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春秋做霸王-第1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书之教习结束,便是数之教习了,史垣捧着一大堆算筹前来,看着诸位殿下,沉声道,“数者,虽为小艺,却用途却不可谓不大!不晓数,不知钱财几何,不知税赋怎算,行军征战,不知粮草几多,丈量田地,不知田亩几分。臣者,不知数,无法为事,君者,不知数,不知下臣如何处理国政之事,极为容易被下臣者蒙蔽。所以,凡我王室子弟,皆得习数,望诸位殿下谨记!”
“。曾云,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故数者,又称为九数,何为九数?”
“九数者,方田、粟米、差分、少广、商功、均输、方程、赢不足、旁要…………”
谈到数,史垣显然要比在教习书时要精神得多,也难怪,虽然数学很是伤脑,可是若是沉迷其中,自有其中的乐趣,数学的魅力可是令得多少人废寝忘食?很明显,史垣身为数学家,在数一方面,是沉迷其中,在说到数时,激动难耐。
但是史垣却是不知道,他洋洋洒洒说出一大段,坐下的众位殿下却是无多大兴致,实在是数这一科,喜欢它的人,会沉迷其中,不可自拔,可是不喜欢它的,却是感到枯燥无味,百般无聊。
看着在席上口若悬河的史垣,刘纪轻轻露出一丝微笑,在数这一方面,他可以成为史垣之师了,没办法,经历过后世之教育,不说那些复杂的微积分,单是凭着初高中的水准,这些简单的数学岂能难得倒刘纪?九数,看似复杂,可是说到底,不也是一些简单的计算方法?刘纪脑中突然回想起来了,在齐国的那位数师,被自己的一席话差点吓得疾病复发,当刘纪说出“你可知何谓勾三股四弦五”后,那名数师,便是直接拜刘纪为师了。
数者,其威力真的有如此大?在刘纪信心十足的时候,刘冯却是被史垣的一席话,扰乱了心境,他从未想到,数学,作用居然有史垣说得如此之大!更是影响到为君之道,在刘冯眼中,一直想坐上刘宏的位置,成为一国之主的君王!所以也是一直学习着君王所该学习的东西,在书一方面,刘冯没有兴趣,其最重要的原因是,书并不影响君主之道!可是在听要史垣关于数的作用时,刘冯第一次震惊了,他是真的没有想到,数的作用居然如此之大!
想到此,刘冯脸上再无嬉戏之色,而是端正着身子,仔细的用着耳朵竖直着听着,刘冯的表现倒是令得刘纪惊愣,不过想起来了他的这个弟弟,可不是什么纨绔子弟,那可是深受刘宏重视的殿下,若是没有点真才,又岂会让刘宏这个雄主赏识?
…………………………………………………
宣德殿内,剧烈咳嗽着的刘宏眼睛猛然瞪向面前的一名中年男子,“大将军,你来了?”
“下臣来迟!君上恕罪!”
中年男子,微微拜道,其穿着一身宽厚的长袍,发鬓高高束起,面容清秀,但是眉宇间却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威势。他,正是汉国大将军,大汉战神韩兴。
被刘宏拜为大将军数年时间,便是败楚,灭燕,一举成为天下名将,大汉战神。而且,最为重要的一点的是,这位战神韩兴,到如今也不过三十余岁,可以说是真正的国之干柱,可以想到,刘宏百年之后,韩兴可能会成为大汉的辅政之臣。
“大将军在寡人面前不必多礼!”
刘宏轻轻一笑,脸色微微有些苍白,可能是因为病体,使得刘宏这位雄主,此时颇显颓势,但是在刘宏面前的韩兴却是不敢露出半分不恭。君臣合作,也有数年之久,韩兴自然知道,刘宏这位雄主,可不是病猫,而是一头威猛的猛虎,哪怕此时刘宏病了,也依旧是一只不可招惹的猛虎,若是自认为刘宏病了,就能任意欺凌的话,只能说会死得连渣渣都不剩。
如同去年,在得知刘宏病了之后,章殷君刘炎,私底下联合数位君侯,欲要在刘宏死后夺位,结果却是被刘宏以计诱之,以铁血手段将几位权势通天的汉室君侯清理。
那一战,可以说是刘宏为下一代君王扫平了障碍,章殷君刘炎,可是一位手掌数万精锐之士的汉室诸侯,其联合数位诸侯所起的声势可谓浩大,十数万带甲之士,几乎能导致汉室又一场动乱了,可是却在刘宏翻手之间覆灭。不得不引得人们心悸,让那些异心之辈胆寒,这位君主,可是从战火之中走出来的,要有任何异心,先得过刘宏这一关!
所以,大汉的诸侯们也因为那一次的教训,老实了起来,有刘宏在,他们是绝不会起什么异心了。
第二百九十五章 寡人不死,有谁妄动半分?
正如世人所知,齐国之患,在于世族大家,而汉国任用汉室子弟戍边,掌权,压制世族,结果却又导致汉室子弟成为一方诸侯,直接威胁到君权。
这些本来拱卫大汉政权之人,最后反而成为君王眼中钉,不得不说,也是叹息。但是变成如此模样,似乎又是理所当然,当人手掌大权,身居高位之后,便是尝到了权力的甜头,更是滋生了心中的野心。同位汉室子弟,为何刘宏一脉能为君王,自己这一脉却不能?一代为君,子孙万代为君,单单是这一点,就足够让有些野心倍增了。
“君上,南边战争即将结束。”
韩兴看着刘宏,对局势很是清晰的韩兴已经隐隐约约猜到了刘宏心中的想法。
“与楚之战,乃国力之争,宜缓不宜急,数月时间,南边战场几乎等同于消耗战,早点结束,也算是减轻我大汉之负担。”
刘宏点头道,南边战争一结束,汉国就会暂时处于和平之态,倒是能够着手准备一些事情了,想到此,刘宏将目光扫向韩兴,“最近,那些人可有动静?”
“有君上在,这些人岂敢妄动?”
韩兴自然知道刘宏问的是哪些人,无非还是那些危害汉室的各方诸侯罢了,虽然去年一战,刘宏去掉了几位权势颇大的诸侯,可是却并非完全解决这些人。身为一方诸侯,其中自然有聪智之人,在章殷君刘炎欲反时,自然不会全部响应。毕竟刘宏只是病重,却未死去,他们这些做事谨慎之徒,又岂会将全部身家都投入赌注之中?
“寡人不死,有谁妄动半分?”
刘宏叹了一声,他心中自然明白,如同解决章殷君那般解决剩下的诸侯,只怕是没有那么容易了,那些人又不是猪,怎么可能在刘宏手掌大局,汉室安稳如山之时,妄动半分?
“君上,他们不动,我等可动,若是一战灭之,我大汉虽会有些动荡,可是绝不会伤筋动骨。”
韩兴谏言道,“兵法所云,先发制人,南边楚汉之战结束,齐国又陷入伐晋之战,正是我大汉切除患口之时!”
“哈哈哈!”
刘宏摇摇头,并没有回应韩兴所说的话,而是将目光转向他面前的桌案。相较于一般的桌案,刘宏眼前的桌案却是高了许多,因为其桌腿却是提高了不少,连带着刘宏坐席也成了四只腿的椅子。
也辛亏韩兴不是注重礼法的顽固之辈,否则看到了这些,肯定又是要向着刘宏谏言一番了,但饶是如此,韩兴也是惊讶于刘宏为何突然改用桌椅了,因为在正式场合,椅子可是绝不会出现的。此时见刘宏的目光注视到了这高高的桌案上,心中也是暗自疑惑。
“大将军,坐于椅上,可是要比那跪坐之姿轻松不少?在这高桌之上交谈,可否比低矮的桌案要好?”
刘宏笑道,身体微微挪了挪,靠在了舒适的靠椅上,说起来,这靠椅还是刘纪所发明的。因为这个时代虽然有椅子,却是没有靠椅,刘纪自然知道以刘宏这身体状况,用上靠椅,更好一些。而且,这靠椅之上还垫着松软的毛皮,一屁股坐于上面,虽然没有后世真皮沙发那么柔软,但也是一种享受,再也不如同跪坐那般难过。
“确实如此。”
韩兴点点头,坐在椅上,自然要比跪坐要好过不少,虽然他身体要比刘宏要好上太多,可是跪坐许久也难免酸痛不已,可是坐这靠椅上,韩兴觉得别说是数个时辰,就是一天他也能够坐得下来。
“寡人以前倒是没有觉得椅子能有多好,可是在寡人三子刘纪谏言之后,寡人按照他所说的做法,将桌腿加高不少,另命工匠做出这些靠椅。如今却是发现,坐于椅上,要比跪坐要好太多!平日,寡人跪坐半时辰,也觉得身体吃不消,可是坐于这靠椅上,却感觉似享受一般!”
在谈到此事时,刘宏带着丝丝笑意。在刘纪那日和刘宏谈话之后,回去之后,将谏议写好,附带着桌椅的草图一并送给刘宏。刘宏按照刘纪所画之图,终于是做出了这般靠椅。一番体验下来,越来越觉得座椅之好。
跪坐之姿,身体可是根本吃不消,没人愿意和身体过不去,所以刘宏果断决定,以后便是要弃坐席,改为座椅了。
“刘纪殿下确实想法颇多。君上,这靠椅确实比跪坐在席间要好过不少,只不过,座椅难登大雅之堂,若是君上在朝堂之上设置这些座椅,恐怕要被一些人说了。”
韩兴说道,看向刘宏的目光中,略显明亮,自从刘纪从雒阳归来,刘宏在他耳中已经不止一次提前刘纪之名了。韩兴已经隐隐感觉到,这个刘纪殿下在刘宏心中,恐怕占了不少重量?而且还颇受刘宏重视?
“无防!礼法虽重,可是身体却更为重要。刘纪所说不错,跪坐之姿,对于身体颇有伤害,青壮之士还好,可是老迈年弱之人若是长时间跪坐,只怕都有生命之忧!朝堂之上,因为跪坐而死之士,岂少?多少忠良之士,却死于这小小的跪坐之姿上,令寡人极为痛心!如今座椅出现,哪怕老迈年弱之人长时间坐于此,也是无忧!”
刘宏笑着说道,礼法重要,可是在这个雄主眼中却是不过如此!毕竟当今礼乐崩坏,有多少人真正将礼法放在心中的?
“君上体恤大臣之心,令下臣敬佩!臣赞同君上废跪坐之姿,改为坐姿之决定。”
韩兴低首拜道,“另外,下臣倒是颇想见见这个刘纪殿下,能以幼稚之龄,便能有如此提议者,世之罕见!”
“哈哈哈!大将军,这可不是你能说的话啊!一个还未加冠的殿下,如何值得大将军如此夸赞。”
刘宏哈哈一笑,“一个小小的提议,不足以成大事,更谈不上什么世之罕见,若说有什么值得夸赞的话,只能说这刘纪,颇为大胆,不为常人之想。”
“不为常人之想?”
韩兴回味着刘宏的话,嘴角莫名的露出一丝笑意,不为常人之想,岂不就是不为常人了?
回答一下读者的问题
读此书者,很多人都在问,明明是春秋,为何还有汉国?对于这个问题,作者大大在这里解释一下吧。必书选材为架空历史,并不是正史,所谓的春秋并不是真正的历史上的春秋,大家将其看成一个异时空的春秋,异时空的春秋争霸小说吧。
在写此小说时,倒是没有想到,这个问题受到了这么多的吐槽,但是既然写了,也是没有办法了,只能说以后要注意了。最后申明一点,春秋中确实没有汉国的,但是春秋中大小国家数百,各种奇葩的国家名字都有,各位读者大大就不要在这个问题上纠结了吧。
第二百九十六章 挑衅
宽阔的校场内,天气晴朗,轻风微抚,正是凉爽之天。
而在这大好天气中,刘纪身穿皮甲,左手执弓,右手执箭,更是将羽箭搭在铁弓之上,右手执箭尾端,轻轻端起,又缓缓放下。
毫无疑问,今日进行的正是六艺之中的射了,射者在六艺之中占有较大的分量。因为在冷兵器时代中,弓箭的威力可是极为恐怖,任你人数再多,任你再凶悍,可是在一群弓箭手,强弩面前都是灰飞烟灭!百里之外,取人性命,箭出,人亡!所以善射者,不知道有多牛逼,就如同后世中的神枪手,在战场上想弄死谁,就弄死谁。
况且,射击这一项目,还颇登得上大雅之堂,古来王公贵族,哪个不是带着小弟骑着烈马,握着长弓,去游玩打猎的?
所以,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王室子弟,精通箭术便是必须的了。射箭,不但能作为娱乐游玩,更是可以修身养性培养君子风度的方法。颇受这个时代的士子喜爱,哪怕连不喜战争的儒家大儒们,都是精通射击的“高手。”
校场颇为宽阔,且有精兵护卫,作为王室子弟的射击校场,自然是防守严密了。
在刘纪身旁,数位殿下皆是将手中弓箭举起,对向远方,由于这个时代还没有什么代表环数的标靶,但是也是在标靶之上标中了一个大大的红点,每个殿下数十步外,都有着一个与之对应的标靶。
负责教习射术的老师,乃是大汉有名的名士虞柘。话说,六艺老师几乎各个的介绍都是名士……
作为王子殿下的老师,自然得是名士了,不但技术要好,品德也得杠杠的,这虞柘便是如此,可是有着君子之风的,而且据说虞柘已经射击之术极高,可以做到一箭双鸟。至于为什么说是一箭双鸟呢,因为刘纪觉得还没有雕,以虞柘现在也只能射射小鸟。
“欲练射击,先练臂力!若是臂力不行,只怕是连弓都是拉不出来,再者,射击,讲究平稳,手若不稳,目标距离自己也是相差甚远。本欲射上,却偏射下。射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虞柘在众位殿下之前冷脸说道,“所以,欲练射术,先练射姿。诸位殿下,先将弓箭举起,张弓,目视远方,不要将手中弓箭射出!端于手中,双手需稳……”
“咻。”
正当虞柘在讲述时,一道羽箭脱射而出,虞柘脸色立刻变得阴沉起来,还未训斥,便听得数道呼声。
“刘冯殿下威武!”
“百步之内,箭无虚发!刘冯殿下,神勇过人!”
几位殿下感叹道,刘纪也是目光沉着的看着刚刚射出箭矢的刘冯,不得不说,每个人都是有天赋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