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3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领袖,开战至今没有守得住的防线,那是因为进攻一方都是最精锐的德意志军人。”赫斯曼说,“如果让我们来防守,那么就没有守不住的防线了。”
“没有守不住的防线?”希特勒皱了皱眉毛,“我们要从波罗的海一直防守到黑海,即便不考虑苏芬边境,这条防线会有2000公里长吧?”
“是的,”赫斯曼点了点头,说,“现在总参谋部正计划在东部和苏联接壤的地区修建一条代号为‘巴巴罗萨’的防线。防线的总长度将会超过2000公里,不过我们不会在全线严密布防,而是会采取重点防守、纵深防御和机动防御相结合的防御方式。”
在2000公里的漫长战线上采取全线严密布防是不可能,而且也守不住。如果按照一个师防御10公里的标准部署,2000公里的防线至少得投入200个师,而且还要准备反击和赌漏洞的机动部队,没有300350个师是无论如何不够用的。而德国国防军陆军现在的总兵力也没有那么多,因此只能采取重点防御、纵深防御和机动防御相结合的办法。
“什么是重点防御?”希特勒问。“什么又是纵深防御和机动防御?”
赫斯曼站了起来,冲着希特勒和施莱彻尔点了点头,然后往会议室中的地图台走去。希特勒、施莱彻尔和其他与会的高层人物,也都跟着一起到了地图台边上。
地图台上铺着张欧洲形势图,德国“统治”的地区是蓝色的,苏联是红色是,英国则是黯淡的灰色。
赫斯曼拿起一根指挥棒,首先点了点地图上波罗的海沿岸地区,说:“波罗的邦是需要重点防守的。库尔兰半岛、里加湾周围,还有森林密布的爱沙尼亚都有比较容易防守的地形。而且我们在那里经营多年,在边境地区已经有了非常完善的防御设施。”
虽然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苏德关系一直比较良好,但是波罗的共和国和现在的波罗的邦始终在提防苏联。当然不会去破坏苏德边境地区的“生态环境”,所以现在波罗的地区的苏德边境线仍然被大片森林覆盖,对防御一方比较有利。而通过森林地带进入苏联领土的铁路公路,都有要塞级的防御设施负责守卫。
而且,德国还在波罗的邦的沿海地区修建了大量的军用机场,可以在那里部署中远程轰炸机以威胁列宁格勒,甚至可以从那里派出飞机去轰炸苏联首都莫斯科。
另外,只要德国守住波罗的邦,苏联红军就必须重兵守卫白俄罗斯和列宁格勒,以防德军从波罗的展开大反攻。
“除了波罗的邦,西乌克兰和喀尔巴阡山一带也是需要重点防守的。这包括了加利西亚西乌克兰大公国的部分领土、罗马尼亚王国的领土、匈牙利克罗地亚王国的部分领土和波兰的喀尔巴阡省、小波兰省。和波罗的邦的情况差不多,西乌克兰喀尔巴阡地区的地形同样有利于防守。而且,那里还是我国的煤炭、铁矿石、石油和有色金属的重要采集地,必须不惜代价予以保卫。”
说到这里赫斯曼接着又将指挥棒指向了波兰中部、北部和立陶宛南部地区。
他说:“我们在北线的波罗的邦和南线的西乌克兰喀尔巴阡山采取重点布防的同时,在巴巴罗萨防线平坦的中间地区,约700公里长的防线上采取大纵深和机动防御……也就是只在一线依托原先毕苏斯基防线遗留下来防御工事部署波兰防卫军和立陶宛防卫军,同时将维尔纽斯、华沙、比亚维斯托克、卢布林和华沙要塞化,部署精锐的德国国防军。而在第一道防线和维尔纽斯、华沙、比亚维斯托克、卢布林和华沙的后方部署强大的装甲集群用于反击。”
“一个大的U型包围圈?”希特勒凝视着地图,仔细听着赫斯曼将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最后抬起头问,“帝国元帅,你准备用一个超级U型包围圈把斯大林的几百万红军都装进去?”
赫斯曼点了点头,笑着回答:“如果斯大林真的把他的几百万红军派打攻打我们,那么他们肯定会被我们全部消灭掉。”
“然后再去进攻苏联?”希特勒马上追问。
赫斯曼知道希特勒是个“亡苏之心”不死的家伙!不过现在也只能顺着点他的意思。
他点点头说:“是的,我们就在波兰把苏联红军最精华的部分消灭掉,然后再反攻!我估计,斯大林要么不来进攻,要么就一定会想快速通过波兰平原直捣柏林。我们就在波兰的土地上和他们决战,这比我们突入苏联境内,在苏联的纵深地带和红军决战更加有把握。”
希特勒这时突然又犹豫起来,“可是……斯大林有2万2。5万辆坦克,我们能在波兰大平原上击败那么多的苏联坦克吗?”
现在的苏联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装甲部队和空军,坦克的数量在1940年就超过了2万。如果在1942年爆发苏德战争,那时斯大林的坦克肯定会超过2。5万辆,而且在质量上还会有巨大的提升,先进的T34坦克、KV1坦克和KV2坦克都会大量装备部队。另外,苏联还有可能得到美国援助的海量卡车和飞机发动机,从而将苏联红军的机械化作战能力大大提升几个档次。
赫斯曼点点头,非常肯定的回答:“领袖,我们会打败俄国人的,无论他们有多少坦克,都会在强大的德国装甲部队和德国空军面前化为钢铁残骸。因为已经有了几种非常有效的反坦克杀手锏!”
第515章狮子大开口
莫斯科西郊,斯大林的孔策沃别墅附近,在一片巨大的、显得空旷的草地上,这个时候已经聚集了许多穿着笔挺制服的高级将领和党的高级干部。所有的人都簇拥着身材矮小,留着八字胡,穿着绿色呢子制服,嘴上还叼着个烟斗的慈父领袖。
突然,一阵刺耳的马达轰鸣声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传来。慈父领袖的目光朝着一条从草地附近通过对公路望去。只看见一阵黑烟腾起,然后又传来履带碾压地面的声响。黑烟越来越近,不一会儿,慈父领袖就看见了一个穿着绿色制服的军人身影,他带着古怪的帽子,双手似乎扶在什么上面。随着颠簸,这个军人身下的坦克也在斯大林的视线当中冒了出来。先出现的是一门黑洞洞的大口径火炮。安装在一个漆成绿色的大的有点不像话的钢铁炮塔上面。接着炮塔下面的钢铁车体就出现在斯大林的目光当中!
“总书记同志,您看到是全世界最强大的坦克——KV2型!”
伏罗希洛夫元帅也站在斯大林身旁,他佝偻着背,以便让自己看上去和斯大林一样矮小。他满脸堆笑,用恭敬地语气对斯大林说:“这种坦克的战斗全重有52吨,装备有一门152mm口径的大炮,装甲厚达30110mm。它的火力比全世界任何一种其他的坦克都要猛烈,它的装甲足够抵挡已知的任何一种外国反坦克炮……”
正在展示的是一台KV2重型坦克!它和同样坚固但是火力稍弱的KV1重型坦克都是伏罗希洛夫的女婿,基洛夫工厂、伏罗希洛夫工厂和布尔什维克工厂设计局总设计师科京的杰作。
“它比德国人正在秘密开发的两种坦克还要强大吗?”斯大林眯着眼睛望着前方开来的坦克悠悠地问。
德国人正在秘密开发的五号和六号坦克虽然是机密,但是却瞒不过耳目通灵的斯大林。不过斯大林只是知道德国正在全力以赴开发45吨级和55吨级两个级别的坦克,至于具体的技术数据和开发进度,他也不得而知。
斯大林不知道的事情,伏罗希洛夫当然也不会知道,苏联的国防人民委员想了想,回答道:“至少是不相上下的,不过他们的这两种坦克目前还在研发,最快要到明年才能定型。真正投产并且大量装备部队恐怕要到1943年。而我们的KV1和KV2到那时应该已经生产了2000辆……”
“3000辆!”斯大林加重语气,“1942年8月1日前,必须完成!其中KV2型的数量不得少于600辆。”
“好的,我一定会向基洛夫工厂、伏罗希洛夫工厂和布尔什维克工厂传达您的最高指示。”
伏罗希洛夫连忙拍着胸脯保证。他当然知道1942年8月1日是什么日子——这是计划中“世界革命日”,也就是世界革命开始的日子!
按照苏联国防人民委员部制定的《大雷雨计划》,500万苏联红军将会在这一天凌晨踏上解放全人类的征程。他们将在1。5万辆坦克、突击火炮和1。5万架各种飞机的支援下,从波罗的海到黑海的辽阔战场上发起最猛烈的攻势。
而KV1重型坦克和KV2重型坦克以及T34中型坦克,则是《大雷雨计划》得以成功的几个关键因素之一。
“另外,米格3、拉格3、雅克1、伊尔2、Pe8和米格5这些高性能的战斗机和轰炸机,也一定要在1942年8月1日前成为红空军的主力。”
就在KV2坦克马达发出的巨大轰鸣声中,斯大林做出了第二项最高指示,是关于空军装备升级换代的。
现在苏联已经有了几种高性能的战斗机和轰炸机了。其中米格3是高空战斗机,按照红空军的想法可以用来克制Bf109和Fw190。而拉格3和雅克1则主攻中低空对付福克零式。而伊尔2则负责对地攻击,从空中打击德国的装甲集群。Pe8是重型轰炸机,负责远程轰炸德国在中东、罗马尼亚等地的石油设施,摧毁德国的战争潜力。米格5则是远程战斗机,替Pe8全程护航。
地上有KV1和KV2以及T34,天上有米格3、雅克1、拉格3、Pe8、伊尔2和米格5这么一大堆先进飞机,海上还有强大的苏联级战列舰和喀琅施塔得级战列巡洋舰。斯大林觉得伟大的苏联红军已经有足够的力量去解放全人类了……不过帝国主义的实力还是非常强大的,如果英美德意日这些帝国主义联手,这个人类解放事业就有点悬乎了。
好在如今帝国主义不是铁板一块,眼看就是德日意联手战英美。这就是苏联的机会,也是世界人民翻身做主的机会,斯大林当然不肯错过了。
不过斯大林是个非常谨慎的慈父领袖,在美国正式和德国开战前,《大雷雨计划》始终只是计划。而即便美德开战,斯大林也不一定会领导苏联加入,因为美国和德国毕竟隔着大西洋。如果英国沦陷,美德就很难够得着对手,美德战争就会变成罗斯福和希特勒的隔空骂阵了。如果苏联在那时加入,就是单挑德国了……即便能赢,也是给美国人当垫脚石!
所以,斯大林真正实行《大雷雨计划》的前提除了美国参战外还有就是英国没有沦陷。
另外,在参加战争前斯大林还想要狠狠敲诈美国一笔。比如苏联的卡车不大够,现在全国就是100万台上下,其中还有不少存在质量问题。如果要保障500600万大军去解放欧洲人民,5060万台卡车是必须的。这么多卡车是没有办法靠征用民用车辆解决的,因为民用卡车几乎都用在生产上面,如果一下子减少几十万台,国民经济就会出大问题。
而且现在苏联国内马匹供应也没有多少弹性,因为都是按照计划生产了。没有哪个集体农庄会超过计划去养马,这是不允许的。因此短期内农业人民委员部也变不出几百万匹马去取代几十万辆汽车。
所以这几十万台汽车只能找罗斯福要……美国至少要提供25万辆卡车!
而有了那么多飞机、坦克、战舰和卡车,苏联红军在战时的石油消耗一定是个天文数字。但是苏联的石油产区和石油工业中心,现在却处于德国空军的危险之下!40年法国对巴统石油城的轰炸就是一记警钟,苏联决不能想当然地以为那里不会第二次遭到敌人的空袭。
因此斯大林还决定在战争开始前储备至少1500万吨燃油,同时加快第二巴库的开发。而这也需要美国的帮助……美国必须提供足够的石油开采和提炼设备,还需要提供一批高质量的燃油给苏联的红空军使用。
除了卡车、石油设备和燃油外,斯大林想要的还有美国的飞机发动机和先进的战斗机、轰炸机,以进一步增强苏联红空军的实力。因为空军在这场战争中的作用,已经到了决定性的地步!而德国的空军仿佛拥有许多非常先进的战机,空中其实还是斯大林最不放心的地方。
就在斯大林观看KV2坦克的时候,在大西洋彼岸,民主灯塔美利坚的大总统罗斯福正叼着香烟皱着眉头在看一张狮子大开口的援助清单!
这份清单不是丘吉尔让人送来的,而是苏联驻华盛顿大使李维诺夫交给国务卿赫尔的。
而且斯大林要的是援助,不是想要租借什么东西……因为慈父领袖根本不打算还!现在是美帝国主义求着苏联,苏联凭什么要“租借”?这就应该是美国白送才对。
“25万辆卡车,1000万吨各种燃油,价值5亿美元的石油开采和提炼设备,还要1万台飞机发动机……上帝啊!斯大林是强盗出身的吗?他怎么可以这样?”
罗斯福被清单上提出的要求给吓到了——实际上这些要求对美国而言也只是九牛一毛。但问题是斯大林不肯“借”,而是要美国“送”。白送价值几十亿美元的东西给苏联,这种事情美国国会怎么会批准?这种事情想也不要想!
美国商务部长霍普金斯半开玩笑地回答说:“总统,实际上斯大林真的当过强盗,他年轻时曾经抢劫过运钞车。”
“难怪!”罗斯福连连摇头,“可是我们美国不是那辆倒霉的运钞车啊,我没有办法把斯大林想要的东西给他,这是不行的。”
“这不是问题,”霍普金斯摇摇头,说,“斯大林会接受‘租借’这个名义的,反正他也不会偿还……不过在苏联加入战争前,我们能把那么多东西‘租借’给苏联吗?我们有这么干的理由吗?”
第516章太平洋上的变数
听了霍普金斯的提问,罗斯福苦笑了起来,他的确不能把那么多好东西“租借”给苏联。他不是斯大林那样的慈父领袖,他只是一个以53%得票率当上美国总统的瘸子。虽然他作为总统的权力已经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位美国总统,但是美国国会并没有关门,也没有变成花瓶会。所以罗斯福是不能向一个中立国提供租借物资的,特别是这个中立国的名称还是很让人讨厌的苏联。
“是的,你说的对,我不能那么干。”罗斯福歪了歪脑袋,说,“但是我们总能找到解决办法的,是吗?国会通过了许多允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