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暗黑大宋-第5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承之无语。
然而王巨却得到了一个很好的机会。
这一天,张铨之风尘朴朴地从南方返回。
王巨没有惊喜,而是莫明其妙:“昌国兄,你怎么回来了?”
因为张铨之到了彼岸,主持彼岸治理。这时候忽然回来,难道是彼岸发生了什么事故?
“好消息啊好消息。”
好消息就好,王巨让张铨之坐下。
张铨之喝了一口茶说:“恭贺少保成为宰执。”
“这个宰执时间不会太长。”
“咦?”
“说说什么好消息?”王巨没有解释,又问道。
“少保,在彼岸寻矿的工匠找到一个金矿,据工匠推测,那个金矿最少能开采几百万两黄金,仅是第一个月,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就开采近两万两黄金。”
这个数据将韩韫妃儿一起吓坏了。
一两黄金在宋朝相当于两万文,几百万两黄金,那是多少钱哪。
“怎么这么多?”妃儿不大相信地问。
“大娘子,如果不是这么多,我何必这时返回京城?”
要知道这些季风已经转成了北风,但这么多金子可不是小事,为了让王巨迅速知道,张铨之刻意冒着危险用小船顶风驶达广州港,再骑马折道京城的。
但王巨倒没有太惊讶,因为他忽然想起了前世的一个传奇金矿。
记得前世他上学时课本上写着中国地大物博,长大后才知道中国虽地大,但物博嘛,还真不大好说。首先比地形,中国平原面积只有百分之十二,而美国平原面积则是百分之七十!
可能大洋洲条件要差一点,虽地势比较平坦,可多是沙漠戈壁半干旱平原,然而比矿藏呢。
中国除了少极矿藏外,包括不值钱的煤矿,当大白菜卖掉的稀土,其他的矿藏真的就是那么一回事。
就象黄铁矿吧,在后世人家澳洲都不会开采,但在中国依然当成了宝贝。
并且澳洲金银矿藏资源同样很丰富,因此出现了一个传奇金矿——卡尔古利金矿,又名为金色一英里,就在这个一英里的方圆,前后共开采了一千三百吨黄金!折成宋朝的两,是近七千万两!
面对妻子的不相信,王巨做了解释。
自然界中的金子根据形成的不同,可分成两种,一种产于砂矿中,比如河道中的金子,宋朝的金矿多是这种金子。
还有一种产于热液成因于石英矿或黄铁矿脉中,并且往往成为一个金矿脉带,这就是罕见的脉金。如果幸运地找到这种金矿,少则能开采出上万两黄金,多则会多得让人无法想像。
“少保说得中的啊。”张铨之敬佩地说道。
这次发现金矿正是开采铁矿时发现的。
后来人家澳洲将黄铁矿不放在眼中,但在现在,还是好东西。
原因很简单,技术太落后了。
能开采的都是些浅矿,一旦深度达到了四百米以下,即便用了黑火药,也望洋兴叹了。但看看王巨的后世,南非的一个金矿深度达到了四千米以下!
因此工匠找到那片黄铁矿后,立即筹备人手开采,结果开采出来后,才发现里面有大量黄金。
张铨之闻迅后赶来,一边将这个金矿派人手警戒起来一边派人继续开采,同时又让工匠做了进一步勘探测估,随后就匆匆返回宋朝。
王巨听他讲完,有些啼笑皆非:“我让人在倭国找银矿没有找到,却没想到在彼岸得到了一个大金矿。”
但这也是好消息。
想要上马银行,一是完善的运转制度,二是相关的人才,三就是足够的储备本金。
这个储备本金不一定是银子,黄金也行,并且比银子效果更好。
而且与倭国相比,它完全是自己的,不用费那么多脑筋。
王巨喜悦地站了起来,走了几步,忽然说道:“不好。”
脉金倒也罢了,他想到了脉金,忽然想到了澳洲还有另外一种储藏量丰富的矿藏,一种能杀人的无比美丽的矿藏。(未完待续。)
第723章 亲戚关系
脉金资源的珍贵那不用说了。
但有两个缺点,以现在的冶炼技术,想要将脉金与伴生矿中完全单独提炼出来,颇是不易,会产生许多浪费,手续也复杂。当然,比砂金慢慢在河沙里淘,要好得多,而且脉金储蓄量大,即便是小脉金矿,它们是聚集在一起的。
还有,脉金矿多有铀、钍、钾、氡这些具有强放射性元素伴生,而且往往含量十分高。
不过这个也好解决,让矿工戴上口罩,手套,采用轮流开采的方法减少各个矿工开采的时间。
但不意味; 着让张铨之马上就要回去。
好不容易来京城一趟,王巨身边也缺少帮手,京城有许多可以担任傔客的人才,然而能值得信任的人就不多了。
这可以派人通知一声,随着末班船,几个月后彼岸就接到各条注意事项了。
王巨想到的是另一种矿藏。
彼岸各个矿藏资源丰富,就象吕宋岛,有着大量铜矿,至于澳洲大陆矿藏资源就更多了。但眼下还是以金银铜铁锡为主。
另外就是各个玉石矿。
中国的玉石矿狭义的玉就是和阗玉,广义的则要包括南阳玉、岫岩玉、玛瑙、水晶等等,另外就是翡翠,但现在翡翠还藏在腾冲府,无人认可呢。最后就是各种宝石,珍珠,珍珠不是后来人工养殖的那种珍珠,而是真正的海珠,宝石则包罗万象了,红蓝宝石。夜明珠。祖母绿等等。如果按产地材质颜色划分。则能分出上千种。
不过后者中国出产的不多,多是来自海外的舶来品。
彼岸玉石矿藏同样丰富,特别是一种新奇的宝石欧泊,王巨还担心宋人不能接受,可事实比他预想的好,只要是颜色纯净鲜艳的,都能卖出好价钱。
这也是彼岸的一个主要收入来源。
不过得到脉金的消息,王巨又想到一种颜色鲜艳无比的矿藏。那就是铀矿石,这种矿石不但颜色鲜艳,五彩缤纷,还有着各种美丽的身姿。要命的是彼岸这种矿石储量占据着世界的五分之二以上,许多还是浅矿!
如果碰到这种矿藏,工匠们必然以为是一种新奇的玉石,然后开采,再认真的加工……
好了,所有人都会悲催。
因此王巨用笔纸将这种危险矿藏的形式写下来,并且还画了一些外形。也许碰不到,那最好不过。如果碰到呢?
别惹它们……
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注意事项,确实它很危险,但与铜铁资源,甚至与金银资源相比,储藏量太小了,碰到的机率更是微乎其微。
于是王巨写好后,开始沉思,如何利用这条好消息了。
第二天王巨继续当值。
在宋朝做京官很舒服的,除了上朝,必须在五更三点(相当于早晨六点)进入朝殿,那么必须从五点钟就要在家里动身,梳洗换装,然后到达待漏院等候太监传旨。
不过早朝每隔好几天才有一次,平时当值,则是天光大亮才会从家里动身,下午又早早地下值了。而且宋朝节假日特多,如果身体不舒服,或家中有事,请假也便利,因此实际官员每天工作时间往往只有四五个小时。就这四五个小时,一半时间还在聊天喝茶了。
这天,王巨“偷”了一回懒,早早将手中的事务处理完了,对老王三人说道:“诸公,我家中还有点事。”
老王说道:“若有事,就回去吧。”
于是王巨几乎是吃了午饭,便下值了。
但王巨并没有回去,而是来到赵念奴的府邸。
“子安,你怎么来了?”赵念奴又惊又喜,来了,自然很开心,不过王巨身为中书宰执,往一个寡妇公主家跑,这很不好的……
“来坐一坐。”
“那就坐吧,姘儿,替王相公沏茶。”
姘儿下去准备沏茶。
“王巨,正好,我还想说一件事呢。”
“何事?”
“官家托我打听你手中倒底有多少艘船。”
“啊,你怎么回答的?”
“我没有拒绝,也没有答应。”
“殿下,如果下一回,陛下再问,你就说大约有一百多艘船。”
“好。”
“其实官家真的想多了,如果是陆地,或者交通条件便利,朝廷还能治理。但是海外那么远……朝廷如何治理?”
这还真是本心话,真要交到朝廷手中,真可能被糟蹋了。况且王巨打算推广着另一种制度,如果能成功,它就是中原一面最好的镜子。然而这种制度想在宋朝推广是不可能的,那怕王巨做了皇帝。许多保守的思想与关系根深蒂固了。
于其这样,不如放手,然后两者互相共济,互惠互利。
但这些话王巨能说出来吗?
赵念奴也没有多想,道:“王巨,你还承诺过本公主……”
“你真想去啊?”
“想看一看。”
“殿下,再等等吧,如果你真舍得放弃京城的繁华,那就去看一看。实际彼岸一些地区发展也不错,开始出现了一些真正的小城镇,有的小城人口几乎达到了千户以上,不过我今天来,是有一事相求,想请殿下将官家请来商议一件事。”
其实王巨要求直接觐见也不是不可以,之所以让赵念奴托话,原因有二。
我就是与你姑姑有暧昧关系,你又怎的?
但真没多大问题,赵顼早就知道了。况且人有七情六欲,赵念奴也非是圣人。
所以赵顼来到赵念奴府邸时,看到姑姑脸上带着一丝潮红,他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其次赵顼性格有些多疑。
所以后来伐夏。让高遵裕担任着主帅。当真赵顼不知道西北诸将才干?即便没有王巨推动。宋夏历年的战事以及王韶经营熙河。许多将领已经打了出来。
还有后来的徐种之争,为何徐禧能占据上风,一是文臣,二是徐禧乃是赵顼亲信大臣之一。
好了,咱们也是亲戚关系。
还有,有的事,放在赵念奴家中这个场合,也比较好说一点。至少不象在皇宫那么庄重。
最后就是为了明年的安排,但也要看了,如果赵顼能真正对他百分之百的信任,给予其权利,他那个计划就没有必要实施了。
赵顼还在狐疑,赵念奴羞涩地说道:“官家,王相公,你们说话,臣妾退下了。”
“王巨,你……!”
“陛下。臣托长公主殿下,请陛下前来。是说一件重要的事。”王巨立即将脉金矿的事说出来。
一听到这么多金子,赵顼立即被转移了注意力。
“朕早该派官员入驻。”赵顼后悔地说。
“陛下,那么此时我就要率海军南下了。”
“海军?”
“不用船队装载大军,如何去彼岸。”
赵顼傻了,那不是从登州到达辽东彼岸,只有几百里路,风一吹便到了。用船队装载大军攻打那么遥远的彼岸?
“为何?”
“陛下,为何不能执行齐商税?为何不让所有豪强如实的报出他们的隐田?性质是一个样。况且是遥远的彼岸,哪里所有的一切,全部是那些海商们带着百姓开拓出来的,不象我朝,是祖宗生生打出来的江山。如果仅是因为发现了一个金矿,朝廷就要收回去,那些海商们甘不甘心?不甘心,就会驱逐官员,朝廷必然要派出官兵前去镇压。然而除了臣,谁有这个本领到达一万多里路的彼岸?”
“一年几十万两黄金哪。”
王巨未说具体的储藏量,再说以现在的测量技术,得到的数据同样十分不标准,可能储藏量最后只有几十万两,还可能最后是几百万两。因此只说了大约可能一年出产二十万两的黄金。
但若折成贯,则是五百余万贯了,即便抛除了冶炼与运输成本,也可能超过青苗贷的收益。赵顼怎能不心动?
“陛下,不用为它操神,其实以臣之见,有两种方法,一是用我朝商货将它们换回来,一个交换的过程,各种商税,以及市舶司的抽解,实际就等于朝廷收回了五分之一的收益,但朝廷所付出的,仅是一些胥吏的盘查与官员的操劳。其二,朝廷可以放宽一下百姓的迁徙。彼岸现在最缺少的就是人口,相信他们得到这个消息后,一定会捐出一批黄金。只要这两条措施落实下去,臣相信,大半黄金最终被陛下纳入国库。”
而且时间也要不了多久。
这次经王巨提议,各州县官员将会彻查境内所有百姓户数,顶多一个月,全国究竟多少百姓,多少赤贫的百姓,朝廷就会得知了。
相信这次盘果后的总户数,会让所有官员惊讶万分。
当真人口这么快的增涨,大家心中没有压力?况且王巨再三说了它的危害。
另外各州县盘查的还有一个数据,就是各地的物价指数与各个商货的产量。
王巨与李承之两人合伙罗列了两百多种关系到民生的物价,然后让各州县官员派胥吏核实这些物价在这几年的波动情况。
有了这些数据,便能彻底整顿各州县的科配、和籴,也利于各转运司合理调节,如果朝廷真的同意重置南方十二路发运司,那么有了这些数据,就更好不过了。
同时也利于整治公使钱。
简单的一个例子,就如苏东坡从黄州赴汝州就任。
两条路线,一条是直接从陆地去汝州,然后与汝州官员交接,汝州知州了。还有一条,就是他选择的路线,从长江到达大运河,再从汴水返回京城,再去汝州。
官员往来,朝廷是拨了公使钱的,但从陆地去汝州能有多远,并且苏东坡那时是戴罪之身,能拨出多少公使钱。
然而因为苏东坡可能想安逸,也可能是苏东坡想重新回京城混一个脸熟,但因为不知道物价指数,于是选择了水路,这条路就要雇船,雇船不说,路上得要吃,得要喝。再加上他本身手中没有任何积蓄,于是半路上钱就用得差不多了,再加上天寒地冻,全家又寒又饿,儿子病逝,他只好让船停下,上书朝廷求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