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建设盛唐-第3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接下来的时间里,论弓仁召开军议,通过开会了解军官们的情况,下到营区视察,很快就知道这是一支作风顽强、勇武过人的部队。
“史万超将部队带得不错!”论弓仁感慨道。
事实上,这次史万超受伤,必须将他换下来,但哪一个将军去接掌前军,颇费思量。
他手下的兵将可不好带!
史万超每次都是带头冲锋,所以他的部下特别敢打敢拼,就有“劳资天下第一”的气势,不是普通将军可以凌驾得了的。
王孝杰去当然可以,但他哪能长期带着部下冲锋,万一有什么岔子,后患不小。
因此论弓仁主动请缨,王孝杰还是叮嘱万一不行,存在有令不遵的情况的话,立作措施确保指挥权。
当然不会要刺头们的命,而是将他们调开,庞大的西军有的是位置容纳军官,每一个军官都是宝贵的财富,他们只是与论弓仁不和,但每一个军官都向韦晞效忠。
韦晞的军队已经进化到不会轻易流自己人的血,但是论弓仁认为不必如此,他还行,可以控制这支军队。
在写给王孝杰的信上,论弓仁认为道:“王公,部队的状况上佳,士气很旺,并且对军纪的服从性相当不错,感谢王爷出兵前的军纪整顿!
武力值一流,遵守军纪,我已经整编了军队,组建了骑射部队和骑战箭头,部署顺利,我对于和他们一起取得更大的胜利没有什么疑惑。
不过,我要向你报告一件引起我们重视的情况,感谢我们的参谋系统起到的作用,他们敏锐地发现了大食人新的举措,很有可能威胁到我们……”
……
过往,主将一身担多责,任务繁重,但是启用了参谋部之后,职能分散,各司其职,他们能够注意到往时不被人注意的蛛丝马迹,为主帅提供适当的对策。
参谋军官们向论弓仁指出道:“经过对俘虏的审讯,我们得到的情报是:大食人准备了敢死队,都在他们神的面前发誓,绝不后退,以命拼命!”
那些被俘的大食军起初还是很顽强的,不过军队中的掌刑司马是京城制狱的传人,对待外人动用的肉刑与制狱一脉相传,很快就让大食人被打得承认自己是大唐人了!(制狱之刑法,可以让狗熊被打得承认自己是兔子!)
他们供认了大食军当中进行选拨出敢死队,于神前发誓,必灭大唐的誓言。
如此,对付敢死队的最好法子,就是让他们不要近身。
“看来!”王孝杰看过信后,对左右道:“我们菩萨真的是战胜了他们的神,让我们的运气不错。”
。
第八百三节 大食人的对策
时间推移回去年,唐骑如蝗虫般席卷了白衣大食波斯高原到两河流域的广大地区,他们实力雄厚,兵马行动迅速,战术也相当得利,造成了白衣大食的极大困扰。
唐骑的目的很清楚,最大程度地给白衣大食放血,造成他们的虚弱,以利明年大举进攻。
大马士革王廷里的君臣们预见到这种情形,也尽最大努力对付唐军。
他们加大了大马士革钢刀的出产,铸剑的矿石从巴格达矿山的深处里辛苦地运到了戈兰高地(斜利亚)熔炉里铸造,由波斯最好的工匠精心打造。
熔炉日夜不停,铁水流溅,映亮夜空,不断地打造出破甲力量上乘的大马士革钢刀。
还有坚固的护甲!
其实
不是弓箭比不上大唐吗?他们分析得到的唐弓,有样学样,也制造出类似唐弓的弓弩!
要说到白衣大食不愧是明古国的发源地,智力超众(至少人家发明了阿拉伯数字,大食人的航海技术一流!)制造出弓力不逊色于唐弓和弩的弓弩来。
就连箭头,也用上了大马士革钢的材质、三棱箭头!
大量搜罗上乘的阿拉伯马,从东到西,从北到南,不管是谁的阿拉伯马,只要主人不上战场,则一律征收,组建更多的骑兵部队。
训练部队,大量的禁卫军军官到新组建的部队里,既加强了他们的训练,又起到军队主心骨的作用,让军队凝聚力更强,紧紧团结在以哈里发的麾下。
骑兵积极地练习骑射、骑战,步兵则阵地战、守城,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练兵。
在君臣的努力下,白衣大食进入了战时经济,钱象流水般地涌向军队,物资送到军队里、用在城防上。
……
王宫里,维齐尔(宰相)内图向哈里发禀报了他们的成果。
总共组建了十万配备了阿拉伯马的骑兵部队!
这十万骑兵都配备了大马士革钢刀、仿唐弓,大马士革钢制箭头的箭、更轻更结实的装甲!
能够对付骑兵的只有骑兵!十万骑兵是一支很大的力量,使用得当,可以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
在军队与民工的努力下,城墙不断地加固加厚,主要城市城防都变成了双层城墙!
城防措施齐备,城上守城物资堆积,就等着让唐军“尝试”滋味。
看似做了充足的准备,不过!内图喜忧皆报。
十万装备了阿拉伯马的骑兵听起来不少,但是骑射、骑战绝非一蹴而就的!
对外宣传自然是形势一片大好,而且越来越好,但这等欺骗世人的话在王廷内就不必要说,切莫自己骗自己,须知道大家快要吃草!
内图脸色不好地道:“唐人四处为害乡里,农村都不能种地,波斯受到了极大的影响,颗粒无收,两河流域也只能有收成一半!”
“虽有埃及丰收,然运输不便,许多民力都转军用,劳动力也不足,依靠藏只可供应军队和官署,民间缺粮已经成为定局!“
他指出今年开春以来,民间无食,有的人就到处割青草、打猎、树叶为食,也有的地方里的人组织抢粮!
军队零星扑灭的闹事喧哗达到千起,有许多百姓不是造反,而是聚众请愿:“官府要我们给出儿子从军,我们给了;要我们捐献钱粮,我们捐了;要我们无偿劳动,我们做了,现在我们要吃的!我们要活下去!”
内图讲述的是巴格达城外百姓进城请愿的事,让殿内的君臣们大为动容。
毕竟他们宗教的教义是四信信众皆兄弟,怎么能够看着兄弟死掉呢?
没说的,开仓放粮。
然而仓存粮就危险了,这就是春天!
春天没有粮食,到秋收有好一段时间,就在消耗粮,而秋收又能够有多少收成?看城外地皮光秃秃的,粮只出不进。
各地实行了严格的配给制,口粮配给严重缩水,军队口粮与过去民众平齐,而民众只得过去定量的一半,且不能够保证供应,旧粮的质量也很差,许多麦子都是发霉变质的。
殿上君臣们脸色沉重,毕竟他们也变不出粮食。
唐军的“总体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即使是积极备战得出的成果,内图告诫道:“十万骑兵,我们尽是最大努力,马比他们好,装备与唐人平齐,但是也存在很大问题!”
“例如马匹,阿拉伯马好是好过唐人的战马,可是只得一匹!人手一匹,短途战斗没有问题,长期交战,则是大问题了。”
大食地区毕竟不是北方大草原,没有条件去养得太多的马,而地方上的劣马甚至不能够使用,许多时候别说是冲锋,干脆说是运输马,运人到战场,下马作战。
“人手一把大马士革钢刀听起来很不错,先不论造得快造得多导致质量下降,唐军与已军相比,他们还有更多的兵器如钢矛头的长矛、铁枪铁刀、狼牙棒等兵器,让大马士革钢刀在对战中处在不利的位置。”
“为保证人手一张硬弓,已经耗尽了存材料,且钢制箭头的箭,数量太少!”
“装甲的抗力不足,可以随不多次的打击。”
“骑兵尚且如此,各地的兵器质量也不容乐观!”内图频频摇头道。
大食有没有好兵器呢?
有的,可惜都随运去的百万之师,丢失在遥远的草原上了。
面对着种种劣势,大马士革方面玩起了“精神战胜物质”的伎俩来。
加强宗教信仰,越是劣势,宗教越不能够放松。
胆敢迷茫者一概洗脑,不遵守宗教仪式者统统处罚。
最大的举措就是成立“敢死队!”号曰为神而死是光荣的,可以上天堂!
每天不停地洗脑,让敢死队员们彻底地放下一切束缚和顾忌,只想着与唐人同归于尽。
禁卫军、骑兵尽皆转职为敢死队员,而各城防军也组织了地方上的敢死队员,以便在唐军攻城时和打仗时给唐军一个狠的。
其中十万骑兵更是准备找好战机,给唐骑一个狠的,重创唐骑,给唐骑一个深刻教训,从而扭转战局。
不想,阿马拉城守军因为史万超闹得太凶,愤而出战,导致暴露。
。
第八百四节 见势不妙就溜
对阿马拉城败军的审判不算将大食人的对策和盘托出,但是给予了唐军更多的启迪。
得到大食军情报的论弓仁立即通报全军,小心敌人可能的敢死队!
知道了军情,各部军官都提高了警惕,不过也不用这么担心的,阿拉伯马固然速度快,可是它们数量太少,长途作战根本不是一人五马的唐骑的对手。
无论对于什么样的敌人,步兵或者骑兵,即使是敢死队,开了挂,只要他们追不上我们,又怎么能够对我们造成危害,看我们乱箭射之即可。
先前一战,唐骑搞定了阿马拉城的马军,但骑兵无法上城攻击,于是论弓仁带着前锋军继续沿着底格里斯河行进,一路猛烈打击大食人的军民的一切一切。
论弓仁并不玩清高,先前史万超教诸军的行动,论弓仁照搬不误,任由军人们大肆破坏,所到之处,收获了满满的大食人的怒火。
库特城是座临河的大城,城外有几十万亩的麦田,乃重要的粮食产地,结果给论弓仁的军队先到田里吃麦苗,然后更多的唐军到来,百万亩的麦苗就那么地成为了马匹的口粮。
大食人气歪了鼻子!
然后唐骑继续进军,论弓仁率军到达了巴格达城。
巴格达城地处底格里斯河边,因着丝绸之路而发展起来成为一座大城,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那临河生长的密集成荫的椰枣树,河风吹拂,椰枣树摇曳生姿,景色不俗……
不过很快这美好的一幕就在人们面前消失,唐军取出了斧头、开山刀还有锯子,加上绳索,一起动手砍树,
除了专业的工程兵,一些没有警戒任务的
巴格达人在城上惊恐地看到:一夜之间,大河岸边那些大片生长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椰枣树尽给砍倒在地,变得光秃秃一片!
椰枣树可是大食人的重要口粮来源,被这样砍倒,实令巴格达人痛心疾首。
加上城外麦田的破坏,在巴格达民众们看来,唐人真是坏透了,他们这是要大家的命啊!
椰枣树被称为家有一株,全家不饿,在粮食作物欠收的时候,椰枣树不知道救了多少人的性命!
砍树容易,再生长回来又得经过多少年!
唐骑所作所为真令天怒人怨,不过巴格达军民在愤怒之余,想着为什么他们的神不降下神罚,让这些可恶的唐人化为焦炭?!
更多的是惶恐,没有了麦田、没有了椰枣树,可怎么活下去!
……
唐骑将两河流域河东的城市周边给破坏了一个遍,所过之处,寸苗不长尺树不生。
他们的效率是如此之高,充分发挥了骑兵侵袭如风的特长,还有之前已经破坏过一次,现在再来一次彻底大清除而已。
“过河,向西!”
带来了工程兵,他们将砍伐下来的树木制成了一座座的浮桥,唐骑兵迅速过河,
他们在两河中间段的地域尽可能广泛地进行破坏,大食人坚持不出。
食髄知味的唐军更加大胆,他们在多个地段越过了幼发拉底河,到达河的东岸的拉马迪城。
拉马迪城是座小城,对于城外唐军不敢有什么举动,唐军下层忙乎着搞破坏,而上层的人则在讨论着更大的诱惑:“向大马士革进军!”
因为在他们的前面,没有什么大河高山等险阻天堑,向大马士革进军!
就连王孝杰也很难抵挡这个诱惑,终究他派出了论弓仁的万骑,往前突一突!
离开幼发拉底河,沿着古达夫河(东西走向),向西前进。
而大食军三万精锐骑兵,就在河边的鲁巴特城,张网以待!
……
早在年初,大食人就进驻的鲁巴特城,对它实行了军管。
因为鲁巴特城大食人的智者,已经预见到这座城市将会在抵抗唐人的到来中大往异彩,遂在城池加固城防,屯积了大批粮草,足足三万骑兵进驻城里,同时对城的情况进行管制,严禁泄密。
在严格的管制下,大食骑兵大量进驻的消息没有外泄。
哪怕是论弓仁的侦察兵再是得力,当他们于上午时分的十点左右到达巴鲁特城郊外,兴致勃勃地准备破坏时,他们看到的是黑压压涌来的大食骑兵!
他们的人非常多,正前方远处,摆开冲来了大批大食骑兵,宽阔的正面,对唐骑形成了兵力优势,气势十分汹涌!
旗帜如云一样飘荡,大群的马发出“隆隆隆……”的轰鸣,呼啸地向着唐骑扑来。
看到敌人明显是有备而来,蓄意作为,哪怕是老兵,也捏了一把冷汗,他们看出了蹊跷之处:这批大食骑兵不同寻常!
马匹居然都是一流的阿拉伯马,看上去有几万骑,要知道,每一匹阿拉伯马在长安可以卖到千贯,装备几万人骑的阿拉伯马,得花多少钱?
论弓仁却是所有人中最镇定的,他首先下令:“换马!”
唐骑一人四至五马,换上了今天没有跑过的马匹,又得到新的命令是:“按之前制定的方案行动,撤!”
先前的方案:只有在弓箭将敌人消灭殆尽的时候,他们才与敌军短兵相接。
于是在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