招,充分展现出了指挥官达德利…庞德的成熟、从容以及舰队官兵过硬的技术素养,最后几分钟的风云突变则显现出威廉…奥古斯特的狡黠与敏锐,德国舰队虽然没能成功抢占t字头,却在攻击的时机上牢牢把握住了先机,考虑到德国战舰在光学测距和弹药技术方面的传统优势,这样的先机很可能成为打开胜利之门的钥匙!
天已放亮,敌舰就在眼前,德国人已无继续保持无线电静默的必要。
在“提尔皮茨伯爵”号和“海因里希亲王”号的射击指挥室里,负责无线电通讯的技术军官们对着电台忙碌起来,这部无线电收发机并非舰上的备用通讯手段,而是有专门的技术用途。
以往的舰队炮战,各舰通常是各自观瞄,射击效果取决于各舰射击指挥部门的发挥。预见到舰队炮战的交火距离将越来越远,德国海军的炮术专家们创立了一套新的战术理论——在舰队远距离对战时,如果双方实力相差不大,未必要固守以往一对一的单挑模式,可安排两到三艘战舰攻击敌方一艘战舰,从而形成局部优势,重创或击沉一艘再对付下一艘,最终瓦解敌方舰队的战斗力。纵观历史,英国海军很早就意识到这种战术的优点所在,并曾在日德兰大海战以及北方的法罗群岛海战中做出过尝试,尽管两场海战皆以英国舰队惨败而告终,善于学习总结的德**官们却发现了这种战术的潜在价值,经过反复的研究和推延,他们琢磨出了玄机所在,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采取所谓的“多位一体战术”,将战舰和火力的数量优势转化成为攻击效率。通过大量的实弹操演,德国海军相信他们的“多位一体战术”能够将射击效率提高50%以上……
“是,长官,集中火力攻击敌方首舰!”
“提尔皮茨伯爵”号的射击指挥室里,射击指挥官接到了战斗舰桥的明确指令,他一面安排军官们进行测距并演算射击诸元,一面令通讯官利用无线电联络“海因里希亲王”号的射击指挥室,双方通报各自测距和演算结果,这时不必强求统一,而是以各自测定的射击参数,错开进行第一轮交替射击,将两组弹着点观测数据以及两艘战舰的相对距离输入机械式的射控计算器,得出第一组校正数据,以此进行第二轮交替射击,弹着点接近目标后迅速转入全火力齐射。
“全体主炮,射击方向角277度,射击仰角028度30分,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