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千年军国-第2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郎你的年纪推算,老夫和你父母应是年纪相仿,若按老夫心中所想,绝不会因儿女婚配未曾询问自己而恼火……”
年纪相仿?
罗开先心说如果没有计算错误的话,自家老父老母应该都是古稀之年,而且同样不只是在数万里之外,而是在难以判别的另一个时空,但这话却是不能说的。
至于自己……自己应该已经三十五岁了吧?却无法在父母跟前尽孝,还戴着一张变年轻了的脸,实在没法说出口。
沮丧的神情一闪而过,非是他不思念家人,但事到如今哭泣悲伤又能如何?所以只是少顷,罗开先的脸色便恢复了平静。
“杜老,罗三出门之前,许诺要回归故土,家父曾经允诺罗三婚事自主,能在故乡开枝散叶才是最好。眼下难能询问他们,杜老同样是罗三长辈,还请您老直言。”常言道能掩盖谎言的只有另一串的谎言,他心中感慨却也不得不再用谎言来应付,好在这对他并不是难事,反而有些驾轻就熟的感觉。
“如此甚好!”杜讷赞叹了一句,“土龙子……你那未来岳丈,是个面皮薄的家伙,他心下对你和四娘的婚事有些焦虑,只是不好开口,委托老夫询问,可否在冬至节时节择良辰吉日把婚礼办了?”
“啊?”罗开先有些惊讶,旋又恍然,女儿要嫁给队伍未来的首领,为避免口舌之嫌,李涅当然要避避嫌。想明白这个之后,他没有回答杜讷的问话,而是突然想起之前李姌的建议,便开口问道:“杜老,罗三有一事不明,不知您老可否解答?”
“说来听听……”
“之前四娘同某讲,要在婚礼之前派贴身侍女来伺候,不知可有这种习俗?”罗某人也没觉得有甚不好开口的,不明白就是不明白,装明白把误会闹大了才叫笑话。
“啊?哈哈……”老杜讷一边用手指着罗开先,一边狂笑不止,半天之后才喝了茶水平息一下说道:“三郎啊三郎,平素看你智慧过人,精明有加,没想到居然也有如此糊涂之时!”
“此话从何说起?”这话来得没有任何根由,罗开先难免有些摸不着头脑。
“哈,确有如此习俗,只是多是高门大族嫁女应有之事,而我安西军后裔沦落希尔凡多年,族中女儿本就稀少,此规矩早就少有……”杜讷忍住笑意,又说道:“只是,罗三郎啊罗三郎,这事……四娘女儿家,自是不好直言婚事日程,你身为男子还不知晓其中缘由?”
撩开自己有些散乱的长发,罗开先拍了拍自己的脑门,恍然大悟。
——————————————————————
①及笄之年,言出《礼记。内则》,指女子满十五岁,可以挽起头发,戴上发簪,可以嫁人婚配了。笄,发簪。
②弱冠之年,男子二十岁,父亲主持,由长辈或者贵客在宗庙为之加三次冠礼,寓意治人、治国、参与祭祀的权力,并且在加冠礼之后,由宾朋或师长赐予一个德行相当的字词为表字。
………………………………………………………………
附:前两日因为工作忙碌,熬了两个通宵,这一章节是今日整理了思路紧急赶出来的。真的有些无语。
感谢书友“kgb136”“飞云飘雨”“汗五帝”“山村俗子”几位的点币打赏!
………………………………
第二十五节 精明事与糊涂事(四)
很少有事情让罗某人的情绪波动,此时此刻,他却忍不住在心底骂了自己一句蠢货。
想到之前自己还在那里没有根由的胡乱猜测,甚至还妄想着甚么娶几个女人开枝散叶,简直是有点……异想天开,身边就这么一个李四娘,居然都猜不透她的心思,再多几个?等着后院起火吧!
罗某人想到这里,倒是有些自怨自怜的意思了,那张冷漠的脸上也不免流露出一些别样的情绪。
在后世的时候,罗某人同样是未曾走入过婚姻的初哥——对于时刻要亲临战场的职业军人来说,婚姻这种事物真的可望不可即。他曾经喜欢过军区医院的一位女医师,可惜还没有等他直言表白,连续发生的事情就使他不得不脱离军伍亡命国外。
至于之后在佣兵队伍,顶多找找应召女郎之类的纯粹身体交易,所以,可以说在感情方面,他罗某人是个完完全全的菜鸟新兵。
杜讷这种经历了岁月磋磨的老家伙其实就是老人精,很快就察觉出了罗开先的情绪变化,不过他却没有直截了当的询问,而是转着弯诉说起来,“老夫今年六十有三,年轻时节也曾知慕少艾,荒唐的日子不知虚度几多,只是时逢生计艰难,直至年方廿四,方才娶妻王氏,廿五时有子,家中乃添两名侍妾,如今妻妾计三人,虽说偶有磕绊,却也家宅和睦……老夫有子五人,可惜老夫膝下无女,否则定不让土龙专美于前……”
“杜老说笑了……”杜讷的话语用词稍嫌晦涩,却不难懂,随着老人的话语,罗开先平定了情绪,含蓄了一句。
杜讷摇摇头,再没了之前的满脸笑意,而是很郑重的说道:“常有人言,男人大丈夫,何患无妻?如三郎这般人物,想要娶妻,必定从者如云,但娶什么样的妻却是重中之重。因之还有一句故语,大丈夫难免妻不贤子不孝,所以故老的贤者有云,娶妻娶贤,李家四小娘虽说脾性有些火烈,但却难得有一副古热心肠,上孝老父与乃祖,下能顾全弟妹……老夫听闻三郎你从西方罗马归来途中曾历精神识障,李小四娘能不离不弃照顾与你,此中深情厚谊实为难得,乃不可多得之良配……”
罗开先的外表年轻了,但却不是二十余岁的心理,他不是听不得人言的中二少年,恰相反他非常明白老杜讷话语中的老成持重——在这个时代想找这样一个能说出肺腑之言的前辈可不是容易的事。
其中很多话语罗开先都知道,娶妻娶贤是因为贤惠的妻子必能掌控好家宅的安宁,还有一句纳妾纳色没有提起,意思却是以美色来衡量的美人容易心生骄纵,却只适合做妾,这种道理或许有些偏颇,确是不受时间局限的很朴实的道理。
这些道理罗开先也都明白,只是从这样一个老人口中说出来,别有一番言成身教的意味……
边听边思量,开头尚有感悟,只是到了后面这话语听着听着,罗开先怎觉得有些不对味儿,于是等杜讷的话语开始收尾的时候,他忍不住说道:“杜老,罗三可不是要毁了之前与四娘的婚约,只是想等万事具谐之后,才……”
“老夫说多了?”杜讷停住了话语,洒然一笑,“三郎啊,你还是没听懂老夫之言,按常理,李四小娘本该早为人妇,如今诺大年纪尚未成婚,营地里已经有些叵测之声,女营那些待嫁的女娘难免会有窥探之意,而筹建新城难免时日长久,长此以往……难免人心不稳,此上位者不可不忌……”
“人心不稳……杜老言之有理……”只是沉思片刻,罗开先想明白了其中缘由,坦言问身旁的长者:“依杜老之言,该当如何是好?”
老杜讷毫不含糊地说道:“比去岁在库扎克,今次的人手更为充足,估算月余之后,搭建木屋一事就可告一段落,届时可趁迁居时机,给一众新人举办婚礼。至于三郎你与李四小娘的婚礼,则可于冬至节前后选良辰吉日,此次乃我东归人马回归故土的第一个冬节,当为贺!”
“啪啪”罗开先拍了两下巴掌,“杜老此言大善!”
尽管这种婚礼不那么单纯,难免掺杂了些许功利,但换个角度来看,无论是安抚人心还是稳定人心,都很有必要,至于其他的细节,都属无关紧要的了。身处目下的位置,想如同普通人一样单纯的婚礼是不可能的事情,罗开先想得非常明白。
仿佛看到了罗开先的那一丝迟疑,杜讷颇为善解人意的说道:“三郎尚有疑惑?安心便是,万事不能尽善尽美,木屋中举行婚礼别有一番滋味,李四小娘若是连这也看不开,也不能为你罗氏大妇!”
“如此,就依杜老所言,罗三婚事的筹备还请您老费心。当初在库扎克,是麦斯欧德做的媒相,他为人细致谨慎,一些具体的事情,您不妨交给他去办。”
杜讷一个白首老翁扮起了知心婆婆,罗某人也有些无语,偏又不能多说什么,无奈之下,他也只能接受杜讷的建议。
“好!三郎爽快!”杜讷喝了一声彩,“老夫同家中老妻一样喜欢喜事,劳累之话再也休提!如今看着你这位大将军将要成家立业,心中爽快足够老夫多活十年!”
说了半天的事情就此告一段落,老杜讷告辞回去接着忙碌。
老罗却转身回到自己的军帐闷头思量,不知过了多久,他才回过味来。
杜讷这位老人平时在自己面前可是很庄重的,从未见过他变成一副月老模样,老罗还真的有些不适应,细想之后,才发现不对,若说这种变化的背后没有因由,罗某人第一个不信,这个老杜可不是他家里那位喜欢做媒婆的杜王氏。
这事想必是自己那位准岳丈的手笔,依照李涅那一贯喜欢闷声不语的脾气,肯定不好催促自己赶紧娶了他的女儿,说不准另外几位诸如窦铣、李轩、安娜莉亚女士,甚至没准老寿星李坦都有出面,只是自己不知道罢了。
对这种打乱了自己计划的事情,罗某人有些无可奈何,他可还不是什么一言九鼎的帝王,自然也不会因为一点意外就迁怒别人,何况对从后世过来的他来说,婚姻的对方有所异议,这也算是人之常情。
哪怕是背后有什么隐藏的因由,罗某人也不想去探寻,因为这是早就已经定好的事情,如今只不过是稍有提前。
想了这么多,并非小题大做,实在是罗某人的职业惯性决定了他的思维方式——一支军队的领头人如果不能掌控住手下人的方方面面,他就是不称职。如今的队伍刚刚稳定,容不得太多意外的变数,老罗却不得不慎重。
作为前唐皇室后裔的李家或许是队伍中传承最尊贵的家族,老罗却不担心未来李家会一家独大,终究李唐王朝已经成为历史,收拢的人群正在一步步扩大,而曾经希尔凡唐人营的人数比率正在降低,李家的影响力也在不断被稀释……所以,他却不担心未来李家成为谋夺权力的外戚。
抛开这些思绪之后,老罗心中同样难免有一丝窃喜,婚事提前也是他心底期望的,至少婚事之后,自己将再不是独自一个人了。
想到李姌的娇俏小脸和善良而又大方爽朗的性格,再不复沉默而冷静的心境,老罗觉得自己的心脏如同年轻小子一样剧烈跳动了起来,是因为禁欲已久的关系,还是对家庭的渴望?
老罗第一次把握不住自己心中所想,还好没有他发话,无人打搅他的思绪。值得他庆幸的是,前期的底蕴打得还算不错,所以虽然近段时间忙得有些晕头转向,精明事自不必说,面对感情,自己办的这种糊涂事的结果目前看来也不错?
步出军帐,外面的天空已经开始黑暗,天上的繁星开始变得清晰起来,马上就是晚餐时间,老罗打算去童子营那里和李姌一起,顺便把最新的决定告诉给她。
无论如何,李姌这小娘注定将成为自己的妻子,这事情总要通告一声。比起闷在帐篷里处理琐事冥思苦想,他更想见到李姌欣喜的俏脸。
————————————————————————————
①知慕少艾,出自《孟子·万章上》第一章:人少则慕父母,知好色则慕少艾。主要意思是形容人少年时的情感历程。慕,这个字词有多种含义,关注、崇信、倾慕。少艾,少女。
…………………………………………………………
附:补足昨日欠账,感觉这一章节写的好累。
感谢书友“kgb136”“山村俗子”“书友150110205707396”三位的点币打赏!
………………………………
第二十六节 童子营的常态
童子营如今有一百二十八个孩子,最开始老罗在希尔凡唐人营收拢的孤儿只有三十多个,到了马什哈德外围的时候有了八十多个,之后沿途聚拢的流浪儿却也同样不少,却仅有近五十人被安排进了童子营。
实在是围绕着天山周边的人口太少了,漫漫长路上,能够遇到的和收拢的孩童或少年其实并不多,总量也不过二三百人,只是很多孩子各有各的机缘,年纪超过十六岁的被划到了各个军营,被队伍中的人收养的也有一部分,到了童子营这里就所剩无几了。
说是限制到十六岁,实际上童子营内年龄最大的孩子也只有不到十三岁,年纪最小的还是刚刚度过五岁生日不久的小囡囡。
天干地支用来命名的已经用完了,所以后面的八个孩子开始选用母性鲍姓作为姓氏重新排列,最后一个被老罗命名的孩子叫做鲍甲未,在童子营中排的序号第一把二十八,是个头发卷曲的褐色眼睛的男孩,年仅九岁,却已经在火州附近独自生存了近三年。
鲍甲未是老罗在一条河边捡到的,他还清晰的记得这个有着倔强眼神的孩子当时是什么模样,干枯瘦小的身子只裹了一块破损帐篷上的麻布片缝制的袍子!手脚和脸上都是皴裂的密密麻麻的口子,那副样子比后世电影《雾都孤儿》中的孩子不知要凄惨多少倍。
罗开先在河边捡到他的时候,他就像一只被人遗弃的小动物,因为饥饿的原因昏倒在河岸边,如果不是罗开先有精神力指引,肯定是没办法发现这个在河岸边偷鸟蛋为食的孩子,那样的话,等待着这孩子的命运就只能是无声无息的死在某个地方。
不但是这个鲍甲未,所有在路上收进童子营的孩子都比昔日唐人营的孩子活得辛苦,和野狗争食物,和虫子老鼠争夺休息的地方,还要机灵警醒的躲避别有用心的人,草原和荒漠上别的不多,贪婪的人贩子还有穷凶极恶的强盗数不胜数,前者会榨干你身上的每一分价值,后者在饥饿的时候会毫不犹豫的杀人吃人,目标甚至可能是他们的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