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江相-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么一说,魏水也注意到了,里面确实有锣鼓家伙的声音传来。他原地愣了好一会儿,突然反应过来,正转身拉着赵鼎元要走,却听到身后传来的声音,“这就走?魏先生是不想见到我吗?”
魏水闭上眼睛,长长的出了一口气,吞了口唾沫,慢慢转过身来。
面前,除了他急着想要见到的柯定功之外,还另有数人,魏水认得管家,也认得刚刚说话的浙江巡按。
“府衙大牢,也应该算是戒备严格了。在押的刑犯,说放出来就放出来?而且,今天我见到你的时候,你还是一副被打伤了、受了欺负的样子吧?怎么?人家伤筋动骨是一百天,你是一白天啊?”查达磊毫不掩饰自己的嘲讽语气,脸上笑意满满,颇有些胜利者的得意。
魏水舔了下嘴唇,强作镇定的笑道:“你会把我送官吗?”
“你觉得呢?”查达磊突然觉得,逗逗这个家伙,还真的挺有意思的。
不过,尽管魏水的越狱让柯定功感到十分惊讶,但他却显然并不愿意让这种单方面碾压式的调戏进行下去。只见他眼神从身边众人身上扫了一圈,又回到魏水的脸上。看着魏水,话却是对查达磊说的,“我不想知道你们有什么恩怨,也不想知道你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魏先生曾帮助过我,如果不是他,怕是家父留下的产业,早就被我给败光了。所以,我不希望今晚在我家里发生任何让人不开心的事情。魏先生,请进来坐吧,还有您的这个朋友,也请进来吧。”
独自和柯定功面对面,魏水此时的心情,和在恒铭当铺的时候,已经是截然不同了。
柯定功亲手给魏水斟上了茶,笑着推到他面前,等着魏水开口说话。
“那个浙江巡按……”魏水接过茶,却没有喝,犹豫着问道,“和柯家是什么关系?”
“那个人是浙江巡按,名叫查达磊。并非绍兴本地人,而是在他穷困潦倒的时候,是我爹收留了他。而且借给他书看,还给了他入京赶考的盘缠。正德九年,他考中了进士,之后一直留在京中做御史,今年才外放到浙江做巡按。你的事情,应该是冯叔跟他说的。你知道,冯叔对你让我关掉大部分店铺,集中经营几家这种做法,一直是大不以为然的。”
“您毕竟不是柯老爷啊。广铺生意,柯老爷能够做的很好,可依我看,您起码目前为止还没有那个能力。收缩不是坏事,五个指头攥在一起成了拳头,才能更好的控制。”
“是,这些道理我都听你说过,而且我很赞同。”柯定功道,“那么,能告诉我,你为什么突然从牢里跑出来了吗?别告诉我是知府大人大发慈悲放了你了,我可不信的。”
柯定功的头脑已经不似当时那样简单了,魏水依旧在犹豫,到底要不要说?
070 如此逃犯·保住命了
“千真万确!”魏水站起身来,转身面对着破门而入的查达磊,毫不畏惧的与其对视。
柯定功的书房内,查达磊和魏水好似当作柯定功这个主人不存在一般。一个将目光袭来,想要逼迫对方屈服,露出破绽;而另一个,则是为了自己的性命,不得不拿出全部的勇气证明自己一点儿都不心虚。终于,查达磊开口问道:“你凭什么说,官府做不到的事情,你却一定能做到?”
魏水显然松了口气,他笑着指了指自己的脑袋道:“就凭这个。你们做事情会有所顾忌,会在意官仪,会在意仕途,会在意各种各样的事情,而我不会。只要我的良心告诉我,我做的是对的,我就什么都不在乎。放心,大明律不许我杀人,我也没有资格去随意的剥夺任何人的生命,我只是想用我的方式,让他知道,他应该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去承担什么样的后果。”
查达磊沉默了半晌。
冯相儒的那把关于锁头的骗局,在他眼里,不过是小孩子过家家似的小儿科罢了。无论最终上当受骗的是谁,他最多都只会为此笑一笑,将其当做一个笑话来听。
的确,他在杭州通过一些渠道,听说了魏水很多事情,也正是因为对他感兴趣,所以才会在年关将近的时候,突然从杭州跑到绍兴来。只不过,用来作为搪塞的借口,是那个刑部驳回的案子而已。
事实上,他并没有想把魏水或是陈登他们任何一个人怎么样。只不过是由于人人都想多了,所以,才有了陈登可能的为了仕途丢车保帅之举,才有了魏水的突然越狱,才有了陈登即将实施的全城秘密搜捕。
可到了绍兴之后,知道了曾经帮助过他的柯家老爷已经仙逝,而他又的确碍于魏水口中的‘各种各样的事情’,无法亲手替他报仇。查达磊的心中,其实是很沮丧的。所以在听到魏水说,他能做到的时候,他才会按耐不住自己,无礼的破门而入。
“我承认,你说服我了。”查达磊突然笑道,“东家对我有恩,我也很想报答。”停顿了一下,他又问了一句,“可是,你如果办不到呢?”
“大人,您是官,我是民,民不与官斗,这是古训了。小的就是吃了豹子胆,也不敢骗您不是吗?”魏水摊手道,“要是小的真的唬了您,恒铭当铺在这儿,我的家人也在这儿,大人您身为御史,随时随地,都可以找个理由,请陈大人帮忙,夷平了这两个地方。”
查达磊并不是一个古板的人,否则他绝对不会抱上平虏伯的大腿。而且对于柯老爷的恩德,他是十分感念的。所以,在魏水搬出柯家老爷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今天晚上,魏水会是赢家。
从柯家出来的时候,魏水对着已经微微泛明的天色,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总算是暂时把其他人安顿好了,现在,他需要去寻找一个他认为最安全的地方,把自己藏起来。
“去哪儿?”赵鼎元还跟在魏水身后,看了看街上零星走过的小贩,低声问道。
“去找你妹夫。”魏水答了一句,俯身摸了摸天敌柔软的皮毛。
“你知道他在哪儿?”自从沈增被放出狱中之后,赵鼎元就不记得他再来过了。他住在什么地方,魏水怎么会知道的?
果然,魏水摇头道:“我不知道。”但随即,他又摸了摸天敌,笑道,“我不知道,但它知道。是吧?天敌。带我去找找。”
沈增离开府衙,去萧山县接他的妻儿,暂时还不知道以后会安顿在绍兴府哪里。但凭着气味,天敌却能轻易地找到他的住所。魏水发现天敌这个不用训练就与生俱来的能力,也纯属偶然。
这条狗,绝对是穿越来的。魏水在心里,斩钉截铁的告诉自己。
当魏水找到沈增家门口的时候,开门的沈增反应比方致胜还要剧烈。
“你……你怎么出来了?”沈增瞪大了眼睛,“而且,你是怎么找到我这的?”
他只从方致胜那里拿了很少的一笔钱,买下了这间看起来十分破旧狭窄的小院,安顿自己和家人。至于魏水所说的,那个学堂的事情,他想着过了年之后,再开始筹划不迟。那样,也算是有一个崭新的开端,不会再像今年这样晦气。所以,他的住处,现在似乎并没有人知道。而魏水的突然造访,也就难免让他惊讶万分了。
魏水不能在街上长待,上次布偶的事情之后,他已经很难确定,绍兴府到底有多少人记得他的长相了。在街面上多待一会儿,他就多一会儿的危险。不由分说,魏水推着沈增进了院子。
魏水并不害怕有人挨家挨户的搜查。
因为在猜测查达磊是冲着魏水来的之后,陈登发现魏水越狱,绝对不敢满城大张旗鼓的搜捕他。否则,被查达磊察觉到,他任由一个囚徒帮助自己处理公务的事情就算是坐实了。所以,最初的搜捕肯定是暗地里小规模的搜捕。而第一站,必定是恒铭当铺。无论有没有人出卖自己,魏水都不担心。因为当查达磊去见过陈登,并且将他说服之后,就暂时天下太平了。任何人都不会有事,魏水坚信,任何人都不会!
“怎么这么简陋?”进了院子,魏水就嫌弃起沈增的住处了,“我不是说,让你找方致胜拿银子的吗?你没去?还是他不给?这么小的地方,想弄个私塾,得挤成什么样子?随便放个几张桌子就给填满了吧?”
沈增连忙把自己的想法解释给魏水听,魏水虽然还是很不乐意,但也没有再对这处地方多加嫌弃。
“对了,说起私塾,我有点儿想法得跟你说道说道。”魏水说着,拉过了沈增,“我想了下,动用东家的钱,我还是有点儿过意不去。不过没关系哈,我会想办法给你解决,你只要踏踏实实的教书就行了。而且,咱们这个私塾,和普通的私塾不能是一个样子。”
071 如此逃犯·绍兴师爷
魏水拉着沈增进屋,赵鼎元则赶忙抽空去看他许久未见的妹子和小外甥去了。八?一?中文 ?。88?18z8w?。自出了柯家,天敌似乎就又恢复了那副又馋又懒的样子,逮着空就找了个自认为不错的角落,蜷缩着身子,呼呼大睡起来。
“二爷,您刚刚说,我们的学堂要与别处不同?这个我不是很理解,您可以说得细致一点儿吗?”两人对坐,沈增连忙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魏水也正是要给他解释这个事情,不过,事情得一点一点的解释清楚才行。
“沈先生,依您看,这绍兴的文脉如何?”魏水一开口,就丢出了这么个妇孺皆知的问题,倒是叫沈增一愣。不过,这个倒是难不倒他。
“绍兴文脉自然是十分鼎盛的。不说前朝诸代,便是我大明一朝,这绍兴的文人墨客、才子大儒,也是多如繁星照夜,数不胜数啊!”
“说的是了!”魏水点头,表示赞同,“绍兴此地,说是文脉鼎盛,当然不错。下至蓬户,耻不以诗书训其子。好学笃志,尊师择友,弦诵之声,比屋相闻。在绍兴长大的人,大多都受其熏陶,有书生之气。但这其中,未必就全是好事情。”
沈增不明所以,连忙道:“愿闻其详。”
“您想啊,这么多的能人异士,云集于此。致使每年的绍兴府试,都堪称是千军万马挤一座独木桥。那个场面,岂止是壮观?简直算是惨烈了!也许换个地方,人家十年寒窗,再不济,童生试总能过得去吧?可到了这儿,过个童生试,和人家中个举人的难度差不多了。所以说,生在此处,读书科举反而是不好出头!”
沈增听得直点头。听魏水这么一说,他也觉得,绍兴此地的科举实在是无形之中提高了很多的难度。同等的学子,放在别处,兴许举人都能中了。可在绍兴,却偏偏极有可能过不得府试、院试。可是,既然想好了要办私塾,顾虑这些又有什么用呢?
魏水看出沈增的疑惑,嘴角微微带笑,却说出了一句让沈增惊讶的话来:“既然科考不易,那不妨就不去科考。”
“这……”沈增当时便瞪大了眼睛,“不去科考?这……二爷,我是真的不明白了。不去科考,那读书又有何用啊?”
“哎,沈先生,您这就俗气了不是?”魏水眯着眼睛,笑着说道,“孔子取仁,孟子重义;而老庄无所为,墨子言于利。凡诸子百家皆言其得道于圣王,然其道又各不同之。何故?盖诸子皆读圣贤之书,仿效圣王之济世之法;然其侧重不同,故所得之法不同,所得之道不同。故故古之贤人读圣贤之书者,乃欲得一道可以行之于天下也!沈先生,这才是读圣贤书的意义所在。除了当官之外,还有很多的路途可以去走,又何苦一定要抱着科举入仕这一条路走到黑呢?”
“可是,我真的是不知道,不科考,还能做什么?”沈增依旧没有明白,“现在已经不是春秋战国了,也没有什么百家争鸣之说。我大明是独尊儒术,信奉宋代之程朱理学,这……这不是只有一条路可以走吗?”
“哎哟,您这脑子,还真是……真是……转一转好不好啊?”魏水觉得跟对面这个人讲道理,真的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可是,现在这情况,又非得将他说服了不可。揉了揉脑袋,魏水决定换一种方式和他交流了,“沈先生,咱们这么想啊。您看,您也不是浙江人。远赴浙江为官,可有什么难处没有啊?”
“这个嘛……”沈增不知道魏水怎么突然又跳到了这个话题,仔细想了一会儿,才犹豫着说道,“若是说难处吧,当然是有的。初到萧山县的时候,我对这浙江的方言土语是一丝一毫都听不明白。而且初来乍到,不及那些小吏们油滑,常常被他们无端戏耍。”
“这就是了!”魏水拍案道,“沈先生,您想,千里为官,有多少人像您这样,是身处异地,难以听懂当地人的语言。又有多少人是像您这样,会被当地抱团的小吏无端戏耍啊?十年寒窗,一朝得中,谁不想好好的显示显示自己的聪明才干?又有谁愿意被几个不学无术的乡民小吏玩弄于鼓掌之间呢?我们这个私塾,不需要能中举人、中进士的官宦殊荣,只需要通晓案牍,熟识土语的人才。无论是刑名、钱粮,亦或是知兵、善战,只需要通晓其中一门,即可畅行天下,为官僚佐幕。比起科考入仕,这岂不是更加顺畅的路途吗?”
沈增听得直了眼睛,虽然绍兴此时,也已经有很多读书人愿意在官府为书吏,但要说让朝野的官员都用这么个佐幕之人,却是好像没那么容易似的。可是,听着,却又觉得有道理。
“这能行得通吗?”沈增不放心的问道。
魏水笑道:“沈先生,您放心就是了。我所说的这个法子,是典型的前人种树,后人乘凉。非得有个十年二十年,才能真正显示出它的好处来!您只随便想一想,这学堂之中的孩子,都有同乡同窗之谊。日后,但凡有一人能够如设想般为官僚佐幕,则势必会提携同窗。而但凡有十人成事,则不难有百人被举荐入幕。真到了魏某所设想的时候,则官场无人不请绍兴师爷,为官必用绍兴师爷。大家同出一脉,消息灵通,则更能游刃于官场,决胜于仕途。而且,由幕僚而入朝堂,也并非是不可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