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春秋做霸王-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时代春秋数百年,天下各国中也只有齐国举办这种盛会最多。如今的齐王继位七年,齐国在左相晏宁和大将军田旸的帮助下成为此时天下眼中的强国,齐王正也想要趁着这次盛会,向天下人展示齐国的强国姿态。

  汉国质子府宅。

  管家张樊正忙碌的为着刘纪出行百家争鸣的事而准备着,没有经历过就不懂得,以前张樊一直认为礼师莫石太过轻松的掌管着府宅上下。可是莫石走后,刘纪的一切礼仪还是交由他手,虽然刘纪平日里不在乎那些礼仪,可是如今是要去齐宫,怎能不注意这些东西。张樊的苦恼,这几天一直在向刘纪诉说着,可刘纪这个殿下直接一甩手,什么事情还是交给张樊,弄不好就等着死吧。在刘纪的软硬威胁下,张樊只能尽着最大的努力而工作着。

  “殿下,片刻之后就是齐宫鹿台诸子百家共论大势的时候了,这几日不断有人想邀请殿下一同前去参观,儒家南宫迟刚刚已经差人询问……殿下可和他一同入宫?”

  庄傅对着正被几名侍女打扮着的刘纪说道。自从晏离来府宅的第二天,齐国士卒便已经撤回。刘纪的猜想很对,田胜那日软禁他府宅的做法果然没有两日便被汉使知晓,上报齐王。齐王听后更是责令大将军好好管教下田胜,所以田胜监视刘纪两日就不得不撤走监视刘纪的士卒。现在的汉国质子府宅,除了有些暗地里的齐国士卒监视外,明面上已经没有士卒保护了。

  “其他的人不用管,南宫迟却要婉拒下了,我已经决定跟随公孙夫子前去……”

  刘纪面对着一面铜镜,几个侍女为刘纪整理着身上的锦袍以及头上的发束,玉冠。

  “喏。”

  庄傅答道,“这几日依照殿下之令,对府宅护卫进行训练,只是殿下定下的这一日三餐也太浪费粮食。张管家一直在抱怨府宅的消耗太大,钱财告急呢。”

  “再节俭点儿,务必将这几天度过!”刘纪将手挥了挥,几个侍女缓缓退了下去,他身上的衣冠也已经整理得整齐干净。自从酿酒成功后,杜康酒也在齐都一夜出名,只是如今还没过多少时日,如何开口向南宫迟下要利润?

  “殿下,马车已经备好了。”

  张樊似乎是有心灵感应一般,刘纪刚刚说到他的时候,忽然急匆匆的走来,“按照殿下的吩咐,一切从简,双马车驾已经准备完毕。”

  “嗯,庄傅随我一同入宫,张樊你留在府宅中负责府中一切事情。”

  “喏。”

  刘纪再次对着铜镜看了看自己的衣着,认为已经整齐后,才施施然的朝外走去。

  府宅外,一驾双匹马的马车早已经在等候,庄傅很自觉的坐了上去为刘纪充当着马夫的职位,马车四周是有着十数位骑着骏马的卫士,威风凛凛的扫视着四周。

  刘纪玉冠束发,腰间佩戴一柄带着一些图案纹饰的宝剑,一身锦衣绣袍,比较英俊的脸上显得更加英气逼人。

  正值辰时,集市上已经有着不少行人过往,看着刘纪登车的模样,纷纷感叹又是哪家公子如此俊美。

  由于今日便是诸子百家一同入宫时期,平日里很少见到的士子或者穿着某学派的衣服的弟子随处可见,庄傅缓缓地驾驶着马车从汉国质子府宅赶往齐宫。

  一般地,每个学派的人虽然也比较多,可向刘纪这样四周有着铁甲护卫的士卒保护的却也不多见,人们看见刘纪马车的回头率显然都挺高的。

  大约数十分钟后,马车终于咯吱一声停了下来,刘纪走下马车,顿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只见原本戒备森严的齐宫大门,如今已经不知道有多少位士子学派子弟在一起交流,整个场景喧哗无比。或有三三两两的在一起谈论的,也有一群学派子弟在一起诉说的,而戒备齐宫正门的士卒就正正的守着大门,未曾允许一人进入。

  看了片刻,刘纪似乎有些明白了,因为今日去齐宫观看的人实在太多,所以齐王将这些人分为数类。比如诸子百家每个学派有一位齐国的官员迎接,各国的商贾也各自有着一个官员迎接,而那些卿大夫更是按照数十人一类有着一个官员迎接。

  齐国法令,齐宫是绝对不允许马车行驶的,只有一人例外,那便是齐王。众人之所以在齐宫等候未曾进入,一是因为迎接的使者还没来二便是因为这马车的原因了。

  “吁。”

  一声轻微的马声,一辆马车又缓缓走来,一个长发老头在一群身穿黑色的布衣弟子的拥护下缓缓下车,刘纪的眼睛看向那老者,目光猛然一缩。


第四十五章 出发,百家争鸣!(下)


  长发老者脸上带着一种比较和蔼的笑容,看起来慈眉善目的,只是眼睛的余光中透露出着一丝狡猾的眼神。旁边有着五六位弟子在身边恭敬地站着,刘纪的脸上已经露出微笑,脚步慢慢移向那位长发老者。

  “夫子安好。”

  刘纪恭敬的朝着老者行了一礼,老者坦然的接受,同时也向刘纪回了一礼,“多日不见,殿下越发英明神武了。”

  老者的面容上毫无半点真诚的意思,刘纪轻轻撇撇嘴,心中暗自腹诽了老者一句,这老者正是著名的纵横大家,同时也是刘纪的老师公孙术。

  一只老狐狸,这是刘纪对于公孙术的评价,公孙术在入齐后刘纪便一已经拜其为师,学习纵横之道,更是在月前和公孙术深度沟通,让公孙术这只老狐狸发出愿效全力助刘纪回国的诺言。可以说刘纪如今已经和公孙术的关系是越来越密切的,两人既是良师益友,又如同君臣关系一般,公孙术在刘纪面前总是表面上也保持着一些尊敬。

  其实这样的关系已经很好了,要想公孙术成为庄傅一样光靠自己几句话便对自己忠心耿耿,未免太过于痴人说梦。公孙术现在能够给自己一些建议已经很不错了。

  事实上刘纪也没指望公孙术能够完全效忠自己,这不是因为公孙术的个人性格,而是在于纵横学派的理念。纵横家,从来都只是游走于诸国之间,在各国君主诉说着自己合纵连横的主张,虽然看似在为各国君主自己谋利,其实只是为自己或者为本学派谋利而已。

  纵横家的理念如此,其所有出来的英杰更是证明了这点,他们或许会在某个国家担任职位,为那个国家君主谋取利益,可一但与自己真正的利益相冲时,他们也会毫不犹豫的离开。他们不会向儒家那样讲究君君臣臣,一但国君昏庸,或者不再接受纵横的话,他们绝不对在待在那个国家。

  “呵呵,夫子气色也是不错。”

  看着公孙术那张虽然苍老,可还是透露出红润的老脸,刘纪不得不感叹公孙术确实很会保养,与公孙术一比,那个儒家的荀子荀昱可是真正的是一个糟老头了。

  “哈哈哈哈。”

  公孙术听到刘纪的话,大笑数声,“天下未定,还有待老夫用武之地,虽已年迈,却不失热血壮志!”

  刘纪赞同的点点头,公孙术这不服老的性格很是合他的味口,人老成精,越是老人才越可怕,莫欺少年穷,但也千万不要小瞧了那些快要日薄西山的老人。

  “公孙夫子?久仰。”

  公孙术的到来,显然不止刘纪一人注意到,纵横家虽然在百家中不是什么显学,可是好歹也是出现了苏秦张仪等人的名门学派,而身为纵横家现在的领头者公孙术不说妇孺皆知,可在诸子百家中也是大名鼎鼎。

  听着声音看去,一个方字脸的中年人站在刘纪和公孙术面前,对于这个突然出现的人,刘纪自然不知道其人,公孙术的眉头也是微微皱起,看脸上的表情,似乎也是不知道男子的身份。

  “请问阁下是?”

  公孙术对着中年男子行了一礼,中年男子微微一笑,拱手说道:“在下史家弟子司马骞”

  司马迁?不是吧,那个后世写出《史记》的千古人物?刘纪不敢肯定,这个时代的乌龙太多了,以至于他根本就不敢确定前世的那些名流千古的人物到底会不会出现,他现在已经完全不能依靠前世的知识来了解这个时代!

  不过既然是史家,又是司马迁……这要是真是他所熟知的那位可就了不得了,那一部史记为中华历史抹上了绚丽的一笔,与屈原一起被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家弟子?司马骞?可是马字骞那个司马家的子弟?”

  相比于刘纪的不淡定,公孙术可就是一副大师的模样,很淡定的说了句,显然对于这个名字还是有所耳闻。

  “不错。”

  司马骞笑笑,公孙术表情立刻肃穆起来,用着一种比较钦佩的语气说道,“楚国司马家可是大名传于诸国,也是司马家让老夫真正明白了史家的脊梁啊!令人钦佩,令人钦佩。”

  楚国司马家?刘纪显然也没有听说过,虽然来到这个时代他恶狠狠的补了很多知识,可是对于许多事情却还是不知道。比如说这个司马骞,马字头的骞而且还是楚国人看来真的不是大汉的那个写出史记的神人了。

  “史家弟子,自当如此。我等既然为史家,就应秉笔直言,更应将事实流传于后,献媚讨好,非我史家弟子能为。”

  司马骞的话语中透露出深深的孤傲气息,事实上在从司马骞身边除了几个仆人外都能看得出。诸子百家中,哪个学派没有几个弟子出席?但这个司马骞旁边竟是没有一个史家弟子。

  “呵呵,史家脊梁在司马家体现得淋漓尽致啊。”公孙术叹道,看着身边似乎一点儿也不知道事情的刘纪,开口说道,“史家记载君王以及大臣所言,并流于后世,大多都是铁骨不屈之辈。当年楚淮王因为与几位士大夫一言不合而怒杀几位士子。楚淮王怕此事暴露出来天下人对楚淮王定上昏君的名头,勒令所有人不得外,唯有史家秉笔将事情记入史册。为了此事淮王命令当时的史官司马惶篡改史册,司马惶宁死不从,淮王一怒之下杀死司马惶。可是接下来的司马家数位史官也是如此,宁死不愿意修改史册,楚淮王也只好做罢,而此事也传于天下,史家骨气可想而知!”

  公孙术的一席话,让刘纪有些震惊,他一直以为史家都是听说君王的命令的,君王叫他们记载什么他们便要记载什么,哪里知道史家还有如此骨气!

  不过,这记录史书的史官难道不是君主任命么?为什么非要任用司马这一家子,刘纪可不相信史家每一家都是像楚国司马这一家如此有骨气的。


第四十六章 道家


  “这位是?”

  由于公孙术的一席话似乎是向刘纪解释史家的事情,让司马骞的目光也注视到了刘纪,这个年轻的公子哥模样的人物,司马骞可不知道他的身份。

  “汉国质子,刘纪殿下。”

  公孙术指着刘纪说道,“殿下,这位就是楚国史官的司马骞了,楚国司马家每个弟子皆是不避死亡,不屈于君王的真正史家弟子!”

  “汉国质子刘纪?”

  司马骞的表情有些僵硬,没有想到公孙术旁边这个年轻的公子居然就是在齐国的汉国质子刘纪。楚汉的关系一直不和,而司马骞身为楚国的史官,自然也不会对刘纪有什么好感。不过刘纪出现在公孙术的旁边倒是证明了他这几日在齐都听到的传言,听闻汉国质子好纵横,从今天的情况看来,果然不是虚言。

  “不错。”

  相比于司马骞,公孙术显得很是淡然,似乎一点儿也不知道司马骞这个楚国史官和刘纪这个汉国质子的矛盾。

  “汉国质子,早就在齐都听到了公子之名了。”

  司马骞对着刘纪说道,其实刘纪好纵横对于司马骞的心里是高兴的。虽然他的心里也比较敬佩那些纵横大家,可是纵横却不是一个君王学习之道,刘纪身为汉王三子,却崇尚纵横,这让司马骞觉得刘纪这个汉国质子对于大楚是没有一点儿威胁了。

  史官据实说话,司马骞虽然身为楚国史官,可不得不承认汉国君主的明智。几乎每代都不是庸君的汉国,早就让各国重视当今汉王的各位储子了,因为每代汉国争储的竞争非常激烈,各国无不想在这种时期火中取栗,谋得一丝利益。

  汉国这只猛虎,也只有在换君之时是最虚弱的了,只是当今汉王据说还是春秋正盛之时,只怕这时候的汉国还是不能轻易招惹。尤其是如今汉刚灭燕,兵锋正盛,没看见哪怕是强齐也不敢和汉开战吗?

  “楚国司马家,早就敬佩不已,若是天下史家都如司马家子弟一般,这万古青史,便能真实的流传于后世了。”

  刘纪说道,心中也是真正的有些感叹,若是史官俱是如同司马家弟子一样,那么真正的历史就可以流传于后世了。只是可惜,没有人都像司马家那样不惧死亡,在历史的长河中,一切不符合帝王的标准都已经泯灭,例如如今的百家……

  “呵呵,儒家求仁取义,法家弟子以身变法……诸子百家皆不惧生死,我辈史家弟子又何尝将生死看得太重?”司马骞轻轻一笑,眼神中是丝毫不动摇的决心,在这个春秋信义为先的时代哪个学派会为了珍惜生命而放弃自己的理念?

  刘纪默然,为了这个时代学派的那种为了理念奋不顾身的行为而感叹,比起前世的那个世界,这个世界的人们才值得人尊敬啊。

  “哞。”

  一声高亢的牛声将刘纪猛然拉回现实中,原来随着许多人的渐渐到来,已经让场面十分火热起来。一个在百家中颇有份量的学派终于登场……

  “无为……”

  公孙术摸摸下巴白须,嘴中默默地念到,在他身边的司马骞也是将眼睛死死的盯着那个在百家中颇具份量的学派中的大贤正骑着一头老牛缓缓驶来。

  没错,这次到来的正是诸子百家中颇具份量的道家学派。天下将儒墨道法四大学派并列,更能说明道家在天下的地位,道家讲究一切顺其自然,讲究无为而治,与世无争的品性影响了无数的人。

  道家自祖师老子李耳创立以来,一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