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春秋做霸王-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由于诸子百家的地位不同,本来座位的位置也应该是要分个尊卑的,不过此刻的鹿台中央场地的诸子位置却是呈现一个圆形,并无左右之分,也就没有尊卑之别了。这点儿刘纪却是有些狐疑安排位置的人,给百家学派的位置分了尊卑,却不给百家夫子分个尊卑,难道是想顾及一些小的学派的颜面?不得不说,这样子做确实令一些小学派的夫子有些感激呢。
“五年之前,孤便在这里举行第一次百家争鸣之盛况,时光荏苒,如同白驹过隙,转眼五年过去……孤第二次邀请诸为夫子,百家学派齐聚鹿台,再现当年争鸣之盛况!一论天下时局,二论诸国国政,三论百家学术。孤在此感谢各位夫子及其弟子不远千里来齐宫,也盼望诸位能在这论战台上一展风采,学术之风,言论无罪!今无论说出任何言语,皆不以为罪过,希望诸位能畅快一言,孤吕烈代表齐国欢迎诸位,美酒佳肴,共同饮之,庆祝今日这场盛会。”
鹿台殿最高的位置上,齐王吕烈略带威严的声音响彻大殿,眼睛扫射着底下的众人,吕烈的心中不免兴起感叹,五年之前的场景在他脑海中再次回放。
五年之前,是他刚刚继承齐国君王之位,那时候的齐国虽是一方强国,但是其声势却是不大,而且他刚刚继位,诸国自然不会将他这个新主放在眼中。五年前的那场争鸣,诸子百家在谈论天下时,也是未曾看好齐国,只是对于曾经的霸主楚国以及晋国十分的看好。
只是……
齐王吕烈嘴角微微上扬,楚国虽是曾经的霸主又能如何?苏秦合纵灭楚时,楚国的大势便已经失去,虽然靠张仪的连横之策导致未曾国灭,可也是元气大伤,现在还干不过一个汉国。而晋国更是不堪,国君权力几乎被三卿架空,三卿彼此争斗不已,按照这个趋势下去,曾经强大的晋国也将土崩瓦解,到时的天下强国,就仅仅只有齐汉秦三国争锋了。秦国如今也是国君刚丧,正面临着风雨,稍有不慎就将导致国乱,说起来吕烈如今的对手只有汉国一国罢了。
对于东方的强国,吕烈始终保持着一重警惕心,汉国一举灭燕更是震惊了他,汉使的到来让他不知该如何面对这一真正的对手,若是说打他无必胜的把握,不打又心有不甘,他的心就一直在这两者之间徘徊。更重要的是,他的左膀右臂,辅助他将齐国打造成隐约间成为霸国的左相晏宁和大将军田旸也在这件事上意见相反,直叫他不知该如何,两人都有其各自的道理,仔细斟酌,两人说的的确有理啊!
想到这,齐王吕烈的目光不由的转向在他左右两边的晏宁和田旸,只见晏宁正盯着论战台露出淡淡的笑容,而田旸却是高皱眉头,有些不悦的样子。
齐王吕烈心中暗叹一声,知道这两人绝无可能改变自己的决定了,他的眼神逐渐精湛起来,同时将目光投向那论战台的诸子。今日搞的这个诸子百家三论鹿台,其实不就是想看看这些人的想法么,或许从他们口中应该能够做出决定。
“恭祝齐王万岁!”
“为齐王贺!”
“多谢齐王厚爱!”
诸子百家弟子发出震耳欲聋的呼声,虽然说道话语不同,可那声势却是浩大,声音都在空旷的大殿中绕梁三日,享受着万人的高呼,齐王点点头,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
一论天下时局,二论诸国国政,三论百家学术。好一个三论!看着高呼的众人,刘纪面容逐渐严厉起来,这三论已经将齐王的野心给真正暴露出来了啊,这个被称为贤主的齐王显然也不甘心齐国在他手中毫无作为,霸天下!或者一统天下,这才是齐王真正的心之所想。而今天的三论,刘纪可以肯定就是让诸子百家来给齐王一些建议的,一则扩大了齐王的声势,二则又让齐王听到诸子百家对于时局的看法,真正的一箭双雕,一举两得!
“我等也在此恭贺齐王,更祝诸子在论战台中一展风采,今日之盛会必当名留青史……”
在各个学派的一片高呼后,又是一道整齐的高呼声响起,所有人定睛一看,原来居然是居于长廊两侧的商贾士子们,他们不是诸子百家中人,因此没有位置可坐。不过对于这场数年难得一见的场景,依旧是有着不少人挤破了脑袋想进来观足。
第五十二章 齐公子安
百家争鸣的序幕在商贾士子的欢呼声下正式拉开,在齐王的开场白后,紧急着齐王的话语的是大齐左相晏宁以及大将军田旸,两位齐国重要的人物也发言了一番,犹如后世的各种会议,领导总要先发言几句。
听着晏宁和田旸的话,刘纪忍不住打打呵欠,不同于齐王,晏宁和田旸说的话全是客套话,讲究礼仪的那些言语,自然有些枯燥无味。
不经意间,刘纪突然看见一个老头正盯着自己猛看,刘纪淡淡看去,原来那老头就是那日被他一席话镇住的大齐右相阴缭。此时的阴缭看着刘纪的眼神,仿佛就是和他有天大的仇恨一般,脸色阴沉的都可以下出雨来了,刘纪不屑的撇撇嘴,估计阴缭也是看见自己这副慵懒的模样很不爽吧,不过那又如何。他一则不是诸位大贤,二则不算是百家弟子,有失礼的地方还轮不到阴缭来管。
“……今观望者,除齐王外,更有齐国左相晏宁,大将军田旸。只是没有想到这汉国使者以及秦国使者居然也坐一席……”
刘纪左边的公孙术喃喃自语,声音十分低,不过离他半步之遥的刘纪却是听得清清楚楚。
秦国使者?
刘纪心中暗暗一惊,这秦使来齐的事情他都不知道呢!可能是因为汉使入齐太高调了,秦使十分低调的入齐淄博,所以导致许多人还不知道秦使的到来。
将脑袋微微抬起,刘纪看到的是高台之上正中央之位齐王正襟危坐着,他的左右两边还有着六张椅子第一排的位置分别坐着晏宁和田旸,第二排的位置上则是刚刚死死盯着刘纪的阴缭以及一个模样很是风流的公子哥人物,容貌竟和齐王有八分相像!再往后,刘纪的目光一缩,汉使苏义对着自己微微一笑,在苏义对面的则是一个相貌十分普通的中年男子,想必就是那所谓的秦使了吧。
“秦使入齐,恐怕有一番大动作啊,秦国君主刚丧,国之大政落入一妇人手中,这秦国恐怕……”
在公孙术左首边的墨家大师墨琅说道,秦国朝局的消息自然早已传入这个信息非常通达的墨家学派中。
“你墨家不是一直号称兼爱么,如今秦国有难,你墨家不进去掺合一脚?”
公孙术冷哼一声,语气略带点挖讽的意思。
“秦国若有难时,我墨家自会鼎力相助,何须你纵横家多嘴!”墨琅语气十分强硬的回道。
看到两位当世大家如此对立起来,刘纪也是苦笑的摇摇头,真是没有想到,两位被世人称为大贤的老人居然是如此脾气。话说到这个时代后,刘纪看到的几位大贤都是这副模样,直接颠覆了刘纪脑中对于圣贤的形象。在他脑海中,圣贤不都是一副谦谦君子,用慈悲的目光看着这天下苍生么?可如今看公孙术几人的模样,完全就是几个脾气倔强的老头罢了。当然,这些倔强的老头,本事还是不小的……
“天下时局又该大变,秦使汉使入秦可是信号,公子安都已从西边归来……难不成齐国将与秦国交好?”
公孙术的弟子看着高台上的一人,向着自己的老师公孙术说道。
“这几年齐国四处征战,立敌无数,如今面临着东边强汉的威胁,交好如今正处于风雨之中的秦国也无可厚非。”公孙术点头说道,目光不由微微看了看身边的刘纪,秦齐交好对于汉国明显不利,或者说齐王与秦国交好,目地有可能就是解决后顾之忧,转过身来对付汉国呢?
“天下战火,又将起矣!”
墨琅的声音带着一丝伤感,墨家以消灭天下战争为己任,更是有着以战止戈的思想,所以只要燃起战火,墨家子弟绝对是受创受得最严重的,也是死伤得最多的。
“这齐公子安为何人?”
相比较那些离自己还远的战事,刘纪此刻的注意力却是放在那个齐公子安的身上,那个高台上和齐王长得十分相似的人想必就是那个齐公子安了吧。
“殿下,这齐公子安乃是当今齐王的兄弟,姓吕名安,一直镇守齐国西边雄关抵挡来自秦国的侵入,这三年来未曾归都,殿下不知也算正常。”
公孙术身后的又一名弟子车婴说道,论战台上的位置是有些空余的,一般的话每位夫子都会带上几个弟子来这论战台上。公孙术身为纵横大家,只带了刘纪以及他的两个弟子车婴和封皋上来。
“镇守西边?”
刘纪心中已经有着了然了,难怪说齐秦欲要交好,连镇守西边的大将都已经回来,这信号还不够明显吗?
“这公子安勇猛善战,身边有才识的门客多如牛毛,深得齐王看重……不过,这公子安当年和当今汉王结怨,所以这对于殿下来说可不是好消息。”公孙术微微叹道。
“我父王?”
刘纪也只有苦笑的份,没有想到这齐公子安还和他这世的父亲有怨,难怪这几日里自己的府宅被人盯住,田胜都敢于封锁自己的府宅了。与齐王当初的态度比,两者实在相差太大,而齐王的态度无异于和这齐公子安有关吧。这个时代讲究父债子还,刘纪只能是很不幸的中枪了,谁叫他的父亲到处招惹敌人呢?
“不过齐公子安虽然与你父王结怨,不过其人人品却是不错,不然也不会得到世人尊称为公子。他若要报复你,也只会当面报复,绝不会做出背后伤人之举,所以殿下也不必过于担忧。”
见到刘纪的苦笑,公孙术微笑的解释道,对于齐公子安的性格他这个纵横大家早就了如指掌。事实上,诸国的重要人物,纵横家基本上都要知晓的,齐公子安的性格也不是秘密,他广招门客,不吝钱财,颇有一代君子风范。
“明枪也不易躲啊。”
刘纪将目光投到那个和齐王容貌相似的男子身上,心中唯有警惕,虽然都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可是现在这齐公子若是想为难他这个小小的汉国质子,出的明枪也不会轻易的能破解的。
第五十三章 论战开始
“……话已说完,如今便请诸位夫子畅所欲言吧,第一论,天下时局,请各位夫子论言,我等在此恭听。”
在刘纪和公孙术说着齐公子安的时候,几个齐国的重要人物终于说完了话,在一位中气十足的侍从的高呼声下,百家争鸣的盛况正式开始!
今日盛会,由儒墨道法以及兵家、纵横家阴阳家、名家、史家……一共足足有上百位夫子以及数百位他们的弟子坐于这论战台上。
随着侍从的高呼论言开始时,第一道话语便已经响起,刘纪朝着话语的声音看去,只见一个红鼻子老头正开口直言,正是刚刚和公孙术论辩的那个名家孟碣。
“当今天下,离周亡已有数百余年,天下诸国纷争,诸子百家圣贤辈出,然不管如何,时局变幻无常,而凡是大贤当知天下时局变幻,不然如何称为大师?如今天下局势,变幻万千,各国不断兼并,强国一朝可变弱,弱国一夕便能强,皆因人才而已!国力为强国之见证,当今天下强国,有齐汉楚秦晋,外加吴越两国,余者不过搓饵小国,百里之地,数万之民。我认为天下时局变动,皆在几个强国之间,而弱国小国迟早会在强国发展之中灭亡,最后存留几大强国争霸,一争九鼎!”
红鼻子孟碣名家的思想不怎么样,可是他的这番话倒是令刘纪吃惊,孟碣的说法无疑正应了那句对于春秋时代的总结,弱国不断被吞并,弱肉强食,最后方得战国局势。
以孟碣的说法,如今的天下最后会变成齐秦汉晋楚吴越齐国争雄的局面,不过也会有所变动,比如说晋国有可能被三分,但是大致的格局应该不会变了。
战国是天下大势发展的必然,而以如今各国君主都在想法设法的扩大本国实力,这战国的局势想必不久就会到来。
“如孟夫子说,这天下小国迟早会被吞并咯?当今天下战火纷争,正说弱国一夕可变强,安知这百里之地,数万之民的小国不会成为一方强国?况且当今天下除齐秦汉晋楚吴越七大国外,还有郑宋蔡卫等数十小国,安能说就这几国争霸天下!”
一个中年鹰钩鼻男子出来反驳孟碣说道,随着他的一句言语,他身后的数位弟子大喝一声彩,封皋在刘纪面前轻轻告诉了男子的身份,兵家俞汾。
不同学墨家儒家等学派,都只有一两位领袖般的人物,似兵家这种学派是没有什么领袖人物的,只有杰出的人才而已。不过兵家虽无领袖,但其影响无疑巨大,各国用兵无不以兵家之书为鉴,兵家兵祖孙子更是被各国尊崇。许多国家的军事大政都把持在兵家弟子手中,如齐国的大将军田旸,便是一位兵家弟子,只是兵家因为无领袖,又是分分散散的所以才未成为天下四大显学之一。
“笑话!弱国变强,岂是一朝一夕之事?若无半点基础,如何变强?国力如何强大?就郑国那些小国若想成为齐国这般强国,几年能成?若无个数十年光景,无疑于痴人说梦!但当今天下局势,哪有数十年时间够他们强国?所以小国被灭,迟早之事。”
又一人开口,不过刘纪这次却是认识这个人,史家司马骞,没有想到这个史家弟子居然会对天下时局有着这般见解,正如司马骞所说,弱国变强真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的。
“只需十年,任用我法家弟子,郑国也当敌强齐也!”
在一片议论声中,法家终于忍不住说了起来,法家和兵家一般都未曾有一个领袖般的人物,甚至于法家的思想都是不同的。法家可分为三种思想,一为重术治,二为重势治,三为重法治,这三种思想都有着各自的法家大贤。只是如今的时代还是以重求治以及势治的比较多,而且法家弟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