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暗黑大宋-第4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保守派一些说祖宗家法,好,我们一起说祖宗家法吧。
但王巨只说了一些法,并没有说具体的“术”,未到他上位之时,说了也不管用,弄不好还会让吕惠卿一肚子不满。
正事重要。
王巨便去了西府。
究竟怎么对付,得知道辽国的一些情报。
然后他翻看了卷宗后傻了眼,问:“陈公、吴公、蔡公。王相公,曾相公,难道河北那边这些年都不置斥候吗?”
想一想宋太祖时。辽国还没有发兵呢,消息就到了赵匡胤手中。辽国六万骑兵到了河北边境,田钦祚也带了三千骑兵赶到。可见情报之灵通。
但现在西府几乎什么辽国情报都没有了,关于辽国那边的记录,甚至还不及王巨记得的历史知识多。
蔡挺叹了一口气说:“所以我说河北要置将臣,不置将臣,万一辽国入侵,国家真会危矣。”
老蔡不简单,但他身体跟不上了。不久后上朝,因为头昏眼花,仆倒在地。赵顼便劝说,蔡公,休息吧。
老蔡无奈,只好致仕。
然后王韶又下,西府又是一群尸位素餐之流……
“所以我向陛下推荐了章质夫。”
如果不是王巨,现在章楶也渐渐上位了,以秦凤路提举常平使的官职,正救济着陕西灾民。当然。不及现在这个官职重要了。那是可是天下富州杭州的府尹。
王巨顿了顿又说:“吴公,蔡公,立即向边臣发出命令。让他们派出斥候,打听辽国燕云,与西夏那边有没有旱情,轻重如何。”
“子安说得不错,”王韶道。
不仅要防范辽国,同样也要防范西夏。西夏被王巨揍得那么惨,王韶出兵河湟时,依然出兵相助了木征。这是一个永远不知改悔,不想和定安定的国家。
至于辽国。如是旱灾严重,他们也要救灾的。哪里还会发兵。不会发兵,就不用做巨大的让步。
吴充立即写诏令。
春节渐渐到来。
王巨张罗着妹妹的婚事。先是在这附近买了一栋宅子,高家的那个宅子太小了。花掉了一万三千多贯。
然后还有其他的各个嫁妆。
也不是王巨一个人了,都这样。包括赵顼的皇弟赵颢,也因为女儿多,然后为嫁妆发愁。这是王巨,若是换作其他人家,又只有一个宝贝妹妹,还不知得陪嫁多少。
然而高家那边同样在发愁,不能当真吃软饭哉,况且自己儿子有什么资格吃软饭。于是到处借钱。
二妞便抱怨。
王巨也怕他们摊上高利贷,那就悲催了。
因此用陪嫁的形式,置了两万贯交子放在箩里,以让高家置办聘礼。
另一边又替三弟订下一门亲事,一个归姓娘子,其父乃是三司一个小官,听说其夫妇为人也忠厚,这个倒无所谓,王巨注意观察了那个归小娘子,看长相,也是一副小家碧玉模样,王巨就没有异议了。
然后又被琼娘取笑了一顿后,这门亲事订下。
元旦节到来。
辽国派来耶律宁、李贻训与耶律用政、李之才来贺正旦。
在他们到来之前,两边的消息也传到了西府。赵顼将喊到延和殿议事。
第一份情报便是契丹那边也有旱灾,自云州开始,一直到渤海边的平州滦州,都出现了饥荒。
第二份情况乃是西夏那边的,据说西夏草木枯死,羊马无所食,于是监军司令于中国边缘有河流之处放牧。但应当旱情比宋朝稍稍好一点,所以一度因为陕西诸路蕃汉缺食,梁乙埋派人以财物招诱熟户,还真有一些熟户逃了过去。
“旱灾比臣想的还要严重哪。”王巨道。
吕惠卿道:“若非变法,而是象熙宁初那样,国无财货粮草,又逢得这样的大旱,国家凶殆。”
赵顼则说:“这就是那个厄尔……尼诺?”
“那只是臣的推测,但不是厄尔尼诺,而是罕见的拉尼娜,如果是,除了北方出现严重干旱风暴外,还会出现寒冬。”
“啊?”赵顼先是张大嘴巴,然后对身边太监吩咐了一句,太监下去。一会儿将王巨所著的那几本书拿来,其中一本有一段就是专门讲这个拉尼娜与厄尔尼诺两种极端天气的。
如果没有这本书所写,那么只能说王巨是事后诸葛亮,明显地今年京城冬天很冷。
但这本书乃是去年上半年完本的,前年冬天与去年春天还不算寒冬,所以就有很好地说服力。
赵顼曾翻看过,现在又重新翻看,果然记载了王巨所说的这段话。
他有些惊奇地看着王巨:“这真是一门古怪的学问。”
又说:“确实如此,不仅京城今年冬天冷,整个北方雨木冰,陕西都有少数百姓冻僵于野外。”
这个没办法了,他只能下诏,不断地抽出物资前去各地救灾。
然而赵顼刻意点出来这一条,那就是这场大灾不是大家所说的那样,与变法有关系!最少辽国与西夏没有变法吧。
“可有预防之法?”赵顼又问。
“如果精研下去,早晚会有预防之法,但现在微臣却不能。知识是一步步积累的,而非是凭空天赐,也不可能凭空天赐,否则就是装神弄鬼的骗民骗国之邪术了。不过经义是治国治民,修身养性之大道,然而这种知识也是辅助经义治国的小道,而非是什么奇技淫巧,也望陛下重视之。”
王巨再三说它是小道。
不能做圣人,王安石那样做实际有点傻了,不要说赵顼,即便刘备白帝城托孤,那也是被逼的。还有符坚如果完全相信王猛,又何来的淝水之败?
再看超级权臣秦桧,难道赵构不忌惮之?张居正,难道宋神宗不忌惮之?可这两人不管好坏,什么时候将自己注释的经义,当成了科举的考核内容?
但王巨却注意了下面的消息,冷笑道:“西夏人又不老实了。”(未完待续)
第620章 威名(下)
麟州城中无井,饮水只能靠城外的那个沙泉。特别是在这个大旱时刻,那个沙泉几乎成了全城百姓的生命线。因此去年九月,梁乙埋派出大军进攻麟州。
然而不知吕公弼从哪儿得到的消息,提前在沙泉周边筑起城墙,夏军不能攻克,于是大肆抄掠了周边的百姓与财富,准备撤退。都监王文郁率兵从府州赶过来,于长城坂交战,夏军大败,丢弃所掳来的百姓与财货,仓皇而逃,才没有落得全军覆没的下场。
因此王巨又讥讽道:“当初诸位不是李秉常与梁氏能感化吗,只要朝廷优待,从此改过自新,两国边境必将和平。这才稍稍恢复一丝元气,便用兵了。好一个和平!陛下,这每一年二十五万五千,送得真真好啊。”
在座的许多重臣老脸一红。
“当初微臣就不当让步,什么战俘也不送回去!”
这下子红脸的大臣更多了,陈升之说:“我朝是中国,礼仪之邦。”
“若此,陈公又何必为辽夏可能联手而发愁?”
陈升之不能言。
关健当初大家难以甄别真相,王巨说,都能灭掉西夏的可能。然而因为大伙反对,停止用兵了。岁赐免不了的,想要和平,这个岁赐还得必须给。关健当初如果不将战俘还给西夏,西夏将会减少近五分之一丁壮,并且这些丁壮还是正当年的丁壮,那么想恢复元气,时间更长。至少现在不敢乘宋朝大灾到来,又来抄掠宋朝了。
因为大家的坚持,王巨虽然卖掉一部分战俘,但大部分战俘送了回去。甚至后来刘挚还从河东各个坑矿将那些卖掉的战俘找出来,送绢送银子,让他们回去。
这事儿做得就不提有多少傻逼了。
王巨又说道:“陛下。请将那段横山置军吧,然后从燕达、姚雄、高永能等人中选拨一将。担任知军,再以王文郁为麟州知州,否则以范纯仁的性子,也是一个以和为贵的主,弄不好就会将那段横山丢失了。一旦那段横山重新失守,西夏又渐渐恢复元气,西北重新边事不休了。”
“范纯仁……”
“陛下,范公操守无可挑剔。治民方面也可以称为良官,但在军事上,委实不行哪。这也怪臣,臣缺少了周亚夫的果敢,如果当初胆量再大一点,不用忌惮朝堂文公等人的苟和,以及可能对我的发难,而是乘胜,又能正好西夏人与董毡交战,就此用兵西向。最少能挟借大胜之势攻破灵州,即便最后撤军回来,也可以对大部分西夏地区进行扫荡。西夏再过十年,也休想恢复元气。”
这让更多的人脸红了。
蔡挺低下头嘿然一笑。
这是王巨故意恶心这些贪生怕死的文臣,但王巨也将他的顾虑与打算,告诉了蔡挺。之所以没有用兵,主要就是朝堂了,次之国库又要渐渐打空了,最后是深入到敌境,主客之势易转,敌人又是灭国之险。必将负隅顽抗,辽国也会阻拦宋朝灭掉西夏。不管那一条原因。王巨都不能继续用兵了。
但老蔡也不会说出来的。
吴充问道:“那鄜延、泾原与熙河当如何?”
“吴公,国家也非只有这三将。即便如我所议,将苗授与刘昌祚调往河北,还有张守约、王君万、种古、种诊、种谊兄弟,折家兄弟,周永清、张玉、林广,并且后继之辈中又有曲珍、郭成、赵隆、刘绍能等将也陆续成长起来。这些都是能独当一面的勇将,而非是庆历之时,有何惧哉?”
不是无将,有将而不用,或用不好,怪谁去?
王巨又说道:“至于西夏与辽国会不会联手?以我之见,多半不会。毕竟两国曾因河曲战事,各自怀恨在心。辽国若是向我朝开战,西夏必坐山观虎斗。若是西夏与我朝开战,辽国亦然。加上辽国也有灾害,相信多半辽国不会用兵于我朝。”
不仅是辽国有灾害,还有那个耶律洪基又是宋粉,另外那个耶律乙辛似乎要向辽国第一才女萧观音动手,所以王巨断定辽国多半不会翻目成仇。
然而整个北方军防松懈,枢密院无法得到更多辽国的情报,王巨也不敢将话说死,于是转移了话题说:“其实最主要还是要自身强壮,就象许多读书人,都想考中进士,可又不努力,靠运气使然,如何得中?这几年,国家比庆历之时要好得多。不仅取得数场大捷,还有许多能打的名将涌现出来。然而强主要强在西军,河北与河东都有点儿虚弱。”
“那是以后……”陈升之担忧地说。
“虽如此,攻防之势在我,况且战争也未必看表面实力的,比如拓跋焘在虎牢关滑台大捷,然而却在悬瓠受阻。二次南征,又是连番大捷,然后又在盱眙之地受阻。况且我朝即便河北稍稍空虚,辽国同样有旱情,主昏臣奸,实力相差并不大,又有何惧哉?若是他们敢侵犯我朝,我必将从泉州返回,以助陛下,以助大宋御之!这样吧,等辽使前来,我替陛下试探一番。”
四个辽使便来了。
一般多是四个使者,皇帝派两个使者,一契丹一汉,太后也要派两个使者,一契丹一汉。而宋朝往往只派出一个使者,这是因为当初搭成城下之盟时,辽国奉宋朝为兄长,也就是辽国得到里子,宋朝得到面子。两国不打了,所以使者规格上,辽国比宋朝要高。后来岁币改了纳,可这个惯例仍保留着。
还有一个规矩,两国使者在对方都城或捺钵场所,逗留的时间不能超过十天(路上时间不算)。
辽国贺正旦节使往往于腊月出发,正好过年左右赶到宋都,一般初六七,宋君在垂拱殿与群臣款待。
初六,赵顼招待四名辽使。
大臣们一起作陪,重臣则在大殿内。然而这个作陪,是设有酒宴的,大殿容不下群臣。所以一些低级大臣呆在庑殿,也就是大殿外的走廊上。
王巨勉强有在大殿的资格。但居于末席。
当然,如果没有这资格,赵顼也会授他一个职官,将资格提上去。
互相问候,就要吃吃喝喝时,王巨端起酒杯站起来,走到前面四位辽使身前。
“我先敬贵国太后安康,贵国陛下万福。”王巨举着酒杯说道。
这有点儿不合规矩。四名使者先愣了一下,不过王巨说的是好话,那只好喝酒了。
一杯饮尽,王巨又说道:“当年澶州之盟前,宋辽两国,那一国战胜了?我听到有人说贵国战胜了,才逼得真宗皇帝城下之盟。但又有人说是我朝战胜了,李继隆等将连连将贵国入侵大军狙击,甚至连贵国主帅萧挞凛也被我军用床子弩射毙。以至杨延昭提议,说让澶州大军先将贵**队拖住。但我朝于定州还有十万大军,由是让他们堵住后方,让贵国大军有来无回。只是真宗陛下慈怜两国百姓。不想再开战了,于是互做让步,搭成和盟。那一种说法正确,我想请四位使者替我释疑。”
四个使者有些蒙,这与这个酒宴风格不符啊。
“我朝与贵国是我朝景德元年搭成澶渊之盟,一直到庆历三年,一共四十一年,给贵国八百二十万匹绢,四百十万两银。从庆历三年由于贵国重新议盟。又增加了二十万。时到今日,又是三十一年过去。又给贵国九百三十万匹绢,六百二十万两银。合计是一千七百五十万匹绢。一千五十万两银子。以至我朝银矿虽然不断扩大,可是举国缺少银子,银价越来越贵。”
实际这个说法有点儿不对。
虽然送了许多银子给了西夏与辽国,但通过贸易,又陆续换了回来。
倒是铜币流失得严重。
后来辽国索性不铸币了,用铜去铸佛像,让宋朝铜币成为法定货币。宋仁宗看到这个情况,想尽了办法,也不管用。于是王安石索性真正放开,结果铜币流通得更严重。
其实这种情况对两国经济都产生了伤害。
辽国因为无货物可卖,真正能卖上价钱的战马,还是禁止贩卖给宋朝的。加上没有充足的货币,由是得不到需要的宋朝物资。如果不是这五十万支撑着,都能直接危害到辽国的经济。
宋朝更是苦逼,自己铜币都一直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