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三司使-第1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依卑职看!此人万万留不得!说不定哪天圣上一高兴,也让他当同宰相也说不得!”

    “他还用得着当宰相?依某看来,他比陈相公和鄙人都要受宠呢!如今如此年轻,就已经正式当上殿中监,除了王子以外,还有谁?就是王子,那也是员外同正,仅仅享受待遇而已!”张均摇摇头。

    “这杨游内靠圣上和高将军,外靠杨相公,颇是飞扬跋扈,目空一切!倒是很头疼!不过卑职有一计,或者可以让其离开相公的视线!不至于威胁到相公!”郑文平道。

    “哦?说来听听!”张均一听,倒是很感兴趣。

    “如今岭南经略使卢公已经申请丁忧,朝廷一直在多方寻人!相公何不建议他担任此职?他这一走,就远离中枢,几年以后的情况,谁又知道?”

    张均一听,眉头一皱:“他当侍郎、监都还是破格!这节度使,他哪里有资格?最少得当两任侍郎或者太守以上才有资格呀!”

    “如今他正得圣上信任,哪里还有什么资格一说?要说资格,他哪里够资格当什么户部侍郎、殿中监?张公还没有看出来吗?如今圣上的话就是资格!”郑文平冷笑一声!

    “嗯!有理!到时候鄙人再联络陈相公、杨相公,推荐他出任岭南经略使!”张均点点头。

    翰林院,早。

    这翰林院值班是晚上,平时白天,在不轮休时,各位翰林学士也都要到翰林院,以备召唤!

    杨游看着这郑天皓,似乎心事重重。便问道:“郑学士何故眉头不展?莫非有什么事情?说出来,某能帮忙的,一定帮忙!”

    对于下属,杨游从来都是竭尽所能帮助!

    “卑职卑职并无什么事儿!卑职去写几件回奏!”说完,他又往门外走去!

    杨游摇摇头,继续拟一道制书,那是授予高要摄侍御史,兼任利钱使判官,专门负责两京八大钱庄事务!这可是肥缺,多少人相求。最终杨游还是让户部员外郎高要兼任此职。

    谁知那郑天皓走到门口,突然又转了回来。对着杨游深鞠一躬道:“杨公!卑职确实有话相告!卑职昨日听族叔说,好像中书门下欲推荐杨公出任南海郡太守兼岭南四管经略使!还请杨公速作准备!”

    啊?杨游一愣!竟然有此等事情?为何没有听杨慎矜提起此事?

    不过一瞬间,他就回过神来:莫不是有人想将我调离京城?尼玛!

    真要是去南海郡当一把手,老子还求之不得呢!你以为在皇帝身边好混吗?当经略使,可是相当于土皇帝。特别是江南、河南、岭南三道的节度使,可是富得流油!

    就算不贪,正常的例规灰色收入,一年说少说也有十万、八万贯!再说,这南海郡,可是胡人商都有十几万!在大唐,这南海郡是几乎可以和蜀郡、扬州媲美的大城!城市人口五十万是有的!

    在这样的地方当一把手有何不可?反正也不打仗,无非是抓几个山匪、海盗、强盗而已!

    前宰相张九龄不就是岭南人吗?

    这郑文平也不知道是从哪里得来的消息,不是张均就是陈希烈无疑!

    “哦!原来是这等事!请郑学士放心,留言不可信!某资历尚浅,圣上大概不会同意的!那岭南经略使极重要,非一般人可以任得!”杨游淡淡道。

    兴庆宫,勤政楼。

    李隆基正在与三位宰相商议岭南经略使的人选!

    那张均却依照郑文平的建议道:“微臣以为,户部侍郎监兼殿中监杨公,可以担任此职!杨公曾经在安南多年,也比较熟悉岭南风情!

    特别是这岭南所藏十分丰富,很多地方尚未开发!杨侍郎点子多,微臣料想,不出几年,该地必定如江南一般成为大唐粮仓!”

    那陈希烈也点点头:“杨侍郎才华非常人所及!微臣也以为可以让其到地方锻炼一二,将来以堪大任!”

    “杨相公意见呢!”李隆基又转头盯着杨慎矜。

 第二百三十六章 财税之涨俸禄

    “陛下!微臣也以为杨监能力虽然足以胜任此职!不过杨监资历太浅,担任侍郎和监都未到一任,急促升任,乱了吏制,恐非好事!

    加之其管着的利钱使、盐铁使等二使刚刚开展事务不到一年,如果把他调往外地,恐怕会影响此二使运转,从而影响我大唐收入!待二使运转正常以后,再派其外任不迟!”

    杨慎矜并不同意他二人的意见。

    “嗯!听了三位爱卿的意见,朕倒也多少对各位的想法有了解!可以看出各位对于杨监的能力没有丝毫怀疑的!

    这很好,至少是实话!朕就喜欢听实话!不管各位是出于何种想法!说实话总是好事!高将军,依你之见呢?”李隆基只是简单点评了几句,扭头就问高力士。

    “老奴以为,三位相公说的都有道理!老奴倒是建议可以如张相和陈相之意见,让杨监暂时担任副经略使知经略事,并不赴任!

    再派其他干员担任经略使留后即可!”高力士建议倒是特别,不过并不新鲜!

    因为节度使或者经略使暂时不赴任者很多。有判官担任留后的,也有长史或者司马担任留后的。

    “高将军这建议倒是很好!那就让杨监兼任岭南副经略使知经略事。给事中林道元担任南海郡别驾,摄侍御使,权知南海郡事、经略使留后!负责日常事务。大事加急驰报杨监即可!”

    那张均一听,却极度郁闷!没想到杨游不但没有去职,反而多了一个职务。虽然是遥领,不过其在人事上还是有很大权限。

    不过转念一想,也不是全然没有成绩,今后时机成熟,可以上奏要求杨游赴任!

    想到这里,他隐约又感到一丝不安!到底自己这样做对还是不对呢!

    兴道坊,下午。

    杨游与颜真卿、元晟三人来到主事刘斌家里。他们是来实地调查底层官员的收入情况,以便为提高官员俸禄做准备。

    来到其住所,却看见只有五六间草房,非常破旧。两个穿着破旧补丁衣裳的男孩正在坝子里面玩耍。

    看见有陌生人来,那两个小孩赶紧跑进屋里面去,倚门而望,羞怯无比!

    顷刻间,那刘主事就出来,一看,他却不认得杨游,却认得颜真卿。因为此人是颜真卿当员外郎时认识的一个主事。

    “卑职恭迎严公,严公屋里请!”因为二人都穿着便服,他自然不知道杨游是谁!

    “刘主事!此乃是新任殿中监杨公!快快行礼!”

    “卑职参见杨公!”一听面前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杨游,刘主事非常震惊!

    杨游看他有些慌张,忙道:“刘主事莫要紧张!吾等二人是来随便看看!听听你等对俸禄的看法!”

    那刘主事一听,心里咯噔一下,瞬间一喜!肯定是要调整俸禄了!

    “杨公、严公,快屋里坐!”

    花萼楼,李隆基和高力士挺着杨游的汇报。

    当然是关于调整俸禄的事情!

    唐代官员的俸禄十分复杂,而且京官和外官不一样。

    简单说起来,天宝年间官员的合法收入有:月俸、禄米、职田收入、食料。总的来讲,安史之乱前,正常年份,一个九品京官的所有收入,应该可以让五六个人正常生活。

    当然是除去房租以后!而京城的房租是很贵的!

    至于买房,一般七八品官员如果没有家里的赞助,是不可能的,除非你能够搞到肥缺!

    有人研究说大唐一个九品官员收入,按照现在算有十几万,还不错。

    其实那是错误的!因为他所有东西按照现在的大米计价,而在唐代,米价极不稳定。高低差五六倍,甚至十倍以上都很正常!

    官员实际收入远远没有这么高,还有一些极其重要的原因:当时食盐、布料、肉食、香料等等都非常昂贵,更别说用的纸笔!官府里面还有专门的官员管“纸笔”录事参军或者主簿兼管。

    纸笔跟钱帛一样,属于重点管控的物资。官员的儿子不行吗!此其一。

    其二,官员已经开始候选,中唐以后大部分官员干三年,就要候选三年以上,最长十二年!这期间是没有任何收入的!

    其三,古代当官的,家里一大堆人,都是没有工作的!可不像现在!

    现在你家里十来个人,一年就算十五万收入,住在京城,你活得下去吗?

    可以告诉你,你一个九品官,如果家里有两个儿子,你能保证一年能有一半的时间吃上干饭就不错!

    至于吃肉,就等过节吧!子女和仆人穿补丁衣服是百分百的!甚至主人穿打补丁的衣服,也是可能的!

    唐代还有宰相住破旧的茅屋、穿布衣呢!因为靠工资买不起房!当然,他属于那种只靠工资吃饭的另类!

    杨游详细汇报了官员的收入状况和支出情况,然后道:“陛下!微臣以为,陛下圣德宣布海内!如今风调雨顺,天下太平!胜过古往今来任何一个朝代!

    应该让官员、百姓也享受陛下治理之成果!故微臣建议,可适当提高官员的待遇同是再适当降低百姓庸调、户税。

    按照微臣的计划调整算下来,增加官员收入和降低租税,每年要增加一百五十万贯!这差额就用盐铁、钱庄之利补充。

    即便这样,也应该还会剩余一百万贯,就是再除去北衙禁军新增加的二十几万贯,还会结余七十多万贯!如果到了明年末,估计结余会到二百五十到三百万贯!

    微臣还安排刘晏、第五琦、元载的等判官,在江南、剑南等地大力整顿茶市,规范茶业!

    微臣也准备向陛下申请开始征收茶税!这茶税开征以后,预计明年可增加十五万贯到二十万贯!”

    那李隆基也听出了门道,点头道:“这增加租庸调、户税、地税等,百姓怨声载道,倒是增加盐铁百税,似乎并无多大影响!爱卿这建议高明!”

    “陛下,微臣以为,还可以开征关税!这官税对百姓影响更收入更加巨大!”杨游一看,这农业社会,农民只要有饭吃饱,就满足了!

    华夏几千年的历史,其实都是在解决吃饭的问题!

    所以要增加钱的收入,这关税可是帮大忙!利用大量出口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增加税收。

    杨游想,不能够钱都让为富不仁商人赚完了,还是得反馈回百姓才行!

    “关税?这是何物?一年能征收多少?”李隆基一听收入增加,倒是很感兴趣!

 第二百三十七章 一盘大棋

    杨游借调整百官俸禄之机,又向李隆基推销起商业税来!

    首先是关税!

    唐代有部分通过税,那是针对国内几个重要的关口,与后世的关税截然不同!

    “陛下!微臣这关税,并非是现在简单的通过税,而是对外销的商品征收的税种!凡是进出我大唐的商品,均按照二十五分之一征收!”杨游一想,这百分之四的税率也不低了!

    关税的好处是对商品征税,对百姓影响较小。原因很简单,那时候农民只要吃饱饭,有衣服穿就行了!而这两样东西是可以自给自足的。

    不像杨游所处的后世,市场经济条件之下,税收对百姓影响很大,那是因为老百姓很多商品都要到市场购买!

    “好!爱卿就把调整俸禄和征收关税之议一道奏表,发百官廷议!爱卿也参加!”

    “微臣遵旨!”

    。。。。。。

    兴庆宫,大同殿,早朝。

    “众位爱卿,户部侍郎、监殿中监、翰林学士院掌院学士杨爱卿,了一道奏表。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其一,就是增加官的俸禄!其二,是增加关税。当然,这是增加外销之物的关税!先请杨爱卿宣读奏表,诸位再议!爱卿,你就宣读吧!”

    “遵旨”杨游拱手遵令,然后还是念奏表:“夫百官守事。。。。。。”

    杨游的俸禄调整,与之前历代的有很大不同,其一,是增加了一条“年资”,就是根据入仕年限的长短,同一品级的官员,会有所不同。每增加一年,依品级不同,年资略有差别。

    这样,当官是时间越长的官员,俸禄越高!其二,低阶官员的俸禄基本翻倍,一品高官增加四成左右!那些从九品的官员,本来才两贯不到,翻一倍一不到四贯每月。

    对于安南、岭南、黔中以及其它偏远艰苦地方的官员,也有适当照顾和倾斜。

    当然这次调整只是涉及到月俸,至于禄米、职田、食料等并未调整!

    “众位爱卿先说说这涨俸禄之事!”

    有了刘晏的盐铁之利、刘铭的钱庄之利,自然会有钱来涨工资!

    众人一听,倒是没有任何人反对!毕竟这对于朝廷之的每个人都有好处!

    李隆基一看,笑着点点头道:“看来果然是来来往往皆为利,这普涨俸禄,都没有意见!下面再说说这关税一事!”

    李隆基话音刚落,那郑文平就第一个站出来表示反对:“陛下!微臣反对!”

    “哦?郑爱卿请说说反对的理由!”

    “遵旨!陛下!古代却有征收关税之说,不过后代屡屡有兴废,至今几乎未曾征收!究其原因,是对百姓影响太大。。。。。。”

    那郑文平唠唠叨叨讲了半天!

    大意是征收关税对百姓影响太大云云。又有一条,既然增加了如此多的盐铁之利、钱庄之利,还要增加税收有何用?就不能让利于民吗?

    其实第一条不难驳倒!关键是第二条,很有杀伤力!

    听郑文平说完,李隆基点点头:“郑爱卿之言,也有几分道理!请杨爱卿解释一下吧!”

    杨游微微一笑道:“郑公之言看似有理,实则谬之千里!愚今日所提之关税,只是对进出大唐物资征收税收而已!其并非市场交易税和国内关隘的税收。

    进出我大唐的物资,几乎都是高档物资,并非一般普通农户可以享用!针对这些物资征税,实际是对商人的税种!何来侵民扰民之说?

    至于这增加的税有何用,愚倒是有几点意见!昔秦始皇一统六国,功盖万世!吾等不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