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霸世唐朝-第2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刷刷刷。“

    一组组人马从钢索上回到了天神号上,那位被夹在侯君集腋下带到天神号上的高丽大王子被困了个结实固定在了飞行舱的一角,此时他的目光中除了恐惧,就是死志,唐人太凶残的,自己的善良害死了几个弟弟,想到这里,他怨毒的目光死死的看向那位连小孩也杀的唐国恶魔,此时,他正在擦拭自己那柄带血的短剑。

    ”报数。“

    ”一,二,三,四······“

    ”特殊行动队全员到齐,只剩大将军一人了,向地面打指示灯。”侯君集清点了人数,马上下令道。不一会,天神号开始上升,最后一条钢索拉着一身红甲的阳林回到了机舱之中。

    “禀报大将军,征东军特别行动队八十三人全数返回,请指示。”侯君集有模有样的按照阳林的规矩汇报道。

    “卸甲,清理装备,返航。”阳林看着一帮帮血淋淋的杀才,又看了看自己的一身血污,暗叹这天神号机舱内部怕是又要来一次大装修了,血腥气太重了。

    返程的路上阳林听取了侯君集的详细战况汇报,有些意外的看了一眼正在本子上写写画画的李治,或许是李家的血统问题吧!想不到这个外表弱弱的家伙内心里也藏着一只魔鬼,战场上迫不得已杀几个孩子没什么,可杀几个要救自己的孩子就有大问题了,现在看来,李治还并没有因为杀了那几个孩子而有什么心理负担,再看看被困在大厅一侧的高丽大王子,阳林又不得不在心中暗叹了一声:“气运果然在他。”

    《

 第337章 行军途中

    在燕山大营修整了三天的征东军终于开拔了,这是一支高达十三万人的臃肿部队,天神号被姬玄开回长安修整补给,阳林与征东军所部全体人员开始了草原上的长途行军。

    微凉的秋风吹的旗簇呼呼作响,再过一两个月,这里将又是一副景象,草原人会在这中秋之前大量的囤积干草,高丽王的人头阳林已经秘密的派人送到了盖苏文的营帐,相信不日高丽大军就会撤离草原,阳林的战略任务是拿下室韦和靺鞨本土,至于收复原薛延陀所占的北方草原,则是镇北军的任务,反正那里的军队数量已经不多,只要收到征东军主力进攻他们老巢的消息,他们会主动回撤的,真正要与敌军交战的,还是征东军。事实上,镇北军还有其它的秘密的任务。

    高丽联军的大帐之中,面色惨然的盖苏文宣布了唐军袭击高丽王都,高丽王惨死于唐军之手的消息,大帐中一片焦虑,相比于这个消息,更让其它几国接受不了的是盖苏文要率军返回高丽,安抚百姓,继承王位的消息,在整个北方,高丽军可是绝对的主力,他们一撤,其余四国的军队加起来不足五万,根本不是十几万征东军主力的对手,要知道征东军可不是镇北军,他们的装备之精良,已然是这个世界最顶尖的。

    盖苏文若撤,那五辆坦克战车也会被他带走,虽然盖苏文大方的将北方三千里草场全部分给了四国,但四国的国主知道自己根本守不住这片地方,新罗百济两国继高丽之后宣布了撤离战场,打道回府,最后白白获得了三千里草场的室韦国主和靺鞨部首领都不知道自己是该高兴还是该哭。

    高丽军按照原定计划撤回本土让阳林松了口气,他继承高丽王位之时,便是长安使者赶赴高丽签订国书,接回五王的日子,而在阳林与盖苏文的秘密约定之中,盖苏文是不得借道新罗百济两国的军队让他们返回本国的,阳林虽然对盖苏文的说法是镇北军会截击他们的归途,给盖苏文一统半岛减轻压力,但他真正的目的,却是将这两国的军队易主,将两个小国的国主请到长安喝茶。

    李恪悠哉悠哉的随着坦克的摇晃而晃动着自己的肥肉,秋日里,凉风习习,做在坦克战车的壳子上远比骑在马背上磨大腿舒服的多,阳林已然是不习惯长途骑马的人,所以他与李治也是蹲坐在坦克壳子上随着大军行进,三千里草原,这一走怕又是一个多月。

    “姐夫,这茫茫大草原地域广阔,植被丰茂却荒无人烟,如若能将其开成田地,我大唐百姓,不知道能收获多少粮食呢!”李治有些感慨的看着随风飘荡的草浪道,他知道阳林在西域实行了一套巨大的环境改造计划,数十万吐蕃俘虏被安置在了大漠边缘,专思开河植树,仅不到一年的时间,便小有成效,至少黄河的水量在经过开挖出来的几条小支流的周转之后,显得清澈平缓了许多。

    并且朝廷早已在多年前就禁止关中之地砍伐树木,过度开发,如今关中之地的生态环境比历史上可要好的多了,不过整个中原之地早已经过千年农耕,在化工肥料还没有问世的情况下,产出十分有限,相对来说,这北大荒的土地,就肥沃的多了。

    “你说的不错,北大荒可成为我大唐的北方产粮重地,不过目前来说,开发还尚早,有了南疆的高产粮食,大唐已经没有粮食方面的顾虑,如今我大唐的人口不过五千万,现有田地的产量,已经大大的超出了我们的消耗,粮贱则伤农,作为管理者,咱们要注意宏观经济调控,让国内物价保持平衡,所以这块土地,咱们现在还只能作为储备用地,待得两三代人后,大唐人口过亿,这块地方或可以慢慢开发了。”

    阳林反正闲来无事,便跟他讲解道,倒是听的李治和李恪都连连点头,这番论述的立意高度,可是大唐的百年发展。

    “是啊!自父皇登基十六载来,我大唐少有死伤惨重的大战,反而收服了如南疆,西域,吐蕃,回纥等北方草原各族,人口已增两倍余,还在每年以一成以上的数字增长,长此下去,不出十年,大唐的人口便可过亿,再往下发展,治还真不知道百年以后,咱大唐将有多少人口,咱们提前打下这大大的地盘,也让后世子孙们有个栖息之地,姐夫,这便是咱们不停对外扩张的理由吧!”李治若有所悟的感叹道。

    其实李治对这方面的见解远远没有李恪深刻,一手将南疆之地带动发展起来的李恪才有最直观的理解,他在南疆做了十年的基础建设,也做了十年少数民族的思想工作,仅仅十年而已,南疆百姓的生产力就在他和一大批汉人官员的指导下提升了数倍余,不仅摆脱了原本贫瘠的生活,还将自己原本的栖息地改造的更加适宜人类居住,人口数量剧增,大唐占领这些土地,又何尝不是为了开化这些不懂生产的落后民族的灵智,为整个人类做贡献,只是一些短视的人根本无法理解大唐的理念,做着无畏的对抗,却不知道,向大唐跨近一步,他们的好日子马上就会到来。

    “还不仅仅是如此,大一统,减少无畏的战争死亡,是对整个人类发展都有大意义的事,你们或许还不太了解这个世界,其实它也是有存在的脉络的,在我们的自然科技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知道,怎样才能让这个世界更加长久的存在下去,我在西域的植树抗沙计划,开河留水计划,都是在尽可能的调控这个世界的生态环境,你能想象沙尘蔓延整个世界的后果吗?你能想象水土流失严重,导致关中千里赤地,下游百姓却饱受洪水之灾威胁的后果吗?

    掌握了自然界的这些天地脉络,我们就能有争对性的对其进行改造,让咱们的生态环境更好,而要做到这些,首先咱们就要占领所有的土地,对其进行统一规划,或许百年之后,咱们能让肆虐的黄沙大漠消失,让其变成千里丛林,或许百年后,咱们能让浑浊不堪的黄河能像山泉水一样清澈,成为大唐所有百姓的饮水之源,而要实现这些,还要首先提升我们的教育水平,让所有人都懂得这些道理,并且为此付出行动,这就是我不遗余力也要将长安书院建起来,传播这些新知识的原因。”

    阳林讲着讲着,李治和李恪眼神中的崇拜之色就变的越发浓郁了,阳林的出发点早已上升到了整个人类,整个世界,因为他知道,在后世,环境问题是威胁所有人类生存的大问题,而如果他在这个世界里提前一千几百年将环境问题摆在整个人类最关注的问题上,那么现在所做的一个小小的政策,或许能影响后世几千几万年,至少现在的整个亚洲的环境,是完全有可能在他的一系列调控措施实行后得到改变的。

    “姐夫,我一定会用心学习你的本事,将其传播出去的。”李治坚定的道,同样在内心发誓的还有李恪,这段时间里,他已经开始接触了一些长安书院的教材知识,聪慧如他,即便没有老师讲解,也在半年内将小学的课程学透彻了,现在他反而不像刚开始那样急切的想要返还南疆了,如今南疆都已经走上了有序的发展轨道,他更想留在北方,或者去西域,实实在在为大唐,或者说为人类做些事情。

    “呵呵,有心就好,也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这些事情是急不来的,需要很多代人不断的努力,而眼下,咱们要的就是快速解决这里的战斗,长白山的冬天,就算比不上高原,也能冻死很多人的,一旦下雪,咱们的坦克可能都开不动了。”阳林有些忧心道。

    征东军事在炎炎夏日里从长安出发,衣着单薄,虽然辎重队携带了冬天的衣物,但以目前唐军装备的冬天的衣物,最多能够抵抗关中的寒冷而已,然而东北地区的冬天要比关中冷的多,一旦陷入雪地之中,不需要敌人打,自己这支军队也会损失惨重。

    “室韦人和靺鞨人或许也知道这一点吧!”

    沉默的李恪只说了一句,却如画龙点睛一般说出了要点,这两个民族之所以选择了这片区域作为栖息地,却也并不是因为这片区域有多好,而是别的人都不稀罕这里,因为天气环境确实太恶劣,他们只需要利用这种恶劣的环境就能一次次的击退敌军,近在咫尺的高丽不是对他们没有想法,却从未成功,这就是原因。

    闻言李治的脸色黑了下来,开始幻想着被茫茫大雪包围的大军是怎样一副景象。阳林却是赞赏的看了一眼李恪,这个家伙果然是个聪明人,这段时间里,还得考虑一些在雪中作战的战术。

 第338章 伏击靺鞨人

“我是匹来自被方的狼,走在无垠的旷野中,凄厉的北风吹过,漫漫的黄沙掠过······”

    “姐夫,狼真的来了。

 第339章 雪地奔袭

    中秋过后没过久,长白山下就开始下起了大雪,这算是这个地区来的比较迟的雪了,毕竟,按阳历算,现在已经快到十一月份了,就算是东北较温暖的地区,也开始下起小雪了。

    被积雪覆盖的唐军营寨就好像一个个低矮的窝棚,这一个多月里,天神号不断的往返于燕山大营和这里,不断的送来粮食,送走身体相对较弱的士兵,尽量的降低了这里的各项消耗。

    阳林的冰雪帐篷中,他正在用刀子削割着一块木板,与外界的寒冷不同的是,这一座完全由冰雪搭盖的帐篷里,不仅冷风吹不进来,居然还有一丝暖意,于是李治,李恪,甚至侯君集,程氏兄弟们也爱往阳林的帐篷里面钻。

    “你说的这个叫雪橇的东西真的能在雪地里比奔马还跑的快?”侯君集有些不信,但李恪和李治却有样学样的找来木板,开始学着阳林削起来,滑雪是阳林在后世十分喜爱的运动,来到大唐之后,还没有机会玩,如今无论是唐军,还是室韦人和靺鞨人都被大雪限制了出行,而有了滑雪板的唐军会最先打破行动不便的局面。

    “试试不就知道了。”阳林率先完成了自己的滑雪板制作,将其在脚上捆绑结实之后,开始穿戴自己的一整套装备,滑雪镜,狐皮手套,皮草大衣,滑雪杖。

    “都来见识见识吧!”

    待阳林穿戴完毕,嗖的一声便帐篷里滑了出去后,等到几人闻着声音看出去的时候,阳林的身影已经到了几十米开外,现如今他的身体比在后世的时候灵敏了不知道多少倍,手劲和轻身功夫更是在后世时期无法比拟的,只见他的身影化作一道闪电,在积着厚厚大雪的营帐中飞速滑行,现在再想找到他的身影,就只能靠望远镜了。

    “哇靠,两块木板,居然这么神奇,咱们快点削出来。”李治和李恪看到在阳林在雪中的身影,顿时一阵羡慕嫉妒,赶紧加快了手中的制作。

    久违了的快感让阳林浑身舒爽,当他的滑雪神技在军营内一个个大小雪堆子般的营帐上飞过之后,所有的士兵们都被他惊动了,在侯君集的催促下,士兵们各自找来了木板,按照侯君集给出的样式制作起来,滑雪板的神奇让侯君集看到了快速胜利的希望,难怪在大军准备不足的情况下,阳林依旧坚持没有撤军,原来下雪非但不能给唐军造成困扰,反而会给唐军带来胜机。

    军营中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冬日里除了围着火炉子打牌聊天之外,终于有点事情可以让这帮家伙苏展胫骨了,不出一个星期,征东军便已经有数千人掌握了滑雪技能,在阳林放缓节奏的情况下,他们大多都能跟的上,出击的条件已经成熟。

    “召集所有掌握了滑雪技能的士兵,每人携带长短铳各一把,十个弹夹,一柄短刀和三天的干粮,装配好完整的滑雪装备,明日晨时准备出击。”阳林在大帐中发布了命令,练了好几天滑雪的士兵们便各个磨拳擦掌的忙碌了起来,李恪苦着一张脸十分的委屈,他的滑雪板做的最精致漂亮了,可惜他两百多斤的体重一站上去,怎么滑也滑不快,于是他被雪地特战队无情的抛弃了。

    清晨的时候东边才露出第一抹阳光,阳林,侯君集,李治,程处默三兄弟便各率领着一支千人队从大营出发了,这六千人全部掌握了滑雪技能,每个人身上还携带了六十发以上的子弹,他们的主要目的是在这茫茫的白雪中搜寻靺鞨的驻地,这个不到三万人的部落,用六千人对付他们足以。

    一日夜的雪地行军之后,雪地特战队离营地已经有数百里距离,在后世的时候阳林十分喜欢徐老怪的一部电影,根据林海雪原改编的智取威虎山,现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