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2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喷火因为是液冷式发动机,对于地勤维护的要求本就比使用风冷发动机的福克零式要高。如果还要时刻准备为额外出现的大批喷火飞机提供维护,那么地勤人员的数量就必须大大增加,而且还要准备额外的配件、弹药和油料,这又会增加后勤的压力。
就算克服了后勤和地勤的重重困难,克里特岛和图布鲁克港部署的喷火飞机相加也只占整个东地中海战区的喷火飞机的60%左右,在数量上仍然处于绝对劣势。而用来补充喷火飞机数量不足的飓风飞机、P39飞机和F2A式战斗机,又完全不是福克零式的对手。
而且,地中海英军的空中力量现在还缺少对地和对海攻击的利器。由“剑鱼”鱼雷轰炸机、“大青花鱼”鱼雷轰炸机、“布伦海姆”轻型轰炸机和“威灵顿”重型轰炸机构成的对地对海打击力量,在实战中的表现非常令人失望。
“布伦海姆”轻型轰炸机和“威灵顿”重型轰炸机对水面舰队基本没有威胁,而“剑鱼”鱼雷轰炸机、“大青花鱼”鱼雷轰炸机的生存能力又实在太低。一旦遇上敌人的福克零式,很容易打成全军覆没。
因此在“东地中海大海战”后,英国地中海舰队宁愿让F2A上舰也不肯再要动辄就全军覆没的“剑鱼”和“大青花鱼”了。所以现在部署于地中海的“剑鱼”和“大青花鱼”都成了岸基飞机。
而英国的两艘航母也失去了对舰攻击的能力,成了单纯的“护航航母”。可与此同时,英国地中海舰队的4艘“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却很难和包括2艘“维内托”级在内的5艘意大利战列舰对抗。
“针对目前的被动局面,中东司令部和地中海舰队认为必须增加岸基飞机的数量,采取和德意联军相同的以空制海战术。同时,还要尽可能增加地中海和中东战区的地面部队,以加强克里特岛和北非的防御。”
听到克拉奇利海军少将提出要增加飞机和地面部队,帝国总参谋长迪尔爵士皱着眉头问:“可是我们要怎么把飞机运去东地中海呢?现在失去了马耳他岛,从直布罗陀到东地中海的空中转场路线已经不存在了。飞机只能通过海运绕过非洲才能送到亚历山大港,这需要至少1个月时间。”
在马耳他陷落前,英国飞机可以从直布罗陀起飞,或是从位于西地中海的航空母舰上起飞,利用夜色掩护前往马耳他,在马耳他加油后再飞克里特岛。而地勤人员和飞机配件,则同样可以用运输机走直布罗陀马耳他亚历山大港的路线输送。
但是现在马耳他一失,从直布罗陀直飞克里特的航程长达2700公里。虽然从美国租借来的DC3运输机的航程还能够得着,但是因为要多载燃油,因此空运的效率就大大下降了。
“可以从印度、缅甸、马来亚和新加坡抽调飞机。”克拉奇利说,“地面部队也从印度抽调,只有这样才能在德国和意大利人发动进攻前加强克里特岛和北非的防御。”
“可是最近日本也在蠢蠢欲动,不仅拒绝从法属印度支那撤退,还不断向那里增兵,最近又强迫暹罗王国接受日本保护。如果我们抽调了东南亚和印度的兵力,日本的威胁如何应付?”
马上就有人提出了不同意见,现在的大英帝国还是一个世界帝国,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庞大和最富庶的大帝国。而印度、缅甸、马来亚、和澳大利亚都是这个大帝国的一部分,而且是相当宝贵的财富。
在日本夺取法属印度支那后,英国在东方的地盘就处于日本刺刀的威胁之下。因此英国政府不得不在欧洲和地中海战场吃紧的情况下,向新加坡、缅甸、马来亚和澳大利亚(包括新几内亚)增加兵力。
“但是现在东地中海才是最重要的,一旦我们在那里失败,德国和意大利就会控制苏伊士运河及整个中东,意大利的海军将会进入印度洋。”克拉奇利语气沉重地说,“到时候我们还能抵挡日本的进攻吗?”
帝国总参谋长迪尔爵士和第一海务大臣庞德爵士低声交换了一下意见,然后庞德爵士说:“可以从东方调集增援,目前地中海战场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日本的威胁,可以请美国设法消除。”
迪尔爵士又问:“如果得到了足够的增援,中东司令部和地中海舰队可否维持希腊、克里特岛和北非战场的局面?你们又打算采取何种方式与德意决战?”
克拉奇利少将回答:“目前,韦维尔司令官和坎宁安司令官都主张先取守势。将克里特岛和图布鲁克要塞化,部署充足的地面部队,同时以岸基航空兵给予意大利水面舰队以致命打击,最后再出动地中海舰队寻求决战。”
帝国总参谋长迪尔爵士点了点头,笑道:“这是目前最佳的应对方案。不过你们也不必急于寻求决战,因为统帅部已经决定从2月中旬开始,展开对意大利的战略轰炸!如果墨索里尼还想保住他的首都罗马,那就必须将大部分战斗机从前线撤回。到那时,你们再展开反击就有更大的把握了。”
……
“美国要租借更多的B17给英国了?”
不知道是罗斯福让人有意泄露这个消息,还是卡纳里斯手下的特务太能干,反正赫斯曼人还没有离开柏林,就已经从卡纳里斯那里得到了B17要大量前来欧洲的消息。
和英国的“兰开斯特”重型轰炸机相比,美国的B17无疑是个巨大的威胁。历史上,美国利用B17“空中堡垒”展开的战略轰炸,给德国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而在眼下这个时空,德国想要扮演起欧洲老大哥的角色来整合欧洲共同体,自然不能被英美的轰炸机炸得焦头烂额。否则德国的威信和经济实力都会大幅下滑,整合欧洲就非常困难了。
因此早在战争爆发之前,赫斯曼就把开发高空高性能作战飞机的项目摆在了“优先级”的地位上。
“阿尔贝特,我们有办法应对吗?”
在总参谋部的作战决策会议上,赫斯曼问空军总司令凯塞林元帅。
“有一些办法,”凯塞林元帅皱着眉头说,“现在有一个临时应付的方案,已经开始实行。另外还有几个最终解决方案,正在组织专家研究讨论。”
第435章广告战五
“临时的解决方案是给BF109安装上可以在11000米上空发挥性能的发动机。”凯塞林说,“这款飞机的代号是BF109H,和其他型号的BF109相比,改进了气动外形,增加了升力,同时还专门设计了机械增压器和喷射助燃装置。”
高空的空气稀薄,不带专用增压器的发动机到了万米高空的出力就会迅速下降。为了增加飞机的升力,气动外形当然也必须有相应改动。
另外,德国因为在燃油喷射系统上有领先优势,因此开发出了给发动机“嗑药”的喷射助燃装置,通过喷射水和乙醇暂时提高发动机的功率(代价是缩短发动机的寿命)。这个方法现在也被用到了BF109H上面了。
但是一利必有一弊,能飞高空的增压器在中低空就不好用了,而注重升力的气动外形往往不利于灵活性。因此这款BF109H是专用的高空截击机,下了高空就发挥不出威力了。
不过这也没有什么,二战时代的飞机就是有高空、低空之分的。但是BF109H改得了气动、改得了发动机的增压器,却改不了小短腿的毛病。因为这架飞机本来就小,能携带的燃油自然有限。而且适用于高空的增压器往往比较重,体积也比较大,对于增加航程就更加不利了。
而航程太小不仅不利于BF109H充当高空护航机,掩护德国的高空轰炸机反击英国,而且也限制了它的掩护范围和滞空时间,因此这只是一个临时解决方案。
“最终解决案有2个,”凯塞林元帅接着说,“一个是喷气机方案。涡轮喷气发动机的吸气方式和活塞发动机不一样,比较容易适应高空缺氧环境。而且喷气式飞机的速度也比活塞式飞机要快得多,是非常理想的解决方案。目前我们有2种喷气式飞机已经进入了原型机阶段,分别属于梅塞施米特公司和亨克尔公司。其中亨克尔公司的原型机进度比较快,最晚4月份就可以试飞。而梅塞施米特公司使用的BMW公司和福克公司联合开发的喷气发动机目前还没有完成,因此首飞时间可能要推迟到年底。”
亨克尔公司的方案是He280,进度比较快,目前已经有了发动机。而梅塞施米特公司的方案就是鼎鼎大名的Me262了。因为梅塞施米特公司的实力不能和亨克尔公司相比,没有自己的发动机,所以原型机虽然造了出来,但是暂时没有发动机可以用。
“至于第2个方案,就是福克公司的涡轮增压发动机方案。”凯塞林元帅说,“福克公司研发的涡轮增压器已经在福克D31式飞机试验成功。不过福克D31太大太笨重,适合当轰炸机而不是战斗机。因此空军的技术专家建议将福克涡轮增压器整合到Fw190上,不过Fw190机身太短,装不上福克公司的涡轮增压器,因此需要进行较大改进,年底之前应该可以完成。”
德国空军太喜欢Fw190了,几乎将它当成了“空战之宝”,对别的新型活塞式飞机都看不上眼了。不过他们这样做也是有道理的,机型太多毕竟不利于大规模生产。
按照凯塞林元帅的计划,未来德国空军的战斗机将会过渡到福克零式打中低空和Fw190系列打高空和中高空(需要用不同的子系列去打不同的高度),喷气式战斗机充当最后杀手锏的组合。
另外,德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现在还提出了将Fw190改成战斗轰炸机和舰载机的方案。甚至还准备将Fw190继续改进成为活塞式战斗机的“最终方案”的计划。
“现在有多少架BF109H已经准备好了?”
英美在打什么主意,赫斯曼大约是可以猜到的。现在眼看着地中海形势告急,堂堂之阵是打不过的。于是就想要靠屠杀平民打击德国,同时吓唬欧洲人民了。
“目前准备好的中队有10个,还有另外5个中队正在接受高空作战的训练,最晚2月底就可以投入战斗了。”
赫斯曼点点头,顿时放心了不少。15个中队就是240架可以投入作战的BF109H,如果来犯的B17不是太多,倒是可以应付了。
而且德国也不会只挨打不反击,现在福克公司成功开发出了涡轮增压器,BMW公司又有18缸的BMW802,高空高速轰炸机对德国也不是什么难题。
只要拿下了中东,有了足够的石油和有色金属供应,不论是玩轰炸还是直接登陆,都能解决英国本土这个阻碍欧洲一体化的小麻烦。
至于美国这个最后的大BOSS怎么收拾,就看日本肯不肯配合了——这次由意大利发出,邀请日本军事观察团前来的邀请函,在赫斯曼的干预下,特别注明了邀请联合舰队司令官山本五十六前来。而且赫斯曼还给日本海军大臣及川古志郎写去了亲笔信,专门介绍斯卡帕湾空袭和东地中海大海战的情况。
……
吴军港,日本海军联合舰队旗舰“长门”号。
在收到了意大利大使馆转交的邀请函和赫斯曼的亲笔信后,及川古志郎大将立即就派了次官丰田贞次郎带着赫斯曼的书信,抵达了停泊在吴军港的“长门”号上。
赫斯曼的信是用英文写的,日本海军的军官都精通英语,不用翻译也能看懂。
山本五十六看得非常仔细,逐字逐句看了两遍,才把信纸轻轻放在自己的办公桌上。
“山本君,这位德国陆军元帅也提出了偷袭珍珠港的办法,和你在1月7日向及川海军大臣提出的建议不谋而合啊。”
丰田贞次郎看着眉头微皱的山本,微笑着说。
他也是日本海军中的亲德分子。日本在40年9月加入德意钢铁同盟,也有他的一份功劳。
而山本五十六则因受到了斯卡帕湾大轰炸和土伦事件到启发,开始设想奇袭珍珠港的作战了,在1月7日的时候写信给海军大臣及川,提出了奇袭珍珠港的构想。
“赫斯曼元帅也提出了同样的设想,而且他还实行过一次成功的奇袭……”山本五十六苦笑道,“或许美国也有人会想到同样的办法吧?”
“山本君,”丰田贞次郎哈哈一笑,说,“美国可没有零式飞机,而且他们的海军训练松懈,根本不能和我们相比。空袭珍珠港的作战,无论能否达成奇袭,都一定能够成功的。”
山本五十六点点头。丰田贞次郎说的不错,美国海军现在比较松懈……不,应该说是整个美国都比较松懈,因此奇袭多半可以取得成功。
但是即便成功奇袭了珍珠港,打瘫了太平洋舰队,也顶多能给日本赢得6到12个月的战略空窗期。之后能不能赢,在山本五十六看来,并不是日本能够打出来的。
这得靠德国去打!如果德国被英美击败,那么日本一国之力是无论如何都打不下去的。
不过从眼下欧洲战场的情况来看,德国似乎是很有希望会胜利的。
“只要德国能打下中东,”丰田贞次郎说,“我帝国再拿下新加坡打通马六甲,而后双方便能会师印度。德日意钢铁同盟就可立于不败了!”
他顿了顿,又说:“因此及川大臣希望山本君能够亲往意大利,和赫斯曼元帅面谈联合作战的事宜。”
山本五十六看了丰田一眼,其实他知道及川古志郎不大管事,海军部实际上是丰田贞次郎这个次官在掌权。因此想让他去欧洲和赫斯曼见面的,其实就丰田本人。
“那么及川大臣想要本官向德国人提出什么要求?”山本五十六知道丰田亲自跑来,一定是“面授机宜”来了。不过丰田的资历不如山本,军衔也低一级,自然只好以及川大臣的名义说话了。
看到山本递了台阶,丰田贞次郎笑道:“是有一些条件,及川大臣希望德国能够提供Ju88轰炸机的技术……这种飞机在对舰攻击中非常厉害,可以进行60度角的俯冲轰炸。如果帝国海军能够大量装备,有利于建立对美防御圈。
第二,及川大臣还希望能够和德国联合开发零式战斗机和99式舰爆的下一代机型。还希望德国能够转让最先进的发动机技术给我们,这也是帝国维持持久作战所必须的东西。
第三,及川大臣还希望德国方面能够派出一些有实战经验的王牌飞行员来日本担任教官,以便对我们的舰载机飞行员进行强化训练。最好能让日本的舰载机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