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时代1958-第4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克格勃的同志们可以让北方的安解阵保持平静,那先解决安盟的计划没什么大不了的,安人运本身实力就在安盟之上,如果安盟背后有南非军队,南非军队可以由我们古巴军队来负责,这样就没有问题了。”古巴军队的指挥官说道。

  “我也认为应该先解决掉安盟的军事力量,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快速统一,如果耗时太长的话,国内会打成废墟,而苏联同志和古巴同志,也会被我们拖累,我们都不愿意看到战争持续的时间过长!”安人运军事代表多斯桑托斯用俄语的意见,让苏联和古巴两方都点头,

  多斯桑托斯六十年代赴苏联阿塞拜疆石油化工学院留学,学习石油工程专业,毕业后继续留在苏联,接受通信和雷达领域的军事培训。算是安人运当中的亲苏派。

  经过了两周的准备,一直准备摩拳擦掌的双方,因为安人运和古巴三万联军进攻安盟,正式开始了安哥拉内战,苏联代表在联合国发言,这是为了保护安哥拉的独立,击败南非种族主义者的入侵。

 


第七百六十一章 日本要崛起


  “进展很顺利,一点一点来,迟早会来一场决战的。”谢洛夫拿着这几天的战报说道。看战报其实没什么意思,以卫国战争作为举例,类似于斯大林格勒战役那种决一死战,双方上百万军队捉对厮杀固然血脉喷张,但实际上那场战役打了八个多月。不论是刚开始的一溃千里还是后来的绝地反击,都只是这么几天,绝大多数的时候双方都在无聊一个房子一个房子的打冷枪,你死一个我死一个的拼消耗。

  如果苏联赖着土耳其不撤军,估计现在的土耳其,苏联军队也会面临这种局面。不过有总政委这么不要脸的人制定计划,苏联的撤军那是绝对毫不犹豫的,连战后重建都不考虑,那完全是库尔德人自己的事情。

  现在的安哥拉内战形势,就是安盟一边打冷枪一边后退,等到撤退到一个自己很熟悉的地点,找机会收拾一下安人运和古巴联军,至于这个地点在哪,不学无术的总政委是不知道的,这可以由专业的军人来分析,反正他看不出来。

  比起目前的安哥拉内战和泰国内战,谢洛夫更加关心目前葡萄牙那个局域网运转的怎么样了,当然苏联援助的计算机当中充满了社会主义私货,目的就是帮助葡萄牙现在的左派政府稳定局势,这个小国家的军事政变风险一直都存在,只不过目前失败了两次,你不知道第三次什么时候会来。

  如果古巴军队能抵消南非军队的话,人力和支持都占据都是安人运应该会战胜安盟的。唯一让人疑虑的地方就是游击战,游击战要是一直不停止的话,苏联还是没什么把握能从安哥拉获得利益,安哥拉的游击队,最大的依仗就是热带雨林。

  这点谢洛夫准备和中央林业部部长谈谈,作为一个从林区长大的人,他自认为对林业资源还算有点了解,至少有点粗浅的了解。、最粗浅的了解就是,没有任何一片树林,是伐木工人砍不光的,只是看他们想不想砍。

  “热带雨林比寒带的树林有一个明显的优点,那就是生长速度。针叶林因为处在寒带,所以生长速度非常慢,一旦一块地区的树林被砍伐完毕,至少需要二三十年的休整才会恢复赢的生机,而且只是初步的恢复。但是热带雨林有三十年的时间,完全可以恢复成原样。所以对于我国的森林资源,原则上是不是可以想想办法?”谢洛夫一副环保主义者的样子,实际上就是让中央林业部考虑一下,是不是把一部分采伐任务,放在安哥拉完成。

  “可是那些伐木工人怎么办?这会造成比较大的失业,不符合我们的国家主张。”中央林业部部长有些为难的说道,但是这个理由明显是站不住脚的。

  谢洛夫默然的看了对方一眼,自语道,“这和失业率没有什么必然的关系,事实上如果部长同志能够稍微关心一下农业部、就应该知道我们国家的集体农庄人力缺口多有多么可怕,有足够的机器,但是却没有人使用。难道做集体农庄的工人,会比做伐木工人更累么?应该不是这样吧?我想应该是另外的原因。”

  作为总政委,谢洛夫曾经亲手干掉了苏联最需要人力的纺织业,节省人力投入到集体农庄当中,这样做的好处不但是稳定了集体农庄人口的缺口,还因为纺织业很大一部分在俄罗斯境内,而原材料则在中亚国家,这些纺织业人口进入到中亚之后,让苏联的人口结构看起来健康了不少,一方面稳定住了斯拉夫人的优势,一方面提高了中亚共和国的原材料产量,看起来非常不错。

  苏联的人口远远不能同时负担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这种情况下重工业和农业当然是非常重要的,要砍只能砍轻工业,苏联领导层不是没有看到这一点,所以才出现国际分工论和国际专政论,让别的国家补全苏联所需要的一切东西。

  其实现在苏联已经差不多补全了自己所需要的一切,就连历史上最缺乏的热带原材料也已经解决,要和美国拼经济也更加有底气。如果说还有什么是本国还有些缺乏的,那就是农业人口,苏联做不到美国那种两百万机械化农业人口,养活整个美国人还能出口救济别的国家,也做不到中国那种几亿农民的精耕细作,但是农业缺人的情况至少应该补全,这样来风险了也更加扛得住。

  显然眼前的中央林业部部长没有高尚的牺牲觉悟,不太愿意把自己的部门牺牲掉。这完全是担心自己的部门以后不受重视,实际上现在也不怎么受重视。

  “季库诺夫,这就要靠你了,你这个油老虎在政府肯定有影响力,让中央林业部考虑裁点伐木工人,哪怕裁十万人意思意思,安哥拉和泰国的林业资源都很丰富,以后绝对会赚钱的,我们的森林生长周期太长,出口原材料一点都不合适。我有没说一点不能出口,只是减少一些采伐量节省人力。”等到中央林业部部长走了之后,谢洛夫对着季库诺夫进行语言轰炸,这么不会总政委面子,是不是欠调查了?

  “我想想办法,你不要着急。”季库诺夫马上表示愿意帮忙,中央林业部哪有石油工业部这么高的地位,尤其是现在石油价格大涨的情况下。石油对于现代工业来说,只要出产的话,是绝对不会出现卖不出去的情况。

  朗布依埃是法国的避暑胜地,尤其是在燥热的七八月份,法国总统经常在这里办公。朗布依埃森林在今年非常热闹,一次性迎来了资本主义强国的首脑,从这种意义上,法国得到了非常大的荣誉,就连包括法国**在内的左派政党,也不得不承认这是树立法国威望的一个好机会,作为东道主的法国人,主持召开了这次首脑会议。

  福特总统也非常尊重法国,亲自乘坐飞机来到法国,参加了这次首脑会议。当然如果意大利的总理换成另外一个人就更好了,对于兼任意大利**总书记的贝林格,福特在心里面就有些芥蒂,尤其是苏联越来越明显的攻势下,如果意大利像希腊学习了,那北约到底是干涉还是不干涉?

  借着这次机会,福特总统也和贝林格聊了一会,算是了解一下这位意大利**的领袖,实际上意大利的经济比历史上好得多,没有和英法德拉开明显的差距,算是欧洲资本主义强国的代表,但是显然苏联在其中的作用是巨大的,意大利比起英法德,最大的优势就是时不时**执政,就和苏联进行互惠互利的贸易。

  “总理先生,福特总统和贝林格总理正在谈话,我们是不是要过去?”京特纪尧姆提醒着身边的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这次的会议联邦德国是非常重视的。包括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内,都认为这是一次让美国承认联邦德国地位的机会。

  二战已经结束了三十年,德国一分为二,和民主德国分别站在两大阵营的两边。而且最近联邦德国因为扩军,造成的民主德国的不满。更加让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认为,应该让美国人明白,现在西欧国家已经不是当初的一片废墟,整个资本主义国家的权利,也应该重新划分了。

  “好,我们过去看看。”让美国承认现在联邦德国的经济地位,就是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这次行程的主要目的,不然资本主义国家互相之间进行竞争,华约那边坐看,迟早会出问题的,总不能一来经济危机就找苏联解决,那还有什么对抗的底气?

  几个国家的领袖寒暄过后,便进入到了法国提供的住所中,整个过程京特纪尧姆全部尽收眼底,他还将作为勃兰特的助手,参加整个这次会议。

  福特总统也明白,又到了再一次分割利益的时候了,日本和联邦德国的经济强大到了不能只做美国补充的地步。如果美国强行压着两国继续作美国工业的配套体系,让两国停滞不前,这两个发展战败国心里肯定都十分不满。

  苏联的盟国全部都是面积不小人口更少的国家,而美国的盟国相反,面积不大人口很多,在七十年代同时期,整个华约都缺人,北约却出现了经济危机,外带百分之十的失业率。

  “美国愿意和法国、英国、联邦德国、日本和意大利共同携手度过这次经济危机,共同调整一些政策,进行更加公平的自由贸易。”经过了几天的谈判,美国总统福特最后在首脑会议中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美国还是开放自己的市场了,放任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来竞争了!”这个宣言谢洛夫能解读出来其中的意思,具体的东西还要等京特纪尧姆传回消息,好像日本应该腾飞了。。

  a



第七百六十二章 尤利娅出国


  七国集团在刚刚开始的时候,是美国对其他西方强国要求更大权益的一种被动回应。? ? 福特总统心里没准还不是很愿意,觉得是其他国家在冷战大敌当前的情况下,竟然还在给自己拖后腿,完全是看在苏联高压,才捏着鼻子忍了。

  可美国毕竟是在本阵营内部拥有碾压的军事和经济力量,只要稍微再众怒难犯的情况下后退一步,仍然由很大的转圜余地,把这次都冲着自己来的进攻分化,只不过需要个几年时间进行操作而已。一旦冷静下来很容易就能控制形势。

  不能笑看自己的对手,事实上内部的问题有个两三年就能解决,顺便美国还在埋钉子,同时还培养了下一次剪羊毛的对象,这种事是难不住美国人的。

  谢洛夫知道一个事情,八十年代处在巅峰期的日本,已经让美国有种小弟要造反的心理。黄金时期的日本,在各种经济领域让美国节节败退。但是在一九七五年,日本完全没有这么恐怖的经济实力,日本仍然是一个经济强国,但没有十年后这么爆炸的经济力量。

  今年日本的经济总量是将近五千亿美元,而联邦德国的经济总量是四千八百亿美元。考虑到联邦德国远远少于日本的人口,可以说联邦德国的人均还要在日本之上。一九七五年联邦德国和日本加起来,也只有美国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二。至于和苏联相比,这里面的算法不一样。

  “挑一个自己最有把握的傀儡扶持,养大了之后剪羊毛?厉害厉害。”谢洛夫不得不点点头,联邦德国毕竟在欧洲,一旦美国大规模剪羊毛,不但会遭到西欧国家的不满,还很容易被一直虎视眈眈的华约现,从而做文章。

  日本就没有这个问题了,苏联红海军太平洋舰队虽说也算强大,但远东毕竟是苏联次要中的次要方向,可以说那地方就是卖点原材料,到了这几年才稍微不对苏联的欧洲部分形成拖累,长久的时间中西伯利亚都依赖于莫斯科的投资。这种大方向的问题上,显然日本是比欧洲更好的养羊场所。

  因为谢洛夫小时候有过一阵日吹横行的时期,连带着看过关于日本和联邦德国经济总量统计,现在这两张表格又浮现在了他的脑海中。从七国集团刚刚成立的时候,联邦德国在前几年展势头跟日本并驾齐驱,这个时候可以理解为美国还没有下定决心,到底在什么位置建造羊圈,后来联邦德国则遭遇到了几年的经济停滞,日本继续一骑绝尘。这可以理解美国已经定下了计划,就在日本剪羊毛。

  “这么看来,短时间内在联邦德国和日本都能捞到好处,但联邦德国只能赚这么三四年,日本会更长一些。”谢洛夫推算完毕,觉得自己的巨贪生涯可以更进一步了。自己只要能确认有问题,那么一刻不停的对一个国家调查,就迟早能抓到证据。

  打仗是要花钱的,尤其是克格勃现在这种长距离作战,需要的投入更加巨大。克格勃当然可以以纪律、主义和精神代替一部分物质,继续驱使着本部门的力量继续作战。但物质上的奖励总不能一点没有,不然就像是苏联最后一代国防部部长亚佐夫访问美国那样,“一个美国普通士兵的工资比他这个苏联国防部长还要高,那特么还能打仗?”

  克格勃这个有史以来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的情报组织,在他进入之后随着地位的越来越高,渐渐蜕变成了一个抢钱的组织,现在所有涉外单位,全部以掠夺财富为荣。几十亿的情报基金摆在那里,就是他们肃反工作者攻城略地的动力。至于他这个巨贪更大的小金库,可以继续用来在全世界埋钉子。

  “你们姐妹回莫斯科一趟,我有点事情要你们去办。”谢洛夫以密码电报报,把自己在保加利亚的几个女人叫回来,几个女人一般都在遥控负责运转克格勃建立的特工城市。

  同为一个同等级的对手,谢洛夫不认为广场协议这种东西,苏联就一点捞不到好处,如果是广场协议签订的前一年,大笔资金入市可能会遭到美国资本的围剿。但如果提前个五六年的话,美国想要现也不是这么容易的事情,可以在时间和国际游资的掩护下,一点一点的进入到日本的资本市场上。

  阿拉格维餐厅,这里出入的人无一不是苏联各行业的精英,主打的格鲁吉亚菜一直都很受欢迎,一个中年男人带着一个年轻漂亮的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