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2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嗨,威廉。”总统很高兴地和多诺万握手。他的手很热而且很湿。现在是7月,是华盛顿最炎热的季节,虽然椭圆形办公室里的窗户都打开了,但室内仍然闷热得使人透不过气来。
“这是史塔克上将,”罗斯福指着坐在椭圆形办公室里面的一个海军四星上将,“他的海军作战部长——上将,这位的白宫的情报协调员多诺万上校。”
多诺万和史塔克礼貌的打了个招呼。罗斯福又说:“今天有好消息要说,国会刚刚通过了‘两洋海军法案’,根据这项法案和配套的造舰计划,我们的海军在未来将会有18艘‘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6艘‘依阿华’级战列舰和5艘‘蒙大拿’级战列舰以及15000架飞机!”
“两洋海军法案”是美国参加世界大战的准备工作之一,由海军作战部长哈罗德。史塔克上将提出的,他本计划耗费40亿美元,在1946年前将美国海军的总规模扩大70%。但是美国国会给的却比史塔克要得还多,全票通过了56年内向海军拨付85。5亿美元的“两洋海军法案”。
和德国的“Z”计划相比,美国“两洋海军法案”的手面可要大了许多。光是可以和“H41级”媲美的“蒙大拿”级就一口气编列了5艘的预算,和“H39级”不相上下的“依阿华”级则开工建造6艘。另外,战力堪比“齐柏林”级的“埃塞克斯”级航母则计划建造18艘!
不过美国要对付的敌人也不止德国一家,太平洋上还有一个大日本帝国,也正磨刀霍霍要加入战争呢。
“总统,我也有一个好消息,”多诺万说,“我在亚历山大港内看到了完好无损的‘厌战’号、‘马来亚’号和‘君权’号,‘光辉’号航空母舰也未受损。只有‘鹰’号航空母舰受到了中创……飞行甲板让人开了个大洞,可能需要花30天时间修补。”
“这怎么可能?”美国海军作战部长史塔克上将难以置信地说,“意大利人有500600架驼背飞机,这种3个引擎的飞机是很好的岸基鱼雷轰炸机,我们用它做过实验。”
“可是意大利人不知道,”多诺万笑着说,“意大利人把这些飞机用于投放炸弹,还不是俯冲投弹,而是在3000米以上的高空水平投放炸弹,而且投弹精度极差。”
“真是可爱的意大利人!”史塔克上将哈哈大笑起来,“看来我们不必怎么考虑意大利海军的威胁了。”
“意大利陆军的威胁也不大,”多诺万补充说,“我在亚历山大见到了中东英军总司令韦维尔上将,他一点都不认为意大利在北非和东非的50多万军队是巨大的威胁。”
“可是意大利人失败后德国人就会介入,”罗斯福说,“丘吉尔知道这个结果吗?”
“他知道,”多诺万回答,“不过他仍然计划打败德国。”
“用从比利时逃回英国的两手空空的远征军去打败德国?”史塔克上将嘲讽地说。
“用轰炸机!”多诺万掏出了丘吉尔给他的四发轰炸机照片,摆在了罗斯福的办公桌上。“他们准备用战略轰炸打败德国……这种飞机的作战半径极大,从英国起飞可以覆盖大半个德国本土。”
“但是德国没有战斗机吗?”史塔克上将说,“德国人好像有几千架性能优良的飞机。”
“但是我们有更多的!”富兰克林。罗斯福说,“要打败德国就必须先削弱它,而削弱它的办法有三个,一是战略轰炸;二是封锁和禁运……如果我们要轰炸德国,那么英国就是最后的轰炸机出发地点,所以我们不能失去英国。同样,英国的舰队和遍布全球的殖民地也是用来封锁德国和欧洲大陆的最佳工具。”
他看了海军作战部长一眼:“所以我们必须尽全力援助英国!那50艘驱逐舰,必须尽快准备好。”
史塔克上将说:“我明白了,总统先生。可是……您说了三个办法,还有一个是什么?”
罗斯福沉默了一下,用很低的声音说:“利用苏联!”
……
“赫斯曼元帅,你认为可以用区区100架超级轰炸机打败苏联?”阿道夫。希特勒在自己的总理府办公室内捧着一叠文件,戴着老花眼镜仔细地看着,还不时提出问题。
希特勒正在看的是最新版的《终结者计划》,不过他对打败英国和美国的方案兴趣不是最大,而是直接找出了对付苏联的“终极案”研究了起来——《终结者计划》中的各个方案,除了对英作战的方案,其他都是总参谋部的预案,并不一定会实行。
可是希特勒看到的不是什么运用闪电战征服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而是一个“终结轰炸计划”。
在这个“终结轰炸计划”中用来实行轰炸任务的并不是数以万架的四发重型轰炸机,而是数量不超过100架的六发巨型轰炸机。这种轰炸机同时也负担着对美国本土实行“终结轰炸”的任务。
“实际上,”赫斯曼听了希特勒的话,笑了起来,“我并没有打算用100架飞机去打败苏联,我只打算用十几架飞机去完成任务……如果真的到了非消灭苏联不可的时候!”
“十几架?”阿道夫。希特勒瞪着灰蓝色的眼睛,审视着眼前这位被德国人当成“毛奇第二”的大军事家。
“对!”赫斯曼点点头,“就是几架!用几架巨型轰炸机对几个重要的苏联城市投放威力巨大的终结炸弹……一枚这样的终结炸弹可以释放出2万吨到3万吨*******炸药爆炸的威力,那足以摧毁一座城市!”
赫斯曼实际上并不打算真的用原子弹去摧毁苏联,因为苏联在他看来不过是未来无害的俄罗斯石油公司的前身而已……真正能够威胁到德国的还是美国!哪怕美国在海上和南美洲被打败,龟缩到了北美,它仍然是一个可以和统治世界的德国一较高低的超级大国。
但是拥有核打击苏联的能力还是很必要的,这不仅能确立德国对苏联的优势,还能有效吓阻苏联的冒险举动。同时,这也是个忽悠希特勒的办法。用几个或几十个原子弹解决苏联肯定要比派出几百万军队更划算,至少不会让数十万高贵的雅利安超人战死。
“是U工程生产的那种炸弹?”希特勒当然知道这个已经花费了上亿马克经费的绝密计划。
“是的,”赫斯曼点点头。“U工程委员会在今年4月和5月间建造了两个重要的铀裂变链式反应试验装置,都取得了成功。”
建造两个铀裂变链式反应试验装置,其实就是搞了2个非常原始的反应堆。一个是以石墨为中子减速剂,一个是以重水为中子减速剂。
和历史上的情况不同,两个反应堆都取得了成功!
通过核裂变链式反应试验,U工程委员会的科学家们对快中子反应有了更加透彻的了解。这对制造原子弹是非常重要的,铀的链式反应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如果没有试验反应堆,单靠计算很难获得准确的数据。
而在拥有了反应堆后,U工程委员会的科学家们很快就算出了制造一枚原子弹所需要的最少数量的铀235,仅仅是十几公斤。
立即就有U工程委员会里的科学家给赫斯曼元帅上书,建议立即开展核裂变炸弹工程,而赫斯曼当然在第一时间就予以批准。
“我们可以很快制造出这种炸弹?”阿道夫。希特勒露出了感兴趣的表情。
“可能需要2年到3年时间,”赫斯曼回答,“因为要攻克许多难关,其中最大的一个是将可以产生核裂变反应的铀235从金属铀中分离出来。这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金钱,但是绝对值得去做。”
实际上还有容易一些的方法,就是制造钚弹。钚239是铀裂变链式反应的产物,现在U工程委员会已经在进行铀裂变链式反应试验了,所以发现钚239只是时间问题——铀的裂变式反应会生成铀239,铀239经衰变会生产镎239,镎239再经衰变就生成钚239。而钚239因为不是铀的同位素,因此分离起来比较容易。
现在的U工程委员会有足够的天才科学家,试验经费也相当充足,因此赫斯曼只需要静静等待上几个月(衰变期)到一年,就会有制造钚弹的方案出现了……
第412章德国战车的一部分
鲁道夫。冯。海因斯贝格赫斯曼少尉和他的朋友兼上司沃尔特。诺沃特尼少尉并肩走进了位于罗马的德国国防军南线总指挥部所在的大楼。一个上尉参谋等在一楼的大厅里面,看见两个穿着海军航空兵军服的年轻人,立即就上去询问。
“你们是诺沃特尼少尉和赫斯曼少尉吗?”
“是的,我是赫斯曼少尉。”
“我诺沃特尼少尉。”
“请跟我来。”上尉参谋把两人带进了位于二楼的一间摆着大型地图台的大房间。房间里面,耶顺内克上将正和一个穿着海军少将军服的中年人说话。小赫斯曼和诺沃特尼都认识那个海军少将,他是塞德利兹号航空母舰的第一任舰长赫尔穆特。海耶。
“啊,你们是海军航空兵的飞行员,这太好了,你们一定懂些海战,这可省了我不少事。”赫尔穆特。海耶见到两位少尉就笑了起来,“我是海军少将海耶,有几个问题想问你们。”
赫尔穆特。海耶少将现在不是塞德利兹号的舰长了,而是德国国防军海军航母部队司令官。这一次他来意大利的目的是调查庞塔。斯提洛海战情况——意大利和英国都宣称打了胜仗,不过赫斯曼觉得他们都在吹牛。但他觉得这场有战舰、航母和岸基飞机参加,打得很热闹的海战可以很好展示意大利海军和空军的真实实力。搞清楚状况,有助于下一阶段的“援意抗英”。
所以赫斯曼就派了赫尔穆特。海耶少将带队到意大利来进行调查,而海耶少将到了罗马后发现有一些德国飞行员也参加了庞塔。斯提洛海战。于是就找了其中的军官到罗马来问话,结果就见到了赫斯曼的儿子。
“庞塔。斯提洛海战是谁打胜了?”赫尔穆特。海耶少将问。
“英国人。”小赫斯曼回答,“恺撒号战列舰被英国人打得浑身冒火,应该是挨了一发15英寸炮弹,起码是个重创。”
“意大利人的炸了一艘英国母舰?”
“是英国的鹰号。”小赫斯曼说。作为一位德国海军航空兵的舰载机飞行员,小赫斯曼受过辨认敌方和己方军舰队训练。可以认出德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大部分的主力舰艇。
“不过意大利人扔的都是250公斤的高爆弹,不会给鹰号造成重创。”诺沃特尼少尉补充说。
“那么2艘战列舰重创呢?”
小赫斯曼说:“有两条战列舰轻伤,动力和火力都没有损失。”
赫尔穆特。海耶少将又问:“意大利人真的出动了几百架飞机去轰炸?“
“这我们不清楚,”诺沃特尼说,“意大利空军并没有组织大集群突击,而是以中队为单位进行多波次攻击,而且每次攻击都采取高空水平轰炸的方式,对水面舰艇威胁不大。”
小赫斯曼说:“不过他们使用的S。M。79中型轰炸机真的很不错,速度快、航程大、自卫火力也不算弱。是一种非常不错的鱼雷攻击机和中型水平轰炸机,而且数量很多!
如果能够得到良好的运用,意大利人不需要我们的帮助,就可以掌握地中海制海权。”
诺沃特尼补充说:“意大利人的战斗机有些落伍,航程和速度都不够……这可能和他们的发动机不够好有关。另外,我们在庞塔。斯提洛海战中还遭遇到了舰载型的喷火飞机,它们只比岸基的喷火飞得稍慢,但还是很难对付。”
“舰载的喷火?”赫尔穆特。海耶少将低声重复了一句,点点头。“这的确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在使用了福克零式将近一年后,德国海军航空兵其实已经发现一些问题了。这种小飞机不太坚固,对飞行员的保护也不够,而且几乎没有升级的空间。因为它太小、太轻了,根本不可能换装马力更强大的发动机——现在配备给Fw190的BMW801系列的大马力空冷发动机根本装不上去。
而可以安装在零式机身上的“小双排空冷发动机”受到体积的限制,在不开增压器不用喷射加力装置的情况下,能到1200匹马力也差不多到头了。而1200匹马力还远远没有到活塞式发动机性能的极限。
看来这场地中海之战就是德国海航的“零式优势”最后发挥威力的机会了……如果意大利人愿意改进他们的空军,那么最多再增派一个装备福克零式的战斗航空团,就能帮助意大利人在1941年上半年解决英国地中海舰队了。
……
“上将,你觉得怎么样?德国人提出的建议有道理吗?”
威尼斯宫内,穿着短袖军服的墨索里尼问毕恭毕敬站在他跟前的意大利空军参谋长弗朗切斯科。普里科洛上将。
就在一天前,德国南线总部参谋长耶顺内克上将突然给他送来了一份建议书——据说是德国人研究了庞塔。斯提洛海战之后,对意大利空军提出的改进建议。
“领袖,德国人的建议有一定的道理,”弗朗切斯科。普里科洛上将说,“但是意大利空军是一支独立空军,而不是海军航空兵。我们要负担的任务很多,不仅是在地中海上支援海军……按照德国人提出的建议,似乎依靠我们意大利空军就能打败英国地中海舰队了。这样还要意大利海军干什么?
而且,如果我们把所有的S。M。79中型轰炸机都改装成鱼雷轰炸机,那么北非和希腊作战的空中支援任务又要由谁来完成?”
在庞塔。斯提洛海战后,英国地中海舰队变得低调了许多,主力窝在亚历山大港就没有再动过,只是派出潜水艇破交。对意大利在东地中海的海上运输的威胁大大减小,因此北非和阿尔巴尼亚意军备战的速度也大大加快了。
根据意大利总参谋部的计划,9月份北非意大利军队就会开始向埃及进军,20万大军碾压过去,最多3个月就能推平英国在埃及的那点军队了。
而10月份开始的希腊战役,更是一场“花园漫步”式的军事行动。8万意大利军队最多几天时间就能打败3万希腊军队,然后将这个小国变成罗马帝国的一部分。
在这个胜利将要到手的时候,还有什么必要去改进意大利空军的反舰作战水平呢?等待意大利陆军拿下了苏伊士运河,英国地中海舰队不一样得灰溜溜离开地中海吗?
……
“意大利人肯定是个输,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应该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