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朝发明家-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同化?”李世民重复了一便,看来王浩然确实是又盯上一个小国了,对高昌是经济入侵,而现在对倭国则是同化。虽然他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词,但顾名思义,还是很好理解的。他思索了片刻,不以为然道:“倭国虽小,却还是有属于它的文化底蕴,想要同化它,怕是不容易办到。”
“其实也不难,如今的大唐可谓是天下第一大国,再加上几千年的文化历史,无论是文化底蕴还是经济、武力都是让外邦仰望的存在。而如今的倭国,还在买卖着奴隶,这制度都是我们炎黄子孙几千年前玩剩下的了。正好他们也是尊崇强者、虚心好学的国家,何不趁此让大唐文化传播过去?”
李世民听得有些飘飘然,没错,大唐就是这么强大!而他就是这强大国家的皇帝!不过他可不是容易热血上头的人,他认真的琢磨着王浩然的话,同化倭国的好处自然是可以想到的,就比如说契丹吧,一直都是战败投降后又起兵反抗,归根结底还是文化的差异问题,他们对大唐没有共同的文化,那就更别说是归属感了。可若是同化了就不一样了,若是把倭国同化了,那就是自己人了,那么对倭国来说,由他李家执掌江山,也就是自己人在掌权,既然是自己人当权,那肯定会少很多反抗。难怪王浩然硬是说倭国和大唐同根呢,这样一来,大唐文化、技术还没传过去就已经把大唐和倭国归为一类了。
………………………………
第135章 “讨要”武器
“不过倭国终究是和大唐隔着汪洋大海,就算同化了,也是边长莫及啊。”向来好开疆扩土的李世民遗憾道。
“这还请陛下放心,草民再过些年便会着手研究船只,定然能研制出在大海中如履平地的大船。”
“当年你说的其中一个志向是在大海的另一边,莫非指的就是倭国?”李世民有些惊讶道,王浩然说这话时,也就十岁出头罢了,难道当时的他就已经瞄准倭国了?那也太妖孽了!
“大海之大,又岂是仅有一个倭国而已,倭国之东必然还有其它岛屿。”
“常言道,天圆地方,不过也曾有人说这方大地有如一个鸡蛋这般是圆的,无论是怎样,浩然你将来的大船若是走得太远了,那不是要掉进无尽深渊了?”难得大唐出了一个如此拥护李唐的妖孽,李世民可不想王浩然出什么意外。
王浩然倒有些意外了,他一直以为地圆说是西方先提出的,没想到这时就已经有人提出地圆说了,看来中国古代人的思维并不缺乏想象力嘛。不过王浩然也不打算跟李世民细说地球的情况,因为他在后世上小学的时候,教科书就说在古代地圆说是会被视为邪魔外道的。他想了想,干脆扯上神灵算了,说道:“小子也觉得这方大地是像鸡蛋这样是圆的,而且生活在这鸡蛋下方的人也可能像我们这边一样,也或许我们就处于这鸡蛋下方,神明之力,又岂是肉体凡胎所能理解的。”
“这倒也是,天上的月亮都不会掉下来,生活在这球下方的人不会掉下去也就没什么好奇怪的了。”李世民脑洞大开。
“陛下,等以后造好船只,小子就派一些人开着船一直往东走,若是能回到大唐西边,那不就可以证明这大地是圆的吗?”
“算了,就算这大地是圆的,也肯定是巨大无比。为了这个小问题,又怎能如此劳财伤民呢?”李世民摇头道,又把话题转回同化的问题上,“对于同化倭国之事,你总不会就只是做这么一件事吧?”
“回陛下,草民一时之间就只想到这个,要不等草民回去好好计划一下再奏上来?”
“……”李世民一阵无语,原来这小子对倭国的同化计划也只是临时起意啊!他这一国之君都没敢这么随意!
“同化政策是长久之计,并非一两年就能完成。”王浩然解释道。
“好吧,明天你就奏上来。”李世民觉得这办法确实可以,便不再计较那么多了。
“陛下,草民这还有一事希望能得到陛下的首肯。”王浩然行礼道。
“何事?说吧。”李世民略显乏意,看来是昨晚操劳过多了。
“草民得到消息,寻道宗盯上草民了,草民希望陛下能允许草民为特种队配备枪支。”李世民肯定知道寻道宗是什么底细的,所以王浩然也没再多解释。
“有这事?”李世民有些惊讶,那些隐世宗门,他都有安排密探打探情况的,更何况是寻道宗这狠辣角色了。但是他至今还没得到消息说寻道宗要找王浩然麻烦,而王浩然却先得到消息了,难道说王浩然的情报机构比皇家密探还庞大?
其实不然,刘翔宇组建的情报机构只是经王浩然授意,对收集隐世宗门的行踪特别关注而已。
“准了。不过寻道宗非同寻常,里面高手如云,你那特种队怕是应付不来,要不朕派几个飞骑营的猛将保护在你吧。”李世民思索片刻就大方应允了,军火司无论是设备还是各种热武器技术,都是王浩然给的,他若是想私自造枪,哪还用得着经过他李世民?既然如此,还不如爽快的卖个人情呢。
“暂时还是不用了,如果现在草民这边动作太大,反而会引起寻道宗的警惕,或许还会让草民的线人暴露身份,那就更无法摸清寻道宗的行踪了。”
“线人?你是说你在寻道宗里安排了人手?”李世民有些意外,他的密探好几次想安排人手混进寻道宗可都没成功呢。
“准切的说是买通了一个愿意提供寻道宗消息的内部人员。”
“原来如此。”李世民一阵思虑之后又期盼的望着王浩然问道:“浩然,你说这世上有没有鬼神?”
“鬼神之说,也只是先人为了解释当时无法理解的事才缔造出来的,还能用来教化百姓,其实也只是子虚乌有之事。”王浩然说得比较客气,在皇帝面前,总不能直说是愚弄百姓吧?
“那你刚才还说什么神灵之力?”李世民鄙夷道,有些失望,别说是当皇帝的,就算平民百姓,又能有几个不想长生不老的?
“……那不是目前还没办法解释那情况嘛……”王浩然尴尬道,他一时担心李世民沉迷于长生不老,故而没能考虑周详。
“朕一直有个疑问,虽说你身后有几个隐世高人指点,但这些年以来,却有许多突发状况你都能即时解决,无论是各种研究,还是军事、商业、艺术、学术……范围之广,而你也就十来岁而已,如此妖孽,朕还有点不相信你只是一个凡人呢。”李世民还有些不死心,试探道。
“陛下过虑了,草民只是喜欢钻研捣鼓这些而已,像草民所制作出来的那些东西,别人一看也大都能看出大概是什么原理,不同的是,草民除了敢想,还敢做,所幸的是,还算是做出来了一些有用的东西。”
“敢想敢做!”李世民重复了一便,这简单的话却很值得人深究。如今想来,王浩然制作出来的玩意确实不算复杂,然而这就这么简单吗?
“这样,朕择日安排你给那些皇室子孙上上课,朕要求不高,能有你那些二将三才四子的一两成聪慧就可以了。”李世民思索许久后决定道。
“这等事,草民人微言轻,哪有资格做啊?陛下还是另请高明吧。”王浩然惊叹李世民的奇葩想法,那些皇室子弟,是一个商户能管得了的吗?
“你也别老是草民草民的了,都已经贵为驸马,又有爵位在身,早已经不算是庶民了。而且你这小少爷的大名,连倭国使者都这么尊呼你,又怎么能说是人微言轻呢?再说,朕下的旨意,他们敢不从?”
………………………………
第136章 名字中有犬字可不好!
王浩然知道这是推不掉的了,跟人家要来特例总是要点代价的,沉思片刻便想到了一个主意,说道:“陛下,要不这样吧,臣弟在元宵之时办个节目,让皇室子弟都来参与可否?”
“什么节目?这样就可以让那些执垮子弟开开窍吗?”李世民大为疑惑,若教书育人都这么简单的话,大唐早就无敌天下了。
“测量月亮有多大、离我们有多远。”
王浩然说得平淡,李世民却惊讶得瞪大眼睛:“这……这都能测量出来?”
“只能测量出个大概,不过这样也能让大家对月亮多一些了解。”
“能准确到多少?”
“几百公里之内吧。”
“这么多啊!那测量出来有什么用?”李世民有些失望了。
“等测量出来后,陛下就不会觉得这误差大了。”
“这又是为何?”
“臣弟曾简单的测量过,发现月亮足有三千公里之大。”
李世民惊讶非常,若真有如此之大,那测量出来的结果就算相差几百公里也就没多大影响了。他也是能想象到这节目的影响力的,这可不单单能让皇室子弟开窍,对大唐百姓的思想冲击也是不得了的,积极道:“这个办法可行,你需要哪些准备?若是需要人手,朕可以把李淳风调遣于你。此人精于天文、算术、卜卦,定能助你一臂之力。”
李淳风的大名,王浩然肯定是听过的,在他后世的映象中,李淳风就是一个能干的神棍,所以也没多少好感。而且这事若成了,功劳肯定不小,肥水不流外人田,王浩然自然会先想到自家兄弟,故而婉拒道:“此事虽然比较复杂,不过臣弟的那帮团队还是应付得来的。”
李世民很快就猜到了王浩然的小算盘,理解的笑了笑,说道:“那就全交由你去打理了。”
王浩然回到家就着手绘制测量月亮大小所需的工具,而李世民办事也很利索,王浩然回到家没多久就收到了李世民调拨过来的枪支。虽然王浩然之前就有跟特种队队员说过使用枪支的方法和技巧,但这些人终究不曾摸过枪支,所以李世民派遣的人一送来枪支,他就马上安排特种队开始射击训练,别的事再急也没有保命要紧。
没过两天,倭国使者犬上御田锹和药师惠日登门拜访。王浩然不知道他们的来意,可以肯定的是,他们必有所求。王浩然并不急着询问,心地再好也不能太主动不是?
倭国使者一阵吹捧之后,终于说明了来意:“小少爷才识渊博,特别是小少爷研究出来的杂jiao水稻,产量之高,更是无上功德。可惜倭国远在渤海之东,没能享受到小少爷的福荫,不然倭国百姓定能衣食无忧。在下昨日请求陛下能否把杂jiao水稻技术传至倭国,陛下之意是让在下前来询问小少爷的意思。故而在下今日冒昧造访,还请小少爷看在同是炎黄子孙的份上,能解救倭国百姓于水火之中。在下和倭国百姓定不忘大唐和小少爷的恩惠!”
犬上御田锹说着就想给王浩然磕头,王浩然连忙起身拦住。在王浩然看来,能承认自己是炎黄子孙的倭国人就是良民,答道:“犬上使者无需多礼!倭国之事,我自然不会袖手旁观。且不说大唐与倭国本是同根,而且当年徐福东渡带去的童男童女中就有我们王家人。不知他是否留有子孙下来,如今往事久远,怕是就算有也找不到了。”
“那在下就先谢过小少爷了。”倭国使者心中大喜,讨好道:“不知秦朝之时,小少爷的王家中是谁东渡倭国了?若有名字,在下回国后亦可查查看。”
其实王浩然连几百年有没有姓王的跟随徐福东渡都不知道,这样胡扯也只是尽量的跟倭国多拉些关系,或许以后用得上也说不定,于是继续瞎编道:“叫什么名字倒不知道,毕竟是很久远的事了,现在想要找到他的后代,怕是不可能了。”
“那确实难找,不过也可以试试,反正也不费事,小少爷乃是天之骄子,您还知道那位王家人别的什么信息?在下回去后就派人去打探一番,说不定真能找到呢!”犬上御田锹积极道,想着以后就算没找到,自己安排一个不就可以了吗?说不准到时小少爷顾及本家人在倭国生活,对倭国会多加照顾也是有可能的。
双方的意图不谋而合,王浩然也不拒绝,客气道:“那就麻烦犬上使者了。”
“些许小事而已,小少爷不必挂念。”犬上御田锹有些尴尬道,“恕在下冒昧,在下姓犬上御,名田锹。不过小少爷这么称呼在下倒也没什么,也只是一种称呼而已。”
“哦哦……那是我唐突了,还望犬上御使者见谅了。”
“无妨无妨,两地文化颇有不同,出现这事也正常。其实在下一直想取个大唐的姓名,不知小少爷能否帮在下取一个?”犬上御田锹也尽量的跟王浩然拉点关系。
“这个嘛……”王浩然思量了片刻才回答道,“你与大唐交往,也确实该另取一个名字才行,名字中有个犬字可不好,因为在大唐人的眼中,犬是卑劣的存在。你何不找陛下给你赐个名字呢?如此一来,又能体现两地交好”
“原来如此,难怪在下初开大唐时一报上名字,其他人就忍俊不禁,窃窃私语!不过,陛下会答应给在下赐名吗?”
“肯定会的,其实陛下也认为大唐和倭国是同根同源的,不然陛下也不会答应让你们派学员过来学习大唐的文化、技术。”王浩然说是这么说,可他心里知道,能让李世民显得高高在上又不庸俗的事,李世民基本是很可以去做的。
正如王浩然所料,没过几天,犬上御田锹和药师惠日就又登门拜访了,李世民已为这两个倭国使者赐了名字,犬上御田锹取名为徐远邦,药师惠日取名为徐近交,其中两地交好的蕴意不言而喻,这俩倭国使者自然欣喜非常。虽然王浩然在这事上没出什么力,但这俩人又怎么会放过这么好的与王浩然攀交情的机会?这次他俩登门,正是想请王浩然去酒楼庆贺一番以表谢意呢。
………………………………
第137章 测量月亮
王浩然这次回长安以来,常有访客登门,深感其扰,干脆尽量让家里人去应付远亲近邻,而那些商贾登门可是有正事的,只能自己接待。所谓正事,也不过是那些长安富商想在中城分一杯羹,王浩然倒也欢迎,中城周边空地,蒲州的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