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权唐-第3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间草庐背山面水,竹篱笆围成的小院中,绿油油的草地上,摆设着一张简陋的案几,而一个身着农人布衣的四旬男子辅佐在后,正审视着案头上的一副残局皱眉不语。
此人眉眼清朗,面白无须,一头黑发随意扎在脑后,连素常的璞头都没有束,整个人懒洋洋的辅佐在那里,显得随意自在,与周遭幽静的山林融为一体。
乌显刚要开口却被孔晟一把抓住胳膊,示意不要妄言。
孔晟缓步走近,轻轻扣了扣竹篱笆,拱手为礼:“先生,有礼了!”
那男子缓缓抬头望向孔晟,声音散漫慵懒:“在下一介山民,幽居山中,不知公子来我草庐所为何来?”
孔晟笑了笑:“在下孔晟,久闻先生大名,今日特来拜访。”
男子似乎并不为所动,也不伪装,只是起身来草草还了一礼,淡然道:“原来是名动天下的江宁郡王,郡王何等尊贵,来我这草庐,让山民如何敢当?按说郡王来访,山民不能不识抬举,只是山民山居贫苦,无物待客,还请郡王回返!”
这男子明知孔晟的身份,还要给孔晟吃一个闭门羹,这让乌显勃然大怒。乌显刚要发作,却被兄弟乌解抓住手往后一拖。乌解向孔晟努了努嘴,示意乌显不要鲁莽。
:。。///31/31934/
第六百七十一章 杨统
第六百七十一章杨统
孔晟笑了,拱手道:“孔某慕名而来,还请先生不要闭门谢客。?? ·1?K?ANSHU·COM若是先生再有为难,哪怕是隔着篱门,能与先生一叙,孔某也是不虚此行了。”
男子深吸了一口气,犹豫了一下,还是打开了篱笆门,素手道:“郡王请进!”
孔晟笑吟吟地进了篱笆门,也不管地面干净与否,就席地而坐。男子深邃的目光在孔晟飘逸挺拔的背影上一掠而过,然后也就趺坐在了孔晟的对面,抱拳道:“山民寒舍简陋,无物待客,郡王见谅吧!”
乌显站在篱笆门外,脸色很不好看。他暗暗在心里嘀咕道:你这混账东西,没有美酒浓茶该有一杯白水吧?你没有华美客厅,该有一个待客的铺垫吧?竟敢让朝廷一品郡王席地而坐,真是岂有此理!狂生啊狂生!
“先生客气,孔某能与先生对面而坐,已经是莫大的荣幸了。”孔晟轻轻一笑。
男子眼眸深处闪过一丝光亮,面上却还是淡漠如常:“山民久居山中,粗野卑鄙,不知礼仪,就不遮遮掩掩了郡王来山民这里,恐怕不是来跟山民露天席地闲谈山野的吧?”
孔晟抱拳为礼,点了点头道:“没错,孔某此来,只为请先生出山助我一臂之力。”
男子突然变了脸色,冷冷道:“山民粗鄙,闲居山野多年,无能也无意出山出仕,还请郡王另请高明吧。”
孔晟笑了:“据孔某所知,先生绝非归隐山林的隐士,而是心怀兼济天下的贤者。先生于开元二十四年,入京赴考,不第。开元二十五年,再次入京赴考,不第。尔后,先生分别于天宝三年、十年,两次入京求告于京城权贵门庭,未果。心灰意冷之下,返回江宁归隐山野。”
男子冷笑连声:“朝廷昏暗,权贵把持科考,堵塞寒门士子上进门径。入朝为官者,不是世家子弟,就是权贵子嗣,山民数次科考,落第无门,这才熄了上进之心、报国之志,甘心退隐山泉,只求终老,不问其他了。”
“先生,孔某深知:在朝,豪门大族占据门径,堵塞寒门上进之道;在野,土豪士绅兼并土地,侵占农人私田,民不聊生。因此,孔某这才在江南设立革除土地弊政司,署理百姓田产被侵占之事,一步步推进,还田于民。 ·1?K?A书NSHU·COM”
男子嘴角一撇:“郡王不过是一厢情愿罢了。这土豪劣绅兼并土地,由来已久,根深蒂固,这官士绅之间勾连串通,利益休戚与共,郡王想要动他们的田产,怕是比登天还难。”
“就算是比登天还难,孔某也要搭一条上天的梯子!再难的事,也要有人去做,还请先生拭目以待!”孔晟抱拳。
“山民知道郡王此刻所做之事,山民佩服郡王的勇气。但江南土地大多集聚在义兴周氏、吴兴沈氏,以及江宁杨家、宋家这些江南豪门大族手里,要动这些家族谈何容易?杨家与郡王又翁婿之谊且不说,就是宋家,想必郡王就动不了吧?那宋家子弟宋安为祸一方,听闻还曾当面辱及郡王,不是也照样被放还归家了吗?”男子轻笑一声:“当然,郡王如何做,那是郡王的事,与山民无关。山民才疏学浅荒废多年不懂事务,也帮不上郡王,还请郡王另请高明吧!”
男子眼眸中的不屑一顾几乎不加伪装。
实际上,对于孔晟现在做的所谓革除土地弊政的事,男子心里很是不以为然。他不是认为孔晟做的不对,而是认为孔晟不过是小孩子过家家,很难做下去、做长久,注定要不了了之。
在男子看来,只要孔晟动不了杨家和宋家,这场土改的游戏就注定是一场儿戏,仅此而已。
而不要说杨奇在江南树大根深把持权柄十余年,就是宋宁这个其实品阶不高的江南盐漕转运使,孔晟也动不了。更不消说义兴周氏和吴兴沈氏这两大豪门了。
孔晟笑了笑:“请先生拭目以待。孔某要做的事,并无半点私心。正如杜工部诗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孔某只是希望竭尽所能,让江南百姓人人有房住、有衣穿、有田种,真正安居乐业。”
“涉及江南豪门在孔某看来,律法面前人人平等,正所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不管是谁,只要触犯律法,孔某绝不姑息养奸。至于先生说的宋安之事,在孔某来之前,已经命神龙卫准备结案、缉凶抓人了。”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哈哈!这等愚民之言,江南顽童尚且不以为然,难道郡王还要以此来戏弄山民吗?”男子仰天狂笑,形态放浪狂躁。
乌显再也忍不住,在一旁怒斥道:“杨统,你好大胆,竟敢对郡王无礼!”
杨统轻蔑地瞥了乌显一眼,冷冷道:“山民直言不讳,谈不上对郡王无礼。总而言之,山民粗鄙,甘于山野,不问世事,郡王请回吧!”
孔晟呵呵笑了:“先生,切莫逐客。孔某此来,邀请先生出山帮我做事,并非为土地之事。而是乌显,取我的包裹来!”
乌显跺了跺脚,脸色不善地回身从马鞍上取过孔晟带来的东西,一脚踢开篱笆门,走进去,放在两人之间的草地上,然后将包裹打开,露出其内一个方方正正的木匣子。
孔晟笑吟吟地打开木匣子,露出其内密密麻麻一排排一列列大小规格统一的雕刻着反字的模型。
杨统放眼过去,顿时脸色一变,目光一凝。
他颤抖着双手过去,捏起两枚活字模体来,神色变幻不定,嘴角有着明显的抽搐。
“先生可知孔某制作此物所为何来?”孔晟淡淡道。
杨统慢慢抬头望着孔晟,脸上的震撼之色无法遮掩,他颤声道:“如果山民没有猜错,这应该是印字的模具,与寺庙之中印制经文的雕刻木板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更……更加不可思议!”
印刷术在中唐不是什么稀罕事,杨统这种读书人岂能不知。工人把木材锯成一块块木板,把要印的字写在薄纸上,反贴在木板上,再根据每个字的笔划,用刀一笔一笔雕刻成阳文,使每个字的笔划突出在板上。木板雕好以后,就可以印书了。
“先生,孔某用胶泥制字,一字为一印,用火烧硬。排版时先预备一块铁板,铁板上放松香、蜡、纸灰等物,铁板四周围着一个铁框,在铁框内摆满要印的字印,摆满就是一版。然后用火烘烤,将混合物熔化,与活字块结为一体,趁热用平板在活字上压一下,使字面平整。便可进行印刷。用这种方法,印二、三本与雕版没有什么差别,如果印数多了,印上几十本以至上千本,效率就很高了……”
孔晟娓娓而谈:“孔某把这叫做活字印刷术。活字制版避免了雕版的不足,只要事先准备好足够的单个活字,就可随时拼版,大大地加快了制版时间。活字版印完后,可以拆版,活字可重复使用,且活字比雕版占有的空间小,容易存储和保管,这样活字的优越性就表现出来了……”
这活字印刷孔晟早就搞出来并应用在孔氏书坊的印刷之中了,只不过,作为孔氏商贸集团的高度商业机密,至今没有外传开来罢了。
随着孔晟的讲述,杨统的神色渐渐平静下来。但因为活字制版摆在眼前,这让杨统的心神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对于孔晟之前的诸多轻视,瞬间一扫而空。
至少在杨统看来,孔晟发明出活字印刷术,绝对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郡王的活字印刷术让山民大开眼界,钦佩之至。只是山民并非作坊主,这等印刷字模如此珍贵,送于山民也是无用,还请郡王收回!”杨统肃然道。
“请问先生,为什么朝中为官中多为世家子弟?而乏寒门士子?难道真的只是世家把持科考和晋身之路的原因吗?”孔晟笑吟吟道,也没有收起活字雕刻版来。
“世家大族之所以占据朝堂,除了晋身之道通畅之外,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世家豪门垄断文化资源。说的直白点,就是世家通过控制读书来削弱寒门上进的力量,从而达到控制天下民众的目的。”孔晟淡淡又道:“寒门百姓没有钱读书,读书是一件奢侈的事情。而寒门子弟哪怕是倾尽所能读书学成,也因为世家占据朝堂而缺乏晋身机会。”
“所以……”孔晟笑而不语。
杨统神色变幻,突然颤声道:“郡王的意思是……”
杨统猜到了孔晟的意图,但是拿不准,或者说不敢说出口来,因为这可是一个天大的忌讳。
“活字印刷提高印刷效率和降低印刷成本,大批量廉价的书本问世,穷人和寒门子弟都有机会读书,学识不再是世家子弟独有的身份标识,假以时日……天下寒门崛起、世家式微岂不是指日可待?”孔晟缓缓起身:“先生觉得孔某所言,有没有道理?”
“孔某想要在江南设立一所平民学堂,由寒门士子担任教师,凡有心读书者,都可入学。学费由本王承担。将来,如果时机成熟,本王会在江南各地州府县设立平民学堂,招纳寒门子弟入学……”
杨统脸色涨红起来,神色变得无比的激动,他是何等心胸之人,自然明白孔晟这样做或者说孔晟一旦这样做了,寒门的崛起就真正看到了希望。这种文化的推广和传播,是一种无可言喻的大功德,这让杨统看到了某种希望。
第六百七十二章 寒门崛起
第六百七十二章寒门崛起
烈日高悬,气温极高。
整个钟山笼罩在金黄色的光线当中,孔晟就这样站在这间草庐之前,身形被镀上一层淡淡的光彩,而给门外乌显乌解两人的错觉就是孔晟的身子被无限放大。
孔晟给杨统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关于寒门崛起的希望宏图。
通过律法和强权压制世家的展,靠还田于民来均衡社会财富。这只是一方面,真正关键的方面是,普及大众文化,将原本掌握在豪门手里的文化资源变为普遍资源,真正给予寒门士子上进的营养和力量。
如果孔晟说的能变成现实,假以时日,寒门崛起与世家大族分庭抗礼的一天就不是梦想。
作为出身卑微的寒门名士,杨统早已因为对现实无比失望而断了出仕出世的念想,但今日孔晟的一番话却真正打动了他,说到了他的心坎里。
孔晟说的没有错,梦想在很多时候只要努力就会变成理想。而很多事情,都需要有人去做,如果都甘于现状、默守陈规,寒门永远没有出头之日。
实事求是地讲,对于满腹才学的杨统来说,他虽隐居山野,却并不甘心。不知道有多少次他都在翘期盼能有如三国刘备一般的伯乐明主寻上门来,三顾草庐邀他出山,成就一番名臣德主的千古佳话。
今日,机会终于到了。
杨统缓缓两手后仰,一点点梳理起自己的散乱长来,束冠,尔后又掸了掸衣衫上的灰尘,郑重其事地拜伏了下去:“杨统拜见郡王!”
孔晟哈哈大笑,用双手将杨统搀扶而起,真诚道:“先生不必多礼!你我今日相交,贵在知心。孔某真心诚意地邀请先生出山,你我携手并肩成就一番宏图伟业。不管未来如何,只要努力过,我们就都不会后悔。”
杨统嗯了一声,点点头道:“郡王以诚待我,我便以诚相报。若郡王今日所言不虚,从今日开始,杨统纵然是粉身碎骨,也浑然不怕。”
“我们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必然惊天动地,也或者会步步杀机。这样的事情,只有我们这样的人才会去做。因为我们没有半点私心,为的是一个公理和天下大多数寒门之士的生死存亡!这个世界,是多数人的世界,寒门士子和卑微百姓,同样拥有接受教育和上进的权利!”孔晟微微一笑道:“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
“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杨统轻轻吟诵着,神色变得湛然:“郡王高才,兼济天下,杨统钦佩!杨统余生若能追随郡王,做点有利于天下寒门百姓的大事,心愿已足,虽死无憾!”
孔晟微微一笑,探手拍了拍杨统瘦削的肩膀,然后两人并肩站在那里,叙叙谈谈,将目光投向了远山密林和高悬的日头。
杨统本为吴兴人,出身寒门,虽然满腹才学,却终归还是科考不第、晋身无门。因为到了安史之乱前期,朝廷的科举取士基本罢了,取而代之的是各方权贵的荐举。杨统数次进京,投于世家门阀门下,试图获得赞赏和荐举,但却一次次失望而返。
心灰意冷之下,杨统迁居江宁城外的钟山下,开辟几亩荒田,聊以度日。
杨统在江南的名气其实蛮大,属于江南名士之一。但因为出身卑微,很少有士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