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晋英豪-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狗扑人当然不稀奇,可稀奇的是这狗根本就不是狗,而是一个人!”

  “啊!这是怎么回事?”众人都不明白。

  祖逖心道:“说的正是我遇到的事,看他怎么说。”于是仔细听他讲。

  “列位,其实要弄清事情真相,先要从一段历史说起,这段历史可是在司马迁的史记上记载地明明白白,并不是我编造的。”中年人卖关子道。

  “什么狗屁史书,我天天挑担子卖茶叶,哪读过史书,你快点讲,不讲我去卖茶叶了!”一个挑担子的说道。

  中年人呷了一口茶,眉毛一扬说道:“史书记载,当年五公子之一的齐国孟尝君礼贤下士,仗义疏财,门下食客三千,人才济济啊。”

  “废话,快入正题,我还赶着去卖萝卜去呢!”

  “有一次孟尝君受邀出使秦国,秦王看到孟尝君一代贤能之士,认为如果不能为其所用,终究是个大患,于是扣留下来,想杀掉他以绝后患。”

  “孟尝君很是忧心哪,于是托人去找齐国出身的一位秦王的爱妃说情,可这个妃子向孟尝君索要天下无双的狐白裘,不然就不会答应说情。”

  “但是这件狐白裘刚来秦国就送给了秦王,怎么还会有第二件呢。正在大家愁眉不展的时候,带去的宾客中有一位其貌不扬平时无所作为的人,他毛遂自荐深夜潜入宫中密室,盗来狐白裘,孟尝君把它献给了秦王宠妃,妃子向秦王吹了枕边风,秦王嘴一软答应不杀孟尝君,孟尝君才得以准许离开秦国。那你们知道这个宾客是怎么进得了禁卫森严的大内皇宫的吗?”

  “不知道;那他是怎么进去的?”众人都奇怪地道。

  “原来他会狗盗之术。”中年汉子又喝了口茶道。

  “什么是狗盗之术,难道这个书上也有记载吗?”有人不服气地道。

  “当然有了,史书上说这个宾客当时套了一件狗皮外套,四肢着地,外表看来就是活脱脱一条狗,何况是深夜,宫中侍卫就算发现也不会有所警惕,只当是一条狗罢了。”

  “他从密室的狗洞中运用缩骨之术轻松进入库房里边,盗得了那件狐白裘,立下了大功一件,小人物办大事,万事不可以貌取人啊。”中年男子道。

  “原来是这样盗来的,我们读的书少,哪知道这些。”有人说道。

  “还有没有,有屁快一下放完!”

  中年人一指下边:“真是粗人!”继续说道:“这还没完呢,孟尝君一行人马不停蹄,转眼来到函谷关。当时不到五更时分,按秦国法令,不到鸡叫不开关门放客。”

  “而这个时候秦王也反悔了,派出快马精骑正往这边赶来,孟尝君一行危在旦夕。这时又有一名宾客站了出来,一个纵身跃上碾盘,伸长了脖子,一手捂在嘴上,气沉丹田学起了鸡叫,只听一声公鸡打鸣声响起,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任何人都不会怀疑这是公鸡发出的声音。”

  “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关内百姓家的公鸡都随着这声音叫了起来,守关将领只好开关放客,孟尝君才得以重返齐国。”

  “好险啊,这鸡鸣狗盗看来也不只是说作奸犯科的人。”有人接道

  “下边还有,不过我再往下就不是正史记载的了,至于诸位信与不信就由你们自己了。”中年人道。

  “是不是传说?”有人问道。

  “也算是传说吧,话说孟尝君返国后,把他们二人奉若上宾,鸡鸣狗盗结成了生死之交,将绝技互相传授,合二为一练成了独门盗技,建立了当时名闻江湖的地龙门,门规就是只做侠盗,劫富济贫,为民请命,更重要一条门规是暗中保护贤能忠义的人,做了不少好事,他们两人又教出一个徒弟,将这一技艺传承了下来。”

  “传承技艺的同时,那件特制的狗皮外套也代代相传。”

  “地龙门曾经辉煌一时,到了曹魏时期渐渐衰落,淡出江湖,不过据说至今还有他们的传人在,所以说关中战场上袭击齐万年的并不是一条狗,而是人假扮的,也就是地龙门的人!”

  “啊,原来是这样啊!”众人都觉得稀奇。

  中年说书人又说道:“要说起来这事也不是最稀奇的,传说这件狗皮外套有个名字叫“逸圣衣”,它除了能扮狗行事方便外,而且还能隐身!”

  “别听他放屁!什么隐身,骗过人眼就是隐身了,其实不过是没人注意罢了,胡说八道,走了,我要去卖萝卜了……”

  听了说书人的话,没几个人信他的。

  祖逖两人听到这里,刘琨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说道:“地龙门?城里的大盗会不会也是地龙门的人?”

  祖逖说道:“虽然我们也看过史记,知道这个故事,但他后边讲的传说闻所未闻,如果真有地龙门也不是坏事,怕的就是大盗只是个干坏事的江洋大盗。”

  “大哥,如果大盗真是地龙门的人那我们该不该抓呢?”

  “按说书人说的地龙门的人应该都是侠盗,可没听说过大盗接济穷困,这人应该不是地龙门的。”

  “有道理。”

  这时一辆车子停在身边,一个人掀起帘子说道:“两位快上车,有人要见你们。”

  祖逖两人看是江统就上了车,江统说道:“我找你们半天了,太子要见你们!”

  

第三十五章 封为教头

  说着话到了太子东宫,东宫紧挨北宫,在城东北角,东宫北望邙山,东依金谷水,宫内水榭亭台,殿宇相连,果然是别有洞天。

  进了宫门,下了车子,江统引祖逖两人到了东林苑,这是一座花园,一个人正在舞剑。

  这人就是太子司马遹,只见他有二十多岁,面貌俊朗,一身紧袖白袍,头戴紫金冠,身手矫捷灵动,剑气如虹,阳刚有力。

  刘琨祖逖不禁拍手叫好,司马遹停了下来:“原来是两位到了,献丑了。”

  “参见殿下。”两人刚要行礼,被司马遹拦下:“免礼免礼。”

  司马遹道:“洛阳双侠名满京洛,本宫很是欣赏,自从你们任捕头以来,为民请命,不畏强权,都是能托以大事的人。”

  “殿下夸奖。”

  “自从上次在归义堂见到你们之后,本宫就想刻意培养你们,于是让你们办件差事,虽然只去了一个,却把差事办得漂漂亮亮,本宫果然没有看错人。”

  祖逖道:“殿下,我到关中之后本想帮周老将军的,可是。……”

  司马遹道:“我知道,周老将军殉国了,其中的缘由相信大家都明白,照这样下丟,关中几年都难于平息战事,我找你们就是要商量这件事。”

  祖逖道:“殿下想怎么做?”

  “我想组建一支人马,把他们训练成能征善战的精锐之师,亲自带他们去关中平乱,你们两人就做我的大将,共同建立功勋。”

  祖逖和刘琨一阵兴奋,祖逖道:“周老将军曾经要求我争取带兵平乱,这下就要变成现实了。”

  江统道:“其实殿下这么做还有另一个好处,贾后不喜欢殿下,根本不想让殿下将来继位,一旦有什么变故,朝中大臣虽然看好殿下,但也会会看贾后的脸色的,如果殿下建立一番功勋就能树立威信,稳固太子储君地位。”

  刘琨道:“我明白殿下的意思了,殿下是想建功立业然后才能摆脱皇后的束缚。”

  “我想让你们为我训练这支新军,他们由东宫的卫士组成,一共有三千人,都是年轻力壮,相信经过你们训练定能百战百胜,所向无敌。”

  祖逖刘琨同时说道:“谨遵殿下吩咐,我们一定尽力。”

  “我今天就封你们为东宫禁军左右教头,负责训练新军。”

  “兵员我们根本不用招募新人,东宫共有五千人,抽出三千人组成新军,也不会落下口实。”

  祖逖道:“殿下虑事周全,我们敢不遵从。”

  司马遹道:“好,这事就这么定了,以后你就自行安排时间来东宫,也不能耽误你办差。”

  刘琨道:“殿下,恕我多嘴,区区三千人马对于小股匪乱来说当然是大兵压境,可对于大的叛乱来说,恐怕就略显单薄了吧。”

  司马遹胸有成竹地说道:“用兵在精不在多,你可知道秃发树几能造反的事??”

  刘琨道:“秃发树几能是河西鲜卑人的首领,泰始年间起兵秦州反我大晋,他带领河北鲜卑屡挫晋军,为了平定河西鲜卑,当时朝廷几乎将晋朝名将尽数派遣到西北战场,前后丧失了了四名驰骋西北的封疆大吏,损失了几万人马,对我大晋触动很大。”

  司马遹又问他道:“此次叛乱历时九年,最后又是谁一举平定了秦凉之乱呢?”

  “是名将马隆将军。”

  司马遹道:“马隆当年平定叛乱只带了区区的三千人马就大功告成,你说是不是用兵不在多而在精呢?”

  “这倒是事实,马隆将军深通兵法,又研究改良很多作战器械,他把自己所得写成了一部兵书叫做《风后握奇经》,听说此书分上下两部,上部是说兵法行军布阵攻城略地,下部说的是很多作战器械的制作方法,比如最为出名的“扁箱车”也都记录在册。(就是现在坦克的雏形……特注。)

  “这本书你们知道现在在哪里?”

  祖逖道:“这个我们不知,马将军已经过世,我想应该在马将军的家人那里吧。”

  司马遹道:“等训练新军的事就绪之后,我想让你们查访一下,看此书到底在哪里,若是在他家人手中,看能否讨了过来,若是人家不肯也不可强求,只是千万不能落在别有用心人的手里。”

  “殿下担心的是,我一定想办法探明得到此书,再把他呈给殿下。”

  “好,我相信你们能办好。”

  司马遹决定从明日起就让他们来轮流来东宫,这样既不耽误办差也能训练新军。

  这时有人来报,鲁国公贾谧到宫门口了。

  祖逖看司马遹和江统神情紧张,心想贾谧来东宫做什么。

  贾谧是贾南风的亲外甥,本来姓韩,被重臣贾充也就是自己的外公过继,改了名姓,继承了贾充的爵位,号为鲁国公,那当然是权过人臣,威福无比,炙手可热。他小有文才,被人吹捧说才比汉时贾谊,其实不过是想攀附权势罢了,贾谧毫无自知之明飘飘然起来,聚笼了二十几人组成了文人集团号称二十四友,这二十四友当中也是鱼目混杂,真正有学识的也就那么几个,其余不过是攀龙附凤。刘琨也侧身其中,当然那是因为乡阳侯石崇硬拉他进的,并不是他的本意。

  贾谧现在还有个特殊身份就是东宫侍讲,也就是专门给太子讲课的。他能做太子侍讲是贾南风的安排,真正的目的就是想监视太子的动向,虽然贾谧年纪轻轻根本不够资格,但又有谁敢反对呢。

  司马遹带人出东林苑迎了上去,贾谧的车子来到跟前,缓缓下了车,傲慢地扫视一眼,看到刘琨也认识,稍稍点了点头,然后就双手往后一拂袖,摆起了侍讲的架子:“殿下,上次的作业做完了吗?”

  司马遹想起他昨晚布置了三篇文章,题目分别是明德,明理,明君,可哪有时间做这种文章,他只好说道:“尚未做完。”

  贾谧一阵训斥:“司马遹,你虽然是太子,但也不能不把我这个侍讲放在眼里,再怎么说我也是你的老师!上次来的时候给你留了作业,你可倒好一篇也没有做,试问你又如何长进,日后如何做承大统呢!

  贾谧这话说得可够重的,直接上升到能不能登基做皇上的高度,而且直呼太子的名讳,真是胆大妄为,几人听了也是愤愤不平。

  司马遹听了竟然没有动怒,毕竟在贾谧的背后是贾南风,她一直在找萑要废掉他,自己的势力尚不足以和皇后对抗,最好的办法就是隐忍,隐忍再隐忍。

  司马遹道:“鲁国公说的是,下次一定注意完成作业,再说我有点头痛,也许是有点累了吧。”

  贾谧不依不饶地道:“什么累了,一做文章就头疼,这是什么作派,就是生性顽劣,哼!”

  祖逖早就气不打一处来,现在再也忍不住了,对贾谧吼道:“大胆!胆大!胆大包天!”

  “你说谁呢?!”贾谧没想到会有无名小卒顶撞他,他气得一指祖逖说道:“你是什么人!?”

  刘琨心里着急,大哥啊大哥,他可是大晋除了王爷之外最高的爵位,怎么能公开跟他干呢!

  &;lt;/a&;gt;&;lt;a&;gt;阅读。&;lt;/a&;gt;

第三十六章 东宫刺客

  “司隶府捕头祖逖!”祖逖回道。

  “你一个小小的捕头竟敢对本公无礼,看我不杀了你!”

  “哈哈哈哈,真是笑话,虽然你贵为国公,但祖某不明白你仗了谁的势在这里对太子殿下大呼小叫,敢直呼太子名讳,指手划脚!你可知道就连太子太傅张司空和太子太师赵王尚不敢对太子无礼,你算哪根葱!告诉你,祖某现在可是东宫教头,有护佑卫东宫太子之责,任何人对太子不敬,祖某的剑可不认人!”祖逖说着手按剑柄,怒目而视贾谧。

  贾谧绝想不到会遭此大辱,以往在东宫自己就是说一不二的老大,比太子牛叉多了,现在一个小小的捕头就把自己训斥了一顿,自己的颜面何存呢!

  但贾谧明白今天碰上硬萑了,如果真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这个小捕头把自己咔嚓了,姑母再来理论也晚了,好汉不吃眼前亏,这个小捕头以后再慢慢收拾。

  司马遹想不到一个小捕头就把贾谧的嚣张气焰打了下去,真是解气!他故意说道:“祖教头,不得对鲁国公无礼。”

  祖逖道:“我可不认得什么国公,祖某只知道殿下是国之储君,大晋根本,任是谁动摇国之根本,祖某绝不轻饶!”

  刘琨心想大哥你发了飙也爽了,见好就收吧,不然惊动贾后可不好收拾了,他上前对贾谧道:“鲁国公不要跟我兄弟生气,他说话口无遮拦没轻没重,您不要在意,国公,现在请给太子殿下上课吧,时候也不早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