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发明家-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怎么一样呢?难道你说的飞车就是大风筝?还要人在地上拉着你飞?如果风一停,那你就等着栽下来吧!”小玉也来劲了。

    “嘿嘿……这就不一样了,这时候,飞车那往下拉的线就不能想成拉风筝的线了,而是想成飞车本身向下的重量。至于有没有风,那不是问题,飞车一跑起来,跑越快,风越大,哪还用得着担心风停不停的?”余兆筠越来越来劲,之前他找别人讨论,刚开始大家都会跟着议论一下,可是讨论多了后,大家都烦得懒得再听,他一提起这类问题,大家都连忙转移话题,小玉的出现,就像余兆筠的救星一般,满肚子的话可算找到可以唠叨的对象了。

    王浩然安排好大家的工作后,次日就再次回京了,同行的还有南昌公主。此时中城至蒲州的铁路已经开通了载人业务,王浩然一行人先是做蒸汽动力车到蒲州,在王家楼住了一晚再赶路回长安。他回到长安的第二天,许玄安便带着他的老婆前来拜访,他是亩产三石水稻的一线总指挥,自然也在李世民的邀请之列。他现在虽然算是脱离了王浩然而为朝廷效力,但他却没忘记他的这一切是谁给的。

    宴会当天,许玄安一早又来到王家,与王浩然一同去宴会。李世民要与民同乐,那宴会场所自然就不是在宫内,而是在朱雀大街上,那里搭有大舞台,舞台前有各皇亲贵族的观戏台,其余的空地都可以任由百姓出入看戏,那里还有好些自助餐式的棚子,老百姓们看戏之时还能在那里免费领取佳肴美食。

    这天的太阳火辣辣的,但却没全球变暖后的后世那般灼热,还未能阻止住老百姓看热闹的兴致,打伞的打伞,戴草帽的带草帽,再在自助餐哪里领来一些冰冻美食尝尝,倒也有一番趣味。

    最隆重的当数祭天仪式,虽然炎炎烈日,李世民仍旧身着隆装,没人给他打伞,顶着烈日在高台上念着祭文。

    白天舞台上也是有唱戏的,不过也就唱没多久,这不是给老百姓们看的,而是给各路神灵看的,给老百姓看的节目则是在晚上,毕竟白天太热了。


………………………………

第210章 又要比作诗了

    祭天之后便是论功行赏了,李世民向众人说道:“常言道,民以食为天,数年前,大唐屡遭天灾,使得大唐百姓饥寒交迫,朕每思于此,亦是心有余惧。幸而天降奇才,王浩然虽出身于富裕之家,却深知百姓之疾苦,以十岁之龄,忍辱负重研究杂jiao水稻。时至今日,已有七年有余,终将亩产三石的稻种研发了出来。如此功劳,堪比开疆辟土之功,故朕赐王浩然为长安开国县侯,望浩然今后能继续为大唐百姓尽心尽力。”

    李世民话音刚落,台下百姓便一阵欢呼,按理说,十来岁的人就封侯本该属于惊世骇俗之事,然而众人却觉得这又是那么顺理成章的事,且看如今的大唐,民不愁衣食,手中还能有些余钱,而且王浩然还正积极的推动学堂的建设,或许若干年后,平穷百姓的孩子也能读上书,这可是以往他们连做梦都不敢奢求的事啊!可如今,这都是变得那么的真实,有如触手可及一般!大唐这一切的变化,哪一样不都是由小少爷主导着的?所以在老百姓们看来,王浩然别说是封侯,就算是封为国公他们都赞成。

    觉得意外的倒是王浩然,李世民这次封侯封得那么利索,难道变性了?虽然是封侯,王浩然倒也没多激动,因为李世民不知吃错了什么药,从去年开始,所有新封的爵位都不再加以封地,就算有其名,也是不能自己去封地收租收税的,俸禄都统一由朝廷发放。而原有封地的爵爷们,他们目前还可以在自家封地收税什么的,可传到下一代人之后就不行了。这本该是很久以后才会出台的政策,然而没想到李世民倒先拿来用上了,王浩然也搞不清自己到底是在哪里改变了这一历史,他想了一下想不清楚,就干脆抛之脑后了,反正历史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哪里能说得那么清楚呢?

    “恭喜恭喜!”周围众人向王浩然道贺道。

    王浩然拱手谢过后连忙上前叩谢隆恩。

    赏赐还没完,王浩然的母亲刘小梅因教子有方,母凭子贵,被赐为郡夫人。而许玄安则官升一品,还是要回杭州继续掌管农业司。

    是夜,天刚暗下来就有不少百姓围坐在朱雀大街的舞台前,成千上万的灯笼把这边照得有如白昼。

    等李世民与众皇亲国戚、朝廷重臣都一一入座,李世民站出来向百姓们发表一番感人肺腑的言论后,众人期盼的歌舞、戏剧可算是开始了。

    王浩然是看这个看不下去的,要不是李世民时不时找人聊几句,担心被留意到,不然早走了。

    “今夜庆典意义重大,如今歌舞升平,岂能不留下一些诗篇让后人传颂?不如这样,就以眼前的景象为题,诸位爱卿都就此各作一诗篇,最终由诸位选出最佳者,朕以黄金百两为彩头,如何?”

    “好……”众人附和道。

    “好什么好?还不如摆个擂台上去比划比划,这还热闹些呢!”程咬金碎碎念道,若是咬文嚼字,他们这些武将就只能干瞪眼了。

    “这大好日子舞刀弄枪的成什么样?都知道你卢国公认识的没几个字,又不会逼着你来作诗,你一边看热闹就好了!”魏征鄙夷道。

    程咬金还想跟魏征吵上几句,却被李绩阻止了,陛下如此大好心情,谁去破坏了都不好。

    很快就有不少朝臣向李世民献上自己的诗篇,而程咬金仍旧有些愤然,突然他眼睛一亮,望向一旁,见王浩然正无聊的在那坐着,便让下人把王浩然叫了过来。

    “浩然,老夫跟你说件事。”程咬金把王浩然拉到身边压低声音说道:“你刚才也看到了,那个魏征老拿我们这些武将没学识说事,老夫可憋了一肚子火气。你不是很会作诗吗?干脆你帮老夫做一首,好让老夫要回点面子。”

    “哈哈……老程,别说老哥我取笑你,就你这水平,浩然作出来的诗从你嘴里说出来,谁会信啊?”一旁的尉迟恭咧嘴哈哈大笑道。

    尉迟恭的嗓门向来很大,他这么一说,周围的一些朝臣也就都听到了,基本也都猜到了程咬金的小伎俩,都跟着嬉笑起来。

    程咬金连忙松开王浩然,尴尬得很。

    王浩然想到程咬金曾帮过自己,而自己上次又拒绝帮他的忙,抱着还人情的打算,说道:“卢国公,其实作诗很简单的,无非就是把话简而言之的说出来而已,你自己想作诗也是能作出来的。”

    “你也来打趣老夫?”程咬金有些恼火的瞪着王浩然。

    “小子哪敢啊?作诗确实很简单,要不小子现在就教你作一首诗来如何?你自己作出来的诗这总比小子作出诗来给你用好得多吧?”

    “此话当真?你现在就能教会我作诗?”程咬金半信半疑。

    “千真万确!”

    “老夫且信你一回,那你来说说老夫要怎么作诗。”程咬金决定死马当活马医了。

    “那好,你且听我说,最简单的诗莫过于五言绝句了,那我们就先作一首五言绝句吧。”王浩然说道,“陛下出的题目是以眼前的景象为题,那这诗自然就要写上这里的事物才行。但时,陛下的本意并非是要一首单纯的描述歌舞升平的诗词,而是得从这里的热闹当中表现出一些大唐盛世的概况。所以,我们先把五言绝句分为前后各两句,前面两句写景,后面两句就写卢国公你从眼前的盛况想到了些什么。”

    “哦哦……那要怎么写?”程咬金听得都迷迷糊糊的。

    “那先写前面两句,不过这两句又可以分为前、后两句,第一句就用来交待今夜是个什么日子,后面一句就写这里的情况。”

    “好……那要怎么写……”程咬金越来越迷糊了。

    “……”王浩然有些后悔自己干嘛搬起这么笨重的大石头了,唉……搬都搬起来了,总不能砸了自己的脚吧?只好继续引导道,“那卢国公你说今天是个什么日子呢?”'。'


………………………………

第211章 教程咬金作诗

    身经百战的程咬金此时倒有些紧张了,想了好一阵子才答道:“水稻大丰收,陛下设宴举国同庆啊。”

    王浩然想了想才说道:“很好,诗就是把话往简单的说,卢国公你试试把你刚才的话缩减一些看看。”

    程咬金又念叨了一下刚才的话,答道:“水稻……丰收……举国同庆?”

    “这有八个字了,至少要缩减到五个字以内,只能少,不能多,少了还可以想想再加上些什么字来修饰一下。”

    “丰收同庆?”程咬金不确定这样缩减可不可行。

    “可是可以,不过同庆二字彰显不出举国同庆的热闹景象,你再想想有没有其它缩减的方式。卢国公是身经百战的将军,缩减言语亦应当拿出勇猛果断的一面来。”王浩然早已经想好了第一句了,引导着程咬金往那个方向修改。

    程咬金又陷入沉思,许久才答道:“丰收,国庆?”

    “国庆,这倒是个好词!”王浩然赞道,“丰收国庆,现在只剩四个字了,还差一个字,干脆就在后面再补上一个字,卢国公觉得加上哪个字好呢?”

    程咬金有些来劲了,连忙说道:“这好办,就加个日字,丰收国庆日,如何?”

    “当然可以,不过陛下是说以眼前的景象为题,若是加一个日字的话,我总是想到白天时太阳火辣辣的情形。”

    “这好办,那就改成丰收国庆夜,这下总可以了吧?”程咬金这回算是摸清楚了王浩然的套路了。

    “如此甚好,那些文人骚客就喜欢在诗中加上风花雪月这类东西使诗词看起来显得文雅些。”王浩然稍微松了口气,可算把程咬金引到点子上了,“那第一句就是丰收国庆夜了,那第二句总该写下这里的景象吧?那卢国公坐在这里看到了什么景象?”

    “人挤人。”程咬金干脆直接长话短说,省得减来减去。

    “……”王浩然一阵无语,偷工减料的事,程咬金做得也太得心应手了吧?算了,反正前面两句的意义不是那么的重要,人挤人就人挤人吧,“这才三个字,那你觉得该怎么加字好呢?”

    “人挤人……这好像后面不大好加字呢?能不能加在前头啊?”程咬金问道。

    “当然可以,只要能凑够五个字,你加哪里都行。”

    “人挤人……那前面总该说明一下是在哪里人挤人吧?朱雀大街人挤人?可这字又太多了,这朱雀大街干嘛非取四个字的名字呢?若是只取两个字的名字,我现在可就好办多了……”程咬金自言自语的嘀咕着。

    跟程咬金待得越久,王浩然便越觉得程咬金是个奇葩,便秘就怪地球引力小的想法都能有!

    “卢国公可以像刚才缩减举国同庆那样把朱雀大街缩为两个字啊!”王浩然提议道。

    “雀街人挤人?这样不好吧?可没人这么称呼朱雀大街的啊!”程咬金犹豫道。

    “没什么不好的,这就像各个朝廷官员的称谓,若是都齐全的念出来,那岂不是很费事?凡事都有第一次,更何况卢国公身为国公,把朱雀大街简称为雀街,又有谁会不认同?这就是名人的特权!前面两句就这样吧,现在来后面两句。后面两句相当重要,写景最常用的一点就是触景生情。卢国公戎马一生,如今看到眼前景象,可有什么感触不?这可就得好好想想了,最好是一些能引起其他人共鸣的感触。所谓画龙点睛,这首诗的水平如何,就看这后面两句作得怎样了。”

    程咬金顿时严肃起来,如临大敌。

    “哈哈……卢国公无需如此,卢国公你身经百战,如今看到大唐盛世,内心深处定然颇有感触,只需放松下来好好感受一下,便能找到那自然而然的感触,而这感触,定然是最真挚的、最能引起他人共鸣的感触。”

    程咬金听从了王浩然的话,深呼吸了一下,放松下心情来,许久才说道:“如今能看到大唐无忧无虑的生活,我觉得我们这些将士征战多年也都值了!”

    “卢国公大义!”王浩然向程咬金揖了一礼,程咬金的话虽然没有豪迈的辞藻,但朴实的话更能打动人心,王浩然都能感受到自己心灵中的一股波动。

    “既然卢国公刚才说了两句话,那刚好可以作为诗的后两句,卢国公且试着一句一句的缩减一下。”

    “老夫刚才说的是什么来的?”程咬金刚才都有些陷入感触当中,再回到作诗的事上来倒突然忘记刚才自己说过什么了,不过他很快就想起来了,“哦哦……对了,是看到百姓无忧无虑,将士们征战多年也都值了。”

    “看到百姓无忧无虑……百姓无忧无虑……还多一个字……百姓无忧虑……对对对,浩然,你觉得第三句改为百姓无忧虑如何?”程咬金已经对王浩然的套路有些熟练了。

    “可以啊。那最后一句又要怎么缩减呢?”

    程咬金激动起来了,马上自己就有自己作出来的诗了!

    “将士征战多年值……将士征战值!浩然,将士征战值怎样?”程咬金急迫的问道。

    “可是可以,不过征战二字不能体现出将士们征战多年的情况,再换个词看看。”

    “那就改为将士百战值。”刚才王浩然称赞程咬金身经百战,程咬金受用得很,记得可清楚了,所以王浩然一说把征战改了,他就想到了百战一词。

    “这词倒还可以。”

    “嘿嘿……那老夫的诗算是出来了。丰收国庆夜,雀街人挤人;百姓无忧虑,将士百战值。”程咬金念完,皱着眉头说道:“浩然,老夫怎么总觉得这诗念起来有些拗口呢?”

    “确实如此,但这也好办,只要第二句和第四句的最后一个字的读音相似,那读起来就不会拗口了。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若是改动,牵扯甚多,那就改动一下第二句吧。”

    “这还简单啊?老夫认识的字不多,去哪里找什么读音相似的词啊?”


………………………………

第212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