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贞观帝师-第1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将李纲请进了堂中,坐下来之后,就见李纲从长袖之中一掏。掏出一卷书本来,递向了夏鸿升,说道:“今日老夫却是来向你道喜来了。汝所著之《三国演义》,如今已然刊印出来了。今日老夫送去给了陛下一本,这一本,老夫给你带了过来。”
印出来了?
“李师只需派人通传一声。学生自当前去拜见李师,又何必劳累李师,让李师亲自跑着一趟!”夏鸿升一喜,赶紧行礼道谢,然后接了过来,暗蓝色的封面上赫然印刷着《三国演义》四个大字,下面还署有作者的名字,夏鸿升。翻开卷首,一股墨香扑鼻而来,映入眼帘的是李世民亲手写的序,将这本书的好处娓娓道来。翻到最后,那跋却是李纲的亲笔,再往后翻,竟然还有一篇跋,落款的却是颜师古。
“这……”夏鸿升有些激动的看看手中的书卷,又看看李纲。
“三国演义何其精彩,老夫自然是要拿来给老友分享的。你也是他的门生,能有此奇书,师古岂会不高兴?”李纲笑着捋须说道。
天,再没有比这本书更加豪华的阵容了,当朝皇帝亲自做序,儒林之中最有声望和威信的大儒其中之二,亲自为这本书作跋!
夏鸿升很是激动的躬身行礼:“学生写李师、颜师提携!”
李纲捋须摇了摇头:“尔本就是天纵奇才,又何须老夫等提携。只是,静石啊,不知此书你欲之如何操作,方叫天下寒门愿意效仿卖书呢?”
李纲一直惦记着这件事情,在他看来,若是能够用这本书来开这个先河,可以领寒门士子在做学问的同时能够有一条活路,又能够如同夏鸿升所言,让做学问的人愿意将自己的学问刊印出来发行天下,那其意义还要远超这本书本身了。
“回李师的话,要想做成这件事情,得由印书局来牵头,或是由学生自己招收匠人,自己刻下活字,办一个印书的作坊来。然后便可以作坊的名义将此书开印,对外进行贩卖,然后广告天下,凡士子文书,可向作坊投稿,若被选中,则作坊需要支付作者钱财,来换取刊印此书的全力,自然,作者的著名是会加上的,印书之后,会将这些书贩售,贩售之所得红利,书坊会留下一少部分,来收回刊印以及买来刊印之权的成本,剩下的,则交给书本的作者。如此一来,既是一个让天下大众都知道自己的学问,名传天下的途径,又能够得到钱财来养家糊口,想必会有不少人愿意这么做的。”夏鸿升将后世里出版业的概念加以简化,简单的解释给了李纲。
“不错,此法很好!”李纲捋着胡子点了点头,说道:“还是由静石你来一力操持便是,若个中需要用得着老夫的,只管来言说便是。”
“李师为天下士子着想,不顾名声的支持学生胡闹,学生替天下寒门士子拜谢李师高义!”夏鸿升这话是发自内心的,深深地躬身下去向李纲行了一礼。
李纲摇了摇头:“不过,依老夫来看,这印书一事,最好还是你自行做个印书坊吧!你手下的工坊也不少了,该是能够做得起来的。若是由朝廷的印书局来做,怕是印书局本身事物便已然十分繁忙了,会顾不上这头。”
“学生正有此意。”夏鸿升对李纲说道:“印书局负责朝廷所有的刊印相关事宜,事务众多,十分繁忙。而若是由学生自己建立一个印刷坊来,则可以专此一途。”
李纲点了点头,想了想,又说道:“这做印刷坊,需要有刻字的匠人,也需要有做版的杂役。这些人手,老夫倒是可以托人帮你打听。”
“那可太好了!学生正愁着不知道从哪里找熟手的刻字匠人呢!”夏鸿升再次拜谢。
两人又商量了一些印书的事情,李纲便要离开了,夏鸿升恭送了李纲离开,然后自己就开始自己考虑起来印书的事情了。
印书坊,可不只是用来开印几本书籍就行了的,关键还在于卖书,能够把书卖出去,才能有利润,才能给作者付稿费。《三国演义》要开这个头,自然应该要卖出去许多才行。才能够让其他的文人看到甜头,看的眼红,好自己写来投稿。
可是如今又没法打广告,该怎么来宣传,吸引更多的人前来购买三国呢?
“鸿升,今日嫂嫂想要亲自下厨做一回饭食,你想要吃甚子,告诉嫂嫂来!”夏鸿升正思量间,突然听见了嫂嫂的声音,抬头一看,嫂嫂已经不知道何时走了进来,到了跟前了,问道:“在想什么呢,如此出神?”
“哦,这《三国演义》今日印出来了,李师带来了一本来,我在想怎么让人都来买这书。”夏鸿升指了指桌上的书,说道。
嫂嫂拿起了书本来,哗啦啦翻了一遍,又放了回去:“嫂嫂也看不懂,鸿升,你写的这是什么故事?”
“讲的是东汉末年,天下三分,却说有刘关张三人……”夏鸿升听嫂嫂问起,于是摆着手学着后世里收音机电台里面听的语气说了起来。不过正说着,夏鸿升就停下来了,脸色忽而浮现出来了惊喜的神色来,两手突然用力一拍,吓了嫂嫂一跳,就听夏鸿升说道:“有了!哈哈……嫂嫂,多谢你让我想到办法了!”
………………………………
第301章 评书
一面长桌,一纸折扇,一方惊堂木,一张伶俐嘴,将古今故事都化作口中的一声声引人入胜的话语。
若非是嫂嫂问起,夏鸿升习惯性的操起了评书的腔调来,还想不起来这种办法。宣传《三国演义》的困难在哪里?还不就是因为缺乏宣传手段,没办法让尽可能多的人知道。可若是能够让说书人以评书的形式将三国演义的故事给讲出来,那就可以让更多的人知道了。就算是不识字的人,也能够通过听三国的评书而喜欢上三国演义。只需要请一些说书人,在人流量比较大茶馆、酒馆、客栈、坊市……等等地方摆摊说书,将三国的故事说与更多的人听到。如此一来,不论是不是读书人,不论识字不识字,就都能够知晓这本三国。这宣传的效果就达到了。越多的人知道,那么其中想要买来这本书一看究竟的人自然就会随之越多,销量就可以上去了。
只是恐怕唐朝还没有说书的人,据说评书不是到了宋朝才出现的么?要是没有这种说书人,那恐怕就得自己培养一些了。以后印书坊里面恐怕是不能缺少了这些人的,以后的书籍还是会需要让他们来通过评书进行宣传。至少在广告时代来临之前,再没有比评书这种途径更好的宣传手段了。
想到这些情况,夏鸿升在接到了试刊印出来的《三国演义》之后的第二天,就跑去了刘弘基的府上。这人年轻的时候落拓不羁,喜欢结交轻侠之士,三教九流的人脉极广,他儿子刘仁实也继承了他老爹的特质,在长安城中也是一个三教九流什么人群之中都能玩得转的人物。要说刘仁实这厮跟程处默都差不多一般大了,还被他老爹硬是给塞进弘文馆里面不让出来,今年才好容易说通了他老爹,又或者是他老爹也终究明白这厮就不是一个能够安安生生读圣贤书的主儿,于是就在左卫率府里替他面给寻了份差事。
所以想要找那些三教九流的民间能人。找这一家子是最有效的了。
刘弘基如今什么身份都没有了,因为去岁义安王李孝常与监门将军长孙安业等人密谋反叛,除了长孙安业有长孙皇后求情而没被杀掉之外,其他的人都被尽数斩了。刘弘基因为平常与李孝常有过交往。所以也遭到牵连,被免官除名了。所以这段时间连刘仁实都跟着老实了不少,终日里在左卫率府当值,倒也算的安生。
“不知夏侯前来,草民有失远迎啊!”刘弘基从后面走了出来。朝堂上坐等的夏鸿升笑道。
夏鸿升苦笑着摇了摇脑袋:“伯伯就莫要取笑小侄了,您这么说话,可是要逼着小侄赶紧掩面而逃,往后再不敢来了!”
“哈哈哈哈……如今老夫无官无爵,这礼数总是要周全的嘛!”刘弘基大笑着摆手说道。这货笑的时候底气十足,而且笑声中间还带着停顿,脸上的横肉一拧一拧的,就算是笑着也让人看着像是狞笑。不过,其实接触多了才能发现,刘弘基其实还是很不错的一个人。仗义,而且身上颇有一种侠义之气,其实是一个很有正义感的人。
夏鸿升摆了摆手,说道:“伯伯哪里的话,这明眼人都能够看的出来,陛下只是表面上对伯伯做了一下惩罚,做做样子而已,心里面还是十分信重伯伯的。伯伯若是不相信,敢不敢跟小侄打一个赌?”
“好你个夏小子,说说。赌甚子?”刘弘基笑道。
夏鸿升笑了笑,说道:“小侄觉得,最迟明年,陛下就会让伯伯官复原职。恢复爵位,重新启用伯伯,甚至还会比之以前有所提升。怎样,伯伯,敢不敢同小侄赌这一把?”
刘弘基听了夏鸿升的话,明显的眼中一亮。而后又笑了笑,说道:“呵呵,夏小子,你是不是在朝堂之上听到了甚子风声了?”
夏鸿升摇了摇头,说道:“朝堂之上并未有什么风声,只是小侄一直关注着突厥的动向,所以觉得,大唐与突厥的一战怕是不远了。渭水之耻忍到现在,以陛下的脾性,若是一旦同突厥开战,那必然是要毕全功于一役的,而突厥的实力也不弱,届时,恐怕我朝能征善战会守的良将怕是要倾巢而出的。伯伯身为我朝名将,到时候陛下自然不会落下了伯伯。”
“呵呵,若真是如此,那老夫定然不叫那颉利小儿有好果子吃!”刘弘基笑了起来,对夏鸿升问道:“对了,贤侄今日来我府上,可是为了甚子事情?”
夏鸿升拱了拱手,答道:“好教伯伯知道,小侄今日是来找仁实兄台的,想请仁实兄台帮一个小忙来。”
“哈哈,你小子也是个直肠子的,也不知道拐弯抹角,这帮忙还说的理直气壮。”刘弘基大笑了起来:“说说,那兔崽子文不成武不就的,你却是长安有名的天纵奇才,他能帮你甚子?”
夏鸿升笑了笑:“伯伯这话就有失偏颇了,所谓天赋有长短,术业有专攻,小侄是有几分小聪明,但是仁实兄台却也有仁实兄台的本事。若说夸夸其谈,写诗论道,仁实兄台比不过我,可要是论起人脉交际,我却拍马不及仁实兄了。今日小侄前来,是想让仁实兄台帮着小侄找些会讲故事的人来,小侄这里有个好故事,想叫人站在酒馆街头的,对往来之人以口述之,将故事讲给人听。”
刘弘基听夏鸿升的话,笑了起来,说道:“原来如此。此事简单的很,也用不找仁实,老夫即刻就能帮你解决了。”
“哦?”夏鸿升听了,顿时心中一喜,问道:“伯伯可知道有这等人?”
“哈哈,若论说这讲故事,还是在当庭广众之下讲,这种人多了去了,只是贤侄不清楚,所以不知道往哪里去找。”刘弘基笑了笑,说道:“贤侄可能听说过有种人,专以说话谋生?”
“说话?”夏鸿升一愣,专门靠说话来谋生的,难道唐朝都已经出现陪聊了?!
刘弘基笑了笑:“看来贤侄是不知道了。在道观或是佛院之中,有人以当众讲解道佛经文典集为生,为信徒说解经文,口述仙家或与佛陀的故事,此为‘说话’。‘说话’之人手持话本,多为道、佛二教中劝人的故事奇谭,讲与诸人知道。贤侄所寻,该就是这些人吧。”
一听刘弘基的描述,夏鸿升顿时喜出望外,还以为唐朝太早,没有出现说评书这个职业,更没有这种人,本想要找些能说会讲的调教调教呢,却没曾想到原来如今就已经有了这种人了,只是说法不一样,后世里面的叫评书,如今却叫“说话”。
“多谢伯伯提醒!”夏鸿升起身拜了一拜:“伯伯可是解了小侄的燃眉之急了!”
“哦?贤侄可是遇到了甚子麻烦?”刘弘基问道。
夏鸿升便将《三国演义》的事情,和自己的想法告诉给了刘弘基。刘弘基听了之后大感兴趣,又听到这本书竟然是由皇帝作序,由李纲与颜师古作跋之后,更是吃惊的长大了嘴。
“原来如此!”刘弘基讶然的点了点头,然后又对夏鸿升说道:“既如此,这事儿便有老夫替贤侄了了吧。贤侄放心回去候着,三日之内老夫将这些人找齐备了,差人给贤侄带过去。”
“那可就太谢谢伯伯了!”夏鸿升赶紧起身拜谢了刘弘基。
两人又聊了些其他的事情,等了中午刘仁实回去,夏鸿升在刘弘基家里吃了午饭,这才告辞离去。
刘弘基办事儿果然是十分可靠的,方才过去了两日,刘仁实就领着一群人到了夏鸿升的宅子里了。
还把下人吓了一跳,赶紧去通报了夏鸿升,说是有人领了一群人找上了门来,听得正在与夏鸿升讨论着为什么人说谎的时候眼睛仁儿会下意识的往右上边儿转的易秋楼一拍桌子就要过去教训他们。
夏鸿升赶紧拦住了易秋楼,两人一起过去了前院,才看到是刘仁实领着二十来个人站在那里。
说了是一场误会,易秋楼就回后面去了。
刘仁实说这些人都是长安城中上好的说话人,有几个还是暗中使了些手段才弄来的,全都交给夏鸿升了。
夏鸿升自然是一番感激,留刘仁实在家里用了饭,然后专门给那些人说了什么叫做评书,如何运用语调、动作、表情等等来达到引人入胜的目的……
总是,夏鸿升照着后世里面听电台评书的感觉,给这些人一直训练了好几天。自然,也不会亏待着他们,夏鸿升劝说他们登记造册,到时候一并加入到印书作坊里面,成为专职说书人。
一边训练着这些说书人,夏鸿升一边让木匠做了他们需要的东西,人手一把折扇,一方惊堂木,一张古朴的方桌,以及一袭长衫,是这些说书人的标配。
而后,长安城中的酒肆歌坊,闹市路口,就开始犹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了一些身穿长衫,手中一纸折扇,一方惊堂木在方桌上重重一拍,口中说着:“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