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建设盛唐-第2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们去打倭国是要去讨伐不义倭国大王,现银矿是顺带的。

    这朝廷行事,说通俗的是既要面子又要里子,说难听点是既做婊子,又立贞节牌坊。

    面子是给百姓看的,里子是朝廷真心要的。

    闹出了这么大件事情出来,必须有人负责任。

    王孝杰有所耳闻韦晞东征之后想西征之事,在他看来,李唐得国已久,国家安靖,官员与百姓都安居乐业,不会有内乱,那么打仗必是对付外患。

    东面是大海,倭国太菜了,南面是丛林,普通人也打不了,只有北面的突厥、奚、契丹需要对付,以及西征。

    王孝杰是个武夫,只会打仗,他必须找个打仗地方。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任何江湖都有山头。

    王孝杰多跟韦晞打仗,人家早将他归入了韦晞的山头,他很难改换山头。

    西征就更不用说了,韦晞早有预谋,将西征之事视为他的禁脔,谁都抢不去!

    而且西征,除韦晞之外,谁都不知道要征什么。

    今次为他背了黑锅,韦晞必定得承他的情,好在韦晞为人是顶顶好的,在军中出名:举个例子,他家收留了第一次大非川会战后唐军军人遗孤,一直照顾他们的家庭!

    还有不少的伤残军人,都得到了他家的照料和接济,有的直接成为他的家丁!

    名声是件好事,王孝杰不怕韦晞过河拆桥,遂为他背了黑锅,他准备纸笔,写下:“罪臣王孝杰诚惶诚恐……”

    ……

    他会写,另一个罪臣读得书少不会写,因此郭待举赤膊上阵,派了身边的记室(秘书、心腹)安元仁帮助史万写请罪折子。

    写之前,安元仁得问顺史万一些事情,若他的理由过硬,则直接写上,胜在原汁原味,或更可打动朝廷。

    问曰:“你为什么要杀倭国大王(实际是天皇)?”

    史万傲然答曰:“劳资最喜欢杀人,越是别人不敢杀、不屑杀的人,那些敌国的大王啊大臣啊还有小孩子老人妇女啊,劳资杀起来特别有劲儿!”

    听得安元仁汗都出来了,写曰:“倭王对我朝大不敬,口口声声称自己为天皇,臣想起天皇陛下对臣天高地厚之恩,激于义愤,上前杀之!”(高宗李治称天皇,武后称为天后,史万是应举猛士诏武考得官)

    问曰:“京观之事,有什么看法吗?”

    史万出人意料地答曰:“我们杀的人太多,大将军说管杀不管填,我们就用水泥筑京观,一座座矗在那里,风景挺好看的,嗯,阎师古那里画有,需要看不?”

    安元仁敬谢不敏,他深思了一下写道:“臣破倭京之后,倭人不服,多有袭击我军之事,使用忍者杀害我军将士,造成我军伤亡惨重,臣因袍泽情义,深恨之,故筑京观以恐吓倭人。”

    问曰:“有没有请过(佛)铜像回营?”

    实质是抢,但不能这么直白,之所以这么问,盖因史万出了名,他把人家一尊大大的铜像扛起就走,端的是力气惊人,人家记下名字专门告他的状。

    史万很老实回答:“有啊,扛回去,大将军说把它们回炉,成为铜锭,预备送回国内铸铜币,谁扛回去的就算是谁的,算是额外的赏赐。计算过重量,回国后钱,他的,火耗百分之十,运费百分之二十,郭省三(后勤主管)的心可真黑呵!”

    刘元仁:“……”

    然后他写道:“请佛像回营之事有之,臣诚心礼佛,请了许多佛像回营去参拜,因自家拜过的佛像不好送回去,带回国内,中途沉船,佛像统统掉海里去了!”

    史万一看就乐了:“这话对头,想来那些佛像不想离开倭国,所以看不开自沉了!”

    ……

    安元仁代史万写完请罪折子,史万看过后大为满意,轻轻地给了安元仁肩头一掌,对他讲道:“写得真好,回长安后我请你喝酒,东神酒和西海酒任你喝。”

    可怜安元仁文人小身板给拍得吡牙咧嘴,心里有一万头野兽跑过,他暗想道:“我容易吗?我将一头老虎写成一只兔子,我容易吗?!”

 第五一二节 唐家不卖马粪,却做强盗

    韦晞也写了请罪的折子,大意是御下不严,监管不力等,避重就轻。

    他说在倭国出现的种种不愉快的事情他有责任,请朝廷降罪,所有的罪责他一力但不要怪责那些为国立功的忠贞将士。

    通份折子,泛是给人弹劾的不河蟹之事,他一点关系都没有,推得一干二净!

    郭待举则连写两份奏疏,一份是明的,冠冕堂皇,说他迎接王师凯旋而归,韦晞虽然立了大功,但他不自傲,听闻有人弹劾他,立即请罪,态度谦虚,整个军队都很低调……极力为韦晞等开脱,反正是好话一筐筐。

    另一份暗奏则告诉朝廷:我们财了!

    收获价值五百万贯的金银铜,明年起每年还有一百五十万贯的银子的收入!

    这可是真金白银!

    郭待举作为朝廷的户部尚书出身,知道银子得来是多么的不容易,以太宗皇帝某年朝廷的财政收入来说:

    全年财政收入为34o9万贯,听起来不少,且慢,其中租庸调为1631万贯,占了47!

    租庸调指是谷物、布匹或者为政府服役的收入,不是钱!

    接着是户税2oo万贯,地税396万贯,资课2oo万贯,附加税413万贯、政府田产195万贯等等,这里面有许多是实物交税,同样也不是钱。

    嗯,有个重要指标是“采铜及铸铁”,这是硬货,有多少的收入呢?

    区区33万贯!

    大唐缺钱,绢可作钱来用,文武百官的收入有许多是实物,还有人的劳役。

    从倭国那里得来的是扎实的银子,多么的难能可贵。

    算起来,韦晞前有莱州金矿奉送,每年收入可观,价值百万两银子!后有倭国银矿呈交,又达百五十万两银子,先不说他其他身份,他是天上派下来的善财童子!

    所以密奏中,郭待举死保韦晞!

    他说谁能够给朝廷找来这么多金银的,他也死保他

    写完两份折子,连同韦晞的、王孝杰的、史万的折子,还有重新润色过的军情报告,打包后急送朝廷。

    他还特别地送去了一批关西大汉及一位登州歌伎。

    ……

    御史庄敬之接到朝廷传召,说东征军请罪的折子到了,要他去听听。

    他到达大明宫含元殿,听到里面热闹非凡。

    殿内有十六条关西大汉正在唱“傲气面对万重浪,热血像那红日光……”

    天后为,还有刘仁轨、裴炎、崔知温、薛元诸位大臣都在倾听,貌似人人情绪很好的的样子。

    歌曲雄壮,豪迈有力,庄敬之起初以为是之前哪一桩议事带出来的,听闻是东征军传出来的,顿时他的脸色大变!

    在他到来之前,天后与刘仁轨、裴炎、崔知温、薛元这些重臣均知晓朝廷财之事,不过不能够大肆庆祝而已。

    韦晞的诗词歌出名,号称三绝圣手,郭待举知情识趣,送去东征军里关西大汉一批,演唱《海阔天空》和《男儿当自强》,登州女歌伎抒情地唱《中国河之波》,听得大家意犹未尽,一遍过后现在是第二遍了。

    庄敬之既来,大家开始议事。

    由内侍代为宣读四份奏折和东征军的战情报告。

    庄敬之越听越怒,他在朝廷领过这么多年盒饭也不是白领的,哪还不听出了郭待举对韦晞的偏袒,韦的推卸责任和王史是替罪羊!

    想来韦晞是皇帝女婿,庄敬之也听闻说皇帝递刀,公主接刀想去杀他之事;

    这父女可真够呛的!(毕竟李唐出身是胡人)

    韦晞又得同中书门下三品的郭待举的摆明车马的支持,这可是新晋宰相,扶上马,送一程是官场惯例,郭待举说什么,只要不过分的,朝廷一般都不会批驳。

    还有人替韦晞背黑祸,想来这回想扳倒他已不可能!

    果不其然,天后干脆不来廷对,给庄敬之听过奏折,算是对他有个交代,就直截了当地独断道:“韦晞讨伐倭国有大功,但行事确有不妥之处,文武官职皆降三级任用(散官),不赏不罚!”

    庄敬之无语,虽说散官降级,少了钱而已,这家伙缺钱吗?散官的位置对他们来说是伸缩的,或大进或大退,看需要而定。

    重要的是派遣官一个不减,大将军、工部尚书、登州都督兼刺史事统统保留,文武两方面都有实权!

    尤其是他那个大将军位置,看朝廷对他的恩宠,大将军之位是个指示灯,哪一天他丢了这个位置,才可以说是扳倒他的开始。

    刘仁轨、裴炎、崔知温、薛元四位大臣,齐做了应声虫道:“天后殿下圣明!”

    裴炎问道:“请天后示下,其他将领的处置呢?”

    “王孝杰、史万专擅好杀,有负圣恩,着削职为民!”武则天决定道。

    这是一撸到底,听起来严厉,实质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对比最近的另一位将军曹怀舜与偏将窦义昭率领前军进击突厥,兵败,曹怀舜虽免了死罪,却被流放岭南,而王史两人则是解甲回乡。

    “其他将士,交部议处!”

    有功赏赐,有过责罚,其他将士们已是安然过关。

    “另有右卫将军荆东灵阵亡之事?”裴炎又问起来。

    军情上报写的是荆东灵遇敌偷袭,战斗中身亡,韦晞特为他赋诗一追忆,天后亦都知晓,尤其是“弦歌知雅意,杯酒谢良朋”,一个鲜活的形象油然而生,天后深感惋惜,故而优抚:“赠荆东灵为检校右卫大将军、侯爵,荫其子!”

    刘仁轨立即上奏道:“臣代他家人感谢朝廷厚赠也!”

    ……

    庄敬之没有抗辨一言,退出的时候,他只对刘仁轨说了一句话:“公曾说唐家不卖马粪,却许唐家做强盗耶?!”

    然后他即离开,刘仁轨微微一笑道:“卖马粪才得二十万贯,做强盗则有一百五十万贯,不同也!”

    典故:少府监裴匪舒,善于营利,奏请出卖宫苑中的马粪,每年可收入二十万缗钱。唐高宗为此问刘仁轨,回答说:“利是很厚的,但恐怕后代说唐朝皇家卖马粪,不是好名声。”于是停止出卖马粪。

    那么,这马粪不卖,给谁了呢?

    答案是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辖下农庄甚多,她素来信服她老公之言:“庄稼要长好,水肥来当家。”需要的肥料很多,去她娘家那里拿马粪当肥料,高宗皇帝是很高兴地给她的,刘仁轨等于讨好了这对父女!

    老刘的深谋远虑岂是庄敬之这等打酱油之人所能够了解的。

 第五一三节 路遇刘审礼

    因为被参待罪,东征军一直停留登州。

    不前进,要看朝廷的态度,万一朝廷降罪,你一路以凯旋之师回京,这不是害了沿途接待的地方官吗?

    朝廷的诏命到达登州,大家就明白了朝廷之意,除了韦晞表面上有惩罚,王史两人最倒霉之外,其他人等个个是升官升职有望,立即登州城陷入了一片狂欢之中!

    王孝杰则交代史万道:“到时大将军要给你加钱时,你万万不可接受,也不可有愤懑之色!”

    “我晓得了!”史万点头道。

    果然,韦晞差人请王孝杰与史万去刺史府花厅会面。

    两人都是褐衣(百姓装)在韦晞面前晃,这下韦晞坐不稳了,温言道:“两位替我东征军受累,晞实在过意不去,也不能给两位做些什么,就给多王大哥二十万贯,史万十万贯吧!”

    “大将军美意,我等心领了,得大将军赐我五十万贯,史万得了三十万贯,心满意足,不作他求矣!”王孝杰拒绝道。

    “对,王将军说什么,我也是说什么!”史万应道。

    韦晞只得收回成命,更不过意得去,随即道:”王大哥离开,我派两个家将跟随你!“

    “多谢大将军美意!”王孝杰接受了,心知肚明,这是韦晞担心他们离开军队被人欺负,有大将军两个家将在,谁敢动他们!

    “今晚置酒宴,我送送你们两个,王大哥可回家乡暂住,至于史万,我这有书信一封,你先可到西域我家老叔父韦待价那里军前效力!”

    史万顿时大喜!

    他这人打仗杀人上瘾,最怕的是没有仗打,无人可杀,这回可如他的愿了。

    至于家将护身,史万是不需要的,谁见到他这么牛叉样的还敢去惹他,那真是找死了。

    ……

    沿着新修好的马路,经过挑选的东征军二千人前往京城,大张旗鼓,沿路喧哗。

    每个州的地方官员热情相待,搭建彩棚,组织民众于路相迎,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东征军、地方官口径一致,大肆宣传,那就是我东征倭国大军凯旋而归,将韦晞给倭国的“十大罪”广为宣传:称天皇、白江口、娶侄女、日出国天子等等,众口一词,我大军是伐不义之国也!

    对于屠城、京观和抢劫是只字不提,我们的品德完美无瑕,有如钻石般闪闪生辉。

    这么一来,抵消了倭僧自/焚的坏影响。

    民众当然相信我们,难不成去信那些猴子般倭倭!

    我们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大唐万胜,唐军威武!

    不过韦晞在民众前极力淡化他的存在,将军们轮流挑头与地方接洽,突出各个军人的英勇,他这是避免给有心之人找到弹劾他的机会。

    新修的国道马路修得非常好,道路坚实,呈六车道和一行人道,路边有排水沟、护坡,每个州县都有匝道相连,每隔一段地方有个“服务站”。

    各处人来人往,货物互通,马路的利用率高,相当繁荣。

    东征军到达郑州,韦晞与工部尚书刘审礼不期而遇。

    这位尚书亲自督办“郑州黄河大桥”的修建!

    刘审礼亲热地与韦晞打招呼,一来他与韦晞有锅同捞过,第二次大非川会战时若无韦晞,刘审礼的命运将会悲惨无比,他将被吐蕃俘虏,客死异国,当然他不知道他的结局啦;二来他是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