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晋英豪-第1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三条船上装得是朝廷给我们的粮食,其余的一无所有,怎么会有银子呢?不过,为了摆脱我们的嫌疑就请上船搜查吧。”

  “给我搜!”军官下了令。

  军士们上船搜查,野蛮地用刀枪刺破米袋,任大米流了一船,他们踩踏着大米继续搜查,祖逖看了心疼道:“你们小心一点!”

  军士们依然我行我素,祖逖要登船制止,突然有军士用枪刺到硬物,扒拉开一看喊道:“有银子!”

  军官一听跑上船一看,道:“果然有银子,祖逖这是怎么回事?!”

  祖逖不知是怎么回事,回道:“我怎么知道,这船是皇上差人装的,要问去问皇上。”

  军官把银子拿在手里一看道:“这可是地道的官银,上面有“建武”两字,中间一个税字,显然这是入了库的官银,昨晚丢失的就是官银,一共五千两,给我全部搬下船清点!”

  军士把银子搬下船,清点一下有三千两,他质问道:“祖逖,一定是你们偷了银子,那其余的两千两官银呢,快给我交出来!”

  “没有,我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好啊,你死不承认,王大人有交待,只要找到脏银,无论是什么人作案都要依法严办,现在就请你们全部跟我走!”

  “不行,我们接了旨,要渡江北伐,恕不能跟你回去。”

  “你敢!”军官把刀拔了出来。

  祖逖的部众看着祖逖,祖逖也拔剑道:“耽误我办差就是违抗皇命,看我不杀了你!”

  正在对峙之时,有人喊道:“住手!”

  原来是陶侃带人到了,他是来为祖逖送行的。

  “怎么回事?”他问军官道。

  “将军,是这样的,昨晚京城发生盗案,很多人家丢失了五千两银子,刚才我们在祖逖的船上搜查,发现了三千两官银,其实的两千两也不见,所以无论如何,我们要带祖他们回去查办!”

  “官银?那什么人家会有官银呢,而且有如此巨大的数额呢?”

  “这个……属下不知,将军,借一步说话。”

  军官把陶侃拉到一边道:“将军,昨晚其实是府库丢了官银,王大人交待,不能对外声张,只说是有大户丢了银子,所以……”

  陶侃听了一切都明白了,原来是国库丢了银子,至于不敢明目张胆地说是库银,原来就是祖逖刘琨北伐的原因,皇上以财力紧张为由不拔饷银,而现在又冒出了五千两银子,岂不是不能自圆其说,陶侃思量一番,心里有了主意。

  陶侃道:“这些官银全部搬上船,送给祖逖北伐使用。”

  军官听了忙道:“将军这是为何,这可是官银哪。”

  “正因为是官银才要送给祖逖,祖逖现在是豫州刺史,奋威将军,身负北伐重任,既是官银,由他支配不是物尽其用了吗?”

  “可是将军,王大人交待……”

  陶侃一摆手道:“不用说了,此事由我一力承担,我会向皇上解释!”

  军官只好命人把银子搬上船,陶侃把军士打发走,对祖逖道:“无论这些官银是如何到你船上,从此就由你支配了,你就用这些钱招兵买马吧。”

  “将军……”

  “什么也不用说了,登船吧,我等你的好消息。”

  “多谢将军!”

  “后会有期!”

  祖逖登上船,朝陶侃挥手道别,然后顺江而下。

  船到江心的时候,祖逖站立在船头上,看着波浪翻滚滔滔东去的江水,想着国土沦丧,百姓受苦受难的时候,不由得心潮起伏,热血沸腾,他慷慨激昂,面对苍天,手持木楫用力敲击着船舷动情地发誓道:“各位将士!我祖逖若不能平定中原,驱逐匈奴,收复河山,就有如这滔滔江水一去不回!”

  众人听了个个摩拳擦掌,斗志昂扬,齐声呼道:“愿随将军,为国死战!……”

  众人的喊声和祖逖的誓言久久回荡在大江上空。

  陶侃走后,又来到了刘琨出发的地点,看到的情况和祖逖的一样,船上也搜出了银子,有两千两,他依然作主送给了刘琨,接着他就进宫向司马睿解释这件事。

  陶侃见到司马睿讲明了一切,司马睿道:“此次盗案不知为何会跟祖逖刘琨扯上关系?”

  “皇上,盗贼盗了官银,无处藏匿,就藏于粮食当中,要等他们渡江之后,再偷偷取回,想不到被官军发现了,也是万幸。”

  “陶将军,这些银子本是用来给朝中官员发薪用的,现在你送给了祖逖刘琨,你们的官薪就成了问题。”

  “皇上,既然财力紧张,官薪就延迟发放,我想各级官员也会理解皇上的。”

  “好,就延迟发放,你退下吧。”

  陶侃退下,王敦出来道:“皇上,想不到祖逖还真的要北伐,就凭一个虚衔他能办成什么事呢?”

  “他们是不碰南墙不回头,等过了江就知道绝非易事了,只是可惜了我们的银子。”

  “皇上,不用心急,只要我们坐稳了江南,何愁钱粮呢。”

  “嗯,只要能保住江南一脉,安稳过过太平日子,朕就心满意足了,北伐只有祖逖刘琨这种一根筋的人才会去做。”

  王敦道:“皇上,臣有一事相请。”

  “什么事?”

  “皇上,荆州是我朝重地,臣想亲自前去镇守。”

  司马睿是王导王敦兄弟保着坐了江南,登上了帝位,对于王敦的请求,司马睿只有答应:“好,朕准了。”

  “皇上,臣现在是镇东大将军,自然想要为皇上统领军务,不如皇上加臣为都督江、扬、荆、湘、交、广六州诸军事?”

  “这个……”

  司马睿迟疑了一下,说起来,王导和王敦都是有大功的人,但两人又有很大的差异,王导很少为自己谋私利,可这个王敦就不同了,他只会一味要官,并且大肆安排亲信,朝中交相官吏,地方郡守军职也都多出其门,权利大了,就难以控制,甚至威胁皇室安危!

  “皇上,难道您认为臣不堪此重任吗?”王导追问道。


第一百零五章 进行北伐


  司马睿当年移镇建邺,南方士族根本不睬他,是王导王敦用计收服了他们的心,从此归心司马睿,以至于司马睿登基做皇上的时候,特意做了宽大的龙座,要和王导同坐天下,这就是后人常说的“王与马共天下”。

  王导是个明事理的人,琅琊王家再有功,也是臣子,不能和皇上并驾齐驱,他以天无二日推辞过去,司马睿才安下心来。

  要论起来,那时司马睿要王导共坐天下,并非是真心的,不过是试探王导的反应而已。

  王导的回答让司马睿很满意,他从此更加依赖王氏家族,以至于形成了将相官吏多出其门的弊端,王家已经实际上控制着大晋,司马睿渐渐地感觉被压得透不过气来,他要改变这种现状了,但是眼下王敦又要加封,难道要拒绝他吗?

  司马睿思索再三,决意先答应王敦,虽然他的兵权大了,官职大了,但毕竟能离开朝廷,自己可以找人进入朝廷中枢,培植亲皇室的朝臣,制衡王家,达到渐渐排挤王家的目的。

  “王爱卿有功于社稷,就是要什么官职朕也会答应的,朕准了,明天就拟旨施行。”

  王敦听着司马睿说得牵强,他回道:“多谢皇上,臣虽有功于社稷,但时时以朝廷为念,不敢有丝毫居功之想,臣要统领几州也是想为皇上分忧而已。”

  “朕心里如明镜一般,王大人就放心去做吧。”司马睿依然话里有话。

  王敦心道,你不同意也得同意,没有我们王家,你这个皇室疏亲怎么能做得了皇上,如果真不如我的意,早晚会把你端掉,让你连皇上也没得做!

  次日,司马睿在朝堂之上命人宣布了自己的旨意,封王敦为荆州湘州刺史,都督荆、扬、江、湘、交、广六州诸军事,即日赴任。

  宣完旨,王导和王敦很满意,这样一来,兄弟两人,一个在朝,一个在外领兵,这天下就是王家的。

  宣完这道圣旨,紧接着太监又宣读一道圣旨,封刘隗为镇北将军,加侍中,封刁协为尚书令,戴渊为司马,这三个人都是不惧权贵的主,司马睿用他们就是要压抑王家,平衡朝中力量。

  从此之后,刘隗和刁协成了司马睿的左膀右臂,要为他集中皇权出谋划策。

  祖逖渡江之后,来到了淮阴,这里是大晋统治区,过了这里就是赵地,他要在这里招兵买马,积蓄力量,往谯城进发。

  二百人扎下营寨,马上招募兵员,百姓听说皇上派人北伐,纷纷支持,踊跃报名加入,三天的时间就招到了三千人,祖逖又开炉冶铁,打造兵器,订做军服铠甲,购买战马,忙得不亦乐乎。

  祖逖每天训练新军,并制定了严明的军纪,若有违犯必军事从事。

  一段时间之后,祖逖的队伍初具规模,铠甲军服和兵器等都配制完毕,这天,祖逖做出征前的检阅,只见祖逖站在检阅台上,随着战鼓声声,北伐军刀枪明亮,铠甲耀目,迈着方正的步伐接受祖逖的检阅,他们不时随着祖约的令旗变换队形,时而圆形,时而方形,时而外圆内方,又时如一条长蛇来回穿梭,无论怎样移动都保持着有序的队形,有条不紊,祖逖看了满意地点了点头。

  祖逖手一摆,祖约一挥令旗,队伍停下集中起来,祖逖动情道:“将士们,我们从明天起就要投入战场了,我们的对手是残暴的匈奴赵军,我们要用手中的刀枪赶跑他们,绝不允许赵军在我们的领土上为非作歹!我们没有退路,只有前进,只有勇猛地冲杀!将士们,你们怕不怕!”

  “不怕!不怕!不怕!”

  “你们有没有信心杀退赵军!”

  “有!有!有!”

  看着群情激昂的将士们,祖逖再次热血沸腾!

  夜,清凉如水,祖逖独自坐在淮河水边想事情,一个人在后面道:“大哥,在想什么呢?”

  祖逖一听是熟悉的金紫燕的声音,他起身转到金紫燕面前道:“紫燕,你……来了……”

  “怎么?不欢迎我吗?”

  “怎么会,我可每天都着你呢,我现在受命北伐,特别需要你的帮忙,怎么样,加入北伐吧?”

  “我怕你不收我,就先送了一个见面礼,你也收到了,并且起了很大的作用。”

  “见面礼?”

  “大哥还不明白,我问你,你们招兵买马用的银子是哪来的?”

  “用得是官银,是陶将军送给我们的。”

  金紫燕一笑道:“大哥,那可不是陶侃送你们的,是我送的。”

  “是你送的?这么说,那天的盗贼是你了?”

  “盗贼?你也拿我当盗贼吗?”

  “不不不,你是地龙门的掌门,做得可是行侠仗义的事,你这偷也是取之有道,嘿嘿。。”

  “大哥,我也不瞒你,这些钱是我们地龙门从建邺皇宫府库偷出来的。”

  “府库?皇上说财力紧张,没有余钱,又哪来的官银呢?”

  “是这样的,皇上没有给你们拔军饷,我就想看看府库中到底有没有银子,于是我在你们行前的那晚潜进了皇宫,来到府库之后,我查清了朝廷的底。”

  “府库中有多少银子?”

  “有十万两。”

  “十万两!不可能!”

  “真的,我气不过,凭什么有钱却不给你们一文呢,我就召集地龙门的人连夜搬出了五千两银子,朝你的船上装了三千两,刘大哥的船上装了两千两,这些够你们一时的花费了,没想到朝廷发现丢了银子,就四处查找,还找到了你们的船上,这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要不是陶将军,我就差点帮了倒忙,如果你们被扣上盗贼的罪名,北伐可能刚出师就夭折了。”

  “这么说,皇上是真的不想北伐了!”

  “这个显而易见,司马睿只想偏安江东,不想投入人力财力北伐,这就是事实。”

  祖逖道:“无论如何,我都要将北伐进行到底,紫燕,加入我们吧。”

  “我之所以来找你,就是要加入你们,而且我们地龙门的门众随时听候召唤!”

  “好,太好了,紫燕……”祖逖激动地亲了一下金紫燕的脸。

  “羞死了……大哥,别这样……”

  淮水静静流淌着,风儿轻轻,云儿淡淡……

  第二天,北伐军拔营起寨,朝芦州进发,刚路过一处坞堡,有一支人马突出拦住去路,祖逖命令北代军亮出兵器准备厮杀!


第一百零六章 两个刺史


  来的人马有两员将领,他们穿的衣服竟是大晋军服,并且也不是匈奴人,他们一个叫张平,一个叫樊雅,是芦州的两大坞主。

  所谓坞主,就是赵晋交战交兵之后,晋军败退江南,在江北的地主豪强为求自保,纠集族人招兵买马,修筑坞堡做为立身之地。

  豫州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坞主,他们表面臣服大晋,但实际并不受约束,这些豪强建立坞堡真正抵抗赵军的很少,更多的是暗中向石勒称臣,石勒的重心在襄国,无法实际占领这些晋土,有这些坞主为他纳税,他自然也不会攻打坞堡,也就是说很多坞主已经成了石勒的附属,眼前的张平在芦州是势力最大的坞主,统治了大片土地,为了让百姓们向他纳粮,他竟然自封为豫州刺史,封樊雅为谯城太守,这两人早就知道祖逖要取谯城,就在芦州等北伐军,今天看到祖逖来到,就猛地杀了出来,要给祖逖一个下马威。

  祖逖一看张平樊雅穿大晋官服,就止住祖约道:“大哥,我们是北伐要对付的是赵军,你看这些人穿得是晋家官服,待我上前问问是什么情况再做计较。”

  “我看这些人不象好人,虽然穿着晋家官服,但没有一点庄重样,再看他的手下一个个衣衫不整,哪有我们晋家风范,你要小心了。”

  “大哥放心,我去去就回。”

  祖逖拍马上前,对张平道:“我是新任豫州刺史祖逖,奉皇命北伐中原,收复旧土,不知你们是……?”

  听了祖逖的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