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朝好地主-第6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上游往下,可以顺水行小船,也可以直接放排。顺着河能一直到濡河,只间会有不少险滩。但如果从下游往上溯,就比较难,那些险滩必须得拉纤。”
因为这里是关外,因此以前这里居住的人少,没有保障,易受胡人袭扰。只有那些采药人和猎人会来,他们一般就是划船来,遇到险滩,就直接抬着船上岸,绕过去。
回去的时候,则载着货物,顺流而下,倒也方便。
听了向导确认,李超有点小失望。
看来这河,运输能力有限,小船小排什么的,也就相当于一辆马车了。大点的船别指望了,不过也还好,虽然只能过小船,可小船比马车还是有许多优势的。
到了河边,那里却有船只在等待。
“王管事让我在这里侯着,说相国和老令公要来。”
船上下来的是李家的一个伙计,或者说是上洛郡公领的一个领民了。
“城堡建在哪里?给我们头前带路。”
李超一行人多,带着两万大军来的,第一站还是要先去领地城堡。
上洛郡公领从去年开始筹划,到招募工匠百姓过来,也已经好几个月了。
有伙计带路,李超带着队伍沿河而上。
工匠选的领主城堡驻地,并不是在后世的青龙镇,而是在双山子。青龙镇不在青龙河边上,而是距离青龙河有几十里地。
双山子,则正好是在青龙河边,是一处很大的河谷地。
工匠直接选中了这块领地中央的位置,依山傍水。
城池依水而建,是中国筑城习惯,选在这个位置筑城,确实不错。不过现在这里不叫双山子。
青龙河在这里绕了好几个弯,犹如一条蜿蜒的龙,青青的河水,看着真如一条青龙。
水是生命之源,河流是人类母亲。
有好水,才能孕育出一方优秀的子民。
“到了!”
伙计指着前面喊道。
前面豁然开朗许多,群山环抱里,一片极开阔的河谷地。两条河在此交汇,形成一个Y形。
城堡位置就选在那汇入玄河的右边支流的北岸。
依着山,傍着水。
“这地址选的好,你看那片地,北枕山,南临河,尤其是这条河一个圆弧,使得这块地如果是一个半月。”
负责领地建造的管事匆匆赶来。
“东西最宽五里,南北最长三里,整体是个半月形。”
城堡还在建设之中,一个大工地,到处都是棚子。
人不少,有数千人。这些人既是筑城工人,也是招募来的领地百姓。等领主城堡筑好了,到时再建屯庄村落,开垦屯田。
按王管事的说法,他们最终选址在这里,也是看中这里的地形位置。依山傍水的,一片极大的平地,建好城堡好,这里的土地正好开垦种植。
另外,前面的这条河是玄水的支流,不算宽,也比玄水浅,渡河方便。
李超对此很满意。
老爹也很满意,这处地方山青水秀,看到第一眼就喜欢上了。
“这支河叫什么名字?”李超问,在后世,这条河应当是起河。
“这里以前人,把玄水称为青龙河,把这条支流叫黄龙河,传说以前是两条龙,黄龙暴戾,经常发洪水,害人不浅。后来青龙找黄龙理论,黄龙反而攻击青龙,两条龙大战,最终两败俱伤,青龙杀了黄龙,但后来黄龙也重伤不治。两条龙死后,变成了两条河,于是后人称之为青龙河和黄龙河。”
李超笑笑,这故事充满神话色彩,但如果仔细研究一下,也能看出点东西来。青龙河水青,而这黄龙河呢,水浑点,可能是经常发山洪原因,两河并汇,都能看出青龙河的水更青,于是乎,就有人弄出了这么一个神话故事了。
不过这名字倒确实不错,青龙河,黄龙河。
“嗯,那以后就继续叫这名吧。”
两河在此交汇,这里的谷地宽阔的多,河面也宽,水也深些。
“这河里鱼虾多,我们在这里筑城,从河里捕鱼,可节省了许多粮食,免得从河北辛苦运来。”
“这是好事。”
这里水好鱼多,大大减轻了粮食压力,另外看这三叉河流,倒也让这里运输方便。
城堡已经打好了地基,接下来就是要垒墙建房。
城堡由李超亲自设计,一座不算太大,但防御功能绝对极强的石头城堡,这还是一座棱形堡,并且城堡是打了台基的,使得整个城堡是在一个一丈高的土台上。
这种台城,其实有又几分汉代的建筑的特色,比如曹操的铜雀台,就是这样的台城。
欧洲人的城堡,许多建在山上,后来的棱堡,也会故意修个台基,使得城堡与边上形成一道斜坡,大大增加防御性能。
“建这个台基,耗费了不少工时,若没这台基,现在城堡进度更快。”管事说道。
把整个城堡的地基垫高一丈,这个工程可不小。
“不会白修的。”
加台基,一方面增强防御性能,二也能避免城堡内涝,能够有效的排水。毕竟这里依山傍水的,靠近河流。
“城堡修建有什么困难吗?”
“还好,就是取石困难。”
李超想了想,“建砖窖吧,我再让人运水泥过来,到时直接用砖彻。至于墙基要用的石头,我会给你些火药,直接用火药炸,开山取石会方便的多。”
普通的取石头相当落后,甚至采用火烧水浇这样原始的手段。现在有火药了,肯定要简单有效的多。
当然,建砖窖烧砖,则更快速些。烧砖比起采石来说,技术性更高点,但李家的李记营造,烧砖烧水泥烧石灰的技术可是很先进了,有技术,那么烧砖比起直接采石头更加快速省力。
不过私人建一座城堡,还是很费钱的,最主要的还是缺少人工。因此李超也没法建一个大城堡,只能建一个小城堡。
那其实不是城,只是堡了,战时能容纳个两三千人,平时嘛,也就住城堡一家,和那些工匠们了,最多有条十字街,开个几十家店铺。
大多数的领民,还是得住到城堡外面。
到时城堡修好了,外面还会修一些房子之类的。
这也是考虑到成本。
“到冬天的时候,肯定就能修好了。”王管事小声的道。
“太久了,先抓紧时间修城堡,把外墙先修起来,然后再修城堡主体,然后是堡内的兵营、仓库、商铺等。”
“可是这已经开春了,我们得准备春耕了。”
李超道,“可以给那些招募来的百姓先丈量分授土地,但今年不急着耕种,先把城堡建好再说,雇佣百姓们帮助筑城,给他们发放薪水和提供口粮,我相信他们会愿意的,对了,免除他们三年的田租。”
“可是,这税朝廷也要收的。”
“那我们代他们缴纳给朝廷的那三分之一就是了,我们的那份不收。”
李家并不缺钱,现在领地没建好,商业什么的也没有,那点田地的税不过三瓜两枣而已,李超还是比较重视城堡的防御的。若是领地没了,那真是全没了。
老爹却觉得李超设计的城堡有点太大了。
“建几座房子就好了,哪用的着这样。”在他看来,建个大点的村子就好了,城子里弄条街,建些铺子,就齐活了。
“爹,这可是北地边疆,长城关外,北边就是胡人,不得不防。”
就算契丹、奚人势力弱小,那些酋长们也许不敢乱来,可保不住他们下面的这些胡人啊,要是附近的胡人遇了灾,或者说起了贪心,谁能保证他们不会来抢一把呢。
“那听你的。”
老爹想想,最后还是听从李超意见。
他的这爵位和城堡、领地,将来还是要传给小儿子李越的,安全点没毛病。
第905章 祝熊猫盟主生日快乐!
李超率两万大军北巡边境,奚人闻讯十分不安。
奚族,原本称为库莫奚,到了隋朝的时候,开始省去库莫二字,直称奚。
在老爹领地,李超没急着走。
他选派了一队轻骑,在几个向导的带领下,北上前往奚人境内。李超也不想突然北上奚境,引起奚人误会。
万一让他们误会李超是来征讨的,那就不好了。
先派人打个招呼,有个接触最好。
继续暂时不北上了,李超也没闲着。
老爹的领地城堡建设,正好缺人手呢,而李超手下有两万人,岂能浪费。于是乎,李超给这些士兵们把每天的时间表排的很满。
早上起来先是晨练,然后上午接着训练。下午,则帮忙去采石、挖土、伐木等。
到了晚上,李超亲自给军官们上课。普通士兵也不能闲着,还得上一个时辰的课。
上识字课,学战场急救,学些简单的胡人语言,还要学些地理知识,学战术手语等,反正学了总不会吃亏。
“这个奚人是一直世世代代都居住在燕山北吗?”
忙碌一天后,星光下篝火边弄个烧烤也很不错。
白天亲手猎到的鹿,烤起来极为美味。
吃着鹿肉,祝振东问道。
其实军中绝大多数人,对于大唐以外的人,都称为胡人,但具体的就说不清楚了,比如眼下,他们只知道在北边是奚人,但这奚人究竟来自哪里,传承如何就不知道了。
李超对这些倒是挺清楚的。
一边转动着手里的鹿排,一边道,“奚人以前称库莫奚族,源出东胡,他们鲜卑宇文部之后,与契丹一样,都是同族异部。后来分背,各成一族。”
宇文部是东部鲜卑一支,而鲜卑又源出东胡。
当然,也有人称宇文部其实出自匈奴血统,但早在五百年前,他们就自号鲜卑了,在后来数百年的发展中,他们完全鲜卑化。
当年的鲜卑曾经强大数百年,是继匈奴之后,北方最强大的部族,不过后来也衰弱,在与北魏的争斗中衰弱,最后被他们统治的突厥人反叛击败、吞并。
后来,鲜卑人多被突厥人吞并了,留下来的,也就只有当年鲜卑分出去的几支。
比如吐谷浑,库莫奚、契丹,这些都是鲜卑人当年的分支。
如今也各自经过曲折的发展后,形成了新的部族。
吐谷浑是慕容部西迁后跟羌人合流,而库莫奚与契丹则是分开独…立。
“契丹现有八部,而奚人有五部。”
“奚族可汗是谁?”祝振东又问。
“奚人没有可汗,也没有王,他们与契丹人分开后,独自活动,到如今形成了五大部落,每个部落都有一个部长,称为俟斤,主持部落之事。五部为联盟,五部中因为阿会部实力最强,因此一直都以阿会氏为联盟的酋长,五部受其节度。”
“那阿会部酋长不就是可汗了吗?”
“说是受其节制,实际上各部还是相当自主的。”
基本上来说,奚人还是那种比较原始的部落联盟时代,哪怕是阿会部的酋长,可对于其它部族的控制力也是相当弱的。
奚族五部,阿会部、处和部、奥失部、度稽部、元俟折部。
这五个部族,就是五个血缘氏族。
五问话分布在弱洛水,老哈河流域,就是在后世西拉木伦河以南,和燕山以北的老哈河流域,过着的是射猎、逐水草的游猎生活。
牲畜业规模不小,北魏时曾经掳夺了奚人马牛羊猪十余万。
奚人主要还是放牧和狩猎,军事实力也不弱,
“奚人有多少人口?”
李超没有不耐烦,反而表扬了祝屠夫,知已知彼,这才是取胜之道。
“奚人具体人口数字不清楚,但有众数十万是肯定的,大约有七八十万众之多。主要还是隋时,突厥内乱,随后隋又乱,奚人有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时期,人口增长迅速。”
“才七八十万啊。”祝振东笑道,七八十万,听说以前长安京兆二十几县就有近百万人口了。
“你可别小看这七八十万,关外的七八十万游猎部族,也我们中原的七八十万百姓不同。他们是游猎部族,马背上的民族,人人皆兵,个个都是战士。七八十万人口,意味着他们最大能动员二十万左右的战士。”
七八十万人口,确实不多。
但二十万战士,这个就不容小瞧了,尤其这二十万还是彪悍的骑射战士。
“那我们这次北上,奚人会归附朝廷吗?”
奚人到现在为止,还是在依附突厥的。颉利为可汗时,他们依附于东部突厥颉利,统叶护来了之后,他们又转而效命于统叶护。
大唐与突厥人的数次大战之中,奚和契丹一样,基本上都听从征召参加了。
“此一时,彼一时。如今统叶护都自顾不暇了,奚人只要不蠢,就应当知道,眼下该依附于谁。”
距离李超四百里的北边。
土护真河畔,奚族阿会部的酋长牙帐。
大酋苏支正愁眉不展。
早在数日前,苏支就已经接到南边传来的消息,一支数万人的唐军正在北上,到达边境。
接下来,关于唐军的消息一封接一封的传来,情报也越来越清晰。
唐军有两万人马。
统军的是大唐尚书令、燕云节度使李超。
开始听说只是两万人马的时候,苏支还不太以为意,可当听说统兵的是大唐燕云节度使李超的时候,苏支有些慌了。
身为阿会部的大酋长,苏支今年才四十出头,正是年轻力壮的时候。他坐上酋长之位已经十年,这十年,奚族在他的带领下,不断壮大。
甚至他打破了过去五部那种松散的联盟形式,开始强加奚族的整合。
他手下,有了奚人的第一支常备军,八百骑侍卫骑兵。
他甚至在自己的驻地,建立了一个有五部常派代表组成的会议。
虽然奚族在一步步的整合,实力不断提升,不过他还是知道天高地厚,知道这天下,还有突厥、大唐和高句丽这几大强者。
当年他继承酋长之位后,突厥势力正强,中原却正乱,于是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