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时代1958-第5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关我们什么事情?那些人爱跑哪里就跑到哪里,那是印度人的问题,我们没有帮助印度人解决问题的义务。还是老规矩,我们要巴基斯坦的美式武器,陆海空三军的都要,雷达和一些电子设备都要运回国。”谢洛夫咬着螃蟹腿道,“我估计回去沙特,美国是典型的不可靠,其实中国也一样,只有沙特可能收留巴基斯坦人。”
第八百四十一章 必要准备
关于和平教内部团结的问题,实际上也不算多么高尚。如果沙特和巴基斯坦是邻国,肯定不会收留以千万级的巴基斯坦人的,哪怕对方也是和平教徒。不过收留一批高层又不是什么大负担,还有经济和政治利益,沙特很可能会这么做的。
跑路的人可能会成为吉祥物,不过一些实权人物可能豁不出去,会选择接受印度的统治,放弃现在有的一切,选择了流亡,这个决心也不是这么好下的。所以现在巴基斯坦的大家族没准仍然不会被削弱,甚至可能和印度结成联盟。出汉奸这事情和是哪个国家没有关系,完全是看利益的选择,和平教徒的脖子同样不比刀结实。
“这些人现在就要抓,这件事必须有克格勃帮忙。”安德罗波夫这次,是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的身份来卢比杨卡,直接把一些地方干部的贪污证据扔在桌子上。
谢洛夫默不作声的打眼一看,在安德罗波夫的注视下快的扫视了一眼道,“是乌兹别克的事情,这件事我知道。他们的胆子不是一般大。”
“既然你知道,为什么不调查?”安德罗波夫质问道,“你应该明白,这里面涉及到了数十亿卢布的国家拨款,涉及到了俄罗斯和乌兹别克的很多干部。”
“问题在于上面!”谢洛夫不置可否的指了指上面道,“总书记老了,他希望看到安稳的环境,或者说他认为贪污其实是可以控制的,对这件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把所剩不多的精力放在了和美国对抗上,没有力量在过问这件事了。”
“你牢牢控制着克格勃,就一直漠视着这件事的出现?”安德罗波夫有些不可置信的问道,“你当初是多么令人畏惧,竟然对这件事连查一查都不敢。”
“你忘记了我已经没有支持者了,谢列平、谢列斯特都已经离开了。如果我单独进行挑战,最后的结果最可能是我被换掉。”谢洛夫无所谓的耸耸肩道,“当地的国家安全局确实没有被地方干部掌控,可结果是一样的,我每派过去一个新的局长,当地干部马上就能完成布置,当地的克格勃只能做到一点,就是不断的调查在调查。请等一下……”
时间不长就有人搬来了一个箱子,里面密密麻麻全部都是举报信,足足有上千封,证据有的是,“大环境是这样,我能怎么办?你以为抓几个人有用?卡里莫夫、拉希多夫、几个人能做得出来?我能怎么办?我什么也做不了。”
“政治真是可怕的东西,我以为你从来都无所畏惧,没想到也知道害怕。”安德罗波夫笑了笑,他的笑容绝不是嘲讽,只是觉得自己重新认识了一下克格勃主席。
“我有理想,但前提是我还在工作岗位,如果我半路被换掉,什么理想都实现不了!”去饮水机边上接了一杯水递给安德罗波夫,双手抱肩的谢洛夫微微摇头道,“我们如果现在就去抓人,总书记是不会反对的,但是撤换十几个领导干部根本无济于事,这种案子不是一小群干部互相一设计就能出来的,而是会牵连一大批人。”
“你的意思是?”安德罗波夫拿着有些温热的杯子,觉得谢洛夫有些意有所指。
“整个乌兹别克**不说全部有问题,至少也很大一部分人有问题了。说实话,整个苏联除了你和我之外,只有一个人能够解决。”谢洛夫抬着头自顾自的道。
“是谁?”安德罗波夫心中一动,他自己是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正在和自己对话的是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除了他们两个,还有能解决这个问题的人?不会是勃列日涅夫吧?这个笑话并不好笑,勃列日涅夫现在哪有这种精力?
“乌克兰**第一书记谢尔比茨基,只有他那种果决的处理方式,才能有作用。”谢洛夫叹了一口气道,“到了现在,只能展开清洗了。你和我都没有做过,十年来只有谢尔比茨基在乌克兰成功过!”
谢尔比茨基在乌克兰把当地的民族主义者赶尽杀绝,同时对乌克兰**进行大清洗,难怪历史上被勃列日涅夫看好,成为第聂伯罗黑帮的少帅。可惜他是地方干部,不在莫斯科工作,所以当苏联政局不断变换的时候,他总是无法第一时间做出反应。
“清洗?你知道总书记肯定不会同意的,所以宁可当做没看见,也只是调查从来不抓捕?”安德罗波夫心中一惊,因为这个历史上他并没有掌控克格勃,所以对乌兹别克的案件不太了解,不知道其中有多么严重。
没错,就是清洗!谢洛夫只能等,他又不是谢尔比茨基。谢尔比茨基能做的事情不代表他也能做,他可不是第聂伯罗黑帮的少帅。勃列日涅夫马上就要翘辫子了,万一临死之前觉得不稳,非要和自己两败俱伤,总政委不是亏死了。
“那我先看看克格勃的调查!”安德罗波夫站起来,脸上闪过一丝痛苦,但马上消失不见,语气也没有异常的说道。他指的是关于乌兹别克案件的证据。
谢洛夫装作没有觉,点点头让人把箱子搬下去,这些证据证是中央监察委员会需要的。
安德罗波夫下班之后把一箱子检举信全部带回家,一封一封的打开看。集体农庄主席阿赫马赞?阿基洛夫,在他的管辖区域成立了一支由暴徒组成的私人军队,私设公堂,拷打农庄庄员和误入其领域的陌生人,甚至将他们杀死。他用烧红的烙铁烫他们,用皮鞭抽打怀孕的妇女,命令老人像尊敬上帝那样向他们鞠躬作揖。捏造罪名,诬陷反对他的人,把他们投入监狱,活活整死。阿基洛夫还用大量的钱财来贿赂政府官员,拉帮结派,扶植其代理人。
乌兹别克共和国行贿受贿成风。共和国书记拉希多夫、部长会议主席胡代别尔德耶夫等高级官员网罗内务部众多要员和州、市领导人,组成了一个庞大的贪污盗窃集团。其活动如水银泻地,无孔不入,黑手几乎伸到了全共和国的各个角落,所采取的手段是暗杀、恫吓、封锁和告状。
纳斯里金诺娃滥用职权远不止这些。在她任苏维埃主席团主席的时间里,她先后直接插手了三百个与犯罪集团有关的案件,非法赦免五十九个因重大盗窃罪而被判处长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她从中捞到了不少“好处”。一个酒厂厂长供认,纳斯里金诺娃帮助他们利用额部分的伏特加酒走私,厂方为表谢意,把价值四万卢布的金饰等贵重物品装进水果筐里送到她家中。
“谢洛夫说的没错,不处理个几万人,根本就扭转不过来当地的局势。”安德罗波夫看着这一封封的举报信,倒吸一口凉气。抓几个干部根本无济于事,必须像是谢尔比茨基那样,对整个乌兹别克**动手。
看着举报信的安德罗波夫突然感觉到腹部疼痛难忍,习惯性的拿出了止痛药吃了下去,过了好半天才缓过来,他知道这是自己的老毛病了,只能维持。也没有在意,继续对乌兹别克的案件进行深入了解。
坐车回家的谢洛夫不断的看着外面的飞逝的景色,脑袋回想着白天安德罗波夫的样子,当时安德罗波夫的痛苦神色持续时间很短,但他还是看到了,他知道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一样,都属于已经重病缠身的人。只不过安德罗波夫从表面上更能装出什么事都没有的样子,实际上他的身体比契尔年科还要差。
“一群已经二十年没动过地方的干部,不把地方弄成独立王国才怪呢。”这批干部也包括谢洛夫自己,要知道他做克格勃主席也快二十年了。现在的卢比杨卡其实也可以算是独立王国,这都是勃列日涅夫的稳定压倒一切弄出来的。
同样外交部长葛罗米柯也同样如此,甚至葛罗米柯的外交部长时间比他克格勃主席的时间还要长。到家之后坐在沙上好半天,谢洛夫拿起了电话道,“明天请一天假,我要让你去一趟基辅,知道了么?”
第二天晚上,谢洛夫直接拿出了一枚钻戒,看着自己的儿子一甩手,鲍里斯稳稳地接住。
“如果你真的喜欢谢尔比洛娃,明天就去基辅。如果不是,你同样要去基辅,先给我稳住谢尔比茨基。”谢洛夫冷着脸命令道,勃列日涅夫就剩下一年多的寿命了。他必须做出一些准备,至少要保存住自己的利益。
“父亲,我确实喜欢她,不过现在是不是太早了。”鲍里斯有些不好意思,他没到年龄。
“两年后结婚,先把这件事定下来。”两年后勃列日涅夫应该不在了。稳住谢尔比茨基,契尔年科绝不是自己的对手。
第八百四十二章 总书记的想法
“听你父亲的话,不然你绝对会后悔。”叶卡捷琳娜三世杏目一瞪,还被等总政委习惯性下跪,先把后备肃反工作者吓了一哆嗦。
谢尔比茨基应该是第聂伯罗黑帮最根深蒂固的巨头,哪怕是戈地图那种干部粉碎机,也废了很长时间,利用切尔诺贝利造成的负面影响才换掉了他。预期说谢尔比茨基输给了戈地图,不如说他是输给了时间。从赫鲁晓夫开始,苏联干部的健康就是一个问题。
好像身体好的干部全部都被打倒了,剩下的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这些人身体都很一般,而且越往后身体越差,反而是卡冈诺维奇、马林科夫、莫洛托夫这些失败者续命有数,对了,还有一直活到叶利钦时代的谢皮洛夫。
谢尔比茨基在被戈地图换掉之后,几个月内很快去世。说不定谢尔比茨基也知道,对方终究会在时间的掩护下战胜自己。活久见这招真是太厉害了,谢洛夫明白只要活得长,就可以在时间的掩护下战胜对手。
为了更有把握,谢洛夫决定要分化第聂伯罗黑帮,让那个身体和安德罗波夫有一拼的契尔年科,别用他的玻璃身体拖累苏联,还耽误苏联和美国对抗的时间。第聂伯罗黑帮最为重要的地方干部谢尔比茨基,就有这个分量。这是他最后一次在国内针对性的布局,也是最重要的一次,时间这个分量一直在他的思考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
谁都不会想到总政委会根据寿命的长短做针对性部署,说出去也不会有人相信。
比起小女儿一脸的笑颜如花,谢尔比茨基就一脸腻歪了,他岁数很大的时候才有这个一个女儿,一直都很宠着,一直以来谢尔比茨基和基里连科一样,认为谢列平一群人是他们这些人的对手,可没想到谢洛夫还没把自己怎么样,他的儿子在自己这里先下一城。
“真把女儿嫁给他们家?”谢尔比茨基只要想想谢洛夫那张老子天下第一的脸,心里就一阵膈应,不知道在其他人的眼里,他本人一样是这样一个人。
“女儿都是天生的叛徒啊!”谢尔比茨基念叨了一句,想着女儿那十分不矜持的笑脸道。
“父亲,我出去一趟。”谢尔比洛娃带着期待的目光和父亲打招呼,想要去哪不言自明。
“嗯,去吧!”把去哪憋回嘴里,谢尔比茨基叮嘱着女儿早点回来,注意安全等等,等到女儿出门把门关上,才狠狠地咒骂道,“里海虎,这一次你这个混蛋又赢了。”
要不说总政委怎么是人生赢家呢?此时请忽略从主席办公室传出的切菜声,咚咚咚的切菜声持续了五分钟之后,五十二项人事任免、三百九十七个批捕令,一百二十八个死刑核准都在主席印章之下得到批准。
截止到今年,谢洛夫终于做到了一件他一直努力了十几年的工作,在苏联的所有人口超过十万的城市建立了全面的监控体系,接通了全部网络,建立了全国无死角的手机信号塔。
“这才对么,才稍微有一个现代化国家的样子!”感觉手腕酸痛的谢洛夫自顾自的对茨维贡副主席道,“涉及三十五个国家的土地购买计划,就交给你去执行。货币这个东西对于我们来说,只是一个工具。利益不仅仅体现在一张纸上面。我没有别的要求,日本的土地购买一定要谨慎,这点决不能含糊。还有股票……”
随着日元急速升值,日本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虽有所下降,但是国内的投机气氛依然热烈。随后,投机活动波及所有产业,当时乐观的观点认为只要对土地的需求高涨,那么经济就不会衰退,而且市场也鼓励人们不断购买股票,声称股票从此不会贬值。当时日本媒体为了给这种经济繁荣状况命名,还希望募集像岩户景气、神武景气类似的名称。也出现了少数反对论点,认为土地价格已经远远超过其实际需求,日本经济将在不久的将来陷入衰退。
只要广场协议签订,这些事情就必然要发生,谢洛夫要提早几年开始布局,总政委一直都十分贪婪,事到临头在开始布局根本赚不了多少,还容易被美国人发现。至于短时间内得不到收益那没关系,可以先放着。
有人说日本在苏联解体的时候已经超过苏联,成为世界第二的经济大国。哪个靠卖股票和房子的国家是世界第二?别的不说,日本能养得起五百万军队,十万辆坦克和三百搜核潜艇么?养不起,广场协议之前的日本才是正常的国家,虽说这个正常的领域仅限于经济。
广场协议之前的日本日元兑美元是一比二百四,之后不到三年就变成了一比一百二,也就是按照美元算,三年内日本的经济规模就翻倍了。实际上日本的经济规模还是那些,结果却在账面上反超了苏联。如果勃列日涅夫把卢布定成换两美元,苏联是不是现在就可以反超美国了?
对茨维贡讲了几点要求之后,谢洛夫打着哈欠继续看情报。和他这种悠闲生活相比,安德罗波夫现在可忙多了,中央监察委员会正在全力工作,成立工作组前往全国调查。
“�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